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誕生 Birth of a Nation


作者: crazymovie.bbs@bbs.svdcc.fju.edu.tw (消逝中的生命能量),    看板: movie
標題: 小‧電‧影‧主‧義(第1期)
時間: 輔仁大學美少女夢工場 BBS 站 (Thu Jan  6 00:58:23 2000)

【影史凝鏡】世紀經典百大回顧之一《國家的誕生》文‧Kelly

在全球同步的倒數計時中,人們終於撕去了1999年的最後一頁,迎接千禧年的第一道曙光,看著日曆上的西元2000年,你是興高采烈許下新年新希望?還是戰戰兢兢地噴灑Y2K殺蟲藥水?或者,你也跟我一樣不自禁哼起了藍色多瑙河熟悉的旋律,想起了庫柏力克的未來預言……。

*喧嘩眾生裡,重溫經典舊夢……

像我們這種小電影主義者,記憶裡充塞的總是數不盡電影片段,影片中不經意的光影閃現,往往也就成了我們對生命的凝視的片刻,站在這樣世代交替的歷史時點,心中反覆湧現的,當然也是那些曾經被震撼、一輩子難以忘懷的影史經典。所以,趁著電影資料館「世界電影經典名作百選」的出爐,小電影主義也就趁此機會順水推舟,喧嘩眾生裡,重溫經典舊夢。

 ╭─────────────────────────────╮
   國家的誕生 BIRTH OF A NATION
   導演 D.W. GRIFFITH
   演員 Henry B.Walthall , MAe Marsh, Miriam Cooper, Lillian Gish
   1915年 美國 159分鐘 黑白
 ╰─────────────────────────────╯

撇開影片偏頗的意識型態和過分簡化道德論述不談,這部《國家的誕生》可說是導演葛里菲斯建立電影鏡頭敘事語法的經典之作,讓電影藝術突破了劇場式「幕」的限制,真正進入以鏡頭敘事的階段。

全片是根據當時南方作家湯瑪斯‧狄克生的小說【同族The Clansman】改編而成,片中透過南、北兩個家庭(南方卡麥隆家、北方史東曼家)經歷了南北戰爭的混亂艱險,最後終於破除萬難、重建家園,南北兩家人的通婚,也象徵著國家的統一。

影片於1914年開始籌拍,共花了六個星期排演、九個星期拍攝,耗資十二萬五千美元,這對當時一週就要完成一部電影的製作環境而言,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大成本製作。影片於1915年2月8日在洛杉磯古龍大戲院首映,首映時片名原本仍叫做《同族》,但小說作者湯瑪斯‧狄克生在看完首映後大受感動,覺得原來的名字太平淡了,建議葛里菲斯應該改為《國家的誕生》,才能顯現它的偉大。

*鏡頭不再只是奴隸

片中,葛里菲斯大量運用了靈活而富有節奏的剪接技法,將通俗劇簡單而感人的情節與佈景、表演、燈光緊密結合,鏡頭不再只是主要演員的奴隸,而成為營造整體效果的主要利器。葛里菲斯建立的「攝影遠近透視法」,利用鏡頭的推進或拉遠,讓觀眾更貼近戲劇情感的律動,進入電影疑幻似真虛擬世界。

葛里菲斯鏡頭語法的思考原則,其實仍舊是來自於舞台劇的概念,只是他不像當時其他的導演,只是將鏡框視為「幕」,呆板地固定在那裡,因為舞台劇的鏡框雖然固定,但是觀眾的視線是會跟著舞台上戲劇情感的發展、衝擊而流轉、游動。葛里菲斯的鏡頭,就直接將這樣的視線流動轉化為鏡頭的運轉,該感受場面的盛大時,就用遠景觀照全體﹔該體會主角的心理悲慟時,就用特寫映照心情,以形式化的鏡頭模式讓觀眾真的相信銀幕上逼真的虛構世界。

《國家的誕生》中最著名、也是所有電影系學生必看須知的,就是片尾平行剪接的最後救援場面,葛里菲斯以兩個即時救援的情節,讓鏡頭來回在兩組受害者與救援者之間來回交錯跳接,用鏡頭跨越了時空,也將戲劇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國家的誕生》在當時被視為美國社會史的真實紀錄,威爾遜總統還形容這部片是「用光電寫成的歷史」,但是片中對黑人、種族混血的明顯歧視,以及對三K黨的英雄崇拜,也讓本片飽受自由主義者和黑人團體的抨擊,但是不論葛里菲斯的主張是否膚淺偏狹,他在電影藝術上的創新與成就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非同步影評】台灣電影到底怎麼了?
----------------------------文‧吳奇龍

在12月28日的自由時報上,看到一篇關於北美影評人、各國電影資料館、博
物館及各影展單位所做的90年代電影票選及各國家電影總體表現評鑑的報導
,在這篇報導中,台灣的成績斐然,多位導演的影片均上榜,而香港惟一只
有王家衛的《重慶森林》上榜,大陸電影更是全軍覆沒;而在整體評鑑中,
台灣被評鑑為第三名,僅次於電影大國的法國跟美國。這樣斐然的成績,是
國人的光榮,但是反觀國內,卻是一股低迷的風氣,台灣電影即將滅亡的傳
言更是時有耳聞,如此強烈的反差,不只是電影人失望或灰心,連觀眾的信
心也動搖了。

台灣電影到底怎麼了?

問題似乎回到了創作者與觀眾的身上,這成了一個老是被拿出來討論,卻永
遠得不到平衡點的爭論。電影的藝術或娛樂形式跟觀眾的觀影消費習慣被聯
結成為一個惡性循環,但是,即使這一個問題解決了,依舊是不能滿足這個
問題的答案。

台灣電影的問題,創作者與觀眾只是一個面向而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台
灣電影需要的不只是輔導金而已,而是一個更完整的電影文化政策;此外,
台灣電影的創作者需要一個能培養新血輪的環境,為這個圈子注入新的活力。

細數這些年來的國片,多半須藉著輔導金才能順利完成,然而輔導金的運作
機制卻存有相當大的問題,反觀其他國家,對於該國電影的補助之高:法國
有一筆為數可觀的文化補助金,加拿大更有電影局來統籌補助與輔導......。
台灣電影需要一個完整的制度來協助,包括從拍攝時期的資金及器材等補助
,還有事後的上映及發行、國際推廣,這些都是台灣電影目前缺乏的,相關
單位應立刻擬定這些方案來扶持台灣電影。

另外,培養新電影人的環境少之又少,這是很不樂觀的一件事,即使有優秀
的創作能力,但是沒有相對的環境來栽培,也會大打折扣。不只是導演或專
業人員的培養有其需求,演員的尋求也是一個問題,目前幾乎只有戲劇相關
科系能培養人才,但是畢竟電影的表演型態與舞台劇等型態又有不同,在這
方面根本不受重視,又是一個急需找尋出路的地方。

總之,問題是愈說愈多,但是更需要眾人的群策群力,呼籲相關單位重視,
並給予一個完善的安排。電影既然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就該重視,就該
好好保護。

小‧電‧影‧主‧義  [mailto:filmism@pavo.seed.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