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發信人: shing519.bbs@fpg.twbbs.org (陌生人Je t'aime),        看板: movie
標  題: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發信站: 小魚的紫色花園 (Thu Oct  2 18:01:11 2003)

四百擊    Les Quatre Cents Coups
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安端達諾是個私生子,他與母親和繼父住在巴黎。父母對安端總是忽視甚至帶著排斥。安端的功課不好,老師也視他為問題學生。安端和同班的雷內都很討厭學校,於是二人相約一起蹺課在街上游蕩看電影渡日。沒想到,安端居然在街上驚見他母親與情夫接吻!

安端回到學校,隨口撤謊說母親死了做為蹺課的理由。當他的父母來到學校揭穿了他的謊言後,父親給了安端一個耳光!安端生氣又傷心,但害怕受罰,所以留了封信後不敢回家。隔日,母親反而對安端百般討好,並答應只要保守好二人之間約定的〝祕密〞,便會給安端獎勵。

之後,老師又硬說安端自鳴得意的文章是抄來的,安端一氣之下決心不再上學,雷內便把他藏在自己家中。為了要錢,安端深夜潛入繼父的辦公室偷了一台打字機,卻銷贓不成,只好再把打字機送回辦公室。然而不料此時偏偏碰到巡守的人,當場人贓俱獲。父親知道後氣的把安端送上法庭審判,再送到感化院。沒想到探望他的母親卻是頻頻責怪他,要他從此不必回家。(摘自世界電影)

> -------------------------------------------------------------------------- <

發信人: fans.bbs@bbs.kimo.com.tw (新天堂樂園),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新浪潮與楚浮....
發信站: Yahoo!奇摩大摩域 (Fri Sep 19 13:56:30 2003)

《四百擊》是法國新浪潮揭竿起義之作,楚浮在安德烈巴贊的提攜下成為「電影筆記」當時最知名的影評人,1958年楚浮在妻子娘家的資助之下,拍攝完成他這部具有強烈自述意味的處男作,但當時對他意義重大的導師巴贊已經過世。

《四百擊》不僅是法國新浪潮的第一聲響炮,也是楚浮一系列以安端達諾這個角色為劇情中心的電影的開端(從1959年到1979年二十年間共有五部)。觀眾也跟著安端不同階段的人生境遇,看到片中男主角尚皮耶李奧的成長,以及楚浮創作心境上的轉變,成為電影史上最獨特的導演-演員-角色相互重疊又各自獨立發展的關係。

《四百擊》中的安端達諾,是最接近楚浮本人的一個角色,他在故事中的遭遇幾乎就是楚浮的往日追憶。在這部片中,楚浮開始建立屬於他自己的主題人物(英雄)模式,而這個人物性格與楚浮本人非常相似,同樣的敏感、羞怯、溫柔,而且具有迷惘及稍情緒化的弱點,這樣的男主角形象在日後楚浮的電影中有著不斷的延續性。

在故事方面,《四百擊》是一個男孩在生活環境(家庭與學校)的挫折下,一步步陷入邊緣化、難以脫身的生命泥淖的過程。楚浮看似隨意散漫地呈現男孩的生活片段,在簡單平凡的調度下,卻是極細膩讓男孩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與幻滅中的心路歷程,無需累贅言語詮釋即立體生動地呈現出來。

影片最後,安端逃出教養院,三段不同距離及角度的長拍(僅三個鏡頭),將氣氛快速累積,直到最後那令人震撼的回眸,堪稱影史最經典的收尾之一。

楚浮以本片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開啟他燦爛的電影作者生涯

> -------------------------------------------------------------------------- <

發信人: Rimbaud@kkcity.com.tw (禁用法文和我傳訊息。),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有人看過四百擊嗎?
發信站: KKCITY (Fri Nov 30 15:18:44 2001)

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 1959。
法,導演:Francois Truffaut,楚浮。

四百擊的情節甚少虛構,幾乎是楚浮和小時玩伴的真實故事。楚浮沒有用多大的技法來拍這部片子,也不是用傳記片和帶有哲學觀念的手法,他不算是技巧派的新浪潮導演,甚至新浪潮的導演批評他,既不新潮,且智慧不足。

故事內容是敘述一個男孩(Antoine)〔最後變成一個安端系列〕安端<尚.皮耶.李奧>,生活在一個不公平而且陝隘的社會裡,處處均是限制,母親<珍妮摩露>也對他不予以理采,更而是個負擔。

在一次隨堂考,安端抄寫了巴爾札克的作品,進而被老師阻絕進入考場,而後的種種不公平遇和家庭驟變(母親婚外情),另他逃家,逃學。

世界與他漸行漸遠,一個廣場上,他獨自一人舀了一瓢水淋在臉上,和這個複雜難懂的社會,決定妥協。以沈默寡言來返回這個社會。

他的問題仍未解決,但最後一個鏡頭,從柵爛凝視著鏡頭,似乎在對這個迷亂的社會,投訴一個毋自由的眼神。

劇中許多劇頭,剪輯都帶有希區考克式的手法喔。

> -------------------------------------------------------------------------- <

發信人: bmet.bbs@ptt.csie.ntu.edu.tw (牛頭犬),        看板: movie
標  題: 「經典‧楚浮」影展:《四百擊》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Wed Oct  1 00:30:06 2003)

「經典‧楚浮」影展:《四百擊》

當我回頭再去寫楚浮的這幾部作品時,不知道用了多少次「溫柔與殘酷」這樣的形容詞。雖然說確實是才窮詞竭,不過楚浮電影中充滿了美好的細節,對於我這種喜歡以概括式、印象式潦草地為電影描出一個輪廓的人來說,更是嚴厲的考驗。

就楚浮第一部作品《四百擊》來說,它是適合幾個愛電影的人,各自觀賞過之後,再聚在一起重看,並在重看的同時,每個人都對著每一個片段,提出自己的感受與觸動,做一番交流。因為它真的是有太多精緻、美麗又感傷的細節,如果為了介紹它,硬是要把所有美好的部份都寫出來,還指指點點地評論那兒好、那兒棒,不僅是毫無意義的,更是一種褻瀆。

所以我還是用我所習慣的那種蜻蜓點水般的方式提出一點點意見。

如同影片中不斷出現的樓梯、下樓、身影與暗影交錯的畫面,《四百擊》其實是一個關於少年安端如何一步步陷入泥沼中的故事,他並不是個邪惡或兇暴的小孩,相反地,他天真、單純,有點調皮、有點怯於面對事實,卻因為父母在感情上的逃避與漠視,還有教育體系的粗暴與冷酷,而被逼迫到滿目蒼涼,一片的茫然。

楚浮的第一部電影,將鏡頭對向了自己的少年時代,雖然是一段相當不愉快的感傷回憶,他卻選擇以頗為輕快的調性來敘述,許多非常俏皮可愛的小段落,其實可能讓人稍不留意就忽略掉,這個叛逆少年一點一點失去的那許多歡笑與幸福。

而到了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已幾乎面臨勢不可挽的無奈處境時,這些可愛的成份又反過頭來加深了悲傷的陰影,特別是當安端在少年看護所裡的懇親會那段,和他一起街頭玩樂的死黨好友,這時只能隔著玻璃,向它擺出無可奈何的手勢(楚浮的鏡頭簡直帶著淚光般地看著他騎著腳踏車離去),而真的可以會面交談的母親,卻冷酷地告訴他,繼父與他斷絕關係,而他是不可能再回家了...

除了影片最後那無比震撼的三個長拍,終於歸結出的完美收筆外,這部以安端達諾的觀點為中心繞呀繞的故事,僅到影片後段才出現刻意而明顯的主觀鏡頭,那是他被繼父帶到警局後,從大籠子被換到小籠子,最後落到被囚車送走時,我們看到默然無表情的安端,坐在鐵網鐵欄後,冰冷的網欄殘暴的割破了眼前的世界,突然間,鏡頭跳了出來,安端在我們的面前,落下了第一顆眼淚...

《四百擊》的開場是繞著艾菲爾鐵塔的巴黎景致,非常多的仰角鏡頭,看見冬樹枯瘦的枝幹,以及寂寥筆直的空街,極其詩意美麗。楚浮在陳述這個故事的同時,同時也借助巴黎優雅浪漫的美,呈現少年在城市中流浪時,追逐新鮮、夢幻與逃避的心理。

而隨著故事到後段,告別城市,鄉間海濱出現在少年的眼前,但找到的並非自然的安慰,卻反而當他逃出了制度的掌握,然後幾乎是漫無目的,一路地向前奔跑,最後終於來到了一片前所未見的海闊天空時,殘酷地映現出他無盡空虛與荒蕪的心靈。

離上一次看《四百擊》又有兩年多了(離更前一次有四、五年了),再看這部電影,仍然不時笑出聲音,不時泫然欲泣,仍同樣被最後那偉大的一瞥給震懾住,而在整個觀影過程,我卻又找到了許多意外的新想法、新悸動(包括許多可以寫個沒完的小小細節),而玩味許久。無論看過或沒看過《四百擊》的人,都該趁這次影展的機會,好好藉由大銀幕仔細地去看一次這部電影,那極可能會顛覆或重構了你看電影的角度與態度。

> -------------------------------------------------------------------------- <

發信人: a2233433@kkcity.com.tw (秋天來了......),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問題] 四百擊
發信站: KKCITY (Wed Oct  8 20:48:48 2003)

> 今天去看了四百擊   覺得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電影
> 但是不了解的是   片名何以要叫做四百擊   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嗎

  忘了是在那看到的
  四百擊的原文是法國的諺語,意思是: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最大打擊

> -------------------------------------------------------------------------- <

發信人: ehsun@kkcity.com.tw (),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問題] 四百擊
發信站: KKCITY (Thu Oct  9 00:32:56 2003)

   根據我請教Google大神的結果   找到了下面這一篇.....
   http://ent.163.com/edit/010801/010801_84644.html
    是簡體的影評,只節取重點來說是這一段

    "四百擊"譯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
    而後者又譯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
    該俚語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強烈叛逆"。也許譯作"無因的反叛"更好。
    跟承受的打擊應該無關吧....

> -------------------------------------------------------------------------- <

發信人: kala.bbs@bbs.mgt.ncu.edu.tw (The 400 blows),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四百擊
發信站: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Tue Nov 25 23:52:19 2003)

四百擊    比生活還真實的畫面.在我心頭重重捶擊四百下有餘.
成人世界的虛偽.在人與人的交相賊中得以茂盛延續!  俏皮輕快的音樂
是男孩純真的歡樂情緒.  這情緒的自然.卻隨著生活逐步被扭曲.

男孩逃出管訓中心.跑向自由的大海. 他渴望找到出口.一個牢籠的出口.
這牢籠是由學校.父母.膚淺虛偽的社會所架構而成.
而這個出口卻只是.牢籠的另一道的柵欄罷了...

劇末的鏡頭落在男孩茫然神情的特寫....FIN....畫面消失.燈亮
沒人動作.沒人起身. 有啜泣.有茫然.
也許這些人和我一樣...正困在汪洋大海前而不知所措.
心生一想法...這是我們生活的世界. 這些人正代表著我們.......

*********我們的確都在這牢籠裡**********

逐漸長大.麻木.變的卑鄙
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和這卑鄙的世界妥協.
楚浮一閃一滅的光影中,我讀著他無聲的言語.

> -------------------------------------------------------------------------- <

發信人: gucci2.bbs@ptt.cc (J'ai vingt-et-un ans),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楚浮影展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 (Wed Dec 10 15:12:21 2003)

  片中小男孩    他叫做 Jean-Pierre Leaud
  1944年5月5日生  拍'四百擊'時是1958年 自己算一算嚕~~
  另外同樣也是楚浮導的片子

  1962年 'L'amour a 20 Ans' [英譯:Antoine and Colette]
  1968年 'Baisers Voles' [英譯:Stolen Kisses]
  1970年 'Domicile Conjugale' [英譯:Bed and Board]

  1971年 'Les Deux Anglaises et Le Continent(兩個女孩與歐陸)'
         [英譯:Anne and Muriel;Two English Girls]

  1973年 'La Nuit Americaine' [英譯:Day for Night]
  1979年 'L'Amour en Fuite' [英譯:Love on the Run]

  Jean-Pierre Leaud在上述片中都擔任演員一角

  另外特別的是在 Les 400 Coups, L'amour a 20 Ans, Baisers Voles,
  Domicile Conjugale, L'Amour en Fuite這五片裡都以 Antoine(安端)
  為影片主角 也可以說是楚浮將自己的回憶投射到Antoine這角色上 藉由
  Jean-Pierre Leaud的成長 所拍出的這五部片子來.
  雖然目前只看過四百擊 以後有機會的話 還是希望可以都把這系列看完 :)

  這邊是關於Jean-Pierre Leaud的一些資料~~
  http://membres.lycos.fr/gregmasterflash/leaud.html
  http://frenchfilms.topcities.com/nf_jpleaud.html

> -------------------------------------------------------------------------- <

發信人: hirony.bbs@micro.bio.ncue.edu.tw (再辛苦也要過),    看板: movie
標  題: 露天電影院--四百擊
發信站: 吟風‧眺月‧擎天崗 (Tue Oct  5 19:00:41 2004)

影片:四百擊Quatre cents coups, Les(英譯 “The 400 Blows”)
出版國:法國    年份:1959    片長:94Mins    IMDB評分:8.2
導演:Francois Truffaut楚浮(1932-1984)
        【最後地下鐵】(Dernier metro, Le)  【夏日之戀】(Jules et Jim)

市場流通性:★(五顆星代表一般唱片行皆有販售,且未絕版;
                               一顆星則代表非額外管道無法取得)
(本片在國內從未出版,因此需要些特殊管道方能取得,因此給一顆星)

簡介:
【四百擊】是為法國新浪潮開路的電影第一炮,也是新浪潮運動的入門作品。

『一個導演一生只拍一部片子,他其餘的片子不過是這部電影的複製品罷了!』楚浮這樣的一句話完美的詮釋了六零年代風靡法國電影界的作者論。我們都藉著楚浮的電影來認識楚浮這個人。

在這一部自傳性質濃厚的電影當中,我們看見了楚浮對於其少年時期的自況,劇中主人翁 Antoine Doinel終其力想要擺脫父母與師長的束縛,然而到了最後…身為一個孩子,沒有了父母師長他什麼也不是;於是能陪伴他度過青少年的,除了徬徨,還有寂寞…
相關資料請參考http://truffaut.kingnet.com.tw/

> -------------------------------------------------------------------------- <

標題:《四百擊》或「無因的反叛」
 
  我見過很多種奔跑,也見過很多次大海,經常,我被這兩個詞所暗示的故事深深打動。還有一次,我跟著一個13歲的男孩逃出管教所,不停的跑,不停的跑,直到海邊。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海。海水漫過雙腳。他一言不發,只是朝我走過來,走到我的跟前,困惑而憂鬱的看著我。
  
  在「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他不知所終。

  「四百擊」譯自英文「The Four Hundred Blows」,而後者又譯自法文LES QUATRE CENTS COUPS,該俚語的意思是「青春期的強烈叛逆」。也許譯作「無因的反叛」更好。
  
  這部1959年的「半自傳」是特呂弗拍攝的第一部長片,「記錄」了小男孩Antoine Doinel 逃離家庭和社會尋找自由的歷程。
  
  特呂弗把此片獻給安德魯巴贊。因為童年的特呂弗像Antoine一樣家庭不睦,是巴贊給了他失去的父愛並培養他成為新浪潮的旗手。

Antoine Doinel這一人物也自此成為特呂弗本人的「半自傳體」,並在此後二十年的四部作品中繼續他的故事。這四部作品包括:短片「Antoine and Collette」(1962)(LOVE AT TWENTY中的一集), 「Stolen Kisses」 (1968), 「Bed and Board」 (1970) 和「Love on the Run」 (1979).
  
  特呂弗在片中展示了卓越的鏡頭調度功力(從中不難看出西區科克的影響),如片頭低角度仰拍的巴黎街景,或體育老師帶領眾學生慢跑的俯拍長鏡頭。1959年的戛納最佳導演獎授予了特呂弗。

  此片的主題不難理解,但我想提一下片中重點表現的體制(或社會系統)壓抑個體的五個層次

  1)學校
 
  這是片中第一個出現的場景。也是我們對僵化體制的第一步接觸。其中包括對學生(尤其是Antoine)抱有成見的老師,打小報告的同學;當然也不乏生趣

  2)家
 
  由於Antoine的母親是在祖母的勸說下婚前生子,所以始終對Antoine缺乏母愛(特呂弗的童年寫照);當Antoine在大街上撞到她和另一男人偷情之後,她甚至間接提出「賄賂」以保證兒子守口如瓶。Antoine的繼父脾氣暴躁。父母經常在Antoine「入睡」後吵架,屢次提及將他送到寄宿學校

  3)街道

看上去這是Antoine找樂的地方,但他同樣曾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出街偷牛奶,連賣不出去的打字機也險些被人誘拐。最明顯的象徵出現在Antoine去遊樂場坐「轉筒」的一幕:他和其他幾個遊客緊張的靠筒壁站著,其他遊客在上方圍成一圈朝下看熱鬧。「轉筒」漸漸啟動,越轉越快,離心力使Antoine緊緊的貼在筒壁上,他費力的挪動身體,頭朝下,眼中的觀眾便也「倒立」起來。這裡的寓意在於,即使在Antoine最快樂的時候,那個隱形體制也在強有力的控制著他,只有換一個角度,才能看到(或無力的嘲笑)成人世界的反常/變形
 
  一個細節:當Antoine和Rene逃課去電影院時,他們經過大廳裡一面貼滿海報的牆,Antoine迅速的撕下其中一張女星招貼。而這位女星--哈瑞特安德森--就是英格瑪伯格曼1953年的片子Sommaren med Monika中的女主角,那部片子講述的也是兩位年輕戀人逃家「過自己生活」的故事

  4)監獄
 
  這個國家機器的出現可謂壓迫的最高潮,但Antoine的入獄竟然出自其父的「大義滅親」。當Antoine和罪犯/妓女一起被壓上警車,我們看到,黑夜中,一行淚水流下他的臉龐。

  5)管教所
 
  進入這個精神牢房,Antoine已完全被社會拋棄(他的唯一好友Rene甚至只能隔窗相望)。心理學家的提問成了社會對 Antoine的終極審判,也成了Antoine對我們的唯一一次正面自剖(注意,除了聲音,心理學家的形象是始終不在場的)。
 
  (心理學家)「你父母說你總是撒謊」
(Antoine)「大概是吧,時不時的。那又怎樣?當我說真話,他們總是不信。所以我寧願撒謊。」

  經過一系列的動因累積,Antoine終於採取了行動——逃離管教所。
 
  奔跑,成為他內心渴望的外在宣洩;大海,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國」。然而,當他最終踏上海灘,面對的卻只有一片迷茫。
 
  於是想起崔健的《花房姑娘》:
  「你問我要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2001年08月01日22:35:09 網易報道 stupidyoyo
http://ent.163.com/edit/010801/010801_8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