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靈殺手 Natural Born Killers


標  題: Re: 看過"閃靈殺手"嗎???
發信人: joshua@hornet.aero.tku.edu.tw (另類國度[V]),        96-04-05
發信站: T.K.U. (Fri Apr  5 03:11:16 1996)

>今天去租閃靈殺手的帶子回來看,看到一半就睡著了
>可能是畫面和顏色一直變來變去,閃來閃去.看得眼睛很疲勞
>所以沒看完,也沒興趣重看.想請問:這部片子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居然還得過獎
>還是我本身的程度不夠高才會看不懂;我應該要說好看呢,還是難看呢???
>而且片子本身的教育意義相當令人感到質疑(是反教育吧!!!)...........

這部片不論是劇情,拍攝手法,配樂,甚至導演想要表達的意念都相當具有實驗性.先從劇情來說,他打破了一般電影故事模式:好人就是好人,一點都沒有私心,公正不阿,...就像聖人一樣;壞人就從頭壞到腳,而且到最後一定會惡有惡報...如果你將那個警察視為好人,那他還不是殺了人...,

如果你將主角視為壞人,那男主角在監獄說的那番話,又好像不是那種沒腦子的壞人說出來的(待會再談這段),或是男女主角之間至死不渝的愛,也不常用來描寫壞人吧!而且壞人最後竟然快快樂樂地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而所謂的壞事(殺人),竟然可以因此而獲得崇拜!這樣的故事結構,就已先顛覆了你的傳統思想.

奧利佛史東的拍攝手法可說是集各家之大成(雖每種都不是獨創,倒也很少人把這麼多用在同一部片裡).大量採用了快速的剪接讓人目不暇給,就是讓觀眾體驗人處於罪惡時昏炫的快感.不協調的配色,(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有些場景的血是藍色的),...呵呵,這世界已是是非不分了!善已不是善,惡也不是惡了!介紹女主角的那段,採用了很低級的肥皂劇手法,加上很不協調的罐頭笑聲,這倒是將了電視台一軍!另外,穿插在影片之中的紀錄片,不都有其隱含的意義(自然定律).

配樂方面採用了灰色,低調的音樂另外還有工業之聲,與影片結合後,將聽(觀)眾帶入了詭異不安的境界.

至於意念,與其說是想表達媒體之惡,倒不如說是在諷刺這變態的社會.人總以萬物之靈自居, 為了生存,為了文化演進,殘害了多少生物,殺生滅種破壞環境,可以說是無惡不作.當你在影片最後看到男女主角居然可以平安無事時,是否曾詛咒過"他們一定會有報應的",這不就道出了你我的未來!

> -------------------------------------------------------------------------- <

            [ 喜歡或討厭"閃靈殺手"的,都該說片子爛 ]

  看過「閃靈殺手」後,不論是討厭該片的,或是欣賞史東的,都會有感而發地認為「爛!」。

  史東在接受媒體記者的專訪時,曾說明了拍這部片的用心:希望藉由這部片子帶給觀眾們一個省思的空間。他大量地運用了媒體慣用手段,對現代生活中天天所必須接受的媒體荒謬,給予諷刺。

  不少影評也給該片極高評價,順應地對媒體加以痛伐,並讚賞史東的的遠見與勇氣。

  如果你是真正地對劇中描述的荒謬感到痛惡,看過這部片時,最直接反應應會覺得該片是爛片。聽來奇怪,其實道理很簡單:何以同樣的內容,在生活中是荒謬可笑,而史東的電影便成金玉良言。難道是......負負得正的怪理?若是這樣,那可真有些荒謬。

  再說史東既然認為媒體荒誕不經,理當謝絕一切的採訪,但他卻還能接受他認為怪誕的東西,透過媒體來宣揚該片。這是意味自己的電影描述有誤,還是這部電影本質上與媒體完全相同。

  很明顯的,史東與自己片中那群媒體工作者並無差別,這部片子就是劇裡所描寫的眼前實證,應是部荒謬之片。

> -------------------------------------------------------------------------- <

發信人: arthur.bbs@csie.nctu (Don't worry!), 信區: movies

>    我朋友說導演運用暴力血腥的手法似乎挺成功的, 達到了諷刺媒體過份宣
>    染的弊病, 各位覺得如何呢??

  在媒體上射殺媒體,
  用過分渲染的暴力血腥,來「諷刺」過分渲染的暴力血腥。
  如果是要讓觀眾自行察覺其中自我指涉的矛盾,來達到荒謬的目的,
  那也許還能自圓其說(還談不上指控) 。
  但撇開一堆莫名其妙的情節不談(前已述),我十分懷疑這個
  效果。有多少人在看完這些暴力血腥後,能夠清楚明白這部
  片究竟是否要傳達什麼。還是只是喊 殺得好爽!
  有人說看完後想殺人,有人覺得會被殺,有人自稱就是閃靈殺手。
  如果真有諷刺什麼的話,這部片除了顯示出它成功地成為它
  「諷刺」的那種媒體,又多說了什麼?

  我並不是說使用暴力就沒意義,《發條橘子》《The Wall》《我倆沒有明天》
  等片都在探討類似的主題,也都傳達了暴力現象後深一層的想法。
  如果此片只是想炫剪接手法,屠殺半天其實沒有要說什麼,
  那就不要硬找什麼意義,把它當「大法師」一類的影片吧。

> -------------------------------------------------------------------------- <

                   Natural Born Killers--閃靈殺手!

     禮拜六早上自己去看了一次,隔天(禮拜天)早上又和朋友去看了一次!
     在24小時之內看了兩次!!! 我想這部片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電影!!!

     禮拜五晚上,才在衛視電影台看到Oliver Stone的專訪!!
     使我更想去看這部片子,他說,在此片中他並不歌頌暴力!
     就像他處理一開始餐廳裡人死的時候,還有子彈會停下 來讓人看清楚!
     Mallory 的父親竟被魚缸淹死! 他用這些極其荒謬的方法來刻劃這些鏡頭!
     與終極警探那類片子比起來,我也並不認為這是部暴力的片子!
     他還說這部片子剪接了 三千多次!!! (看起來自是比那「夜色」好千倍以上!)
     還用一些自MTV的「Liquid TV」中 的動畫手法來表現男女主角!

     我之所以認為這是一部真正的電影,是因為導演用不同的手 法來表現他
     心中的意象,  而不是只單單用鏡頭去拍一個故事而已!!!
     這是一部真正用影像來「說話」的電影! 至少我感覺如此!
     影片一開始那不停轉臺的動作,相信你我一定都很熟悉!
     而在Mallory那一段自述中,導演更用我們所習慣的電視劇的表現手法,
     但卻令人格外心痛! 尤其是那些罐頭笑聲及消音!
     笑聲頻繁地出現在令人笑不出來的地方! 讓人頗覺 心痛!有時也的確好笑!
     也許不少電視劇裡的笑料都是建立在某些殘酷之處!
   
     或許導演是將它誇大了!但這是部反諷的片子,自然用了些誇大的手法!
     那些黑白與彩色影片的交替,手提 式攝影機的方法,
     還有MTV式的取鏡角度,不都是綜合了大部分的媒體所用的方法嗎??!!
     我想或許就是要把這些媒體的表現手法都用上才能拼湊出這些媒體的荒謬!
     導演也用了一些 重複曝光的技巧,所以你會在背景看到不少黑白的影片!
     其中還包括希特勒及其他的畫面!.

     而媒體無遠弗屆的力量則可以在那些來自Tokyo,London,Paris的人們的訪問
     看出. 看那日本女人在報導Micky在藥店槍戰時,  還說"Micky真是男子漢!"及
     "Micky的槍好大!"  而影片中象徵媒體的偉恩,一直把觀眾當白癡看待!
     他也很明白的說出來,那些白癡根本不用記得任何事!
     只要一直重複就會有用,他們只是在消磨時間而已!  一語道出現代人對媒體
     的想法!但它又是如此有搧動力!   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搧動了!

     這部片子的每一個鏡頭都很特別!
     當我第一次看到Micky把偉恩手中的槍搶過來而交.給他攝影機時,
     我隱約感受到,似乎攝影機和槍一樣,都是很有威力的武器!!!
     也許事實真是如此!  有點令我驚訝的是,向來搧動群眾的媒體代表---韋恩,
     竟也變成受到Micky所影響而被搧動的其中之一!(其他的是監獄裡的囚犯)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 媒體搧動群眾  而群眾的反應也搧動媒體使之
     繼續報導更搧動的內容!  我是說這是一種互動的結果!
     可能和影片中所表現的有點不同!只是我自己的感想而已!

     只是最後偉恩仍然被他們殺了,這到另我感到十分惋惜!!
     最後的結局也很有趣,Micky and Mallory在旅行車上,
     和他們的三個小孩(還有一個還在Mallory的肚子裡!)笑笑鬧鬧的,好不快樂!
     這和Micky對Mallory所說的"The bad guys never die!"有點互相呼應!
     我想Micky和Mallory的確是比我們進化 多了!
     至少他們是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善惡!不是在制度之下的「偽善」!!!

     Micky老是對Mallory說,「That's Poetry!」 Is that really poetry?
     當我看到Micky和Mallory在獄中相會時的擁吻,我差點感動得哭了!
     整部片子中還有好多地方讓我看了很感動的!

     結語:這是一部很搧動的片子!裡面有太多東西了!無法一下講完!
     導演都建議看兩次! ( 我還想看第三次! 有人要一起去嗎???)
     但是中文翻譯太爛,我看了兩次還是有點迷糊! 但是我喜歡這部片子!
     有人知道Oliver Stone是否有email信箱呢?
     我倒想寫信給他, 告訴他我認為這部電影很棒!  :)

     我第一次看完後,很擔心自己是否能活著走出電影院!!!
     還好這裡的人不是那麼容易被搧動!!! :-)

     PS.:當影片結束開始有音樂時,別急著走,留下來看導演精心剪接的畫面!
         只是電影院似乎都不放完整的!
         我第一次有看到,第二次就只有看到一半!真是破壞影片!!!

> -------------------------------------------------------------------------- <

                       [ 閃靈殺手在殺什麼...]

  這部片的主題是「暴力」吧。講人類天生的暴力本能,講童年經驗和社會共犯結構如何滋養仇恨,如何擴張暴力慾,而展現於日常生活之中。我是從片尾社會事件剪輯,試圖推出這樣的理解,當然前提是奧利佛史東真的是要說些什麼。

  然而無論如何理解,都會出現令人不解的杆格。
  首先是這兩名主角,導演到底是要把他們刻畫成受童年經驗所影響的犧牲者,還是社會共犯結構的重要成員(想像被他們濫殺死亡者的後代是否又是新殺手?),還是射殺「媒體」的藍波式好萊塢英雄,還是...?

  影片中主角莫名其妙地在這些形象中游移著,這部片到底在控訴什麼?
  在這兩名「懂愛情」、隨意屠殺的男女手下,所有白人死不足惜。
  這兩名難分難捨之殺手男女間的關係就是所謂的「愛情」?
  同樣受童年創傷影響的警探,卻被刻畫成心懷不軌。日本女記者就
  要被美國導演性揶揄。
  那名印地安老人莫名所以地不能殺,因為他有「愛心」?從來濫殺
  無辜不眨眼的兩位閃靈,竟忽然「良心發現」?
  還是因為他是印地安人?

  我不敢說這部片的劇情只反映了某些混亂的意識形態,也許導演使用
  的是高超的諧擬手法也說不定。
  然而正如前面peace網友所言,整部片後半段卯足力將焦點釘在「媒體」
  這玩意兒上,史東就算不知道自己已屬於「名」導演,應該也清楚好
  萊塢的影響力,指控「媒體」必然同時指到自己。

  於是整部片殺得愈莫名其妙,整部片的「指控」就愈荒謬的莫名其妙。
  整部片影像技術耍得確實絢麗迷幻也夠暴力,雖然還是覺得莫名其妙。
  嗯  也許本片主題不是暴力,或許是「莫名其妙」,或許是別的什麼...

> -------------------------------------------------------------------------- <

gummoe.bbs@bbs.ym.edu.tw        98-09-21
Subject: Re: 對不起唷!我看過閃靈殺手,等著挨罵!

: >    我們同行的二十幾個人一起去看,其中還有粉多是二十五歲以上的....
: >    大家出來後都不約而同的說.....好像voodoo卡的DEMO片唷!!

:    Oliver Stone故意以卡通片的手法闡述部份Natural Born Killer
:    中的暴力鏡頭,一方面有反諷煤體煽風點火灑狗血的作風,另一方
:    面可能在避免過於暴力的血腥鏡頭而使該片被禁吧!

    我的個人感想是    STONE 這部 NBK 是在諷刺媒體的功力
    一對無惡不作的亡命鴛鴦 經過媒體的渲染    居然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甚至將之崇拜為偶像    在在都諷刺媒體的搶新聞、加油添醋的歪風
    也等於是再次提出電影和電視的對立
    但是  真的很好看    很暴力  很血腥  很無厘頭    但是  好看

> -------------------------------------------------------------------------- <

 作者  Sing@yzit_bbs (to be or not to be??),         信區: Movies
 標題  閃靈殺手 - 存在心中小小的狂野喜悅
 時間  元智工學院風之塔BBS (Sun Jan 14 11:12:50 1996)

閃靈殺手是一部很意識的電影
通常看完電影的人都有很兩極化的評價
"we can't move the nature out from ourselves,it has been kind of fate"
閃靈很直接的點出  人心中存在的黑暗面
只要是人  心中都有那麼一點黑暗的  邪惡的一面
由於環境  由於遭遇  由於許多外在變數   多數人把這黑暗的一面壓了下來
但也有這麼少數人  由於種種環境變數  使得他成為所謂的犯罪者
一個令人髮指的犯罪行為  整個社會  無論你我  都是共犯
別以為這少數人不會是你    那只是因為你還沒有這樣的遭遇

另外  閃靈諷刺了過度發達的媒體    當我們看到電影中東京青少年
紐約青少年不約而同的說"I love Micky and Mallory"
是不是該想過  在新聞自由的背面  所謂的自由是不是已經成為一種
媒體競爭下過度渲染的訊息??  為了迎合觀眾  過度強調的內容
扭曲的報導角度   使得整個社會的觀點也慢慢在轉變
新聞媒體除了滿足知的權利外  是不是該對這個社會負擔一點道德責任??
但在這裡  諷刺的背後  Stone照樣渲染了Micky and Mallory的故事
以暴抑暴??

閃靈殺手是一部值得用心看得電影    電影裡的節奏  一聲聲打進你的心底
撫著胸口  竟感到一陣小小狂野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