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追緝令 Se7en


作者: lovechang.bbs@whshs.twbbs.org (雪山白鳳凰)         看板: movie
標題: 火線追緝令 Seven
時間: Fri Feb 22 00:12:18 2002

《火線追緝令 / Seven》
導演:David Fincher
演員:布萊德彼特、葛妮絲派特洛、摩根費里曼、凱文史貝西

劇情簡介:天主教明言七宗罪:「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憤怒」。沙摩塞是承辦兇殺案的資深員警,即將退休,而米爾斯是新手,一付興致高昂,自願請調至這一分局。

    星期一上午,一件兇殺案發生,兇手在冰箱後寫著「暴」,星期二,是一位律師,現場寫著「貪婪」,一天一個,依七宗罪而死。面對此案,沙摩塞心中有諸多掙札,住在這城市已久的他,早已習慣,冷眼看事情,本想不接此案,幾經考慮又留下來幫米爾斯,米爾斯血氣方剛,衝動易怒,故弄玄虛的兇手因而選上他做為七宗罪的最後一人-「憤怒」。

    強竟殺了米的妻子崔西來激怒他。讓自己成為「嫉妒」,米爾斯成為「憤怒」,強也贏得了這場遊戲。沙可以退休了,但看著囚車中的米爾斯,究竟是社會始終如此不堪,或者天真單純也是一種罪?

> -------------------------------------------------------------------------- <

發信人: tiny.bbs@bbs.cse.ttit.edu.tw (厭倦單人床的日子),      看板: movies
標  題: 火線追緝令  seven 內容簡介
發信站: 大同資工 BBS (Wed Jan 22 14:06:29 1997)

看大家對seven 掀起的熱烈地討論  對這部電影的內容  介紹一下
如果還沒看過的人  千萬不要看  不然太早知道結果  就不好玩了
[ 片名: 火線追緝令  Seven ]
[ 演員: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摩根費曼(Morgan Freeman)

[ 片名由來 ]
    seven 是指聖經中的七大死罪(The seven death sin)分別是: 貪吃(Gluttony).
貪婪(Greed).懶惰(Sloth).淫亂(Lust).驕傲(Pride).忌妒(Envy).憤怒(Wrath)  ]

[ 劇情發展 ]
    劇中Morgan飾演一位七天後將要老退休的警探(Somerset).而Pitt則飾演一位新來的警探.就是劇中熱心而衝動的Mills.

    片頭一開始.Mills敘述他是一位熱心的警探.一心想從平靜的小鎮.調至混亂罪惡的都市.鏡頭呈現的是一種灰色的氣氛.而當官30年的老警探.卻正好相反.一心只想逃離這一切的烏煙瘴氣.沒想到一開始就發生了五件似乎是瘋狂殺人的案子.依序發生的案子分別是:

    一個胖子被人強迫地灌食致死.....................  (貪吃)
    一位律師被強迫自殘致死.........................  (貪婪)
    一位雙手被砍斷的人被綁在床上折磨一年(發現時還沒死)...  (懶惰)
    一名妓女被姦殺............................  (淫亂)
    一名模特兒遭毀容最後被殺害....................  (驕傲)

而在每一件案發的地點.兇手都留下了一堆文字線索.誘引警探追蹤.細心的老警探發現這五件兇案的關連之後.知道兇手是一位宗教的偏執狂.並且絕頂的聰明.最後老警探查出嫌犯.並查出他的住處.於是二人便前往追捕.正巧遇見嫌犯在家.經過一番的警匪追逐.沒想到Mills反被嫌犯用槍反制住.最後當然是無功而返.被嫌犯溜了.

    最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兇手在過了不久後.竟然自己來投案.並帶領二位警探去最後二件兇案的現場.結果更出乎人料想之外.兇手設計自己死於[嫉妒].因為他忌妒Mills有一位嬌妻及美滿的家庭.所以兇手將她的頭切下來.而兇手的罪惡行為由誰來處置呢?

    行刑者竟然就是Mills.因為對方殺了他的妻子還有尚未出世的幼子.所以一時衝動殺了兇手.當然身為執法者竟動用私刑.知法犯法.所以Mills最後也順了兇手的心意.死於[憤怒].成為兇手的一步棋子.終於兇手所佈下的一場宗教儀式到此完成.

 [ 我的觀後感 ]
    剛剛看完seven之後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心中的不安與惶恐.難以言喻.
不過我仍覺得他是一部相當相當成功的好電影.沒有主角不死的英雄主義.
且讓最後沒有贏家.整部電影的感覺都是灰色的.令人絕望的.
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   看完之後.的確讓我想了好久...........

> -------------------------------------------------------------------------- <

作者: latte.bbs@bbs.nhctc.edu.tw (人間四月天),       看板: movie
標題: 火線追緝令七宗罪之答
時間: 新竹師院風之坊 (Tue Jan  4 00:33:51 2000)

七原罪分別是
gluttony
greed
sloth
envy
warth
pride
lust

> -------------------------------------------------------------------------- <

作者: eric999@bbs.ee.ntu.edu.tw (axl),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問火線追緝令中七宗罪的中英文
時間: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Tue Jan  4 00:52:33 2000)

 英文有人Po了    中文是
     貪食(胖子)
     貪婪(律師)
     懶惰(被注射了很多藥劑的那個人 我不太了解為何他被認定為懶惰
           因為他是毒販嗎?)
     淫慾(妓女)
     驕傲(模特兒)
     嫉妒(兇手)
     憤怒(P兄啦)

     為自己算了算 七大罪我全有 太嚴格了 守十誡比較合理
     另外別被電影騙了 神曲這本書沒啥好看的 也許是中文版翻得不好吧

> -------------------------------------------------------------------------- <

作者: feelicia.bbs@dentistry.csmc.edu.tw (小貓),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問這部電影的片名???
時間: 中山牙醫嗑牙小棧 (Mon Jan 17 23:27:35 2000)

seven第一個死的事一個胖子    手沒被砍
被逼著吃義大利麵後毆打造成內臟破裂(貪吃)
第二個是銀行家被迫割下和天秤上的黃金一樣重的肉(貪婪)
流血過多死亡,在牆上的畫背面留有線索    照指紋找出來是一個毒販,
被發現手被切掉(懶惰)    原本以為是屍體,沒想到.....

接下來是一個妓女吧(淫亂)    然後是一個女明星(虛榮)
兇手殺了主角的太太(忌妒)    主角殺了兇手(憤怒)
超完美的劇情    尤其到了最後,主角痛哭的畫面
讓人感受到他內心艱苦的抉擇    很推薦的片子,超級好看!!!

> -------------------------------------------------------------------------- <

作者: BLUENOTE.bbs@freebsd.oit.edu.tw (冷感),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問seven的中文片名...
時間: 亞東方城BBS (Wed Jan 19 22:34:17 2000)

: :   其實當初上院線時全名叫布萊德彼特之火線追緝令

: 記得當初有人說    不是Brad Pitt的話根本沒有人會想看這種片
: 不過我覺得大衛芬奇導的不錯 若是別的導演可能就很無趣了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 Mills開不開那槍
: 讓那個無名氏殺人魔完成計畫 他的生活也毀了
: 家庭也沒了 不開那槍不讓他完成那個計畫有那麼重要嗎?
: 就像那個辯護律師說的 他的罪行那麼變態 我可以讓他到精神病院去
: 殺人魔蹲一陣子出來照樣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計畫  就算有那份簽名證辭
: 陪審團說不定會認為是雙重人格之類的(扯到驚悚去了) :P

        可是以凱文史貝西在戲中的角色背景而言,他是一個瘋狂而偏執且幾近
        完美主義的殺人傳教士。之所以要殺葛妮斯派特蘿其實是意料中的事,
        應非如他自己所說是犯下了嫉妒之罪,此舉的意義在於引起Pitt的憤怒
        進而槍決他,這樣才能告訴世人其帶有的"憤怒"的原罪。

        如果Pitt沒開那一槍的話,整個連串的殺人事件就只是殺人事件,
        無法完成Spacey的整套的傳教意念。

        而之前辨護律師說的是,spacey威脅Pitt跟Freeman,
        因為他的罪行如此離奇,如果扯上精神分劣法官也是有可能相信。
        加上spacey供稱還有一名受害者,當時Pitt跟Freeman想說既然都大局
        在握才對spacey讓步。並不是辯護律師威脅他們喔。

> -------------------------------------------------------------------------- <

發信人: stives.bbs@fpg.m4.ntu.edu.tw (英倫情人),      看板: movies
標  題: 火線追緝令完整解析
發信站: 小魚的紫色花園 (Thu Nov 20 14:41:18 1997)

「火線追緝令」(SEVEN)
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同時也是「異形第三集」的導演)
主要演員:摩根.費里曼(Morgon Freeman)—飾演沙摩塞
                 布萊得.彼特(Brad Pitt)—飾演米爾斯
                 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y)—飾演強杜
                 葛絲.派特蘿(Gyeth Paltrow)—飾演米爾斯的妻子

劇情概要:充滿罪惡的城市中,
一老/黑一新/白的兩名警探追捕一名智慧型連續殺人犯的過程。

[NOTE]
「火線追緝令」是一部精密的寓言。片中四個主要角色的境遇,在在反映出各世代人類在面對急劇變化的社會時,各種態度的轉變。

由摩根.費里曼飾演的黑人年老警探沙摩塞,是片中傳統道德價值觀的守舊/衛者,他在辦案的過程中,處處講求程序的正義,偶然尋求非正式管道的線索(向聯邦調查局竊閱借書資料),也深怕為人發覺。在角色的塑造方面,沙摩塞一身紳士打扮,舉止言談流露的智慧與圓融,處處顯示沙摩塞為舊有美好社會(罪惡不若今日社會的氾濫)的繼承人。

於是當沙摩塞目睹整體社會中人心逐漸為罪惡腐蝕,而自己的警探工作又無法遏止罪惡時,他只好選擇退休,遠離城市淵藪。在面臨惡質化的社會時,舊世代的沙摩塞,充滿行為/工作上和道德上的無力感,他無法拋卻舊有的價值觀,去適應當今的社會,只好遠走他鄉。

相對的,新世代的年輕白人警探米爾斯,懷著滿腔熱血,帶著妻子從異鄉投入這個城市。(城市=罪惡,鄉村=良善,這個迷思在本片中再度呈現)米爾斯是於當今物質化/惡質化社會中成長的新生代,善於利用現代社會中的曖昧處(買通遊民報案,以便於蒐查),米爾斯的角色代表著新世代對於社會變遷的積極/「應有」態度—加入它,並除去「偏差」的部份。

而以「七原罪」傳道的強杜,則明顯地是社會變遷下的犧牲者,懷抱舊有社會道德/價值觀的他,無法適應惡質化的社會,滿腔改善社會的熱情,又無法如米爾斯一般找到出口渲洩,(為什麼強杜沒辦法像米爾斯一樣過正常的生活?)於是強杜選擇精密的謀殺七個罪人—暴食、貪婪、懶惰、淫慾、驕傲、嫉妒、憤怒,來傳達他的理念—現在的社會充滿罪惡,要撥亂反正。

"SEVEN" "七"在宗教上是個神秘的數字,所謂七原罪 ( The seven deadly sins )是指傲慢 ( Pride ),嫉妒 ( Envy ),暴怒 ( Wrath ),懶惰( Sloth ),貪婪 ( Greed ),貪食 ( Gluttony ),以及貪慾 ( Lust ).根據基督教的教義,凡是犯了這些罪都要下地獄.

沙摩塞、米爾斯、強杜三個角色間的關係,在片末前往電塔處的警車上,徹底地表面化。當天是連續六日陰雨後,首次放晴的星期日(第七天),正如強杜在紙片上預言的,第七天是「光明出現」的日子。沙摩塞坐在駕駛座,透過後視鏡不斷窺視鐵絲網後的強杜,而坐在駕駛座旁的米爾斯,則回過頭來,正面與強杜對話。三人對話的過程,猶如三種道德觀/價值觀/態度的交鋒—沙摩塞的「避世」、米爾斯的「入世」、強杜的「反社會」。

(在導演有心地安排下,)沙摩塞一而再地透過鏡子(後視鏡)看見自己,也窺視強杜,彷彿在注視自己一體的兩面—同樣懷抱舊社會價值/道德的人,卻選擇截然不同的人生。而米爾斯代表的新世代,面對面地向強杜挑戰,卻無可避免地顯示出新世代價值/道德觀的貧弱處—脆弱、不穩定、情緒化。

本片的結局,因殺妻殺子之痛的米爾斯,終於扼抑不住憤怒,數槍斃了坦然的強杜;原本選擇退休的沙摩塞,在米爾斯和強杜二者的激勵下,最後選擇回到社會,繼續努力。

強杜的「傳道」在此有了結論,在他謀殺的過程中,因為沙摩塞和米爾斯的介入,讓他體驗到社會的正面力量(強杜是「正」?警方是「正」?),而米爾斯在惡質化社會中仍能保有的家庭,更讓他想要「嚐試一下正常人生活的滋味」,強杜情不自禁地踰越舊社會的道德準則—七原罪中的「嫉妒」,選擇被米爾斯「憤怒」的子彈擊斃。

我們看到沙摩塞、米爾斯、強杜三個角色間彼此滲透,三個角色間的關係與境遇更可視為人類對面社會變遷(尤其是趨向惡質化)時的不同反應,他們代表著三個不同的世代,也代表著同一世代不同的個體們;他們代表著不同個體間價值觀/態度的差異,也代表著一個人內心中價值觀/態度的交戰。

他第一個殺了貪食的大胖子..第二個是貪婪的律師..第三個是懶惰的人
第四個是貪慾的妓女...第五個是傲慢的模特兒....但此他卻投案了....
因為七原罪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所以要替每一項罪找出該死的理由

1.Gluttony 貪食的大胖子:因為看了就很難過
2.Greed 貪婪的律師:為了錢而顛倒是非
3.Sloth 懶惰的人:社會敗類
4.Lust 貪欲的妓女:散撥病毒

5.Pride 傲慢的模特兒:犯人割下她的鼻子, 把電話黏在她手上,
            如果模特兒立即打電話求救就不會死, 可是她太驕傲了,
            不願別人看見她醜陋的樣子, 所以失血過多...

6.Envy 犯人本身:他之前只殺了五個該死的人,如果只是嫉妒在心中,
            而沒有任何行動, 這樣一來他沒有任何該死的理由噢!
            所以他殺了警官的太太,正式犯了Envy這項罪,所以才該死噢!

7.Wrath 主角:
            因憤怒而殺人,跌入犯人的陷阱,成就了犯人的殺人藝術,只有死路一條

是否是因為警探的暴怒而害了他妻子....最後的兩原罪,兇手自己說他嫉妒男主角有深愛他的老婆,而殺了男主角的老婆.因此兇手犯了"嫉妒"一罪.而兇手也料定,男主角一知道老婆被殺必會怒而殺了兇手自己.如此男主角便犯了"暴怒"一罪.兇手的目的---清除"七原罪"---也就完成了.這是全片最完美的一幕,看了令人心裡不寒而慄.

我覺得犯人很聰明的地方就在這裡耶..在最後兩條罪裡..他還是有辦法料到男主角一定會犯"暴怒"這條罪..他等於是用自己的生命來賭七戒的最後一條罪..誘使男主角殺他..那這七戒就完成了..

不過這裡他就犯下了一個錯誤了,他在前往犯人被殺的路上,犯人說他不濫殺無辜的,那布萊得比特的老婆就是無辜,表露出犯人病態心理.......嫉妒    他因為"嫉妒"彼特和他老婆,所以要殺害他老婆進而讓彼特犯下第七罪"憤怒",他已達到他的目的:讓自己成為七罪中之第六罪,來讓彼特犯下罪行,且他也將彼特美滿的婚姻給破壞到,滿足他的嫉妒之心,而他也因犯下嫉妒之罪而認為自己也該受到處罰。最後不也被彼特給作了?最後這兩罪實為環環相扣~是值得加以思索的地方!!

嗯,但是我有一點很好奇,那個兇手不是計畫很久嗎?那要是當時彼特沒有調來此地,那"嫉妒"、"憤怒"是應該有其他人選,總不可能他連彼特會調來都預先知道,那是彼特與費里曼發現了他老巢後,彼特在那裡接了一通凶手的電話,在那時凶手已明確告之彼特他要重新安排後面的懲罰,彼特的老婆才意外成為犧牲者..........

劇中密爾斯警官的行為是很正常的,有誰可以忍受自己的老婆被殘酷的殺死.如果他當場不殺他,那他就算被法律制裁,被判死刑,他事後也會後悔沒有親手殺了他....還是死在自己的手上比較好一點......這就是第七項罪....復仇的意義......

> -------------------------------------------------------------------------- <

作者: Liang (屋頂上的吉他手)         看板: movies
標題: Re: 從另一個角度看SEVEN
時間: Thu Apr  4 23:19:38 1996

: 看了前面這麼多有關於SEVEN的討論,大家都在討論Mills的
: 老婆和小孩是怎麼死的,可是就我的感覺,其實這部片在探
: 討的是大眾傳媒的力量,從兇手假扮成記者這一點就可以看
: 出來端倪,另外兇手犯下這些案子的原意,是在告誡教育大

        與其說是媒體的力量, 倒不如說資訊取得的重要
        Summerset 利用圖書館; Mills 用經典導讀;
        John Doe 假扮記者; 甚至於 FBI 對圖書借閱記錄的監控
        知道所需的資訊要如何取得, 就可以在某些方面獲得一定程度的優勢
        但這只是全劇要傳達的訊息中的一小部份
        個人認為這齣電影所要探討的中心思想有兩個
        一個是 John Doe 作案的動機; 另一個是 Summerset 的生活態度

        不可否認 John Doe 有相當大的宗教偏執
        在這樣價值觀混淆的社會, 利用宗教的力量來 "提醒" 並糾正這樣的病態
        但他選擇的是負面的角度的切入, 藉七種死罪 (或說死刑)
        來傳達這樣的訊息    他的動機在哪 ?? 他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手段 ??
        值得在看完電影後仔細思考

        Summerset 的生活態度是片中更令人玩味的地方
        起初, 因為在這樣混亂的社會過久了, 長時間的灰心, 使他失去奮鬥的動力
        對於經手的案件所抱持的態度, 只是想做完整的善後   在圖書館之行結束,
        下班時與計程車司機的談話    只是簡單的一句 "Far away from here"
        但經過這一連串的案子與其他的事件, 又讓他找到生活的光明面

        在送走被押入警車的 Mills 後    警局分局局長問 "Where are you going ?"
        Summerset 只是淡淡的一句 "around"
        再加上片尾引用海明威的名言, 正點出了這樣心情的轉變
        生活是艱苦的, 但卻值得我們為它努力

> -------------------------------------------------------------------------- <

發信人: SPA.bbs@cis.nctu.edu.tw (奧姆妖龍微軟香香),      看板: movies
標  題: SE7EN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Sat Nov 30 14:50:59 1996)

  SEVEN 是一部劇情相當糾結的片子.裡頭有變態殺人的自大狂,慘死的妓女,被凌虐而枯槁的毒犯,因驕傲而自殺的名模......

    片子的開頭是一個年青的白人警探(布萊德彼特)到這個城市來接替即將退休的黑人警探(摩根費里曼). 此時,正有一樁兇案發生,於是這兩位處事原則不同的警官共同去查案. 他們到了一間黑漆漆的屋子,發現死者是個超級大胖子,兇手把他給囚禁起來,24小時不停地餵他吃東西,不停地吃吃吃吃吃......

        然後,當胖子吃不下時又逼他全部吐出來,然後再吃...再吐...再吃...再吐,
    最後一腳踢暴他的肚子......那個胖子因五臟碎裂而死亡!

        下一個受害者是個非常有錢的律師,他被逼著用刀刮下身上的肉來維持一座天枰(法律公正的象徵)的平衡......當然,他也逃不過死神的招喚 !!! 二位警探發現兇手故意在牆上留下的一個線索,以引導他們找到下一個死者.

        那是一個毒犯,當警察找到他時,他被棄置在床上,鑠地突然坐起,and...die. 那個殺人狂把他綑綁了一年,一年喲!! 不讓他吃任何東西,用個種藥物,營養劑維持他的生命. 當被找到時,早就餓成一副乾癟,慘白的骷摟了.

        警探們發現他,也就是那個兇手,是照著聖經上的七大罪惡來殺人的(所以片名叫 SEVEN),那分別是 肥胖,貪婪,懶惰,驕傲,淫慾,忌妒和暴燥. 所以,胖子代表的是肥胖,律師=自私,那毒犯就是懶惰(因此被囚禁一年,不讓他工作,吃飯,做事,讓他好好地懶). 接下來,摩根借著調查局的全國借書系統查出兇手的身份,因為他必定是個熟讀聖經此類經典的人,但卻讓他給逃掉了.

        於是,第四個死者出現,她是個很漂亮的模特兒,也因自己的外貌而深深自豪,  兇手找上她做驕傲的代表,侵入她的住處打昏她. 當模特兒醒來時,她的臉皮被剝下,鼻子也遭切掉.  兇手在她二手各黏一隻電話和一把上膛手槍...這是第四個受害者!!

        下一個是個妓女,兇手認為她犯了淫慾,於是用槍指著一個嫖客,逼他戴上一個全是尖刺的鋼圈(戴在他的性器上)強暴妓女.  妓女因大量失血死亡,她的陰部被弄的完全潰爛......

          此時,兇手居然自首了......

          他告訴警探還有二個死者,為了找到那剩下的兩人,他們就跟著他來到一片荒野,一片只有電線竿的荒野.  後來來了一部快遞車,車上有一個包裹是要給布萊德彼特的.  摩根把他打開一看,頓時驚駭而無語...彼特看見後,他幾乎為之瘋狂......那...那是她妻子的人頭呀!!!讓人很悲傷的....

最後這片的結局是    布萊德彼特殺了那個變態洩憤
而他自己的未來也斷送於此    瘋狂的變態殺手成了大贏家
最後讓自己成了「忌妒」  而男主角則是「憤怒」

> -------------------------------------------------------------------------- <

發信人: Emily.bbs@bbs.cs.nccu.edu.tw (不爭朝夕不棄不離),     信區: movies
標  題: Seven....火線追緝令
發信站: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Sat Nov 18 06:04:36 1995)

 我老是覺得中文譯名牛頭不對馬嘴。但是的確是比翻譯成「7」要來的吸引人。這部片子可以說是可以思考的商業片,劇本十分的創新(我是指在型態上),雖然是以天主教中的七原罪為主幹,但是也有一些細微末枝供我們去思考,而且一路看來,頗有神父一片之感受,(沒有定型的模式去引導對終極價值觀的判斷)

 首先我們先說說劇情本身的安排,真的是十分緊湊,讓觀眾隨著原罪的一一出現,而一在驚嘆兇手手法的弔詭,一波一波來的震撼,由「貪吃」這個原罪揭開序幕,接下來就是「貪婪」.....而正當警官們訥悶「懶惰」這個頭號原罪的miss時, 兇手就自己引導他們去目睹(也就是兇手在當中自以為是的傳道)。

導演十分聰明的,並沒有僵硬的堅持要把每一個原罪都慢慢呈現,反而在「淫慾」、「驕傲」的處理中比較輕描淡寫,反而把茅頭指向Brad Pitt和Freeman這兩個人在價值觀上的不同,甚至是警匪片中妻子為丈夫擔心的常有議題。一為導演懂得這樣的去架構整部電影走向,所以顯得十分有內容即可看性,而非埋頭在七項罪名當中。

 再來我們就來看看劇中的三個重要角色。大衛:(年輕警官)他因為是剛由外地遷入,另外也由一名警員升任為警官,於是自然有些自傲,且總被朔造為聒噪的一型,(導演以此來襯托威廉的沈穩),

雖然整部戲讓他顯得似乎有些鹵莽、衝動,但是我總覺得這樣的作為才近乎人性,尤其時他跟威廉陳述他的理念,『他不會因為外界的人都冷淡、暴力而放棄,或是抱持消極、逃避,孤方自賞的心態,而是繼續改變它』

 #在這裡解釋原罪,(sin)是每個人生來都有的,沉潛在體內,所以強調人人都是罪人。

 威廉:(退休警官)他在當中扮演的角色很有趣,似乎是個可以未卜先知的聰明、幹練的形象,似乎對身處的環境有相的抱怨,而且採取避世思想,但是後來在大衛的一番話之下,似乎有些改觀(吧?!)雖然如此,但我總認為,他在其中像是一個有潔癖的人,對事務有過高的要求,不允許犯錯,而且絕對的自我中心,(孤芳自賞)但是完美畢竟不是容易,於是他慢慢對外界失望,我甚至認為他跟兇手「強」,只是程度上的差別,強是以傳道者自居,而他則是選擇視而不見,哪一種較好,我沒有絕對概念。

 強:(兇手)在他被追捕時,我一直不相信兇手這麼容易出現,(也許是以往電影兇手都得最後才登場的刻板印象影響),後來他整體的感覺就是像「沈默得羔羊」中的安東尼.霍金斯,絕對的冷靜,甚至在他陳述他的理念時,我一度被深深感動:~「當你有理念要跟人說時,輕輕拍他的肩膀是不夠的,要給予一定的震撼」

很有道理,但是把他付諸實現出來太過了,已經是把自我抽離塵世,忘記自己本身也有罪,(甚至可以說耶穌所說...自認為無罪者,就投石吧)未有自省,就對他人要求嚴苛,最後的Envy罪行雖然是加諸在他身上了,但是我並不認為他是覺得自己該受懲罰,反而是要以此作為他成就總結,卑劣之至。逃脫之至。

 整部電影實在是可以引發許多思考,有空的人可以去看看。
 (仍然有頭重腳輕的毛病)

> -------------------------------------------------------------------------- <

作者: namo.bbs@bbs.csie.nctu.edu.tw (I am Jack's wasted life),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請問「火線追緝令」
時間: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Sat Apr 27 00:51:03 2002)

> c請問在「火線追緝令」裡,摩根費理曼在圖書館找資料時的
> 那段(古典)配樂的曲名。該是蠻著名的,恕我孤陋寡聞,謝謝指點。

巴哈(J.S.Bach)的 "AIR ON THE G STRING"  FROM SUITE NO.3 IN D
("G弦上的歌"管弦樂組曲第三號第二樂章)

> -------------------------------------------------------------------------- <

發信人: RaisonDetreL@kkcity.com.tw (),        看板: movie
標  題: [影評]庖解黑暗人性的大衛芬奇
發信站: KKCITY (Thu Apr 27 20:51:54 2006)

庖解黑暗人性的大衛芬奇

大衛芬奇出身於Propaganda公司,在1992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異形3》之前,已經累積出大量拍攝廣告和MTV的經驗與成熟技巧,因此在他的每一部作品當中,都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商業元素,諸如華麗繁複的構圖、流暢快速的剪輯、精彩緊湊挑戰情緒張力的敘事、富解奏感的配樂以及絢麗的顏色配置。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畫面的處理與挑剔,幾乎如同裝置藝術的創作者。因而我每次重看他的片子都要艷羨於那些類巴洛克式細緻複雜的場景,建築物必然雜多窗門,無所不在的菱格紋鐵網,翻覆姿勢各異的廢棄車,深長的階梯,曲折的過道,多層次的室內建築彷如微型化的城市迷宮,以及樣式重複物件對稱的辦公室與圖書館佈景,特別是Morgan Freeman身在館內,被昏暗的空間、深色方木桌與瑩光綠檯燈層層疊疊地包圍,那一幕,真是詭異極了。

更不用提七宗罪裡頭不同色調的安排,例如貪食罪之嘔黃,淫慾罪之腥紅,懶惰罪之穢綠,驕傲罪之蒼白等等。

這些高密度且高度風格化的畫面配置,完美地呈現了大衛芬奇企圖傳達的,布爾喬亞都市中物質爆炸,所導致的擁擠、焦慮與精神上的危險。帶著一種黑色電影的基調,大衛芬奇穿梭於各種類型,亟欲庖解人性黑暗的內裡。

所以有科幻片《異形3》(1992)裡,懷了異形之胎的女子,異形進入人類的身體以後,在這場大戰裡,我們要面對的不再只是異形,而是善惡莫辨的人類。有偵探片《火線追緝令》(1996)對於善惡與暴力充滿矛盾與質疑的深沉探源。

有劇情片《鬥陣俱樂部》(1999)具象現代都市人精神分裂的毀滅傾向。有驚悚片《顫慄空間》(2002)關注美國中產階級社會,密閉空間之中,一道避難室鋼門切割出兩造人性的信賴與猜疑。那麼,下一部電影,大衛芬奇打算如何解析人心呢?我們拭目以待。

《火線追緝令》:黑暗而漫長的道路
──「道路漫長而曲折,地獄一出即光明。」《失樂園》

火線追緝令顧名思義是一件緝兇行動,其英文片名SE7EN則點出與基督教的宗教關聯,摩西五書即以七日創世為首,兇手遂挪用聖經典故精心策劃一樁為期七天的連續謀殺案,七天之內接連發的生七件命案,又各別扣合了聖經中的七大原罪:暴食(gluttony)、貪婪(greed)、懶惰(sloth)、淫慾(lust)、驕傲(pride)、嫉妒(envy)與憤怒(wrath),而這七天恰好也是員警沙摩賽(Morgan Freeman飾)屆臨退休前最後一段時日。

沙摩賽與米爾(Brad Pitt飾)一路緊追兇手故意留下的線索,直至第七天的上午七點,他們被迫跟著罪犯杜˙約翰(Kevin Spacey飾)前往一處不可能有埋伏的郊區,揭開最後兩件命案的真相,才赫然發現他們已經深深捲入約翰設計的殺戮陷阱之中,無力抗拒,不可自拔。

大衛芬奇總是能將城市拍得無比潮濕陰暗,彷彿整個都會空間充滿污穢、霉腐與病菌,並處處隱藏著日照無法觸及的黑暗角落,輾轉喻示文明都市如同萬惡淵藪,再嚴密的法律與警政似乎也無法滌清社會於犯罪的塵泥。

在警力不足的惡劣環境下,沙摩賽與米爾這樣單薄的力量,就像他們緊握的手電筒發出有限的光束,穿梭探查於光線嚴重不足的命案現場和兇手的秘密基地,只能一部份一部份地曝照可能的證據與事實,捉襟見肘地試著拼貼真相不可得見的全貌。

然而使沙摩賽無奈失望的不單純只有源於自身的無力感,更關鍵的是整個社會的冷漠與價值觀的扭曲:法紀敗壞,匪徒猖獗,因而人人自危。這是一個不再有目擊證人的社會,僅離警局四條街的地方也能發生兇案。

這也是一個不再能憑藉體貌特徵來確定身分的社會,如果一雙手以刀片剝除指紋,身體的任何部位都能任意變形。那麼,在都市興起,人口密集聚居,陌生人的概念定義絕大部分的都會人際以後,我們對於犯罪者的指認途徑,也就永遠亡佚了。而城市生活中的匿名之易與藏身之便,正好為暴力提供絕佳溫床。

正是文明社會,助產了這樣一個恐怖至極的殺手。「如果我們抓到杜約翰,發現他就是惡魔或撒旦本身,我們也不覺得意外,可是他不是惡魔,他只是人。」約翰非但不是所謂瘋狂變態的殺人魔,相反地,他的驚人舉措恰恰是熨貼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智識、條理、宗教與藝術的那一邊,他只是現代布爾喬亞都市人的極致:經濟富裕,高等教育,冷靜狡黠,善於言語,並且熟悉法律。

他細讀援引聖經、但丁、彌爾頓、喬叟與莎士比亞等文學與宗教的巨著,反覆劃線塗覆,摘要筆記,宛若知識狂熱的學者,那些盈架充棟的筆記本具象化他閱讀書寫時的野心與高度自覺,他將所有的準備與實踐都視為他的創作,他的暗房中四處懸掛罪人的照片,親手穿針引線縫製的簿本裡剪貼了他的重要成就,被害者慘遭凌虐的屍體,眾人的驚呼,那些,都將使他的作品在歷史上列入經典,繼承或超越早先的其他典籍。

因此,真正使人不寒而慄的不是血腥殘忍的暴力場面,而是暴力的核心,整座城市的現代性理則如何餵養出一套精緻縝密的殺人計畫,一套如果罪犯不打算現形就只能成為懸案的計畫。真正的罪惡與瘋狂,就來自於極度理性與文明;想像中的變態與魔性,都源於日常生活。

如約翰所述,他並不特別,他與沙摩賽、米爾,(甚至坐在觀眾席的我),各有相近的特質。他對時間精準計算,而沙摩賽習慣在睡前撥下節拍器,答答的聲響切割時間的單位;他與社會疏離的人際關係,沒有銀行帳戶,無就業紀錄,離群獨居,對照於原來對社會絕望,準備離開都市隱居田園,保持單身的沙摩賽;

他自以為是上帝的選民(chosenby the God),合理化自己對社會的憤怒,正如過度自信的米爾,採取正義使者的姿態,極為諷刺地,米爾最後竟也因為個人的憤怒不顧法理槍殺了約翰,坐進了囚車原本約翰坐的那個位置。於是,做為一部偵探片或類型化恐怖片,《火線追緝令》超越俗套,巧妙托出是非黑白二元對立之曖昧與批判之艱難,拉開電影在處理社會議題上的層次與縱深。

當約翰坐在隔壁的審問室裡,沙摩賽倚著玻璃窗討論案情時,他的臉朝向約翰,玻璃便反映著自己的倒影,是約翰的出現,使沙摩賽必須和自己面對面,重新反省性格中某些類近於偏執的部份。

大衛芬奇鏡頭下的城市空間是無以為家的,因它那樣不適與多病(dis-ease)。米爾夫妻自紐約北部的郊區搬遷而來,卻住進一棟不時地震的房子,丈夫依舊忙於出勤對妻子疏於照顧,原先對城市的期待最後變成焦慮與痛恨。至於渴望逃離城市的沙摩賽最終也還是沒有離開,即便他真的能夠離開,結局也很可能就像米爾夫婦一樣,期望落空。他們都無處可逃。

第一日,沙摩賽和米爾第一次共同出現的推軌鏡頭(tracking shot),大雨傾罩,他們邊走邊談,背景的綠色窗櫺如牢網,一路跟隨,無所不在。最後一日,縱然他們一路西行,深入都市之外的枯黃荒野,罪行依舊一路跟來。第七日,陰雨連綿的氣候難得放晴,一件驚心動魄匪夷所思的案件也總算告一段落了,但這七日也許只是一個大結構的單位循環,接下來還有另一個七日,城市還有消化不完的犯罪,唯獨沙摩賽選擇留下,繼續走這條黑暗而漫長的道路。

《鬥陣俱樂部》:一場死而復生的夢

探討現代文明生活中的人心,一直都是大衛芬奇慣常的創作命題,到了《鬥陣俱樂部》則更直接貼近地描寫白領階級面對日常生活充斥的焦慮、不適,因而引發斷裂和矛盾的人格問題,透過泰勒這樣一個由精神分裂創造出來的想像角色,精采呈現傑克做為一個標準都市人病態的心理世界,一如片頭奇詭的腦內梭遊畫面。

《鬥陣俱樂部》描述一個汽車保險公司行員傑克(Edward Norton飾),為了對抗百無聊賴的生活與嚴重的失眠,四處參加各種癌症的關懷團體尋求慰藉,直到某天他在飛機上認識專門製造肥皂(其實是製造炸藥)的泰勒(Brad Pitt飾),才意外地加入(或根本就是發起)了一個名為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的組織,入夜以後男人們聚眾搏擊,藉由精力宣洩與肉身痛覺,一方面釋放法治社會造成的內心壓抑,另一方面重新尋回物質年代裡遺失的自我存在感。

然而,這個組織卻日益壯大演變成「大破壞計劃」,進行著一樁顛覆社會體制的龐大密謀,此時傑克才發現一切因他而起,恐怖份子泰勒竟是他分裂出來的一支人格,失去控制。

泰勒與破壞軍團瘋狂且充滿毀滅性的行動,如砸碎咖啡店、炸毀電腦銷售站與十棟商業大樓,旨在控訴資本主義以物質麻痺與奴役人們的生活意義。長期失眠精神恍惚讓傑克眼中的世界像是拷貝出來的,特寫的星巴克紙杯隨影印機的掃描光束滑移聚焦,抬頭望去,人人都喝相同的咖啡做相同的工作,日復一日過相同的生活,每逢星期二主管必定繫著同一條藍色矢車菊領帶,量化的商業產售將所有人的日常都打造成樣式統一的罐頭,統一的平凡無奇與極度空虛。

傑克翻爛IKEA目錄,不斷添購傢俱用品以表現他的個人特色,那些項目逐一顯像、註解,填入私人家居空間,然而完成以後看起來也不過就是某張眼熟的廣告圖片的立體翻版,私生活也就在消費的往返之間被公共化了。激進地說,這些資本主義的霸權似乎也還真的應該被丟棄如垃圾,當鏡頭以特效處理在垃圾桶內偵察檢視,而傑克漂浮在外太空的意識旁白,對「IBM星球」、「微軟銀河系」與「星巴克星球」一一點名。

了無生趣的傑克一週七個晚上出席七個臨終心理輔導團體,使用不同的假名,暗示了他的精神分裂傾向。在傑克親口道破泰勒就是他自己以前,觀眾大概都很難相信那個在螢幕上有血有肉精力旺盛的人只不過是幻像,(除了那些早早就開始懷疑何以傑克做為一個角色可以跳出來瞭若指掌地報導另一個角色,宛若作家勾勒筆下人物;除了那些長於與導演鬥智並察覺傑克泰勒兩人從來不曾並存於一個景框同時與另一人說話的機警觀眾)。

於是大衛芬奇又安排了停車場和樓梯間的攝影機為觀眾之外的第三隻眼睛,馬不停蹄在監視畫面與現場畫面之間來回切換,強而有力地證實了對傑克暴力毆打與追逐玩弄的那個位置,都是空的。

如此就完成了導演對觀眾的逗弄與嘲諷,他要觀眾懷疑自己的視覺,懷疑那些幾乎天衣無縫且迅捷俐落的剪接與畫面交錯之間,總有看不見或根本視而不見的東西,鏡頭/視覺既是事實的掩蓋也是真相的揭發,如果你也在電影散場後懷疑自己是不是眼花,是不是真的看見幾幕瞬間插入又立即消失的布萊德比特以及大尺寸的陽具影像。

大衛芬奇本身就像是戲中的布萊德比特,扮演著訓世者的角色,差別只在後者以爆破的炸藥,他以爆破的電影語言。然而布萊德比特最後也還是被做掉了,若不是我會錯意,或許導演也希望在電影映畢時自己的聲音能一起被做掉,留給觀眾獨立思考反省的空間。

精神一直處在混亂狀態的傑克,不斷自我詰問:「我有睡嗎?我睡過嗎?」日常生活一直彷如夢境,在他清醒以前,生命只是一具行屍走肉的軀體,泰勒是一縷鬼魂,自他壓抑的潛意識出竅,陰魂不散。影印機的光束掃過傑克的臉,這座城市還有成千上萬像他一樣的人,活在夢靨裡,或者,根本不曾真正活過。

面對病入膏肓的現代文明,心理輔導團體、鬥陣俱樂部與大破壞計劃都不是可行的解決之道,而大衛芬奇提供的救贖似乎又有些過於保守與浪漫,那便是談一場奇異的戀愛。傑克為了保護他的戀人瑪拉,因而得到勇氣與力量,消滅自己危險的分身,重新將象徵肉體與衝動的泰勒收回自己的理智管束之下。

「我們相遇,在我生命最詭異的時刻」,黑暗中,他牽起瑪拉的手,並肩看著眼前的摩天大樓一棟棟爆炸崩塌,濺開的花火似在慶祝他們,愛在天搖地動時。最後,《鬥陣俱樂部》也就縮小成一則為愛而自夢中復活的故事。
--
《刃光的手指》http://www.wretch.cc/blog/suhu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