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刻刻》網友討論-6


作者: bmet (牛頭犬) 看板: Movie
標題: 《時時刻刻》The Hours
時間: Thu Mar 13 19:11:58 2003

《時時刻刻》The Hours

吳爾芙夫人將她對外在(如她姊姊般嫻雅莊重、受人景仰的貴婦人)和內在(一個脆弱、不穩定卻亟欲掌握自己生命的靈魂)兩種對比的渴求,投射在官夫人克勞麗莎達洛維和退役軍人塞普提摩斯身上。而這兩個角色被美國作家麥可康寧漢搬到了二十世紀末,變成為出版編輯克勞麗莎范恩與愛滋末期的桂冠詩人理查布朗,然後他再退回到五○年代,將兩者融合化為一名家庭主婦蘿拉布朗,她力圖鎮定的外表,與蠢蠢不安的心靈。

這便是《時時刻刻》的情節,從作者(維吉妮亞吳爾芙)、作品/角色(達洛維夫人)到讀者(蘿拉布朗),三個脈搏隱然相繫的女性,在那個足以代表一輩子的某一日裡,藉她們荒蕪的生命,共振出澎湃慘烈的心靈史詩。

由於【達洛維夫人】是我所讀過最震撼的文學作品之一,所以當兩年前我第一次讀完這部普利茲獎得獎作品【時時刻刻】時,只感到興奮,並不特別感到滿意。原因是這部小說過於精準刻意,將作家本身的解讀與重塑,建構得太過嚴密,以致於吳爾芙夫人那種恍惚的、渾然天成的、不可定型的奇特美感,無可避免地被框限住了。

然而,這部改編自小說【時時刻刻】的同名電影,在善於刻劃複雜道德處境的英國劇作家大衛海爾的手中,更是變本加厲,不僅把將原著的章節打碎,將三條情節線大膽地並置,更以極瑣細的拼貼,將故事的點滴以微妙的相似性拉在一塊兒相互對照。這簡直是刻意、精準得太過頭了。

但意外的是,它所產生的效果,卻不只是讓我興奮,卻更讓我感到滿意。

我曾以波流中的漂浮與迷宮中的漫步,來比喻【達洛維夫人】與【時時刻刻】的差異(或許有些不倫不類),那麼電影版的《時時刻刻》,或許就該比喻為因為暈眩,而在迷宮裡莫名地漂浮了起來。這不只該歸功於用心良苦的編劇,導演史蒂芬戴德利出色的調度也是關鍵。

和原著一樣,故事從吳爾芙夫人1941年自溺於河流中的情節開始,戴德利迅速露了一手奇妙的平行剪輯技巧,讓吳爾芙夫人的死、她寫遺書的過程,與丈夫讀遺書的畫面,三個不同時間與空間的敘事,在叨絮的遺言中緊密地層層疊疊,堆砌起驚人的劇情張力,以及思緒般跳躍的錯覺。就此,揭開了故事的序幕...

從醒來的那一剎那起,編導小心翼翼地來去於三○年代、五○年代與二十一世紀初(克勞麗莎的時代改為2001年),交織三個女人某日某時的生命觸動。

原本看來只是點小聰明與小技巧,但漸漸地我發覺,編導運用這些巧合與偶然讓三段故事在瞬息間轉換交錯,似乎和【達洛維夫人】中以大笨鐘的鐘聲做為意識流的轉折,與幻想現實間的媒介一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突然我發現了,彷彿《時時刻刻》已經不再是三個女人的故事了,而是絕無僅有的一個,她是維吉妮亞、是克勞麗莎,也是蘿拉,每一次劇情的跳接,就像意識流中的一段階差,讓她落進了同個靈魂的另一個化身中(或說是腦中的另一個世界),她同樣都是那麼地痛苦、恐懼、茫然、寂寞,「如果現在就死去,正是最幸福的時刻」她也都這麼想著。

而她即將面對一場死亡(可能是她所創造的、她所目睹的,或她所企圖的)、一個吻、一次抉擇,幸福平靜的表面將在眼前崩解,露出瘋狂顫抖的內在。

吳爾芙夫人的喃喃自語與心靈獨語、達洛維夫人的長篇念白與嘶喊、布朗夫人的漠然呆滯與落淚,相互之間「陌生疏遠卻又其實那麼熟悉」,她們隔著遙遠的時空觸動著對方,並合而為一。於是在這兒,每一條線都成為了另兩條線的延伸與內化,原本稍嫌單薄的三個角色,也在彼此互補和擴展之下,變得豐潤多面,而那股縈繞不去的感傷,更在燈熄之後,仍不斷地蔓延出去。

回到最初,維吉妮亞口袋裡裝著石頭,走到了河流的中央,湍急的流水中,她只剩下一顆頭露在水面外。再一步,再一步就要滅頂了...然而,誰又不是呢?

大衛海爾的劇本為了讓三段故事均勻的對唱,不得不刪減掉原著中吳爾芙夫人段落構思情節時精彩的心理描寫(個人覺得那是原著裡最棒之處),以及達洛維夫人部份的許多仿擬的橋段(包括莎莉與過氣明星的約會、女兒與邋遢女伴去買鞋,及理查舊情人的痛苦戀情),還增加了布朗夫人部份的後續,使這部電影與【達洛維夫人】的血緣更加疏遠,卻因此擺脫了許多障礙,變成更獨立的創作品。

而從吳爾芙夫人的生命困境、她的經典【達洛維夫人】、小說【時時刻刻】,到電影《時時刻刻》的劇本,分別從前者身上吸取養份,而開展出不同姿態、顏色的花朵,而相互輝映,這般人生/文學/延伸/改編的關係,似乎也正與「時時刻刻」故事中作者/作品/讀者間的奇妙連繫,共同唱和對應,構成更斑斕撩亂的圖象。

PS:原來吳爾芙夫人當時靜養避居的地方是里奇蒙,那真是個美麗寧靜的小鎮,我愚蠢地搭了近四個小時的船走泰晤士河到里奇蒙,延途實在難得有幾處美景,結果真正美麗寬闊的里奇蒙公園(會有鹿從身邊走過耶),還有那可愛溫馨的小城鎮,只剩下三個小時可逛,回程時才發現,原來從里奇蒙站到我下榻旅館的那站,只需要花四十分鐘就可以到達,讓我後悔得半死。所以,如果要我選三段故事中最喜歡那一段,無疑的我會選吳爾芙夫人那段。

至於三個女演員誰演得最好,我會說,梅莉史翠普的火候最夠,可惜角色最糟(原著也屬仿達洛維夫人那段最乏味),因為要撐起這個角色的枝節太龐雜,卻多半被砍掉了,使她的處境很難讓人感同身受,更何況,梅莉的形象原本就和達洛維夫人(像隻小鳥兒)有段距離,即使她能完美地掌握長篇念白的情緒、能瞬間變換表情、隨時能讓眼角滲紅泛淚,卻還是很難彌補。

茱莉安摩兒漠然低調的神情,以及有氣無力、冰冷蒼白的口吻,對於角色的表現最為精確,感情的收放之間拿捏控制得讓人完全相信她就是蘿拉的不二人選,是最恰如其分的演員。

而妮可基嫚,除了她的假鼻子外,無論從神情、語氣、身形、步態到念白,都和我想像中的維吉妮亞吳爾芙如出一轍,溫柔、脆弱與瘋狂、強硬,在她內斂與恍惚的表演中,更調和得簡直不可思議,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最大驚喜。不過我還是認為即使她們三個加起來,仍比不上凡妮莎蕾格烈芙97年所完美詮釋的《達洛維夫人》。

> -------------------------------------------------------------------------- <

發信人: dolphinfly@kkcity.com.tw (深海中的小海豚),      看板: movie
標  題: [影評]聞天祥專欄-揮灑烈愛&時時刻刻
發信站: KKCITY (Wed Jun  4 01:08:41 2003)

揮灑烈愛
導演:茱莉泰摩
演員: 莎瑪海耶克 亞佛瑞摩利納 安東尼班德拉斯 愛德華諾頓

時時刻刻
導演:史蒂芬戴爾卓
演員: 妮可基嫚 梅莉史翠普 茱莉安摩爾

【揮灑烈愛】是部濃豔、華麗的傳記電影,無論攝影、美術、服裝、配樂,都能看到精雕細琢、考究模擬的功夫,想必未來在奧斯卡也大有希望;不過這部份的成績,絕大功勞還是應該歸給芙烈達,也就是本片所刻畫的主人翁。因為這一切,幾乎都是從她的畫作所延伸出來的。

但我並不認為【揮灑烈愛】是部出色的作品,因為整部電影充滿了流水帳式的無力敘事,從芙烈達改變命運的車禍開始,就淪為過度簡單的編年史,而無法對藝術家的創作與生命,做出對等、有力的詮釋。我們雖然被告知芙烈達的創作是用生命痛苦激盪出來的,但影片缺乏的正是這股讓人感同身受的力道。充其量只讓人覺得:從女主角沙瑪海耶克到各技術部門,都盡力貼近芙烈達和她世界的外觀,形似但終究無法神似。甚至在面對某些可以較犀利政治與性認同議題上,也都流於奇觀的提供,欠缺真正碰觸核心的勇氣。

反觀【時時刻刻】,雖然沒有【揮灑烈愛】的富麗氣派,而且還有三名女主角彼此瓜分戲份,卻激盪出更精彩、也更深刻的角色情感與心理性,甚至足以放大為女性與時代的寓言。

首先本片的劇本寫作技巧,極為精緻。茱莉安摩爾飾演身處二次戰後的家庭主婦,看似有著平靜安逸的郊區生活,實則快窒息於這個偽裝的生活中;梅莉史翠普則是21世紀的女性,既跟同性情人同居十年,卻也同時照顧因愛滋而瀕臨死亡的前任情人(而且他是個男同志,由艾德哈里斯飾演);兩個時空的女性從看似毫無相關,到隨著劇情開展,逐步顯示其在性認同與愛情處境的類似。而她們又跟吳爾芙(妮可基嫚飾演)及其創作的小說「戴洛維夫人」息息相關、互為對照。

片中的每個轉場或換鏡,雖然算計到近乎炫耀的地步,但至少都不是單純無意義的技法,而是聯繫起不同時代女性處境加以對照或呼應的橋樑,讓影片激盪出對於時間、性愛、自覺的多重意義。相較於本片導演史蒂芬戴爾卓的前作【舞動人生】,本片的內斂深沈,令人詫異;但在同性情慾上的暗潮洶湧、欲蓋彌彰,倒是一脈相承的。

至於三姝競演,各擅勝場。妮可基嫚的節制(以及化妝的幫助),與她過去的外放節奏大異其趣;梅莉史翠普依然適時以爆發力十足的痛哭,展現其學院派方法演技的可怕精準(不僅嚇壞觀眾,恐怕連演對手戲的傑夫丹尼爾也被嚇到);但我個人覺得茱莉安摩爾的表演最富曖昧性與層次感,讓觀眾對角色的認知從疑惑而至豁然開朗,層層開展,卻又不露痕跡,最得我心。

from:kingnet電影網

> -------------------------------------------------------------------------- <

發信人: deeply.bbs@bbs.ntnu.edu.tw (長假進行式),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問題] 想問一下The Hours...
發信站: 師大計中(精靈之城) (Mon Mar 31 10:40:22 2003)

> 理查的舊情人路易士去拜訪克勞麗莎時   她剛好在準備宴會的食物
> 而當路易士走進廚房與她對話時   鏡頭多次帶到她在打蛋的畫面
> 我不太明白為什麼   要用特寫照料這打蛋的動作???

     這一幕的打蛋畫面.....我覺得只是要表現克勞麗莎的無措感.....
     路易士的突然造訪.....對克勞麗莎來說是有點錯愕的.....
     她還沒有準備好.....因為路易士提早到來.....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宴會準備上
     全部都被打亂了.....     打蛋是很簡單的一個動作......但她卻弄得亂七八糟.
     後來克勞麗莎甚至整個崩潰蹲坐在廚房邊......

     身為一個要準備整個宴會的女主人這樣簡單的打蛋動作都做不好......
     足見她心理對路易士和過去三個人的關係有的傷害吧.....
     這三個人的關係在電影中只是簡單帶過.....但是在書中我看到的部分.....
     卻感覺克勞麗莎其實本來並非同性戀....她也愛過理查....真正的愛.....
     路易士之所以離開理查大概是因為.....

     1.理查太過佔有慾的愛(他母親在她小時後背叛出走)
       所以他才會說離開理查他裁決得真正自由..
       但是卻在也沒有得到過真愛....因為沒有人像理查那樣深刻的愛....
     2.路易士知道理查愛的是克勞麗莎.....
       所以他才會那麼在意理查的書裡面幾乎花大篇幅在談她....

> 之前吳爾芙下樓命令女傭去倫敦買生薑時
> 鏡頭也有帶到另一位女傭在打蛋的畫面   我想
> 這一定有其涵義    只是我還未想透..........

     女傭這部分我覺得只是想表現她們對女主人很不滿吧.....
     畢竟打蛋這個動作很激烈....很用力的把蛋殼打破.....
     如果有別的想法.....  我也想聽聽看喔.....

> -------------------------------------------------------------------------- <

發信人: KeyserSoze@kkcity.com.tw (),        看板: movie
標  題: 【時時刻刻】觀後感:三個親吻交織的幸福
發信站: KKCITY (Thu Apr 10 03:17:56 2003)

聯合報說這是一部意識流小說主人翁為主線描述的影片,而我想用一些實際的方法來描述我看到的內容與衍生的想法。

首先,這是一部很棒的片子,無論在導演手法、劇本編寫的故事結構與敘事技巧、運鏡轉場剪接技術幾乎直達炫耀的流暢展示、讓觀眾心情更加貼近影片核心情境的優美配樂、最重要的演員演技更是精采:她們三人的角色演出無不絲絲入扣,對於劇中三人的腳色詮釋:每一個主角的釋懷、面對、放手,三人有三種不同的演出況味,對於三個時空背景,獨立卻互為表裡,這樣精采的敘事架構讓這部片在外觀上就有其基本的可看性。

在劇情的演譯上,飾演吳爾芙的妮可基嫚其實是故事的最主要故事線,可謂『中心』,飾演蘿拉布朗的茱莉安摩爾是所謂『裏』,克勞麗莎(梅莉史翠普)看似是吳爾芙故事中形容的現實存在版,但卻是整個故事的『表』。

綜觀影片,講的是『人生中的時時刻刻』,一個(女)人面對她的一天、一瞬間,甚至一輩子,要如何發現、看待、鼓起勇氣去接受自己的人生並做出不後悔的人生選擇,終至放下而能露出微笑?三個女人在導演巧妙地轉景中聯繫起不同時代女性對於時間、性愛、自覺的多層意義與探討。

片中三個女人的三個同性之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點;吳爾芙說:『雷納德,再也沒有人擁有像我們這樣的幸福.…請你記住我們一起擁有過的幸福。』吳爾芙的這段故事線在時間點上所代表的是『一瞬間』,吳爾芙需要的是解脫,是衝出束縛後的自由,她得到的最後的答案是她不想再讓任何人因她而承擔痛苦,尤其是她所深愛的人;

或許,吳爾芙自己以選擇化身為『先知』,對照於艾德哈里斯,哈里斯的自殺變得更加合理;於是,吳爾芙在親吻她姊姊的時候的對話是:『我看起來好不好?』,吳爾芙似已做出選擇,這個吻象徵著『面對』,面對和她處得不大融洽的姊妹,面對自己對這一刻所下的選擇:明瞭而後死去。

1950年代的蘿拉布朗,是一個活在粉裝太平盛世的時代女性,這個腳色相對於吳爾芙及克勞麗莎有著更多層多變的演出,蘿拉在她那個時代裡的一吻,選擇道出:『妳介意嗎?』,因為,那是一個試探的吻,試探那個社會,試探存在她內心的問題是否有著答案的一吻,於是,在書的感召下,蘿拉決定追尋可能的答案而拋夫棄子,在看似最幸福的時代做出最逆向卻最自由的選擇,她最後說她不知道該不該後悔,到底,對誰後悔?答案,是對當時的社會、是對愛她的先生、是對愛她的小孩。

2001年的克勞麗莎是解脫與自由之吻,她的一段詞:『他的眼神像在告訴我,除了他,我的生命一無可取。』麗莎生活在同性愛人與舊情人之間,應該自由的她卻無法從過去的情感中獲得解放,於是,一場派對辦得綁手綁腳,那場撼動人心的廚房哭戲著實嚇壞了不少觀眾。

但在舊情人自殺後,眼神顏色漸漸變得豐富起來,空氣中的顏色也慢慢的舒緩起來,那意味著克勞麗莎的終點,她不再需要為了別人的生命而活,自由、讓所愛的人自由,克勞麗莎所在的時空背景,為整部影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連結。

真正的幸福,將是隔天起床眼睛張開時感受到的那一剎那欣喜與愉悅。

> -------------------------------------------------------------------------- <

發信人: RAYHOM.bbs@bbs.im.cyut.edu.tw (RAY),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時時刻刻】觀後感:三個親吻交織的幸福
發信站: 朝陽向日葵BBS (Fri Apr 11 22:27:17 2003)

提一點我覺得   維吉尼亞.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1880--1941)
的原著被拍的最好的    應該是沙莉波特(Potter, Sally)所執導
蒂坦.史溫頓(Tilta Swinton)主演的《美麗佳人歐蘭朵》 Orlando

> -------------------------------------------------------------------------- <

發信人: JMfan@kkcity.com.tw (不要輕易架網站),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請問"時時刻刻"在演啥??
發信站: KKCITY (Tue May 20 07:08:55 2003)

> 我只知道 三個女人有三個不同的故事
> 吳爾芙是作家  還有茱莉安摩爾  和梅莉史翠普
> 茱莉安摩爾是演查理的媽媽  就是梅歷史翠普在照顧的那個男人
> 電影一開始  就是吳爾芙要自殺  然後開始敘述一切
> 似乎整個故事就是在眼在吳爾芙要自殺的原因以及他回想的一切

    整部電影是三段故事交錯而成,三段都是順序,並不是回想。
    片頭和片尾吳爾芙自殺的畫面只是告訴觀眾她最後的結果,
    以及說明她雖然自殺,但並不是為了逃避生命。

> 只是    為什麼吳爾芙要自殺呢??

    她一直為精神病所苦,根據電影和小說的情節,
    自殺是為了不再繼續連累和傷害她所愛的人。

> 印象中  是其他兩位女性是吳爾芙筆下的人物

    並不是。在這部電影中,吳爾芙筆下的女主角是戴洛維夫人。
    茱莉安摩爾的角色因為讀了戴洛維夫人的故事而受到極大影響,
    引發了她後來的企圖自殺與出走。
    梅莉史翠普的角色則是因為與書中的戴洛維夫人同名(Clarissa),
    而被詩人前男友(也就是理查)暱稱為戴洛維夫人。
    此外根據理查所說,她就和書中的戴洛維夫人一樣,
    熱中於安排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瑣事,但內心其實是空虛的。

> 我只看第一遍  只能說  完全摸不著頭緒
> 聽了看兩三遍的人說  真的要多看幾遍才會懂
> 能麻煩知道的人說說自己的看法與大概劇情要說什麼
> 老實說 我真的抓不到它想要詮釋什麼^^

    建議你去書店看看原著小說,有中文版(希代出版)。
    內容更完整,應該能幫助你瞭解,而且情節也更動人。

> -------------------------------------------------------------------------- <

發信人: poros.bbs@bbs.cs.nccu.edu.tw (出走之後 ?),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有誰看得懂"時時刻刻"?
發信站: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Tue Aug 26 20:16:27 2003)

: > 家庭主婦羅拉和她即將住院的鄰居是什麼關係?

就是鄰居關係阿,不要想太多

: > 還有為何劇中都是女生和女生接吻?

我的個人觀感加上看一些相關資料感覺是 :
隨著時代發展,女性對於自我也有了更深層的認知 並有所實踐
劇中三位女性 很明顯都有與現實環境形成衝突的處境    重複出現的與
同性接吻劇情 個人猜測 不知道是不是強調這些角色的性取向迷惑
不過 對於吳爾芙缺乏深入了解 這樣說不知道會不會太瞎猜 :p
但不管如何 撇開這一層 整體故事也許可以有個脈絡?

吳爾芙的迷惑矛盾,在時代侷限下
她只能在比較寬廣但仍屬於家庭的範圍內尋求答案
沒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也無處可逃

蘿拉則是在內心不斷衝擊下 最後選擇逃避    她有逃避的空間
 (與吳爾芙相比已經有很多私人空間與時間 更能獨自離家生活)
但是卻缺乏面對困境的能力

克萊麗莎很明白地從一開始便依循自己的需求 過自己的生活
也直接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 > 從頭到尾, 真的不知道演什麼?

建議去看看原著小說    沒有相關背景的介紹很難從電影看出什麼
如果從來都沒聽過維吉尼亞吳爾芙 能夠看懂 只能說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