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亞之家 Antonia's Line


作者: seasea.bbs@bbs.ym.edu.tw (sea),        看板: movie
標題: 安東尼亞之家
時間: 陽明大學神農坡資訊站 (Mon Mar  6 18:09:38 2000)

心嚮往之的美麗國度

看【安東尼亞之家】是一次奇特的觀影經驗,這一部由德國出品的片子(1995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以它豐富的想像(魔幻寫實)、幽默的基調、細膩的情感、以及旖旎的風光,鋪陳一位身形壯碩,精神強健的奇女子──安東尼亞後半生的經歷,及其週身好友、子嗣(恰好都是女性)傳奇般的故事。

看【安東尼亞之家】,會讓人對安東尼亞家族所建立的世界有一種「心嚮往之」的感受,尤其在充斥著暴力、黑金、污染與絕望的現代都會(有不少女性主義者把這種現象歸咎於父權的墮落),鮮少有一部電影能激起人們內心溫柔、神聖的情感,並對這世界有更寬廣包容的視野。到底是什麼會讓一部電影有這麼大的魅力呢?

基本上,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每一個女人,是關鍵所在。

仙女降臨人間

記得詩人楊牧曾經為文興嘆一群喧囂吶喊的「女性主義者」,是那麼的缺乏創意、風格盡失。更可惜的是,這些人在「女性主義」論戰之外,卻都個個才華洋溢、情感豐富。難道是「女性主義」的政治狂熱掏空了她(他)們生命的質地嗎?

應該不是這樣才對。

這不禁讓我想到所謂女性主義的「實踐想像」問題,一定要聲嘶力竭地走上街頭?一定要在言談間逞口舌之快?一定要強調「惡女形象」或是所謂的「狠角色」嗎?所謂的 feminine imagination當然人人不同,當今主流論述所投射的 feminine imagination會不會是所謂的「壞巫婆」的認同,而不是「好仙女」的認同?

(關於壞巫婆與好仙女,請參考「綠野仙蹤」這一則童話)電影【安東尼亞之家】顯然地擴大了我們feminine imagination的視野,看這一部電影會發現:「女性主義」於生活處處皆可實踐,而實踐的方式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政治角力,也可以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對事物的觀感與思考、情感的經營、藝術的創造等等…。

關於這一種實踐的例子在【安東尼亞之家】中拾俯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倒有幾段:譬如安東尼亞的女同志女兒丹尼葉想要撫養小孩而不想結婚,安東尼亞二話不說就找她到大都市去「配種」,後來生下女兒德蕾絲雖無父親,倒也在眾人的關愛下健康地長大。這一段顛覆了異性戀核心家庭才是健康家庭組成的觀念,也申訴了女人不一定非得要與男人結婚才能擁有完整的家庭與人生。

還有,鎮上無賴皮特為了報復而強姦了德雷絲,安東尼亞雖帶了把槍去,但並沒有以暴制暴,反而詛咒皮特要是有臉回鎮上便會生不如死。這說明了男人的暴力似乎只會衍生暴力,女人非暴力的詛咒(一種情感痛切的表達)似乎來得更有力量!片中最讓人悲嘆的是聖女瑪當娜與新教徒壓抑的愛情故事,這一種壓抑也對比了全片性開放的可親觀點。

【安東尼亞之家】的每一個女人都是既可親又可愛的「仙女」,而這一群「仙女特別降臨人間,建立了聖美善真的烏扥邦。顯然,【安東尼亞之家】所實踐的「女性主義」是成功的,而且明顯的超越了「女性主義」。(阿智,2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