永遠的莉莉亞 Lilya 4-Ever


發信人: shing519.bbs@fpg.twbbs.org (陌生人Je t'aime),        看板: movie
標  題: 永遠的莉莉亞 Lilya 4-Ever
發信站: 小魚的紫色花園 (Fri Jul 11 09:53:17 2003)

永遠的莉莉亞 Lilya 4-Ever
導演:盧卡斯穆第森( Lukas Moodysson)
演員:奧卡桑娜亞金斯那( Oksana  Akinshina)

莉莉亞住在俄羅斯的貧困郊區,她的母親與新男友打算搬去美國展開新生活,臨走前告訴莉莉亞會盡快接她過去,然而莉莉亞等到的卻是一封與她斷絕關係的法律信函。她被迫搬到一間破敗又沒電沒暖氣的地方,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小男孩弗洛狄亞。

直到有一天,一位名叫安德烈的男子走進她的生活,他要莉莉亞隨他一起到瑞典過新的生活,雖然小弗洛狄亞不信任安德烈,但莉莉亞打包起行囊決意跟隨安德烈而去。
 (本資料由華展影業提供 ) 預定上映日期:7月12日 (摘自世界電影)

> -------------------------------------------------------------------------- <

發信人: gorira@kkcity.com.tw (瘋狂嘎雷死),      看板: movie
標  題: LILYA 4-EVER(永遠的莉莉亞)
發信站: KKCITY (Sun Jul 13 19:49:35 2003)

不看會後悔的電影。

這是【一個屋簷下】和【同窗之愛】的導演:盧卡斯穆第森(Lukas Moodysson)的電影。看過【一個屋簷下】和【同窗之愛】的話就不用多說了,這部【永遠的莉莉亞】更棒。

他的運鏡不會過分故意搖晃,但有很多突然逼近的手法,讓我有像看記錄片的感覺﹔然而他的電影們又不缺乏設計感,很自然。

這部電影是有中文網站介紹的,但是因為我看之前並沒有看網站介紹的習慣,拿了本識也只看了圖,結果感受意外的佳,所以我希望要去看這片的人也不要先看簡介。

為了保留看這部電影的深刻感覺,所以我不講內容也不提概要更不提我注意的我感動的所有部分。

唯一要說的是,結束時我坐在真善美戲院座位上痛哭。哭到電影片尾黑幕播放完畢。最後打出的那排字幕更讓我哀嚎大哭。清潔伯母已經進來掃地時我還在哭。然後走出戲院在廁所裡用力嘔吐,走在西門町哭,回到家還在哭。去看吧。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

> -------------------------------------------------------------------------- <

發信人: witt.bbs@cia.hinet.net (先聲奪人),         看板: movie
標  題: http://www.truemovie.com/ 影評:永遠的莉莉亞
發信站: 中央情報局 (Wed Jul 16 15:09:17 2003)

永遠的莉莉亞 (Lilya 4-Ever) ★★★ [3/4]  http://www.truemovie.com/

又一部關於活著很痛苦,唯獨有夢最美的故事,莉莉亞與美國當紅流行歌手小甜甜布蘭妮同一天生日,但是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出生在俄羅斯貧戶,父母親雙雙拋棄了她,鄰居親戚對她愛理不理,唯一的朋友是名遊蕩在外的小男孩,很快地,她用光了父母親餘下的積蓄,莉莉亞並非不知羞恥,但在學業未完成缺乏一技之長的情況下,只能靠著出賣肉體來換取溫飽,同時,開啟了日後接踵而來的厄運降臨。

十六歲少女本來是該編織綺麗夢想的年紀,莉莉亞何嘗不想飛上枝頭當鳳凰,她唯一的樂趣大概就是與小男朋友一起做做白日夢,好逃避無情現實的壓迫,他們的需求其實都很簡單,主要是親情、友情及愛情等精神上的慰藉,至於物質上一顆籃球即能滿足,然而如此基本的渴望卻總是事與願違令人心酸。

如此哀傷的題材,若處理不當的話可能變成訴諸觀眾眼淚的肥皂劇,「永遠的莉莉亞」情緒卻能夠適可而止,運用接近紀錄片的方式來觀察莉莉亞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究竟是如何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中?我認為最令人哀傷的,莫過於當他們的心中始終保存著一絲純真夢想,你卻清楚明白這些夢想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至少在人間沒辦法......

> -------------------------------------------------------------------------- <

發信人: zarathustra@kkcity.com.tw (),           看板: movie
標  題: Lilja 4-ever/永遠的莉莉亞:絕望、絕望、絕望
發信站: KKCITY (Wed Dec 21 00:39:26 2005)

    『這裡什麼都沒有』、『這裡什麼都沒有』。

  如此對現實處境表達強烈不滿的抑鬱哀怨歎息,陣陣反動絕望的抗議吶喊,不禁想起村上龍《希望之國》,面對政治、社會、大環境的呆滯、荒涼、機能疲弱、無光明希望,集體的憤慨與思變,尋求現實的掙脫與移民再造新天堂樂園。幸運地,《希望之國》的孩子們有足夠的氣力魄力,抗禦無用的成人世界,爭取屬於自己的陰莖權力,他們成功實現推翻了殘破現狀。

但在《Lilja 4-ever (2002) 》,對於十六歲豆蔻年華的Lilja來說,卻徒能消極地逆來順受外在的罪難,緊抱一根枯木對抗殘酷世界的風暴摧殘,漂蕩無涯汪洋,孤苦無依地等待救援,唯一的希望只是無法靠岸的漂流木。

  觀看《Lilja 4-ever》,直覺便聯想達頓兄弟(Dardenne)的《Rosetta (1999)》。也是令觀眾痛心疾首,心生同情憐憫卻又無能為力,旁觀他人之苦痛,心焚焦急地目擊/凝視著Lilja/Rosetta孤立無援、任人宰割卑賤生命,誰能不為之心絞胸抑呢?

  《Lilja 4-ever》與《Rosetta》的成功與成就皆是試圖關注邊緣族群、遭冷落忽視的下層,現世孤雛淚的悲劇角色,啟迪喚醒現代社會中遭泯滅殆盡的人道光輝,並讓個體乖葛命運放大成為控訴社會體制、外在政治病態殘破、集體暴力的犧牲者。

        電影紀錄個體的受難記,鉅細靡遺歷歷在目地記載個體如何苟活,在狹縫與絕望中求生。電影為之伸張正義,揭露拆穿現世的虛偽醜陋,其目的仍是基於藝術創作者的良知,對外的社會使命感。作品與作者絕對熱愛生命、愛護生命而渴望拯救不見天日、弱勢的苦難者。

  戲裡戲外,《Lilja 4-ever》與《Rosetta》的雷同與相似處甚多。導演Lukas Moodysson與達頓兄弟都是受益於手搖攝影的影像語彙、紀錄美學,使得作者所言充滿真實性與信度,每每觸動觀眾的良知。但導演Lukas Moodysson的手搖攝影風格仍有所迥異:明顯充滿新聞性:快速剪接、跳接強調事件衝突性,或以粗暴急迫的鏡頭伸縮(Zoom In)強調偶發現場的臨場感。

  milie Dequenne飾演Rosetta時正逢18歲與戲中角色相符,Oksana Akinshina飾演Lilja也正是16歲,符合戲中人物設定。似乎兩片導演都有意識地選用演員詮釋角色時的心智年齡合乎現實設定,易於創造真實性格。

  Rosetta和Lilja皆來自於不健全、失去父親的家庭,心理上的創傷同樣感覺是遭受遺棄的孩子。她們缺乏母愛或父愛的溫暖。偏差與抗拒、反社會的行為是隱匿壓抑內心渴望愛卻害怕受傷的自我保護機制。她們為生存的努力終極的意義與夢想是彌補美好家庭的缺憾,對於友情的渴望卻不可得表現出她們的孤單落寞。這些特性證明她們強烈而根深柢固的邊緣性格肇因於家庭、環境、社會甚至命運從不給予她們光明契機。
 
  但和Rosetta相異甚至更為悲慘的是:Lilja的出生便是不於承認的生命,不被祝福的存在。她是母親一夜風流後的苦痛,是母親遠走高飛美國後寫給社福中心信中所謂「多餘的孩子」。Lilja生來便住定遭受遺棄與背叛,這可悲悽涼的命運永劫回歸地輪迴捉弄著Lilja,從不放過她:親生的母親背叛她,身旁的摯友背叛他、污衊她,偶然相遇並信以為真的投入的愛人竟然是人口販子,將她欺瞞矇騙到瑞典賣淫。

        命運乖違,連神都遺棄她,還有什麼比對形而上的精神信仰感到絕望憤怒更加不可遏止的意志消沉?青春的新星正隕落、美麗的花苞來不及綻開嬌豔便已早夭枯萎,該責怪枝枒的狠心遺棄,或者春天不來?太悲哀。

  Lilja曾經也感到無比快樂。她有兩個朋友:Volodya和Andrei。Andrei便是設下迷魂圈套,以真切的、誠摯的熱情催生 Lilja荒涼而貧瘠的土地萌發希望,騙取她燦爛笑顏、軟玉溫香。愛情下的 Lilja 多麼甜美招展,如冬日陰霾昏暗天空沉重如鉛暮然初探的暖陽,多麼可愛動人。但她從未料想,命運再次謀殺她過於天真的信任,又遭出賣、背叛。故事到此,導演陰暗面地再次強調:善惡難分、是非不明,對現世抱持悲觀厭世,對人性醜惡劣根的不信任、絕望、與懷疑。

  倘若,Lilja聽從Volodya的規勸,至少不會對於後來的憾事後悔莫及。Volodya亦是無故遭受父親遺棄的孩子,自談吐與行為表現出童稚年齡不該有的悲觀厭世。或許由於成長背景的相投,之間的友誼跨越年齡的鴻溝,逐漸發展出微妙的相扶相依、共存共生,甚至些許畸戀成分的親密依賴關係。

  無可厚非,將Volodya視為Lilja的另一化身。這雙重命運加重Lilja不可掙脫的鎖鏈桎梏,加劇悲劇性色彩的身世不可排解,加強絕望無路無根的困苦處境,更加深雙方對於尋找可依靠的情感與對家庭溫暖的寄望企盼。

        但殘酷而諷刺的是,當Lilja墜入幸福的愛情陷阱時,她選擇獨自遠走瑞典,不得已丟下Volodya。此時Volodya的橫遭背叛,不正等同於Lilja遭受母親的鄙棄。(此時兩組駕車離去的鏡頭構圖多麼雷同)。Volodya在愁雲慘霧的絕望下服藥自殺,無疑是嚴厲責備Lilja遺忘了自己被遺棄的身世之苦。然而,觀眾自以為是的道德感能夠再多加苛責Lilja什麼嗎?

  處於絕望而無援的地洞,ㄧ絲絲微弱的光線,都會讓人幸福地投以全部的生命,而不多加顧忌那可能是深淵裡欺詐的輻射光。

  倘若人性生存最為底限的尊嚴自由價值都被剝削剝奪,作為觀眾卻僅能氣急敗壞地憤怒捶胸,莫可奈何地旁觀目睹那過於戲劇性又真實到令人無法忍受的乖違命運,悼亡無可挽救的墜落:當Lilja從潔身自愛的傲骨,到屈服現實而首次出賣肉體時的作噁,最後成人肉俎,這是絕望;當她痛哭失聲地苦苦哀求母親別遺棄她,到撕毀母親的照片,最後燒毀,這是絕望;當Lilja仍相信著神是唯一的救贖,到最後憤怒地砸毀聖畫,這是精神上最怒不可遏的絕望;當他一躍而下…絕望、絕望、絕望…

  或許,導演傳達了過於絕望而陰鬱的存在哲學,表現出對人性、社會充滿陰暗灰澀的悲觀思想,絕望感、無力感、疏離感、不信任感、異端冷酷與孤獨漠然。我並不認為導演 Lukas Moodysson 做得太過,或過於煽動鼓弄戲劇效果。鏡頭語言下的紀實性證明作者的良知與企圖,只為了再現現世苦難。

        那組呼應韓國導演金基德《援交少女Samaria》的主觀鏡頭剪接,怒目直視著一位位輪番購買 Lilja身體,並視為商品般消費的噁心猥褻的男性醜陋淫蕩面容,這是強而有力對父權社會不公體制的錄像指控。至於諸多資本符號、美國希望的替代在片中的出現,Lilja何嘗不是為其壯烈犧牲的代罪羔羊,該歸咎『這裡什麼都沒有』的俄羅斯,還是偽善的瑞典?Lukas Moodysson的瑞典身分耐人尋味。

『You will have all eternity to be dead...but You only have a short time to be alive』。

  已解脫現世苦難成為天使的Volodya對Lilja勸說這句動人的箴言。但任憑 Lilja如何後悔莫及、嚴苛的命運如何鞭笞著她,最終那彩色而幸福的夢啊,她選擇永恆的死亡,果真她昇華為帶著美麗羽翅的天使,快樂而徜徉地玩耍。這永恆的死亡觀,在此,導演傳達堅定的死亡哲學,對我而言,的確久久無法忘懷那隻灰色羽毛的孤鳥逡巡盤旋在灰色煙囪旁,象徵性的悲觀包圍著我,永恆地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