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The Apple


發信人: bmet.bbs@bbs.cs.nthu.edu.tw (牛頭犬),          看板: movies
標  題: §《蘋果》:懸在半空中的甜滋味 §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Fri Jun 18 09:23:15 1999)

說來真是亂恐怖的,來自於一個以保守封閉、宗教狂熱聞名於世的國家,在該地社會體制中屬於弱勢族群的年輕女性,在我連「場面調度」這個名詞都沒聽過的那個年紀,竟然就已經能把這玩意兒掌控得有模有樣,實在有點不可思議,就和電影本身的故事一樣!

本片的導演,十八歲的莎米亞馬克馬巴夫,是伊朗大導演穆森馬克馬巴夫的女兒,在去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上,她的這部處女作震撼了媒體與影評人,鋒頭之健甚至壓過大半數的競賽片。這不僅是因為改編自真人實事的故事題材著實聳人聽聞,影片幕後花絮的獨特性與新奇感 (十八歲的導演與故事的真實人物親自參與演出),與影片本身的精采所對照出的趣味,才更是讓人訝異驚嘆。

莎米亞馬克馬巴夫十八歲就能開拍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和她老爸在伊朗影壇的勢力與威名絕對脫不了關係 (本片就是由馬克馬巴夫製片公司出品的),不過莎米亞倒沒走上老爸喜好狂想與超現實意境的傳奇風格,反而往阿巴斯那掛擅於交溶 (或是顛覆) 紀錄片與劇情片的調調靠攏。

說實在的,從幾年前微微燃起的阿巴斯熱開始,這種把一個單純事件延展為一部90分鐘劇情的伊朗電影,有時簡直是影迷修行與耐性的考驗,真的看到會怕,《蘋果》雖然不出意料地也是部這樣的作品,不過也許是因為導演年齡與性別的不同,讓這部作品多了不少新鮮感!

故事描述一對雙胞胎姊妹,母親失明,父親奔忙為糊口,自出生就被鎖在家裡鐵門內,沒有洗澡、沒受教育、沒有自由,十一年的封閉生活,終於在鄰居們聯名向政府福利局陳情後打開。情節從政府單位開始介入事件後的轉折點出發,莎米亞以極鮮明 (甚至是誇張) 的紀錄片質感來呈現這段序幕,強調出它的真實與聳動。然而當影像風格轉趨平穩,劇情片的味道逐漸散發出來後,影片的觀點才浮現而出。

從原本鄰居控訴的陳情書與雙胞胎豬狗不如的遭遇看來,影片極可能成為指控家庭暴力 (肉體或精神上的)、福利制度與貧窮環境的煽情社會寫實(?)電影,像電視新聞報導般興奮地對著黑影猛開火。

然而導演卻反而在雙胞胎姊妹被父母領回家後,刻意地著墨於女孩們父親的無奈與困惑,更在社工人員的強勢介入後,透過女孩們踏出家門造訪這個近在咫尺的新世界與老父被鎖在家裡鋸鐵欄杆的荒謬對比,將原本的單一獨特事件擴展為對整個伊朗社會女性地位的思考,藉由擔心的老父口中喃喃「男人所知道的事」(男人的眼神就像陽光,而女孩就像花朵,會因陽光的照射而枯萎),或經由女孩們追逐著男孩手中蘋果的影射,看到了在性別壓力下,那把鐵門的鎖,鎖住的不僅是女孩的生命,也鎖住了一個個家庭,更鎖住了整個社會的進展。

當最後,女孩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開了鐵門的鎖,放出了父親,也讓失明的母親不得不走出大門。這個精緻且微妙的收場,讓我們 (透過社工人員的視線) 看到這個原本困守在一起的家庭,終於從禁錮中解脫而出,而握著開鎖鑰匙的人,正是這對女孩。

莎米亞馬克馬巴夫在陳述事件的過程中,非常含蓄地收歛住情緒,甚至也不張揚強調她個人的理念或企圖,完全在細瑣平緩的敘事過程中,將女性地位、社會風氣與人道關懷等議題點點滴滴地納入其中。然而莎米亞在片中也不是完全隱形的,除了一般簡單但清楚俐落的場面調度外,鏡子在影片中精巧的設計運用,還有蘋果的意象處理,確實都是聰明而且靈敏的。

此外,導演的年輕與女性特質在影片中也增添了不少軟性趣味,片中那種喜歡叨個不停的伊朗人雖然在阿巴斯類的電影裡也常出現,但本片中那種可愛、純真又有點無厘頭的態度倒是頗新鮮的,尤其片中那個暴牙女孩一路走一路叨時豐富的思緒跳躍,見識過真正長舌的人即能有深切體會 (我差點沒笑到氣管抽筋)。

更有趣的是,銀幕上陳述著女性議題,而幕後是由年輕的女孩莎米亞擔綱導演重責,要披著頭紗遮著小臉指揮一干男性工作人員,其中的心酸自然是不言可喻 (不過是老闆的千金,大概也吃不到什麼苦吧)。

而銀幕前扮演雙胞姊妹的,竟就是真實事件中的主角現身說法,她們絲毫不像做戲的演出,更顛覆了劇情片與紀錄片的純粹。幕前與幕後、戲裡與戲外的女孩,伸直了手、奮力地跳,想摘下男孩懸在半空中的蘋果,只待那紅紅的果實落下,就能緊握在手,好好品嘗那甜美的滋味!

本片目前於真善美戲院 聯影聯贏影展中映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