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玫瑰情》網友討論-1


作者: whoyou.bbs@ptt.csie.ntu.edu.tw (狂熱的想念.......),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America Beauty--from香港e!online網站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Sun Jan  2 02:27:29 2000)

任 盈 盈    1999/12/30 《美 麗 有 罪》 點 出 美 麗 的 真 諦

《美 麗 有 罪》 是 一 齣 很 有 趣 的 電 影 , 本 片 英 文 名 《American Beauty》 所 要 表 達 的 意 思 , 表 面 上 是 指 主 角 奇 雲 史 帕 西 家 中 種 的 玫 瑰 , 喻 意 女 角 安 琪 代 表 的 性 徵 , 是 剌 激 男 主 角 奇 雲 史 帕 西 改 變 的 激 素 。

至 於 第 二 重 意 思 , 也 是 本 片 真 正 的 含 意 , 就 是 片 中 另 一 個 關 鍵 角 色 力 奇 , 在 片 中 不 斷 展 出 的 那 段 錄 影 片 段 : 一 個 空 膠 袋 在 空 中 飛 揚 , 代 表 大 眾 在 不 經 意 中 經 常 會 錯 過 忽 略 的 美 麗 時 刻 。

我 留 意 到 的 是 片 中 的 主 要 角 色 全 為 負 面 人 物: 懦 弱 無 能 的 丈 夫 , 強 悍 而 不 肯 與 丈 夫 敦 倫 的 太 太 , 性 格 孤 僻 的 女 兒 , 愛 吹 牛 的 色 情 女 同 學 , 隱 藏 有 同 性 戀 傾 向 的 退 伍 軍 人 , 麻 木 的 主 婦 , 這 有 喜 歡 偷 拍 的 青 少 年 , 最 正 常 反 而 是 一 對 同 性 戀 的 伴 侶 。

這 些 負 面 人 物 的 感 情 關 係 , 都 是 脆 弱 而 見 斷 裂 , 只 有 力 奇 與 珍 妮 的 這 對 擦 出 火 花 , 且 予 人 有 一 種 積 極 及 正 面 的 結 果 。

導 演 的 意 思 就 正 正 在 於 些 地 方 , 負 面 的 人 物 , 脆 弱 的 關 係 , 烘 托 出 那 對 怪 異 男 女 的 結 合 , 將 正 常 及 反 正 常 的 互 相 輝 映 , 透 過 不 合 常 理 , 近 乎 荒 誕 的 劇 情 發 展 , 以 輕 鬆 , 近 乎 諷 剌 的 手 法 , 表 達 出 人 類 的 真 善 美 。

直 得 一 讚 的 是 奇 雲 史 帕 西 及 安 妮 班 寧 的 精 湛 演 技 , 令 本 片 成 績 斐 然 。

本 片 較 艾 慕 杜 華 的 其 他 作 品 , 淺 白 易 明 , 而 且 由 於 題 材 方 面 為 不 同 的 女 性 , 更 加 容 易 為 大 眾 接 受 及 引 發 共 鳴 , 加 上 艾 慕 杜 華 的 功 力 , 令 此 片 成 為 一 部 不 可 錯 過 的 佳 作 。

> -------------------------------------------------------------------------- <

作者: "macefindu"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之隨便聊聊觀後感
時間: mail2news@nym.alias.net (Sat Feb 26 10:26:02 2000)

>    去看了「美國心玫瑰情」的試映,起初很納悶,看文宣和新聞,此片應該
>  是描寫家庭問題的,怎麼會列為限制級??? 今天看過後恍然大悟,而且認為
>  列得好,這部片是要給大人,而且是有社會經驗的成年人看才會懂得其中
>  況味的,青少年看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徒然浪費電影票錢罷了。
>  本片中有婚外情、同性戀、不倫之戀(不遵守倫理道德之不倫)、血腥、恐嚇
>  凱文史貝西背部全裸露屁股,安奈特班寧高舉雙腳叫床(雖然沒露臉)

Annette Bening身為賢妻良母﹐是決對不會脫的﹐話說回來﹐ 她婚前好像也沒脫過。

(終于上映了:)有些話藏了許久)"為什麼在限制級的電影中看到少女露點"

My complain about Americcan Beauty ﹕

為什麼Americcan Beauty的導演定要剛廿出頭的少女露兩點﹖ 導演不會取背景嗎﹖OK﹐我知道那位當時在"愛國者遊戲"中演 Harrison Ford 的女兒己長大﹐I did notice that! 但對我而言那個畫面實在強烈得令我難以接受﹗(事實上我是在看完電影後才在TV上發現是限制級-18) 還有那個在 American Pie 中沒露點卻在American Beauty 露點的女孩﹐實在不曉得是導演或誰的要求﹐真的是莫名其妙﹐

Beauty 的重點在男主角﹐其他人都是次要﹐So 露點的意義在哪兒﹖會降低主題的深度嗎﹖我要看露點難道不會去租A片嗎﹖可笑的是我去看時現場有三分之二是卅十歲以上帶伴侶的﹐我在想如果我是四十歲帶太太去看這種"卅歲以上包緊緊﹐卅歲以下脫光光"的片﹐我一定會覺得我是個"戀童屁"。

時代真的變了﹐以前的片都是卅歲以上才敢脫﹐現在呢﹐昨天才慶祝完廿歲生日今天就等不急要巴掉衣服。<=原諒我亂放炮﹐因為我不知道倒底是導演的堅持還是演員的意願﹐但我還是要強調﹐那是完全可以用背裸來代替的鏡頭﹐不然如果要強調震憾性﹐為何不把開始的Spacey"浴中自為"的鏡頭弄清楚些。

說來說去﹐我對本片不爽的地方也只有四秒而己﹐但這四秒對我的震憾﹐實不下其它的部分。。。

A.Pie 的露點鏡頭倒像是荒唐﹐比起A.Beauty 的"變態"性露點﹐ 實在比較好接受些。

> -------------------------------------------------------------------------- <

作者: "macefindu"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之隨便聊聊觀後感
時間: mail2news@nym.alias.net (Sat Feb 26 10:43:02 2000)

>為什麼Americcan Beauty的導演定要剛廿出頭的少女露兩點﹖

Sorry,搞錯了﹐Jane生于1982/3/11﹐所以脫時不滿十八歲﹔ 至于Angela 生于1979,拍時大概是廿歲。BTW導演的大名在這兒﹐Sam Mendes﹐才大我沒多少﹐難怪第一部電影就反映了他自己的對少女性機渴。

> -------------------------------------------------------------------------- <

作者: SLL.bbs@bbs.csie.nctu.edu.tw (song),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之隨便聊聊觀後感
時間: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Sat Feb 26 14:49:15 2000)

> Annette Bening身為賢妻良母﹐是決對不會脫的﹐但話說回來﹐
> 她婚前好像也沒脫過。

請看 The Grifters (1989) 三點全裸 (第三點逆光)  Valmont 露兩點

> 為什麼Americcan Beauty的導演定要剛廿出頭的少女露兩點﹖

這位的露點可以諷刺片中不斷提到的美國少女一窩蜂隆乳潮,
因為她不必隆就很大了, 還從小存錢。

> -------------------------------------------------------------------------- <

作者: johnnydi@ethome.net.tw (句點),      看板: movie
標題: 好左的「美國心.玫瑰情」
時間: OpenFind 網路論壇 (Sun Feb 27 15:35:29 2000)

其實每部電影,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將討論集中在片中少女胸部的大小,也有人會將心思耗在分級制度上。

我相信很少人會注意到我們這次試片是在國外資本又重新建起的戲院中演出。這當然也會影響到我看電影的心情。一個好像華納威秀的戲院,一個跨國資本主義的再度侵略。

其實我是相信,台灣有許多人對這樣一部電影,感到不耐。歸罪於這是一部像「冰風暴」的影片是不公平的。不過看不懂,或是覺得不舒服,是有原因的。

其實讓我們承認吧,這是一部非常左派的電影。男主角在工作中覺醒,認為自己不應該將自己的生命耗費在為資本家服務這件事情上。雖然他不是自願的,不過他卻開始了這樣的旅程。所以如何對抗異化這件事情,就變成這部影片的主題。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我們在電影中見到那個懦弱、猥褻的男主角,到最後逐漸地恢復了他過去的自信。因為他自認為對抗了社會,避免了個人被毀滅。

但是這部影片不是直線式地對我們說左如何是從右中背離,他還有另外一個對照組,就是安班寧的角色。同樣是對於自己的生命不滿意,雖然安班寧試圖作一些改變,試圖催眠自己絕對不會失敗,試圖讓自己不變成這個社會中的弱勢,甚至透過性的過程企圖引渡權力到自己身上,然後還藉著暴力的槍讓自己武裝起來,但是他最終都還是要歸於失敗。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這個對照組的角色,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於異化的過程中,所以他任何的嘗試,不過都是繼續在資本主義中墮落。

不過實驗組的男主角這邊,最終也還是一場悲劇。雖然男主角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異化,雖然他以無政府主義的手段去恐嚇自己的上司及公司,企圖擺脫資本主義對他的控制,但是最終這都還是要失敗的。因為在這樣龐大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隨時都會有像他那個看似正常卻其實是變態的極右派鄰居,在等著對這樣的個人主義式的左派下手打擊。最後男主角還是要淹沒在浩瀚的資本主義世界中。

所以當我們透過電影了解到異化的可怕(對照組的安班寧),以及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式的奮鬥(實驗組的男主角)也將歸於枉然時,於是我們就漸漸地了解到唯有集體共產主義才能阻止異化對於個人的侵擾。

其實是很驚訝像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帝國,同時又像是好萊塢這樣的侵略工具,會做出這樣省思的電影。所以我預期這樣的影片,並不會受到多大的歡迎。因為畢竟在資本主義的世界做這些共產主義的事情,是相當不討好的。

> -------------------------------------------------------------------------- <

作者: lordaaa@bbs.ee.ntu.edu.tw (真紅之翼),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
時間: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Sat Mar  4 22:18:13 2000)

這部電影是我這幾個月來看過最好看的一部!! 強烈推薦一定要去看!!!雖然說最近正值奧斯卡熱季,電影院上映的好片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但是我覺得無論如何這一部片子絕不能放過~~~!

爆笑的地方很爆笑,美的地方很美,整部片子的氣氛不至於像海灘或是天才雷普利那樣沉重,但是其中卻有很多東西值得讓人細細地去體會、思量。

片子的主題,我覺得有點像前陣子上映過的『鬥陣俱樂部』,直指現代人乏味、虛偽的生活以及物質至上的拜金心態。在努力維持的表象底下,人們的心靈壓抑、空虛,但是似乎又覺得無可奈何。與『鬥陣俱樂部』同樣,本片的主角賴斯特先生也對這樣的現況感到相當不滿,不斷地自問:「我到底是怎麼了?難道就真的只能這樣了嗎?」

工作不順利,家庭問題重重,每一天起床所面對的又是一個令人厭惡的世界,日子該不會就這樣子持繼到死掉為止吧?所幸(?)賴斯特先生在一偶然的機會之下,認識了他女兒的朋友,同時隔壁又正好新搬來一戶鄰居,鄰居的兒子是個非常"奇異"的年輕人,賴斯特先生的生活由於這些新事件而有了重大的轉變,他漸漸接觸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體驗,而且深深地為之著迷。

世界之美、生命的喜悅,這些讓人嚮往的事究竟存在於現實的何處?
為什麼現代人的生活老是會覺得缺少了些什麼,為什麼總是有那許多遺憾?
答案也許就在本片之中,但是其實更恰當的說法是在本片之"外",
箇中的原因看過這部片子之後自然就知道啦.... :))

> -------------------------------------------------------------------------- <

作者: bmet.bbs@ptt.csie.ntu.edu.tw (牛頭犬),            看板: movie
標題: §《美國心,玫瑰情》§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Tue Mar  7 12:08:05 2000)

從七○年代末起《克拉瑪對克拉瑪》、《凡夫俗子》、《親密關係》等以失能家庭為主題的通俗電影成為奧斯卡大贏家後,到九○年代後有艾騰伊格言的《閤家觀賞》、李安的《冰風暴》、泰德索隆德茲的《歡迎光臨娃娃屋》與《愛我,就讓我快樂》等冰冷犀利地戳破家庭價值神話的另類通俗劇,眼看勢必在2000年的奧斯卡中將掃盡風光的影片,《美國心,玫瑰情》最獨特之處就在於它以極誇張矯作的氣氛,近乎調笑嘲諷的心態,大膽地摧毀崩解美國上層中產階級的家庭意義,甚至連表面勉強的苦笑和解也不願意留下。

所以找來一個出身劇場的英國導演自然是很聰明選擇,因為以一個局外人的疏離角度來看待這種教人心裡發毛的悲劇,比較不容易引起觀眾對號入座的心理不適感,也就容易盡情去享受影片中赤裸裸、血淋淋的顛覆樂趣。

影片中充滿著很典型的人物(面臨中年危機的軟弱男人、強勢又吹毛求疵的妻子、難以溝通的青春期女兒、她風騷浪蕩的美女死黨,還有專制暴力的鄰家父親、宛如空氣的鄰家母親、帶著危險性感氣質的鄰家男孩),所有演員也以最直接強烈的表演方式詮釋,製造鮮明而刻板的印象。

不過隨著情節發展,我們卻看到色慾薰心的男主角拋下一切只為去追求青春的美感、看到女主角硬撐的獨立外表下脆弱飢渴的一面、看到浪名遠播的美女其實是個沒自信的處女、看到叛逆的女兒其實渴望著依靠、看到順從的兒子其實是陽奉陰違、看到鄰家剛毅粗獷的父親其實是個...反倒讓原本簡單平凡的故事表面起了更大的波瀾,衝擊自然也就更具爆炸性。

導演山姆曼德斯誇張而且主觀的調度,直接以外放張狂的影像展現角色的內心狀態(無論是凱文史貝西的性幻想,或是年輕新秀威斯班特利的錄像),簡潔的訊息傳遞或許是這類向來以內斂溫柔見長的類型所難得一見的。而這般誇張做作如同舞台特殊效果的場面以及演員調度,是本片最可看有趣之處,卻也是最讓人難以苟同之處。

尤其越到影片後段,其所顯現出的利弊兩面也就越發嚴重,我不能否認它所帶來的戲劇效果非常搶眼,創意也十分驚人(特別是收場前那場雨夜槍聲的戲),但無論是相較於八○年代家庭通俗劇中在破碎中對重整的殷望,或是九○年代對失能家庭犀利尖銳卻仍帶著強顏歡笑的鎮定,《美國心,玫瑰情》似乎都少了些寬容的豐美情感、真實的生活感觸、親情的灰色地帶及人性深沉的無助苦痛,這或許是為求嶄新創意與喜劇商機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吧!

一張洋溢著歡笑的黑白照片、一面灑上鮮紅血跡的雪白磁磚、一只在秋風落葉中飛舞的塑膠袋子,冰冷與哀痛的反思,在精緻漂亮的影像中顯得遙遠。我無法否認這是部讓人眼睛一亮的精彩之作,但卓越之處卻僅只於外在型式而已。

> -------------------------------------------------------------------------- <

作者: Nando.bbs@bbs.cs.nthu.edu.tw (鍵盤前的狗伯特),         看板: movie
標題: <無責任影評>  American Beauty  美國心.玫瑰情
時間: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Wed Mar  8 08:24:01 2000)

<無責任影評>  American Beauty  美國心.玫瑰情

「多麼好的電影!」

請容許我以這句話,作為整篇文章的起點。這樣或許不太客觀,不過拿來形容整部片給我的感覺,卻是相當貼切的。影片的基調是黑色喜劇,由配樂、運鏡等等營造出的情境,其實是輕鬆的,但陳述的內容卻嚴肅而值得深思。這樣的搭配少了影音震撼,然而對比之下,卻營造出一種默然中充滿張力的氛圍。

背景是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沒有大英雄、大壞蛋,只是些平凡的小人物,隨時可以出現在周遭的生活。雖然是小人物,但他們都在影片中傳達出他們各自的創傷,顯露出各自的獨特性。隨著命運的巧合,矛盾,他們的人生交錯排列出一個絕不平凡的故事。這正是本片令人激賞處:因為接近,因為親切,所以更驚心動魄。

比如賴斯特對安琪拉的綺思,並不是愛戀的,甚至也不是性慾,而只是想抓住已逝青春的一點尾巴。隨著他越來越能找回過往失去的夢想,進而享受生命,這樣的渴望也逐漸消退。對小女孩的引誘,僅僅是證明自我的一種方式。在大徹大悟的同時,他竟遭到猝然殞滅的命運。

若說賴斯特是實行者,那麼費茲之子芮奇就是個觀察者,他扮演的是影片中的先知。他的眼光與看法往往是影片的主軸。

太太卡洛林、女兒小珍、死黨安琪拉、鄰居的費茲一家,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太多太多卑微、愚蠢而渺小的凡人身影。比如卡洛林,與丈夫衝突後,她不對女兒訴苦尋求安慰卻還試圖隨機教育;賴斯特向她求歡時,她卻去注意會不會弄髒沙發。吞下太多自我成長講義的太太反而處處不合時宜、進退失據,習慣性的壓抑自己,變得尖酸刻薄;遇到無法處理的人際關係就逃避、歸類、找教科書式的答案,而最重要的,自己心裡的想法,反而被遺忘、忽略了。

其他如費茲總是要將自身的痛苦轉嫁給周圍的人、安琪拉與言行相反的卻是最年輕、最純真的角色。小珍總是將自身的不成熟怪罪於爸媽,把自己陷入悲劇女主角的世界中...

那麼,影片是否僅僅訴說了生命的痛苦與無可奈何?不,賴斯特最後說得好:「....在我卑微愚蠢的生命中,生活的一切都充滿了太多的美,多到我無法承受....」,因為徹悟,故死亦無憾!生命的確卑微愚蠢,然而花花世界、鳥鳴蟲躍,卻又使得它如此動人可喜!

海報上說得好:這是一部需要用心體會的電影...

> -------------------------------------------------------------------------- <

作者: Marvelous.bbs@server.ide.ncku.edu.tw (撒克尤歐),         看板: movie
標題: American Beauty
時間: 設計實驗 (Fri Mar 10 22:32:45 2000)

  終於看到這樣的電影了....狠狠的嘲笑了現代的家庭。
  如果沒記錯的話,李安的冰風暴,其實應該也有討論到類似的問題...
  只是就劇情性來說的話...本片無疑的是有比較佳的效果..。

  家庭的功能在現代幾乎已經完全瓦解。快速的社會環境的變遷,使得上下兩代面對的  個人在社會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已經完全不同。上一代的價值觀、應對方法,在這一代  幾乎已經失效。傳統家庭中所謂的「傳承」功能,幾乎只剩下生小孩這樣的層次。

  就算如此,還是有很多家庭處心積慮的在粉飾一個「和樂」的表象。為了這樣表象的東西,卻使得所有人都在壓抑、極度缺乏溝通的狀態下過生活。電影把這樣的情形塑造得很荒謬,可是其實這卻是在普通不過的事了。

  情節所突顯出來的荒謬性,可以使人發現到自己生活中的「已被認同的不正常」,這還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情節在揭露出所有人內心的真實之後,又在一次的顛覆了他們自己所塑造出來的假象。

  所有人的壓抑與忍耐,不知道造就了誰的幸福。
  可是還是必須在極膚淺的表象氣氛中過活。

  探究原因,可能是很學理的。不過總括說來,我認為就是所謂「認同感」的問題。「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形成認同感的機會,之後就會盡力去維持,甚至抵抗客觀環境的變遷,用這種方式強調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媽媽堅持要聽輕音樂,少校(whatever),也堅持紀律與秩序的管教法。這樣的堅持是反映了個人的核心價值,是最難變動的部分(因為牽涉到自我認同)。而完全不是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下成長的兒女,自然不可能有相同的核心價值。但是上一代在極潛意識的情況之下,會很抗拒兒女所試圖帶來的觀念變遷。漸漸的,就像是那個偷拍男孩的行為一樣,表面上一昧的服從,可是其實隔閡是大到一種很誇張的程度。

  或像是媽媽打女兒那一幕,媽媽看起來試圖要溝通,可是其實那是媽媽自身的發洩,這樣的溝同其實是一種灌輸,試圖以一種較低姿態的權威形象,換來對象無防備的接收。可是其實還是權威的。因此,在這樣的溝通得不到效果之後,惱羞成怒的權威者為了避免自己最深的態度被扭曲,還是會以權威的方式來解決。

  另外在劇情的安排方面,劇情毫不掩飾的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宣告了主角的死亡。把一般可能是劇情的高潮安排先告知給觀眾,否定掉這件事情可能會帶給觀眾的衝擊。因為劇情的重點其實不在此,而在過程。(主角的死亡只是為了在一次的強調人們為了掩飾「荒謬假象」,而不敢面對真實自我的可悲與可憐)。

  這樣的安排很出人意料。不過我覺得是成功的。
  另外,還有誇張至極的燈光效果。也很有趣。

  處心積慮的要讓看完這篇文章的人還是不知道劇情,還可以保留看電影時的意外與感動。要是因此而使得文章過於隱晦,那也就是這樣了....

> -------------------------------------------------------------------------- <

作者: "macefindu" ,          看板: movie
標題: [Fiction] American Beauty 後續
時間: mail2news@nym.alias.net (Sat Mar 11 11:58:28 2000)

今天趕錯場﹐沒辦法只好看別的﹐再看這部片後的心情一樣複雜﹐更糟的是我竟然異想天開。。。。

[沒有Lester的日子。。。]

Lester被殺後警方起先懷疑Jane男友Ricky和死者妻子Carolyn, 但在偵詢僯居時發現Ricky之父有壓抑暴力傾向﹐在警方還沒找到證據前他還因被警方懷疑而把其所有不滿情緒加在自己妻子身上﹐ 後被警方起訴﹐而其妻子在心理醫生的輔導之下道出所有丈夫的一切﹐包括對Nazi的狂熱傾向﹐對自己和兒子施暴及他的Gay傾向(這也是他當初被長官強迫退役的原因)﹐結果此人被判殺人入獄十五年。

Carolyn 雖被警方懷疑而忿忿不平﹐不僅失去情人﹐連房子也可能因此案而賣不出去﹐而令她最氣的是媒體的窮追不捨﹐簡直令她有如naked于眾人之前﹐但我們聰明的Carolyn很快地發現媒體正是可今她翻身的工具﹐她立即展開行動﹐透過CBS的60 minutes 和 CNN 的 Larry King 等等電視訪問﹐甚至出了本書來向大眾表達她和Lester的失敗婚姻﹐以及她是一個如何無辜的受害者﹐

當然我們的Carolyn也不會忘記如何來把她的姘夫多踩幾下來掙取女性同胞的同情﹐幾年之間﹐她的心願終于達成﹐不僅名下擁有家生意蒸蒸日上的連鎖地產公司﹐自己更出入于名流社會﹐名利雙收。

說到Jane﹐在案子結束後和Ricky到New York發展﹐但Jane在學校因常于一名性格類似某人的教授爭執而想放棄學業﹐後經助教勸導而去接受心理治療﹐而後受其心理師影響而向心理學系發展﹐ 畢業後在母校當助教。Ricky本在New York的一間藝術學院讀(當然不會忘了在校賺"外快")﹐而後受一位教授賞識而推健給一名知名導演做導演助理﹐努力幾年之後終于可以執導演筒﹐當然在這其間他也不會忘了賺他的"外快"﹐因為這項副業已變成他的興趣。

Jane 和 Ricky 雖然有了個女兒﹐但可能在兩人的協議下永遠不會踏上紅毯﹐其間兩人分分合合了兩三次﹐但最後終于還是在一起﹐努力地做女兒的模範父母。Ricky除了在金錢上幫助母親精神治療外﹐並定時去看她﹐醫生很樂觀地相信再幾年後Ricky 可接她出院和孫女一起生活。

Carolyn在出名後有試著去找女兒﹐但卻難以得到Jane的諒解﹐ 但在Ricky的鼓勵下﹐有空時帶著禮物去看外孫女。Jane後來寫了本關于自己的小說﹐並因Ricky的要求把它改成劇本拍成了部電影﹐ 獲得了社會的好評﹐這當中有個小插曲﹐原來有位Supermodel想爭取這部劇的女主角﹐但卻被Ricky拒絕﹐原來她就是Angela。

轉眼間快過了十五年﹐Ricky之父放出來後對這些人會有什麼影響呢﹖
(待續)
^^^^^^
虎你的啦:)

> -------------------------------------------------------------------------- <

作者: motato.bbs@bbs.cs.nccu.edu.tw (請問..桃子在嗎???),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
時間: 政大貓空行館 (Sat Mar 11 23:31:02 2000)

: > 【美國心、玫瑰情】的原名直譯為【美國之美】,而根據編劇艾倫
: > 包爾指出,片名所指的美,可以是女主人翁在前院栽種的美麗玫瑰
: > 花,也可以是片中讓男主人翁神魂顛倒的漂亮女高中生安琪拉,但
: > 是表面上的美,其實隱藏著許多令人玩味的奧妙與秘密,讓此片能
: > 夠一針見血地點出當代社會的許多病態現象。這就是為何片名會用
: > 美國心、玫瑰情

>  這部片...令人痛...  表面上看起來很多地方要逗人發笑...  但實際上卻真實
>  地影射了人生..  不只是美國...我們的周遭,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  男主角的無力同時也是我的無力...  當他最後終於了解做自己並不是任意
>  妄為的時候..   真的是一種很美的感覺...

片中各角表裡不一,每個人隱藏著另一面,傳統的價值觀束縛真實的個性。記得作家朵朵曾說成長像一棵樹,有些花會開有些不會,如果一直嘆息不開的花,錯過眼前的已綻的花,那麼何時才能體會花的美?社會價值觀只是代表多數人的想法,未必適用每個個體。

芮奇的爸爸討厭同志,實質上是痛恨自己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就像易怒的現代人,往往將對自己的不滿投射在別人身上,衝突因此而生現代人與古代人最大的不同是:後者無時無刻再隱匿自我.....

> -------------------------------------------------------------------------- <

作者: Doris@bbs.ee.ntu.edu.tw (Don't want find another),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 玫瑰情
時間: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Sun Mar 12 02:29:06 2000)

這片並不難懂    只是從每個人心中追求的美    去了解內心深處的缺憾和弱點
有時你追求的正代表自己缺少的    有時我們認為很美的事物    其實它正如
玫瑰花瓣絢麗又脆弱    不堪一擊    有時我們不屑一顧的    細看反而更有美感

好比珍  好比芮奇  好比塑膠袋    凱文史貝西是身處在這個轉折點上的人
他不斷去接觸內心真正的渴望    不斷去探索自己追求的是怎樣的美
直到安琪拉說自己是處女    直到他死    他離心中的美距離反而更接近
而劇中最讓人害怕的人物 海軍上校    其實有著最大的悲哀

世間一切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探索    一切似乎都不一樣    這就是一種美

> -------------------------------------------------------------------------- <

作者: motato.bbs@bbs.cs.nccu.edu.tw (請問..桃子在嗎???),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 玫瑰情
時間: 政大貓空行館 (Sun Mar 12 19:08:50 2000)

芮奇過度的敏銳把每個人看穿    然而適時的保留事實
他是怎麼做到其中取捨呢    在不去傷害到別人的同時---
他眼中的銳利掩飾心中的害怕    藉由觀察別人得到生命的力量
也許是因為自己沒自信吧  

特別對他的眼神著迷    勇於作自己?技巧地隱藏自我    也許在瘋人院中他領悟
出做人最高境界---裝瘋賣傻    誠如他所言--有時候自欺欺人滿有用的
片尾卻說明一件事---再怎麼騙也騙不過『心』    從頭到尾一直都是....

就像安其拉和珍的感情建立在比較的優越感上    一旦被戳破...虛形的上位者
很容易崩潰的    而現代人常被虛榮蒙蔽    卡洛琳亦然    只有珍的老爸是和
自己比較    因此當他釋放自己時那種快樂並未隨死亡的恐懼消逝
他是帶著笑容離開人間的    那種美...想必是芮奇一生中看過最讚嘆的美吧
究竟責任與率性之間的距離該如何衡量    或者是永遠的平行線呢......

社會綑綁著靈魂    如果沒有勇氣是衝不破那張頑劣的網的

> -------------------------------------------------------------------------- <

作者: talent.bbs@ptt.csie.ntu.edu.tw (改頭換面),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 玫瑰情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Thu Mar 16 11:52:17 2000)

> >: :         到底"玫瑰"到表著什麼涵義啊??
>: American Beauty 一種玫瑰的名字

真的是一種玫瑰的名字? wow~!!那... 看得出來片中出現的玫瑰就是那種嗎?
我自己看完電影之後的想法是
這個 american beauty  指的就是一個 american 的 beauty    美國的美

美國的美在哪裡... 其實電影裡在很多地方都有表現出他美的一面
雖然那一幕幕  可能在我們生活上很普遍的  但我們都沒去注意
瑞奇不是已經注意到許多了嗎?  讓大家印象都很深刻的塑膠袋... 等等...
我覺得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是男主角死去的時候..

他是微笑著死去的呀!拿著全家的照片,在回憶裡幸福地死去...
瑞奇剛看到他的時候,把臉側過來觀察他...看著看著... 便微笑了起來...
我就這就是他發現了他的微笑吧!這樣的畫面不是很美嗎....

一個看似墮落的地方  有著這麼多美的畫面....就是 american beauty...
或許,這也是 american 唯有的 beauty :p   (最後這一句話請不要認真 :pp)

> -------------------------------------------------------------------------- <

作者: caline.bbs@rcs.twbbs.org,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
時間: 深紅可樂海 (Sun Mar 26 10:30:54 2000)

: > : 其實這部片還應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 > : 我只是想用一個主題來概括全部,但整部片精彩的地方可不只是一個骨架.
: > : 能讓人不自主地會心一笑,就是成功了.
: > : 比如說父女和同學間的互動,是很挑逗人心的場景.

: >     我看不懂這部片子要表達什麼...:(        不過主角最後自白說:
: >     你一定不知到我在說什麼 不過有一天你會明白..
: >     蠻詭異又另類的一部電影

: 我不太懂為何男主角聽到女兒的同學說:「這是我的初夜。」
: 表情和眼神就完全轉變了.......
: 而且還像個父親般的凝視全家福的照片呢?
: 還有,如果說男主角和女兒的同學沒有停下來,
: 他還會被殺嗎??有網友有其他的想法嗎??

我覺得..那是因為他一直以為安琪拉身經百戰  應該是很懂得閨房之樂
他會從一個不敢頂撞上司  對老婆命令唯命是從的傢伙
轉變到大聲說話  不在乎老婆外遇  摔盤子 練身體  吸毒等等...
都是為了讓自己可以媲美上安琪拉多采多姿的生活

但是萬萬沒想到  安琪拉是處女   所以震撼  當然不可能繼續下去   假想
如果今天你本來是以為自己要吃的是高級牛肉  臨到嘴前卻變成了低級豬肉
你那原本性沖沖的情緒  還會有吃的慾望嗎?

至於他看自己全家福的照片 那是因為在那時候他才發現到
自己是人家父親  人家老公這身分
不然在那之前  他只是一個為了愛而活的小男生而已

> -------------------------------------------------------------------------- <

作者: odile.bbs@bbs.yuntech.edu.tw (我不是神),        看板: movie
標題: American Beauty
時間: 雲林科技大學藍天使 BBS (Tue May 15 11:54:05 2001)

  American Beauty, 台灣片商直譯為美國心玫瑰情, 光看這個譯名,不容易體會這個美麗的片名與電影的內容有什麼關連性.

  其實,American Beauty 本身就是一種玫瑰的品名,由美國優秀的園藝家在六.七十年代培育出,屬於HT劍瓣品系,這種玫瑰花朵大,深紅色,有光澤,但最大的特色是"無刺".

  自古以來,玫瑰深獲大眾的喜愛,但是多刺的特性卻讓美麗的玫瑰有些遺憾, 所以千百年來,育種家前仆後繼,總想培育出又美麗.又芬芳.而且無刺的完美品種.像台灣多年前引進的"花車",就是淡黃色有紅暈的無刺玫瑰.可是,當無刺玫瑰出現後,園藝界又有一些聲音,認為玫瑰多刺,天性使然,硬要讓玫瑰無刺, 是扭曲了玫瑰天性,也因此,雖然無刺玫瑰已培育出相當多色系.有些品種也很有 名氣,但是,始終未能成為玫瑰世界中的主流.

  因此,American Beauty作為片名,很貼切的暗示出一個完美卻不真實,有些扭曲價值的世界.我們看這部電影當中,這種無刺的紅色玫瑰,大量出現在真實生活女主角安奈特班寧栽植的玫瑰花園,出現在她精心布置白色瓷器.亞麻布.燭光裝飾的近乎完美的餐桌;

可是,在女主人努力維持個人世界的平衡.力求完美的強韌外表下,內心深處卻是脆弱而空虛.另外,當男主角凱文史貝西注視女兒的同學, 開始耽溺不自覺的綺想時,American Beauty 也出現在幻夢中,只見玫瑰花瓣從天而降,散落在床單上,浴缸中,遮蓋並美化了病態的綺想,有些華麗.有些悲涼, 但同樣也是完美而不真實.  --轉錄於明日報--

> -------------------------------------------------------------------------- <

作者: tjlin.bbs@bbs.scu.edu.tw (* 東璟 *),           看板: movie
標題: 《美國心玫瑰情》觀後感(上)
時間: 東吳溪城 (Fri Sep 28 11:26:11 2001)

世界這麼美,不該一直生氣    —《美國心玫瑰情》觀後感    文/林東璟

◎ 劇情簡介
    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有多條軸線在進行,賴斯特中年失業,又迷戀上就讀高中的女兒的同學安琪拉,與老婆的關係也不好,不知道多久沒有性生活了,在片中,賴斯特就是從躲在浴室裡打手槍出場。

    這個家庭雖然只有三個人,但是三個人都處不好,女兒珍妮不想介入父母的爭吵之中,更厭惡爸爸看到漂亮妹妹就流口水的色狼樣,但是同學安琪拉卻毫不在意地挑逗賴斯特。

    賴斯特的老婆卡洛琳是一名房地產仲介經紀人,事業做得不錯,但業績總是比不上當地同業的第一名,後來她也跟這位「房地產業界第一搞王」上床,卻不幸在開車前往速食店買漢堡時凸搥被抓包。

    賴斯特隔壁新搬來一家人,老爸是美國退伍軍人,生活嚴謹,極端歧視同性戀,而獨子瑞奇一副斯文樣,彷彿像是摩門教徒,也是珍妮和安琪拉的同學。瑞奇喜歡拿著DV到處拍,剛好可以記錄隔壁鄰居珍妮一家的「怪異」情況,兩人後來成為情侶。

    在乾淨、斯文的外表下,瑞奇其實是名毒販,表面上到處打零工,實際上以毒品交易為生,賴斯特後來成為他的顧客,向他購買毒品。而瑞奇老爸一直不知情,還以為他兒子與賴斯特是同志,並且有性交易……

◎ 我們家客廳很亂
    雖然有人以「中年危機」來解讀這部電影,不過筆者認為該片想傳達的概念不僅於此,《美國心玫瑰情》有更深刻的意義,並且涉及人生觀的質問與討論,它企圖翻轉正常/不正常的界線,直指人世最現實的一面,不論同性戀/異性戀,堅貞的婚姻/偶然的出軌,吸毒/不吸毒,上班/失業,完整的家/失和的家……,在種種對位概念中,究竟哪一邊是正常,哪一邊不正常?這條界線,有那麼清晰嗎?一般人理所當然認為的正常真的「正常」嗎?

    在這部片中,鄰居老爸象徵著傳統保守主義精神,他是美國陸戰隊退伍軍官,嚮往納粹,收藏希特勒的盤子,堅決排斥同性戀,晚上看的電視節目是軍教片,並且以拳頭教訓兒子「不聽話」的行為,在揍了兒子一頓後,他說:「我這是為你好……你需要的是紀律!」。

    而當他兒子帶女友珍妮回家時,他老婆喃喃自語說:「我們家客廳很亂!」此時鏡頭帶過客廳一圈,藉由珍妮的眼睛環顧一週:整齊、清潔、簡單、樸素,所有東西都歸定位,真不知何亂之有?在這個看似完美正常的家庭,其實正隱含著教條與權威,長期的「整齊」壓力,反而讓瑞奇老媽視所有的事情都還不夠好、不夠乾淨,可嘆的是,她沒有權威挑戰丈夫,當瑞奇在雨天被老爸逐出家門,向她告辭時,身為老媽的她竟只能說:「好!記得穿雨衣!」

> -------------------------------------------------------------------------- <

作者: tjlin.bbs@bbs.scu.edu.tw (* 東璟 *),         看板: movie
標題: 《美國心玫瑰情》觀後感(下)
時間: 東吳溪城 (Fri Sep 28 11:27:33 2001)

世界這麼美,不該一直生氣 —《美國心玫瑰情》觀後感(下)文/林東璟

◎ 不平凡的平凡
    在這部片中,除了隔壁鄰居老爸以外,扮演「不能忍受平凡」角色的尚有賴斯特的老婆卡洛琳以及女兒同學安琪拉。

    卡洛琳想維持一個「完美」的家,住在兩層樓的洋房,有漂亮的義大利沙發,全家人一起用餐時飄揚著古典音樂,雖然她的老公和女兒都不喜歡這種調調的音樂,卡洛林還是堅持要放。

    有一天,在夫妻兩人衝突公開引爆後,卡洛琳想要向女兒道歉,「不應該讓妳看到這種畫面。」不料珍妮竟對卡洛琳說:「我沒心情跟你演歡樂一家親!」聽到這麼「大逆不道」的話,卡洛琳忍不住給珍妮一巴掌並且說:「我小時候只能住小公寓,哪來這麼大的房子?!」對卡洛琳而言,當家人之間的相處不再和諧,物質生活的豐足是她所能提供的全部,她只能透過物質的給予,彌補家人感情的裂痕,維持表面完美的假象。

    珍妮同學安琪拉也是一個「不能忍受平凡」的人,她認為平凡是一件最糟糕的事,所以要表現出自己的魅力,彷彿不少男人與她上過床,她還喜歡男同學在打手槍時性幻想的對象是她。

    但實情是,安琪拉還是處女,真正被引誘上鉤的只有珍妮的老爸賴斯特,賴斯特認為她一點都不平凡,當他剝光安琪拉身上的鈕釦時,安琪拉才吐露真情。

◎ 欣賞俗世之美
    在現實人生中,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界線並不那麼清楚,界線都出自人類的價值判斷,何謂好/不好、正常/不正常、善、惡、美、醜,都是出自於人的心理運作,不見得有物質基礎加以支撐,既然是大腦的千絲萬縷,就沒有一定的客觀準則,純粹是人們的主觀認知。

    從電影看人生,人人都想追尋「圓滿」的人生,但圓滿是什麼?

    影片其實已經透過瑞奇的嘴說出答案,瑞奇與珍妮一同觀賞瑞奇拍攝的影片時說:「但世界這麼美,不該一直生氣。」電視螢幕上,出現一個迎風飛揚的白色塑膠袋,那是颱風來襲的前夕,塑膠袋與楓葉隨著風起舞,象徵著一種力量,美的力量。

    而當賴斯特遭到殺害時,瑞奇走到他身旁,側著頭,面露微笑看著賴斯特血流滿面的臉,彷彿在凝視一件藝術品,美得令人發笑的藝術珍品,弔詭的是,賴斯特的死,不正好是他女兒珍妮的願望嗎?在影片一開始,珍妮就說:「應該有人把他殺死算了!」現在她不必付錢就達成心願。同時,賴斯特老婆原本猶豫著要不要拿槍殺了他,現在不必了,有人動手了,這樣的結局,看似悲劇,其實是皆大歡喜的。

    人生充滿了痛苦與不如意,尤其是物質的部分,業績達不到老闆的要求、同學的成績比我好、別人的男朋友有車有房子、別人的公司不會裁員、年終獎金比我多;除此之外,心理最擔憂的事情總是最容易發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不希望老爸看上同班女同學、不希望女朋友是魔羯座的,偏偏這些事情都發生了。

    當人執著於某個目標或準則,將它視為生命動力的來源,一旦遇到違背該目標的情境,心理就會覺得痛苦,在這個時候,不妨借用瑞奇的話來安頓自己:「世界這麼美,不該一直生氣。」當然,這種方法是很唯心主義的。

撰稿日:2001年9月28日(完)

> -------------------------------------------------------------------------- <

發信人: Missthink@kkcity.com.tw (~                   ~),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不曉得大家對美國心玫瑰情有什麼看法ㄋ??
發信站: KKCITY (Wed Nov  7 17:08:39 2001)

  我最喜歡芮奇跟珍在家看錄影帶中塑膠袋那一段。

美國心玫瑰情劇中芮奇說:「那一天很奇妙,再過幾分鐘就要下雪,空氣中充滿能量,幾乎聽得到,這個塑膠袋…就跳起舞來,像一個小孩求我陪他玩,整整十五分鐘,那一天我突然發現,事物的背後都有一種生命,一股慈悲的力量,讓我知道其實我不必害怕,永遠不必怕,影片比不上親眼目睹,不過它讓我牢記這件事,我必須牢記,有時候這個世界,擁有太多的美,我好像無法承受,我的心差一點就要崩潰。」

最好笑的是:爸爸說:「我的老婆讓我的老二像個囚犯。」

> -------------------------------------------------------------------------- <

作者: Legends.bbs@ms1.me.nctu.edu.tw (GO!GO!GO!),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關於美國心玫瑰情無解的問題
時間: 交大機械 BBS 站 (Tue Jan  1 13:22:03 2002)

我覺得,如果要說『突然領悟到四十幾年來的生命意義』的確有點太突兀了點~但我覺得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男主角應該是『漸漸地轉變』的~只是電影裡面的最後結局令人意想不到(我是指『誰』殺了男主角)原本並不會衝突點很大的電影,突然之間爆發開來~讓人措手不及~腦中一片空白!

或許是導演要凸顯出人生的無常,抑或是為了電影效果~總之,概括來說,男主角在我眼中其實就是一個平凡小人物在面對他的人生轉彎點時候的一些內心衝突與掙扎。

會感動的倒也不是他死掉了!感動的是我可以隱約從這部電影裡面看出大部分人的縮影~說明白一點,就是自己未來可能的縮影...不知不覺得我的心情也沈重起來~

人的一生免不了工作、家庭、愛情和友情!可偏偏這些東西並不圓滿,沒有任何東西是圓滿的。男主角可謂處處碰壁、處處受挫....在妻子眼中是一個無能的丈夫,不論是工作上還是床第間。被裁員之後跑去速食店打工本已經夠可憐卻又遇見妻子與情人外遇~好不容易這平淡無奇的生命中出現一個天使--美麗可愛的女兒同學,卻又無法示愛甚至得到愛,這該是多麼煎熬的折磨。一個四十幾歲的中年男子,到此地步倒也令人十分同情。

殘酷的是這不單單只是『他』的人生故事...這是你我之間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就因為這種體認...所以這部電影分外觸動人心~

那位漂亮女孩最後在男主角面前暴露出自己內心的脆弱...那一剎那間這位小女孩是純真的、懂得自省的、有人性的。面對男主角這樣一位中年男子、歷經多少風霜與看盡人生百態,面對眼前的這位內心與外表皆如同天使的小女孩,頓時之間他的慾望被消除了、他的醜陋在女孩面前被徹底打敗,他瞭解到或許這世間有點殘酷、人與人之間或許有點冷漠、甚至連家人都不再那麼親密,但是仍然存在著可以令自己感動的事物,仍然存在著『善』與『美』(就如同片中那位猛拍V8的男生,他捕捉的就是他所認為的『美』),『美』是存在每個人的心中的,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他活了四十幾年,或許不曾用心去感受過。

男主角的妻子想要過著物質不虞匱乏的生活,她沒有用心去感受丈夫和女兒的需求,男主角面對年輕的胴體、美麗的臉龐不由自主的興起想要佔有的慾望,這是人的壞本性。是當他在那一剎那間看到的小女孩是無暇天真的,他的惡性被驅逐了~他體會到原來自己也是有體驗生命的能力的,他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脆弱,他不再有不良的念頭~原來自己並不是所謂的『色慾薰心的老頭』....自己也是有良善的..這對當時天人交戰的他而言的確是猶如醍醐灌頂、上帝的救贖~他能不感動嗎?

當初遇見小女孩是一個轉折點(他開始作一系列的改變),現在又見小女孩也是另外一個轉折點,許多抉擇都是在一念之間的,但是做與不做則是在這一念之間之後、在萬般事物皆靜止之後、那衝動的念頭緩息之後,是否有意志去從事自己剛剛腦中浮現的念頭與希望?

或許,當男主角死掉之前一分鐘,他的確是想好好改變他的人生或者體驗人生,只不過還來不及去實現!!導演用這『後悔莫及的遺憾』是想要告訴我們,不要蹉跎下去,因為人世無常,我們無法預料下一步會如何。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適時地停下來看看路旁的野花、體驗一下生命中的平凡與微小事物、聆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

片子的結尾的旁白,或許是要在表達豁達、樂觀的想法吧?!在怎麼樣的人生,我們還是有方法去面對..釋懷一點會好些!!All things must pass.

>: 如果這地方說成   她是在追求做一個不平凡人的虛名   但是最後被發現了..
>: 因為他本來在凱文史貝西心裡面已經是美的極限了
>: 所以當你喜歡的人變純真應該是會更吸引你吧......
>  有時候,對方的純真反而會激起自己內心同樣純真與善良的那一面...:)

> -------------------------------------------------------------------------- <

作者: simba.bbs@dentistry.csmc.edu.tw (Life in Mono),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美國心玫瑰情..軍人爸不是gay啦..
時間: 中山牙醫嗑牙小棧 (Tue Jan 15 23:14:24 2002)

> :     個人覺得他的確是 gay 沒有錯
> :     但是因為自己是軍人 所以無論是在兒子面前或是其他人面前
> :     為了隱藏自己的性廎向 所以才會如此嚴肅
> :     他懷疑他兒子也是 gay 的時候非常生氣的原因
> :     是因為他不希望他兒子也跟他一樣走上這種"奇怪"的路
> :     所以一直以嚴格的方式來教導他
> :     當他感到無法在承受他自己給自己的壓迫感時
> :     他就跑去鄰居(他認為也是 gay )的懷裡 以為他可以安慰他長久以來
> :     所壓抑的精神壓力 但是沒想到鄰居卻無情的推開他說:
> :     對不起 我沒有那種頃向    他覺得他被污辱了 
> :     因為軍人是 gay 的事實被鄰居發現了    惱羞成怒的他 只好把他殺了.

  心理衛生這堂課有欣賞這部片  老師也說那位軍人是在壓抑自己的性傾向  他是一位嚴守紀律的軍人.而他是一位同性戀.但四周環境的主流價值觀(異性戀為導向的社會價值觀)卻讓他壓抑自己.但一場錯認凱文史貝西的誤會後.卻讓他壓抑多年的性傾向有了傾訴的機會.但事實是史貝西不是同志.所以他殺了史貝西 .

  在這他不一定是怕他的性傾向被發現.而是他必須盡力在他生活環境中杜絕一切有關同性戀的事物.殺了史貝西就好像等於這事沒發生過.所以他仍不是同性戀.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反應
有幾個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可能"是同性戀的電影情節

  1.一天早上.他看到同性戀伴侶鄰居和史貝西一起慢跑.他罵了一句:這是同性戀大遊行嗎

  2.蒐集一些代表男性權力的東西.卻又把它鎖住而納粹瓷盤事件也可看出(同學的看法:納粹殺了包括猶太人.黑人.同性戀...等.進行種族純化.蒐集這盤子就好像代表他討厭同性戀.這是一種壓抑.但骨子裡他是同性戀.經由一切心理作用之後.他把盤子鎖起來.所以當盤子被他兒子動過時.它產生極度激動的行為)

  3.他妻子大概也知道它是同性戀.但她卻不願破壞穩定的家庭.所以她選擇裝做不知道  當一個木頭人.在電影裡.妻子一角是很呆版.沒有情感表現的角色...軍人和她妻子的互動也很少.整個家庭顯現一種"很不溫馨卻又很穩定"的怪異感覺   這些情節在他親吻史貝西後.狠明確的顯示出他是同性戀......這對同志們應該也是一種啟示吧.若同志走上婚姻之路.結果通常都是悲劇.離婚....  若沒有離婚.卻形成像軍人這樣的家庭時.其實也是一種悲哀

  但如果不結婚.他們又必須承受很大的社會和父母親友的壓力
  這兩種矛盾的角力.也常常造成同志們的憂慮...........

  這部片只是呈現這個現象......但給我們的啟示是.坦然面對事實.也許外來壓力很大   並非每個人都能認同同志.社會也對他們會有些不公平......但至少.做自己比較快樂   就像片中那對同志伴侶一樣.......他們也是片中內心唯一比較快樂自在的人吧

> -------------------------------------------------------------------------- <

發信人: silentocean@kkcity.com.tw (寧靜海),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一下"美國心玫瑰情
發信站: KKCITY (Sun Jul 14 11:23:22 2002)

> > 殺凱文是因為他恨凱文奪走他的兒子,跟同性戀無關!
> > 難道你這個正常人不會厭惡同性戀嗎?

> 請去租 完整版影片回來看   不要再說你在HBO看到啥啥啥~
> 等你看完完整版後 要是在這麼說   那... 就當作個人理解力不同^^

雖然我也是在 HBO 看完這部電影的   但對於鄰居爸爸殺掉凱文一幕
我個人並不認為是因為恨凱文搶走他唯一的兒子

我相信那是一種複雜的感受    當鄰居爸爸發掘出自己內在同性戀的喜好而
告白時    卻發覺原來是一場誤會    這時,你會怎麼想呢?
在你心裡認為,原本可以接納自己的人,其實是自己的一場誤會
你發現他跟兒子做的一切,不過是自己的誤解
而這一連串的誤會,卻把自己內在罪惡的根源給挖了起來    你恨不恨對方呢?

即便這樣的恨是不合理的    但鄰居爸爸已經無法控制自己了
他有軍人背景,對於服從跟戒律有近乎頑固的堅持    於是,他必須服從自己
當初定下的戒律    唯一的方式,他拿起自己的槍,朝凱文一發開下去 ...

我認為他殺人的因素絕對不是單純一項這麼單純的    儘管他是一個看似固執
的老頑固    但從他對兒子的包容跟後來的憤怒    以及他與凱文告白的一幕
我們可以了解,他是個內心存在著矛盾與對立的人
是這樣的心理趨力,引導他,犯下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