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成長篇 Anna:From Six Till Eighteen (Anna:6-18)


作者  ykl.bbs@bach.mc.ntu.edu.tw (),            看板  movies
標題  Anna: 6-18 觀後感(1)
時間  台大醫學院◎楓城杏話◎ (Fri Oct 25 15:16:02 1996)

看了Sun Movie播的「安娜成長篇」(Anna: 6-18), 覺得對 Nikita Michailkov 的這部電影有些感受。本來去年影展就有買這部片子的票,後來因為有事不能看,還把票給浪費了,真是後悔不已。

這部片子最主要的重點,當然是借崩解前、後的大帝國,來讓我們做種種的省思。片中最荒唐的部分,莫過於帝國的合成和維持,必須仰仗外在的敵人; 而當這個敵人根本不存在時,帝國的領導者,總是會想出一個最聰明的辦法--編造一個。當我們檢視歷史時,好像也真是這樣,不管是拿破崙、希特勒、或是史達林。

而更諷刺的一點是,不論這些領導人,宣稱他的帝國有多強大、多神聖,但是他永遠不敢(或恐懼)跟他的敵人發生衝突,敵人不過是他利用來統治、脅迫人民擁戴他的護身符。看布里茲涅夫這樣(表面?!)意識形態強烈的人,到了美國訪問,冷酷的北極熊馬上變得笑臉迎人、合靄可親,原來蘇聯人民奉為瑰臬的聖律,不過只是對他們才有魔力的圖騰。

7歲的Anna,戰爭就成為這無邪、天真小女孩的夢魘,只是當時她不知道,這個夢魘也是這個偉大帝國帶給她的禮物......

看過這部片子,我並不為俄國人民難過,因為我們比他們更可悲。看看我們的偉大政府,統治的手段跟帝國又有多大不同,它的權威完全是建築在對人民的剝削和威迫。但是,這樣的「帝國」,連個釣魚台都不敢大聲的說,它是我的。

當美國丟下超級、特別301時,它能做的,只是搖尾乞憐。 當你有天發現,家裡的牆壁居然能使幅射偵測器嗶嗶地叫起來的時候,你花錢請來的原委會官員卻說跟他們沒關係。當許多父母,把辛苦養育二十載的兒子,送進軍營保衛家園,但卻不是在戰場上傷亡,國防部長還說,「哪個地方不死人」的時候,我們真是多少無奈與情何以堪!

面對這樣無能的圖騰,我們還要假裝無視它的存在嗎?也許,我們應該決定,停止再溺愛這樣鄙賤的體制; 也許,我們應該把國家拋到一旁,因為人民要的只是--單純的生活而已!

就像烈日灼身一樣,導演對土地和親情的愛戀,成為片子推演的原動力。不過除此之外,我覺得這部片子更有詩意。尤其影片一開始的序言,讓我不由得聯想起蕭邦的曲子,那種濃郁詩意與波蘭土地交融的迷人氣味。透過每年問Anna幾個相同的問題,建構在荒謬基礎上的帝國,和土地眷養下的 Michailkov 家庭,產生了濃烈的對比。只有在土地的養育、蔽蔭下,人生、家庭才會那麼的充滿溫暖和詩情,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影片最末,Anna 會有那樣的反應。

台灣拍的電影,對土地、草根的感情,也是濃烈的。這或許跟歷史在這片土地上,刻劃了太多太深的烙印也有關係吧。不過跟許多電影比較起來,本土電影卻比較找不出那樣濃郁的詩意,那種在現實壓迫下,所還能有的浪漫、不經意。我不知道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