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情人》網友討論


作者: klar.bbs@bbs.cs.nccu.edu.tw (schizo-en-vogue),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英倫情人的日記..
時間: 政大貓空行館 (Sat Jan 22 09:03:50 2000)

>  由茱麗葉畢諾許所飾演的護士, 她發現一台破舊且傾斜的鋼琴,
>  然後彈出一首很好聽的音樂, 記得好像是德國的音樂家??

J.S. Bach    約翰.瑟巴斯倩.巴哈    史稱音樂之父    誕生於德國音樂家庭
一家巴哈都很有才華    但因為J.S.站得位置對了,所以有幸成為被後人尊稱的
音樂之父    他的音樂豐富多彩,規則中蘊含著狡詐
具有豐富邏輯性,如果看過德片23死亡密碼(einsundzwanzig)
裡面也有提到巴哈音樂的弔詭性,可以聽聽他的創意曲,會嚇死
當然平均率鋼琴曲集的功勞更是不用說了,與樂聖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
被合尊為鋼琴的新舊約聖經:)

> -------------------------------------------------------------------------- <

作者: Andre.bbs@bbs.et.ntust.edu.tw (Andre),        看板: movie
標題: Re: 愛情的盡頭跟英倫情人哪部較好看?
時間: 台灣科大電子BBS (Sat Oct  7 23:44:52 2000)

>     我是沒有看過愛情的盡頭!不過,你不覺得,英倫情人的劇情真的只是
>     一部外遇煽情片而已嗎?導演、編劇把外遇太美化了吧?!美美的鏡頭、
>     好聽的音樂,刻畫一部煽情片!我是很不欣賞這樣的劇情,
>     比起同樣描述外遇的「麥迪訓之橋」,麥片的劇情,才是感人。

你是乎太小看The English Patient了,而且也沒有看仔細它的內容。The English Patient絕不是你所說的「只是一部外遇煽情片而已」,它的故事不只是K和艾西莫之間的外遇情節而以,漢娜和艾西莫、慕斯和艾西莫、奇普和漢娜、慕斯和漢娜等之間的關係及互動也是本片重要的一支。

這部電影的前後兩個時空由不同的一群人所組成,在前一個時空中,艾西莫、K、K的老公之間的外遇情節是一個主要的部份,而後一個時空中,慕斯、漢娜、奇普、艾西莫在修道院中共同生活的故事是另一個主要部份。整部電影的表現方式在交錯呈現兩個時空中進行,在回憶前一個時空中的愛情及生活的同時,後一個時空內的愛情也漸漸萌芽。慕斯的出現連貫了前後兩個時空,也揭開了過去種種不為後人知的愛恨情仇。

除了本片前後兩時空的愛情故事的主角之外,其他人物在影片中的角色及地位也是極為重要,包括慕斯、梅鐸、哈弟等,他們在整個故事中的態度、言行對這兩段愛情有著極重要的影響性,可以說沒有他們,這兩段愛情故事不會發展成如此的地步。

正由於人物多,而且彼此之間的關係錯蹤複雜,使得本片的內容極為豐富,跳脫一般愛情片的範疇而包羅了許多其它的元素。如果只看到K和艾西莫之間的不倫之戀,那未免太可惜了。

除了影片本身的故事部份之外,導演對片子的處理手法也是值得注意的。前後兩個時空在色調表現上的對比,事件發生地點的對比,兩段愛情本質上的對比,客觀環境的對比,以及人物之間的類比,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是可以欣賞及討論的地方。加上優質的配樂,使得這部片子值得一看再看。

相較於本片,「麥」片雖然感人,但就單純多了(我是說「單純」,不是指「簡單」),格局也小多了。至於The English Patient煽情嗎? 我不認為,而且導演和編劇也沒有將外遇美化吧?! 男女主角雖然相愛,但愛的並不輕鬆,有見不得人的痛苦,私會時固然快樂,但在女主角老公面前及公開場所不也彆扭而且心虛? 當K的外遇被她老公知道後,K和傑夫痛苦的心都要碎了。

傑夫最後選擇同歸於盡;K雖然深愛著艾西莫但至死對傑夫都深懷愧疚;艾西莫最後也被火紋身,面目全非,死後也沒有和K在一起,他的作為也連帶好友梅鐸引疚自殺,並造成大衛卡拉瓦喬(慕斯)的下場,當他知道後也是痛苦萬分啊。導演和編劇可沒有將他們之間的外遇塑造的很美好、浪漫或合理化啊,反而是愛的很痛苦。

對大多數看慣一般愛情電影(例如紐X的X天,Y情人、鐵X尼號)的人而言,初次看The English Patient可能覺得冗長且枯燥,然後進而對它敬而遠之,但只要肯仔細多看它一遍,注意一下人物的對白,就會發現從前沒注意到的東西源源而來。

PS:題外話,我覺得羅賓威廉斯這幾年的片頗為煽情,以前的「早安越南」、「莫斯柯先生」等倒算不錯。

> -------------------------------------------------------------------------- <

作者: Brahms (四面楚歌的虞美人)      看板: movies
標題: 英倫情人與鋼琴師
時間: Sun Mar 30 00:18:03 1997

這兩部片子無疑是今年最受矚目的影片
但有些網友認為沒想像中棒    也有對鋼琴師不以為然的
電影包含很多元素    好不好看只是其一    導演等在闡述理念時
若事事以商業, 市場導向為依歸    恐怕是件痛苦的事.....
君不見許多所謂的好片子都不怎麼好看嗎

而能把史詩般的題材處理成這樣    已經很棒了    它畢竟還是征服了許多顆
柔軟的心  不是嗎    除了拍攝及導演手法  剪輯  場景  演員等外
故事的主題 內容當然重要    這就是許多網友批評這兩部片劇情交代不清之故
說有多處語焉不詳  或說服力薄弱    但在綿長的時間及浩瀚的空間裡
電影不需要交代一切    甚至可以只表達現象或一段沒有前因後果的故事
過程才是它的重點    所以英倫情人不必告訴我們那段婚外情如何忽然迸出
鋼琴師也不在意結局是否草率    那些都不是影片要告訴我們的東西啊

每部片子製作過程都是用心的    而英倫情人所以得這許多獎是因為它辦到了
很多別人沒辦法    想到許多別人沒想到或不敢嘗試的    雖然藝術是主觀的
但光明面的主題是更為人接受的    這也是1997情色風暴爭議性大的原因
還有 英片改了原著結局    (原著中最後吉普與漢娜並未結合  他另娶了
漢娜獨身)不也是不忍讓觀眾太悲傷  刻意留些希望給我們

英片製片索爾贊恩斯領獎時說了句令我很認同的話:
尋找聖盃的意義不在其本身 乃在追尋的過程

我覺得拍片的人應由細處著手    但我們看的人宜由大處著眼 以宏觀角度
來看待電影    而非只是故事本身能否說服你    畢竟  格局越大的片子越易使
我們產生距離感    (例如鋼片情節顯然比英片易發生在你我週遭)
我們豈能真切的了解他們呢    以前念書時覺得學的都是影劇中的小元素
沒想到它們能組成這麼磅礡有力的藝術    不僅要我們用腦  也要用心啊    

> -------------------------------------------------------------------------- <

發信人: lush.bbs@bbs.cis.nctu.edu.tw (穿"羊毛衫"的男孩),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有沒有人知道英倫情人在演什麼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Tue Feb 25 17:42:08 1997)

  很幸運,在2/14那天,我已經看過"英倫情人"的試映了,告訴那些還在考慮要不要去看的人 ,應該可以不用再猶豫了,快想辦法買票吧!!

  至於劇情.....我想不要說得太多,免得破壞大家看電影的興致.反正故事背景是二次大戰 ,就如同片名,故事圍繞著一位病人發展,是一部關於愛情故事的電影,不過並不是飛行員和當地女孩的愛情故事,正確來說,其實電影中不只敘述一個愛情故事,聽來好像有點複雜!!建議可以帶心愛的另一半去看.

  其實這是一部非常細緻的電影,架構上有點複雜,看的時候要專心一點.由於這部電影是用交錯的敘述方式,所以如果不從頭到尾看過,不能完全掌握故事的內容,對故事所要傳達的意念也比較不能完整接收,就像看完電影後,才發現和當初看預告片時的想像有很大的落差.剛開始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多地方不了解,但是專心把整部片看完後,應該會同意這是一部好電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以為茱麗葉畢諾許是女主角,不過看過後覺得把她定位為第一女配角會好一點,雖然片中他的戲份不輕,但是在整個故事中位居串場的角色,這是令我有些意外的地方,不過茱麗葉畢諾許的表現相當稱職,看過這部片後,對他的評價又升高了.

  片中飾演女主角"凱薩琳"的女演員(抱歉,名字忘記了),無疑是今年奧斯卡的大黑馬,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在片中的表現令人驚豔.基本上,這兩位女演員的表現,都相當有看頭,使得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此外,我那天看的版本是兩個半小時整的,不知道院線放映時是不是也這麼長.期待大家三月一號看完後,再一起討論.

> -------------------------------------------------------------------------- <

發信人: Legends.bbs@bbs.cs.nthu.edu.tw (為自己活),       看板: movies
標  題: 我看英倫情人...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Sat Mar  1 21:45:37 1997)

剛剛去看了英倫情人...一部我期待許久的片子....在還未看之前...有人說很複雜
要有心理準備...要用心看...使我好緊張..深怕花了錢之後還看不懂....
看了之後覺得不會太複雜啊....至少對我和我朋友而言是如此....
大概是因為我蠻喜歡細水長流的電影吧??!!!就算是有點悶悶的...也無所謂的..
 我後來想了一些電影中巧合或有意思的地方...希望跟大家討論:

1.艾莫西和凱薩琳的感情在發現古代壁畫後有了重大轉變,如:凱薩琳畫下壁畫送給艾莫西,  而艾莫西將之貼在自己最心愛的筆記本裡,漢娜跟印度軍官的感情也是在看了教堂壁畫後才更進一步發展

2.艾莫西喜歡凱薩琳的"胸骨上凹"的部位,我個人覺得那點凹陷又不會太凹陷的形狀,  乍看之下有點像沙漠那有點起伏且線條優美的樣子,剛好艾莫西是地形勘測家,  對沙漠有著理所當然的情感,不知這是否代表著啥意涵???

3.凱薩琳在浴缸中幫艾莫西洗頭,而漢娜送了一瓶橄欖油給吉普洗頭用,有趣的是我發現 :艾莫西短的不能在短的平頭,吉普卻是一頭烏黑的長髮,不過這大概是跟國籍不同有關吧??!!應該不是刻意的.....

4.在浴缸中凱薩琳說她最恨的是謊言,但她曾隱藏自己的情感,不想再面對艾墨西,  也欺騙她丈夫.....艾莫西說他最恨的是被人佔有....但心卻被凱薩琳佔有....日以繼夜的........

5.最後吉普說他會回到教堂..而漢娜也說會在那兒等他...艾莫西叫傷重的凱薩琳待在古洞裡不要亂跑...等他的救援....感情發生地正好是結束的地方....只是一個是悲劇...一個是好的結局.....是唯一令我較能接受的地方....

6.嗎啡用完的時候大概也就是艾莫西死的時候...但他卻提早用完它...希望早點解脫, 對凱薩琳而言...燈光用完自己也差不多該死了...她也提早用完它..因為她想要留下遺言給艾莫西.....

     以上幾點..是我目前所想到的.....希望看過的人也說說自己的想法.....
     另外...有人說此片太沉悶....太冗長....
     我覺得片中有些有趣幽默的地方...替此片加了一些生動的色彩....
     至於片長我反而覺得還不太能完整交代整個情節...
     大概是因為要叫觀眾在不間斷的時間內看完整整兩個半小時....
     的確不容易...我想如果拍成迷你影集...應該也是不錯的吧??!!!
     至少分批看比較不累嘛!!!

> -------------------------------------------------------------------------- <

發信人: Ranma.bbs@bbs.cs.nthu.edu.tw (風華歲月),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為什麼要譯名為"英倫"情人?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Mar  4 00:48:59 1997)

      我覺得The English Patient 跟最後主角自諷的一段話相呼應,他為了救凱薩琳出賣英軍,被英國人當成間諜,後來獲救,卻被當成英國病人。我想他也很恨英國人吧,耽誤了他救凱薩琳的時間,在後來廢掉的日子裡,他是靠嗎啡活下去的,不只幫他止痛,更能勾起他暫時失去的回憶或者他根本沒有忘掉,只是不想去想它。主角也一直想死吧,又希望能活在過去的回憶裡,為啥要選在跟幕斯談完後再去死,他大概覺得夠了,也可能跟知道梅鐸也死了有點影響.....其實他的心早就死了...

      翻作英倫情人...我會想到凱薩琳...我想很多男人..都願意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一切吧..就連凱薩琳的丈夫也不例外,我想凱薩琳的丈夫內心也很痛苦,愛凱薩琳太深,不想跟她撕破臉,卻又妒火難耐,後來只有一死解脫,他死前不也跟凱薩琳說愛他嗎?而主角也很可憐,為了他的情人,不惜戴同事綠帽(好像根本沒有罪惡感)被當成間諜,又為了火傷痛苦了幾年,靠回憶過活。以這樣的故事配上這樣的片名我覺得很棒。

      看完這部片子我覺得中文譯名翻得很好,沒想到還跟原文片名成對,當兩個放在一起,就跟他們倆的愛情故事一樣,又浪漫華美,又充滿痛苦。就跟重傷後的艾莫里一樣,活在全身病痛的現實生活,跟捨不得離去的甜美回憶裡。在兩者交織下,這是我看過最難過的愛情故事,不只心情上難過,這種時空切換,也看的好累,看完以後就像做了一場大夢。

> -------------------------------------------------------------------------- <

發信人: Robert.bbs@bbs.ntnu.edu.tw (上課中),        看板: movies
標  題: 對於失去拇指的MOOSE 一點兒也步唐突的回答....
發信站: 師大計中(精靈之城) (Sat Mar  8 17:16:30 1997)

: 那鍋被砍掉手指頭的那位男人,在劇情裡鋪設的好像
: 有點堂突!為什麼到他要找主角?又為什麼他最後會回去找女主角!

    從頭到尾艾莫西就沒有證明過自己的身分一幕幕過去回憶中的男主角
    是何許人呢? 我們可以猜想病人與其有相當的關連,但要證明病人就是
    艾莫西這種聰明的猜測則必然得有一個強有力的節點,那就是MOOSE,他
    正扮演了這個與過去關連的角色.記得他說的:我說你什麼都能忘,可就
    忘不了自己的名字.正詮釋著這樣的功能.而他也順利的引出一段艾莫西
    不願回首的往事:凱瑟琳的死.英軍的誤罪.及與德軍的合作 .如果不是
    MOOSE 引出這段往事,我們也無從得知,也許就永埋艾莫西內心的深處了吧!

    不知道你指的女主角是誰?(這又是一個可笑的形式謬誤,一部電影中男
    女演員恰如其份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又何必分辨出誰是主角?不過是讓
    一般人容易知道有誰參與罷了,這是電影工業針對只看偶像的影迷及考
    慮演技的影痴辨識用,依我看沒有必要分得一清二楚!)依你的問題來看
    該是漢娜吧!Moose提過他必需離開替聯軍工作,自然就有機會接觸軍隊
    的調動等消息,他回來是要告訴漢娜那個錫克人(嗚!嗚!我忘記他的名字
    了!)所到的地方(佛羅倫斯)可以隨著一群年輕女孩而去,自然要回來告
    訴她啦!

> -------------------------------------------------------------------------- <

發信人: MIYA.bbs@bbs.yuntech.edu.tw (空心玫瑰),    看板: movies
標  題: 我也來說說英倫情人...  @_@
發信站: 雲林技術學院藍天使 BBS (Fri Mar  7 22:39:46 1997)

        在劇情中,同時交錯上映的,是艾莫西與凱薩林及漢那和吉普,這兩段
        愛情,如果說,艾與凱之間的愛是種逝去或說是沒有終結的愛,那麼漢
        那與吉普便是希望或將開啟的愛...艾與凱間,是種背德的愛,而漢那
        與吉普之間便是常態下所允許的愛.

        編劇安排這兩個交錯的故事,似乎特意的留下一些相似境遇,例如:兩
        段愛情都和壁畫有關連,艾莫西發現了原始的壁畫洞窟,凱將壁畫繪成
        小書卡,而後以小書卡的贈給艾,做為一種對這段情的默許,而後,艾也
        是以收下書卡,正式宣佈艾的心被凱所佔據.

        而吉普帶著漢那到一作古式教堂中,利用火炬與繩索,將漢那吊至教堂
        頂端,點燃神秘教堂中,所隱藏的寶藏---壁畫,同時也點燃彼此間,那把
        濃烈的情火,相擁而吻.

        而兩段愛情的末曲,也相約在壁畫前,艾莫西回到安置凱薩林的壁畫洞
        窟中,雖然凱以死去,但也完成彼此對這份情的承諾;失去身旁形影不離
        的幫手後,吉普也帶著一顆自責的心要遠行,給予漢那的承諾也是有那
        麼一天,兩人會再度回到教堂壁畫前重逢....

        如果說,壁畫的這個意象,再電影裡,所代表的是這兩段愛情,我到發現
        了編劇一些很好玩的用心....

        艾莫西與凱薩林相約的,是那史前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原始圖騰,沒有所謂
        的地平線,沒有所謂的家庭或社會結構.

        漢那和吉普相約的,是一座教堂裡的壁畫,壁畫的內容是有關,聖經教義
        或耶穌天主之類了主題.

        應該可以這麼說,歐洲社會對於婚姻家庭觀念的形成,應該是在宗教信仰
        形成之後,教義中會規定所謂的忠貞,所謂一夫一妻,所謂的從一而終,而
        回過頭來看,在始前時代,這些我們所謂的道德,都還未形成,一切人與人
        的互動與交流,都是憑著人的自我中心為準則,也跟著所謂自己的情欲而走.

        如此一來,我彷彿窺視到編劇者對這兩個愛情事件所抱持的評價,艾莫西
        與凱薩林之間的愛,是為編者眼中以自我情欲為中心的愛情模式,相約承
        諾的地點,是象徵原始已滅絕的原始洞窟,連發生的場景地點,都是在隨時
        會被吞噬的沙漠之中,彷彿是種種跡象都將引導其步入滅絕...

        再反觀漢那與吉普之間的愛,編者安排其相約承諾的地點,是象徵結合更
        可說是象徵人們對永生追求的一道門---教堂.
        呵~~~  我似乎看見編劇者,正在警告我們,你們看看,背德的愛--他們的下
        場,除了淒美,還剩下什麼呢?(突然覺得這部電影開始說教囉~~ )

        你們覺得呢?
        當與一個決定相約廝守終身後,卻又出現一位相見恨晚,
        或者是讓卿更心動的追求者時,你所在乎,所選擇的又會是什麼呢?
        教堂裡的壁畫,或洞窟裡的原始圖騰呢?

> -------------------------------------------------------------------------- <

發信人: MIYA.bbs@bbs.yuntech.edu.tw (空心玫瑰),        看板: movies
標  題: 我也來說說英倫情人II.. @_@
發信站: 雲林技術學院藍天使 BBS (Fri Mar  7 22:42:32 1997)

        電影一開始,是泛黃的色調,一張粗糙且坑洞起伏的畫紙
        一隻沾滿顏料的畫筆,畫出一個顛倒的人形...,
        一筆一畫,由腳到頭,  只有剪影,看不出性別,國籍,年紀...
        再重疊上黃沙遍布,沙丘起伏的沙漠影像,
        更帶出這個故事,即將發生的背景,一條條被"顛倒西歪"的生命..

        其實,這兩個同時交錯並呈的故事,  一個發生在瞬息萬變的吞人沙漠中,
        一個則發生在戰亂連連的歐洲,  這兩個場景所烘托出來的生命境遇,
        竟是有著脆弱的本質... 狂沙遍野,一不留神,便會被沙子淹沒;
        廢墟殘骸,一不小心,便會誤觸地雷,身手異處.

        但是,在電影中,沙漠上的人群,  艾莫西,凱薩林,梅鐸...
        他們是個"聯合國",有英國人,法國人,非洲本地人...
        會吞噬人的沙漠,因為他們的互相了解,彼此珍惜, 帶不走任何一條生命.
        反觀,歐陸上的人們, 美好適人的生活環境,舒適宜人的建築,
        卻敵不過人與人之間所設下的層層國界, 互相敵視,畫地為王...

        人與人之間,颳起猜忌的狂風...(梅鐸以為好友艾莫西判國而自殺)
        彼此出賣,或是出賣自己的國家(艾莫西交出地圖)
        生命是如此的堅軔,可以克服狂沙,越過食人的沙漠,  生命也是如此的脆弱,
        敵不過心頭的一絲意念,  及人與人之間,所設下的種種"國界"...

        "We die, rich with lovers,  tastes we have swallowed,
          bodies we have entered and swum up like rivers,
          fears we have hidden in like this wretched cave.
         I want all these mark on my bodies. We are the real countries,
          not the boundaries drawn on maps. I know you wi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all I ha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an earth without maps. The lamp has gone out, and I am writing in the darkness..."

        是的...凱薩林的遺書裡,宣告了無國界的想望...
        沙漠或許吞噬了無數的生命,  卻糢糊了存在人與人之間,心病的國界.

         That's all I ha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an earth without maps,  a heart without boundary.

> -------------------------------------------------------------------------- <

發信人: ccho@csie.nctu.edu.tw (ELECTONE BOY),        看板: movies
標  題: 我看【英倫情人】中男主角的國籍........
發信站: Computer Science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on Mar 10 1997)

對於英倫情人中傳達出男主角是一個「世界人」的觀念,我覺得真的很棒!
片中,大家都是英國間諜,探勘地勢,但看完此片後,我卻認為男主角不是!
我指的是,他的內心是真的來作一個「純」地形考察學者!
(雖然,周圍工作的都是英國間諜,自己也算是!)

而劇情巧妙的鋪成--------
男主角對女主角說,那首歌是家鄉名謠(匈牙利)
女主角也問男主角,你為什麼會說那麼多語言?(如:阿拉伯語)
還有等等......片中從頭到尾都不告訴你男主角的國籍。

這也就是說,他並不真的算是「英國」人喔!而是一個世界人!!
我們在後半段的宴會上(男主角瘋瘋癲顛)就可看出,他對大家
以勘察地形的名義來作間諜,感到不以為然!
他的內心這樣想:『雖然我和你們是一夥的,我也知道你們是幹嘛的,
但我為什麼要對英國效忠!!我只是來作我的研究罷了!』

甚至到後來,自己竟被英國人誤認為德國人!而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
最後,他把勘察地圖交給德軍時,我也並不認為那是報復!他只是一個勘察家
罷了,也只是把自己的研究拿給別人,換取一架飛機作報酬而已!
這和出賣英國一點關係也沒有。在其他人都只知道國與國之間的區隔,
名字像德國人,就被抓!拿地圖給德軍,就是叛英!
而男主角就是以一種「世界人」的心態!
我,就是我,為愛情,為我所愛的人,為我熱愛的探勘研究而活!

> -------------------------------------------------------------------------- <

發信人: johnnyChen.bbs@bbs.cs.nthu.edu.tw (Green Day),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英倫情人!!!!!!唉!!!!!!!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Mar 11 02:13:58 1997)

※ 引述《CCCH.bbs@bbs.et.ntit.edu.tw (暱稱)》之銘言:
:         看完英倫情人,老實說有一點失望,或許是期望太高了!
:         片子是拍得很精緻,但稍嫌老套,匠氣有餘,創新不足。片中充填了
:         太多與主題無關的浪漫元素,有點濫情。對人物心境的描述卻少的可
:         憐,其實不管是導演或男女演員都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而不只是
:         把本片處理成媚俗的愛情電影而已。
:         片子裡我似乎看到「遮避的天空」和「遠離非洲」的影子,怎麼跳也
:         跳不出這兩部片的陰影,從取景到配樂皆是如此。反觀遮避的天空對
:         人物心境的掙扎有更為深刻細微的描寫,相較之下,優劣立判。
:         綜觀本片,我較喜歡的是那沙漠廣大的場景,雖然有遠離非洲的影子
:         ,但原始廣大的美覺經驗,深得我心。
:         一句話,英倫情人就像巴洛克音樂,華麗卻缺乏內涵,值得一看,確
:         不值得一看再看。

我覺得可能最近好的影片的題材都跟愛情比較無關,所以大家覺得跟愛情有關的影片可能容易落於俗套,我覺得導演拍的手法不錯,或著說原著小說本來就不錯(畢竟有的過獎的),仔細回味劇中的對白,每句都很有意義,或許這段愛情就跟艾莫西所寫的,『戰時的背叛,......,心是烈焰鑄成的......』而性愛是一種很好的表現手法,並非是濫情的性而沒有愛,反而是更濃烈的愛。

我覺得巴洛克的音樂很好啊,雖然很多都是量產的作曲家,畢竟這時音樂還是有錢人(宮廷)的玩意,但也對古典和浪漫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尤其是巴哈,顧爾德的平均律,謝霖的小提琴和卡薩爾斯的大提琴組曲,都讓我動容,一聽再聽......:)

> -------------------------------------------------------------------------- <

發信人: Roxette.bbs@bbs.thu.edu.tw (8c1435),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為英倫情人做一點辯解
發信站: 東海大肚山之戀 BBS 站 (Sat Mar 29 23:38:42 1997)

: 另外, 我覺得茱麗葉畢諾許那線的戲也很動人, 不過比較少人談耶.
: 尤其那幕吉普用貝殼點燈引導她的安排, 好浪漫.
: 在教堂燃起火炬看著壁畫那場戲, 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 這場戲令我連想到新橋戀人在橋上那場煙火, 也是那樣在我心中燃起火光.

       當初看完電影,我也是對那場看壁畫的戲印象最為深刻....
   隨著鏡頭旋轉,彷彿看到亞歷和蜜雪兒正在新橋上飛舞..漫天的煙火....
   歷史正為他們的愛作見證...看著漢娜因男友的死而自願留在修道院獨自
   照顧艾莫西,亦讓我覺得如同蜜雪兒因男友的遺棄而自我放逐.....而後
   在愛情裡重新得到救贖。

       又因我非常喜歡茱麗葉畢諾許的關係,自然而然將漢娜這個角色和她
   以前的作品做了比較,一樣有她彷彿與生俱來的神秘特質,她眼光一樣有
   些迷離(在她自認是被詛咒時...)一樣想逃避.....但不同的是,這次,她是
   個護士,藉由照顧病人的使命,非但是她個人心靈上獲得了平靜,艾莫西
   亦是....我想,漢娜的心胸會更開闊,常保片終她離去時那樣明亮的笑容...

       再者,[新橋戀人]和[英倫情人]都令我聯想到張愛玲--[傾城之戀]那
   種[為了成全她,一個城傾覆了]的詭辯愛情觀......因著外在環境的動盪,
   才顯現出那種個人情愛不渝的難得與可貴。

> -------------------------------------------------------------------------- <

發信人: jean.bbs@firebird.cs.ccu.edu.tw (蓮葉上的小水滴),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為英倫情人做一點辯解
發信站: 中正大學四百年來第一站 (Sun Mar 30 00:03:27 1997)

: 我看了兩次. 不過剩下一個疑問: 一開始那場墜機是怎麼回事? Alamsy
: 不是被轟炸下來的嗎? 何以又會被轟炸下它的人救起?

他們會被轟炸是因為所開的是英國飛機 (他朋友留給他的那一架)
轟炸他們的是德國人    而救了艾莫西的是沙漠中的遊牧民族貝都因人
貝都因人是沒有國籍觀念的    之後才交給聯軍被當成英國人

> -------------------------------------------------------------------------- <

發信人: macy.bbs@bbs.cs.nccu.edu.tw (我要去旅行),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the English Patient
發信站: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Sun Mar  9 01:03:20 1997)

對這位女星的第一次印象是她在 Mission Impossible    飾演漢娜的那位...
至於她其他的片,因為沒看過,所以不是很清楚;
不過就我知道的,她演的多是歐洲片,目前定居巴黎--已婚.

至於,英倫情人的女主角,究竟應屬Julie or Kristin, 電影應是 Kristin,而原著就是
Julie了;因為原著描寫藉著護士漢娜,去挖掘艾莫西伯爵的秘密,和護士自己的
內心世界;  電影呈現的是導演對原著的理解與詮釋;而原著是各位可以
以自己眼光去詮釋的...
電影與原著已有出入,若各位有興趣的話,就去看看原著吧,
可以理解為什麼電影裡對於病人注射嗎啡,護士為何剪斷長髮,
為什麼不照鏡子,為何獨自跳著格子,為何要往頭上,臉上澆水??

更重要的,卡拉瓦喬的角色在原著與電影有著最大的出入,電影裡
讓人覺得不需經由他的探尋,光由Julie來探尋 伯爵的內心會更好,
也就是電影裡根本無須這位卡拉瓦喬的存在;原著裡的他與護士
的父親有深切的關係,而他更深愛著漢娜...

還有,原著提到伯爵與凱瑟琳是牛津大學的同學,在那時他已深愛著她;
只是不能相信竟還有在非洲大漠與他相遇的機會,她們的愛不像電影交代的
乾柴烈火或一般人認知的縱欲,而是深藏在男主角內心已久的,熱烈的愛,
只是因為戰爭,因為空寂的沙漠,使她們的相愛成為戰火下的另一段"亂世浮生"

> -------------------------------------------------------------------------- <

發信人: swindlin.bbs@ptt.csie.ntu.edu.tw (快雪時晴),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英倫情人"...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Fri Jan 10 12:14:51 2003)

記得這一部電影在戲院散場時恰巧是半夜    走出戲院依舊黑暗  心情也很晦澀
電影說的是兩個時間點不同的愛情    而這兩段看似迥異的愛情    其實存在很多
的相似性  只是結局不同    茱莉葉畢諾許所飾演的漢娜一直在失去愛情與友情
男友在戰場上陣亡  好友在他眼前死去    他曾經說過愛我的人都會死
他拒絕愛情  卻也無法抵擋愛情的入侵

如同艾莫西(雷夫范恩斯)與嘉芙蓮(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士)的婚外情
明明強烈抗拒卻又不得不順從自己的感情    護士照顧病人的天職  考古學家對
古蹟的熱愛    使得原本沒有交集的人有緣聚首  燃起兩段截然不同的感情
在愛裡  誰會去放眼將來    相聚此刻彌足珍貴

漢娜的愛人帶著漢娜去教堂看天花板上的繪畫的情景    比起艾莫西和嘉芙蓮
到山洞看遠古繪畫    不是一樣的歡愉嗎?!結局時  漢娜搭著車去看他的愛人  
開演時  艾莫西開著飛機去搶救愛人    對愛的牽掛是一樣的
只是欣喜與擔憂在此刻是多麼強烈的對比

嘉芙蓮嫁給如兄似父的傑佛    也許不是一個理智的抉擇    電影裡提到嘉芙蓮
對傑佛訴苦時    傑佛的求婚讓嘉芙蓮點頭答應   以結果論來說  是悲劇的誕生
傑佛其實早就知道妻子的婚外情    一直隱忍  期盼妻子能夠迷途知返
只是那一天還沒到來    他自己已先崩潰  決定來個玉石俱焚    墜機的結果是
自己與妻子的毀滅    深埋在艾莫西心底的情感強度是那麼的深茫難測
旅程中  他嫌嘉芙蓮問東問西時    說了一小段故事  讓他閉嘴
嘉芙蓮要求終止這段婚外情時    艾莫西不置可否  只說一句 "我還沒開始想你"
言語迂迴的他卻可以為情感全然付出

嘉芙蓮在山洞裡用最後一點一絲的氣息    寫出一字一句的信任時
艾莫西終究還是沒有辜負他    橫越沙漠 被誤認為德國人    逃出戰俘車
在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的情況下    寧可背負叛國通敵的罪名也要救心愛的人

開羅的陷落 並沒有成全他    開著飛機 後座是他心愛的人
飛翔在無邊無際的沙漠裡    他的憂傷 悲痛不就如同這滾滾的黃沙
說不盡 也泯不清    就愛而言 並沒有所謂的對錯
只是這份愛背負婚姻的不貞 道德的不許 和友情的背叛
最後這段感情的依歸    變成莫艾西深藏心中 難以開口的曾經

這部電影看了三四次    感覺總是難相同一致    如果問我好看在哪裡
我想我會告訴你    我在觀看這部電影時的融入與情感的交換吧!!

> -------------------------------------------------------------------------- <

發信人: TCH ,        看板: movies
標  題: 拆電影:拆……【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發信站: DCI HiNet (Fri Jan  8 22:18:30 1999)

拆電影:拆……【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如果說某事物或意象必然可以用來隱喻某件事,倒不如說呈現的方式決定了它的含意。片頭中在紙上以水彩筆勾勒壁畫上的人形,那種異於常態的筆劃順序是訴說著背叛?……那是男人用目光挑逗女性的順序?……這只是一部有關沙漠、地圖、飛機、壁畫、愛情、及背叛的電影?不!山巒起伏可以用女人的身體來形容,為何男女間各種情欲愛戀不能用來暗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那種異於常態的描繪方式正述說著如何解讀本片!

        本片形容英國是一位博學多聞風度翩翩的紳士,再用奸夫淫婦來揶揄他所主張的殖民政策。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慘遭德軍轟炸可稱得上是俱面目全非的活屍,依靠著加拿大,印度這些殖民地的協助方可渡過。當然戰後這些殖民地紛紛獨立而各奔前程;而死亡的是信奉殖民主義的老大英帝國。

        這淒美哀怨的愛情故事正是大英帝國殖民主義的輓歌。凱瑟琳在寒冷而逐漸暗淡的洞穴中將它記述下來,最後由含淚的漢娜及瀕臨死亡的凱瑟琳唸完︰

       We die, we die, rich with lovers...
       tastes we have swallowed.
       Bodies we have entered.
       And swum up like rivers.
       Fears we have hidden in.
       Like this wretched cave.
       I want all this marked on my body.
       We are the real countries.        ←大英國協是真正的國家
       Not the boundaies drawn on maps...←非地圖疆界所能分隔
       I know you wi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all I ha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with friends.
       An Earth without maps.            ←期盼中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The lamp has gone out...
       ..and I am writing in the darkness.

        如果說電影美學的優劣是以同質性事物或意象所能表達的多樣性來決定,那麼本片絕對是上上之作。它的表達方式如劇中的對白:車、大車、慢車、司機開的車、依然是車。愛、羅曼帝克的愛、柏拉圖式的愛、父母對小孩的寵愛、對妻子的溺愛;影像中卻傳出性慾的愛、依戀幽魂般的愛。這各式各樣的愛源於不一樣的心境,而心是火的器官(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影片就以同質性的火光照出不一樣的心境:

        1、熠熠的營火閃爍中照映著忐忑不安的凱瑟琳及艾莫西
           ,所傳達的是因炫耀皇后的美麗而遭篡位殺身的故事。

        2、沙漠暗夜裡的訊號彈,獲救的不僅是人而是宣告了一對男女的姦情。

        3、排列有序的燭光,導引出護士心志的方向。

        4、手持火炬的漢娜,在升降起伏中觀看教堂中的壁畫,
             照亮的卻是她自己的心靈。

        5、山洞中逐漸暗淡的燈光……幕漸漸落下。

        美是源於神秘及朦朧嗎?面紗塗揭開後還美嗎?美如果僅存於對一個形象莫名的崇拜或是追尋的過程那我將選擇沈緬其中永不上岸;可喜的是真象才是的甜美的,好比是修道院中採集到的李子。

        這部電影它的畫面、配樂、觀賞的過程及真象,給我的感受是美的;而美是真誠心靈所感受到的全部。

> -------------------------------------------------------------------------- <

發信人: TCH ,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拆電影:拆……【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發信站: DCI HiNet (Sun Jan 17 00:25:26 1999)

> > 沙哈拉沙漠古代遊牧民族所遺留的壁畫,是描寫狩獵、
> > 游泳等無拘無束的生活。引申凱瑟琳希冀一個無國界的狀態
> > (An Earth without maps.期盼中真正的日不落帝國,地球上只有一個國家)

>     這樣講會不會太過牽強??

    會!非常牽強。我應該先提供一些背景資料
    否則觀看我寫的鬼東西的人只有霧煞煞的,或僅依信心來跨越。
    於電影中有一本書是解讀的關鍵
    男主角艾莫西不離手的那本,叫〝希羅多德﹙Herodotus﹚〞這是作者名,
    書名叫〝Historiae〞翻譯成歷史書 內容是記述希臘波斯戰爭史。
    (有關本書應找一位專研者來介紹,因為英文中History 一字源於本書)

    希羅多德﹙Herodotus﹚:Historiae記錄方式非常特別。
    如:記錄遭篡位殺身的故事,以國王因炫耀皇后的美麗所至。
        (片中凱瑟琳直接將Historiae中所載在營火晚會中與眾人分享;此段在
    Historiae一書開始不久的地方)書中也記載許多地方志,風俗、習慣等。

    The English Patient 的電影即仿照本書記述方式去拍攝的。
    (應說The English Patient一書及電影是仿照本書所創作的)
    如:記錄風,各式各樣的風;及當地人對風的態度。
        記錄法亞這個地方,以嚮導行走一日無言,然後指天際說法亞。

    本書一再的在電影中出現,同時夾入小紙條引用它的內容無非告訴我們Almasy手中的那本書記錄的是這位〝英國病人〞的過去(歷史也是Historiae ﹙希羅多德﹚… History)是奸夫為了情婦而變成活屍。時間是二次世界大戰前到戰事開始。這部電影事實上就是歷史…英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史。有關解讀本電影應回歸希羅多德﹙Herodotus﹚:Historiae一書。

>     這部片在女主角身上不知道有什麼國家意識??

    凱瑟琳是殖民地、屬地
    山洞中的壁畫是被殖民者的心態→希冀一個無國界的狀態而悠游其中。

> -------------------------------------------------------------------------- <

發信人: TCH ,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拆電影:拆……【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發信站: DCI HiNet (Mon Jan 11 23:40:44 1999)

> 你將此劇剖析之深 這個錫蘭原作者及義大利導演不知會不會從心底寒了起來
> 原本就很喜歡英倫情人 看了你的影評又將我對此戲的看法推上一層樓
> 再次感嘆 你讀電影的功力   可是忍不住還是要問    沙哈拉沙漠古代遊牧民族
> 所遺留的壁畫,及教堂中的壁畫在電影中各有什麼意義?

教堂中的壁畫作者是Piero della Francesca
於義大利 托斯卡尼 阿列佐 聖方濟教堂(San Francesco, Arezzo Toscana)
題目是「聖十字架的傳奇」內容描繪基督受難的十字架的歷史;
由嫩枝長成知識善惡樹在所羅門王與示巴女王統治的年代作過橋樑
最後由海蓮娜皇后辨認出來

劇中人漢娜從拿十字架趕鳥擋人到,尋獲心中的十字架。引喻真理的尋獲
沙哈拉沙漠古代遊牧民族所遺留的壁畫,是描寫狩獵、游泳等無拘無束的
生活。引申凱瑟琳希冀一個無國界的狀態,
(An Earth without maps.期盼中真正的日不落帝國,地球上只有一個國家)

> 讓我不禁回想起 麥迪遜橋中的橋所代表意義及遠離非洲中銅製指北針

    一座橋溝通兩地,如一份情串連兩顆心;這座有斗蓬的橋當人們行走其中卻照不到陽光;一如這段情只能像陰影般深藏在心底,那感覺是這樣的確切,一生只有一回!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but once in a lifetime.』
    這座橋叫羅斯曼橋,在麥迪遜這個地方;我們叫它麥迪遜之橋 。
    有斗蓬的橋當→麥迪遜之橋→一段外遇→婚姻中的陰影

    指北針在電影中常出現,大多與方向有關
    如刺激1995,saving private ryan,Contact……

> -------------------------------------------------------------------------- <

發信人: KillerSoft.bbs@cis.nctu.edu.tw (KillerSoft),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拆電影:拆……【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Fri Jan 15 22:51:42 1999)

> 沙哈拉沙漠古代遊牧民族所遺留的壁畫,
> 是描寫狩獵、游泳等無拘無束的生活。

關於沙漠的壁畫,我想的倒是另一個方向:
今日的黃沙,在昔日可能為海洋、為湖泊,這一點呼應片中不斷重現的「國
界」主題,地形地貌的「國界」﹑人種氏族的「國界」,都是荒謬不可靠的。

  本片以種種耐人尋味的方式,反覆重現「國界」主題 ........
  加上本片製作小組的跨國性,挺有意思。

  就以其配樂來說 ---本片編導 Minghella,除劇作家本業外,尚在搖滾樂團裡擔綱鍵盤手,所以,相較於其他電影編導,他對於本片的配樂工作,存著非比尋常的熱心。 他提及,當初選擇 Gabriel Yared 為本片配樂的理由,是 Yared 生於黎巴嫩、長於法國的特殊背景,在 "Betty Blue" <巴黎野玫瑰> 和"The Lover" <情人> 兩部舊作中, Yared 所表現的音樂感受性恰符合於 Minghella 所渴求的多變、綜合性風貌。

當他邀請 Yared 為 The English Patient 配樂時,便對 Yared 表明這是個艱鉅的任務。 影片發生地點在義大利和北非,但在地理上、文化上的背景根植於加拿大、英國、錫克和匈牙利。 【我們試著拍一部片子,它一方面根植於歐洲、另一方面根植於非洲,而既然這片子在國籍主題上打轉,同樣的,它的配樂也應該能不斷在國籍這個主題上發掘趣味。】 Minghella 說:【我想到的第一個點子是: 一個女人,以她未經琢磨的自然嗓音,唱著哀傷之歌,像是沙漠裡吹拂的風。】

在 Minghella 開始寫這個劇本時,他專注地聆聽匈牙利著名的民謠復興團體Musikas 與主唱 Marta Sebestyen 的音樂,而 Musikas 詮釋的傳統歌曲"Szerelem, Szerelem" (Love, Love),亦成了本片關鍵性的序曲。

Minghella 解釋:【乍聽下,它是阿拉伯式的,但隨著電影行進,觀眾漸漸發現這首沙漠味十足的曲子竟是匈牙利民謠,這呼應了片中英國病人真實身分是匈牙利人,合於片中  "我們一直以為是這樣的東西,往往卻是那樣" 的詭弔 ......

關於壁畫,可以同理看: "我們一直以為是沙漠,結果卻是豐沛的海洋或湖泊﹖"

> -------------------------------------------------------------------------- <

發信人: bonbon.bbs@forever.m2.ntu.edu.tw (The Drifter),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熱門影片:英倫情人
發信站: 浮雲遊子 (Wed Mar  5 16:31:48 1997)

剛看完影片的感覺,心情是有一點低落的,像是被什麼事物撞擊了,
情節不由分說的起始、進行,不覺黑幕白字已然緩緩滑過螢幕,
戲院燈光漸亮,心情卻仍低吟、、、、想著前往佛羅倫斯的漢娜,
想著艾瑪斯、凱塞琳和北非的沙漠與風。

或許就如劇中的一段台詞一般:How do you explain to someone who
has never been here, feelings which seem quite normal.
(你要如何向不曾來過此地的人,解釋這份看似理所當然的感情)
它或許是令我感動的一部電影,我被它的畫面和情節牽動著,
只是這樣的故事、這樣的生死愛戀,其實並不陌生,
這份看似理所當然的感情,或又是未曾經歷過如此企盼、索求、
熱烈和煎熬的我(們),難以觸碰體會的。

劇將終了,戰爭結束、艾瑪斯在聆聽凱塞琳死前的手記中死去、
吉普前往下一個分派地點、漢娜離開舊修道院,前往佛羅倫斯,
這樣的分離,卻令我覺得坦然而圓滿。

艾瑪斯被深度灼傷的身體和面容,在凱塞琳死時,已經變得空洞而乾枯,
在病榻上,或許因為漢娜的真情照料,讓他得以用僅存的氣息,
慢慢回憶,生命裡曾有的炙烈狂熱,凱塞琳死時,他已經死過一次,
但或許在這樣的回憶裡,他是活著的,
"I am dying for rain.  I am dying anyway.  But I long for the rain on my face."
(我是如此渴望雨水,我總會死的,但希望死去前,雨水能灑落我的臉龐。)

為何他如此渴望雨水?無法荷負沙漠和風記憶裡的熱烈?
想和大地凝結的水氣,一起釋放心裡儲存已久的飽滿與能量?我不確定,
但在他死前,在他把與凱塞琳的曾經回溯完畢之後,真的有一場大雨,
漢娜帶著他,在雨裡淋了一回,最後,他要漢娜用過量的瑪啡結束他的生命,
他在聽凱塞琳死前的手札中死去,平靜地,他滿足的死去了。

而漢娜在前往佛羅倫斯的路途中,在經歷了救護工作的生死課題、前線男友的陣亡、戰爭的無情與荒謬之後,在與艾瑪斯的相處和與吉普相識、分離之後,她也已經從對死亡與分離的憤怒悲痛中,得到一種安靜、坦然。

艾瑪斯和吉普,讓她得以重新收拾對自己的信心,在艾瑪斯的回憶過程裡,她似乎也從男友死亡的痛苦裡昇華,劇終,在艾瑪斯死亡與和吉普的分離時,她是新生的,如同行佛羅倫斯的小女孩的笑臉一般。

這樣的結局或許是不快樂的,但,是圓滿的,是坦然的。

> -------------------------------------------------------------------------- <

發信人: bonbon.bbs@forever.m2.ntu.edu.tw (The Drifter),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熱門影片:英倫情人
發信站: 浮雲遊子 (Wed Mar  5 17:49:16 1997)

我又來了,以下是凱薩琳死前手札,
(節自滾石唱片英倫情人電影劇照典藏錄)

     The fire is gone now, and I am horribly cold.  I really ought ot drag
myself outside, but then there would be the sun.  I am afaid I waste the light,
on the paintings, and when writing these words.

     We die.  We die.  We die, rich with lovers . . . tastes we have swallowed,
bodies we have entered, and swum up like rivers.  Fears we have hidden in,
like this wretched cave.  I want all this marked on my body.

     We are the real countries, not the boundaries drawn on maps . . . .  I
know you will come, and 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  That's all I
have wanted, to walk in such a place with you . . . with friends.  An earth
without maps.  The lamp has gone out . . . and I am writing in the darkness.

微弱燭光終究殆盡,只剩殘酷的寒冷,我想將自己拖到外面,又怕受不住太陽,量費燈光在這些壁畫和寫信給你,也許不該,但人都會死,不是嗎?我們滿載著愛人、曾經吞嚥過的滋味,以及曾經接受過我們的肉身死去,如河流般充沛湧動,也和這殘舊洞窟般深藏的恐懼一併死去。我要這一切,深深的烙印在我身上。

我們才是真正的疆土,不是由地圖上的國界所劃成的,我相信你會來,來將我帶到風之殿堂,那是我一心所想望的,與你攜手共步那樣一個地方,還有與朋友共享,沒有國界與地圖的境域,燈光已滅,我在黑暗中留下最後的話語。

我第一次聽到這手札時,印象最深刻的是:"Carry me out into the palace of winds."這一句,這句話,馬上讓我聯想起,艾瑪斯和凱塞林因為沙漠中途來的強風,被困車中的那一晚:

狂風在車窗外吹嘯著,風沙狂亂的飛,車內艾瑪斯正描述著各樣的風,地中海的、紅海的等等,耐人尋味的是,兩人心裡無法爆發的情慾,正好成為窗外狂風的寫照,而艾瑪斯的風的描說,更成為兩人自抑情慾的釋放與想像的空間、、、、這是我很喜歡的一段、、、、十分精彩呢!

> -------------------------------------------------------------------------- <

發信人: jojo.bbs@forever.m2.ntu.edu.tw (迷飛),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熱門影片:英倫情人
發信站: 浮雲遊子 (Fri Mar  7 12:20:19 1997)

看完本片後, 夜色中的我思緒迴盪飄緲, 很有些感觸想絮絮化為文字, 為擁有相同感動的你們, 娓娓道來....

在我尚在整理剪裁的這時候, 先轉貼一段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文章, 看過英倫情人的你們,  不妨看看...

時空的弔詭、情境的對比在片中反覆出現,編導嘗試以「難料」的角度,來傳遞世事皆無常的涵意。而人性、愛情也在無常的擺弄間遊蕩,一切都是難以預料。本片以墜機事件切成兩個時空交錯而成,墜機前的戰況激烈,我們見到的,反倒是男歡女愛的浪漫故事,對比墜機後的時空雖近和平,但救難隊伍卻反遭地雷炸毀,戰況反倒激烈的多;

錫克人拆除炸彈,危機間不容髮卻化險為夷,而其部屬卻反在和平慶功時,遭炸彈炸斃;男女主角在浴缸泡澡,宣稱最恨「說謊」、「被佔有」兩件事,在無常的命運中,他們重複打破自己的原則,不斷以謊言來圓謊,或被佔有慾鞭荅得體無完膚;對比男主角佔有性的愛情觀,錫克人對小護士的愛情觀,卻在教堂觀賞壁畫時,錫克軍官以繩索引導著小護士,溫柔而不勉強,任小護士自由恣意擺盪,這一幕顯得格外動人。

或許女主角說的對,人才是真正的國家,不受強者、地圖、外力所控制,更無須以界線來區隔。可惜在反覆的戰爭中,人類不斷使用強力對土地、對人種、對事實設下界線(boundaries),造成更多的隔閡,造成更多的無常捉弄。

愛情的世界也一樣,人與人之間本無界線之分,但在佔有的欲求中,妳是我的、我是你的,加諸國界在人的身上,終究引起一場場的戰爭。

可是,當不對愛情加上限制,如Katharien的丈夫一樣任她自由,愛情真的如他所願而能長久?或許在無常的擺弄下,這無界線的愛情國度,可能引來強敵的覬覦,掀起另一場愛情戰爭,再對另些人身加上國界,互相佔有。或許死亡的解脫,才能真正把加在人身上的界線解除吧。

以上節錄於中山"山抹微雲"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