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網友討論-4


作者: Reno.bbs@bbs.mgt.ncu.edu.tw (player),        看板: movie
標題: 為什麼我喜歡『盧貝松之聖女貞德』 Part 1
時間: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Thu Apr  6 00:12:30 2000)

我不是什麼專業影評人,沒有電影專業素養也沒有好的文筆底子,
只是很普通的一個愛看電影的人,幾年下來看過不少電影,
總有些電影會在心底烙下痕跡,我無法雕琢句子,也不怕是否會讓
自己顯的膚淺,只是骨鯁在喉不吐不快,就將想法直接寫了出來。
(將來回頭看搞不好覺得自己很蠢,後悔po這樣一篇文章也說不定)

首先要說的是:對於這部電影 You'll love it only if you can understand it.
第一次看完從戲院走出來,我沒有辦法說我有多愛這部電影,因為我
還有疑惑。等我進進出出戲院數次後(當然包括二輪的囉,會破產哩!)
簡直越看越有感覺:P,決定將來一定要買DVD來收藏了。

盧貝松的新作『聖女貞德』,有個很奇妙的現象,
它不是張開雙臂吸納各階層的觀眾群(如:第五元素:廣口平底式的影片)
而比較接近『窄口深底式』的模樣(不是故弄玄虛,我只是打個比方),
如果你想enjoy瓶底的滋味,非得先找到它的「開口」在何方。所以觀眾的
評價兩極,在有無找到開口之間,對這部電影的觀感是截然不同的。

我個人不贊同以任何預設立場的方式去看電影,
因為那會減少掉電影帶給我們的衝擊與體驗,然而尷尬的是,
盧貝松以歷史人物為題材,事前(or事後)的心理建設似乎有點必要了,
對於西洋史不熟悉的人而言(ok,我們縮小一下範圍:對於貞德事蹟不熟悉
的人而言),反而較易進入狀況;對有某一程度認識的觀眾而言,
反而不容易進入狀況了,甚至產生排斥感(這點稍後來討論)。

盧貝松早就表示:『我不想重拍貞德的電影,這樣重述(re-tell)貞德的故事
我沒有興趣,然而想到她曾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時,我有了拍片的計畫....』
各位注意到了沒?這句話就是那瓶子的開口!於是想看『英雄本色』的人
失望了、想看貞德傳奇的人失望了.....,他們都找不到入口,
遑論會喜愛這部電影。我知道這有點詭異,但是如果你從比較接近盧貝松
的角度切入時,必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有人抱怨,盧貝松的『聖女貞德』根本不是戰爭史詩片。
當然它不是!那是台灣片商的把戲!廣告總是偏離焦點。
盧貝松不是要講英法戰爭、也不是要講貞德的傳奇故事,
他要帶領我們的應該是一趟心靈之旅吧!
所以我說對於這部電影:『You have to understand it to love it.』
它是需要『消化』的,不過盧貝松也知道這樣太累人了,
倒不如就讓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湊熱鬧囉!
如果各位不管內容,單就欣賞服裝場景也不會有被騙的感覺啦!
不論是迷人的海地世界、25世紀紐約街頭還是中古羅亞河畔的戰場,
仍是維持盧貝松式的華麗影像,這樣的eye candy,應該算是蠻值回票價的吧?

先來設想一下,假使你是一個17歲的女孩子,應該是高中生吧(差不多)?
每天生活無憂無慮,上學、補習、偷溜出去玩、找朋友喇勒....,
生活規律單純。忽然有一天,上帝跑來跟妳說話了,祂要妳北上總統府,
並說服總統讓妳統帥三軍,帶軍西征,光復大陸!!
哇!聽起來像個笑話,可是差不多在五百年前,類似的事情就發生過。

讓環境更接近一點好了,500年前的女性地位可不高,
我們將時光倒退50年(一個女孩子北上求見蔣總統!),
情境更惡劣了,困難重重......妳會怎麼做?我寫這些可不是無聊,
只是也許我們大家可以試著去了解那種情況,去體會貞德的心情。

我認為這部片很有價值的原因之中,有一項很重要,就是盧貝松拍得很
『真實』,重點不在服裝道具場景的真實,而是他對一段歷史描繪的真實,
我不是說盧貝松將歷史記載的資料一五一十分毫不差的拍出來
(事實上盧貝松自己杜撰了不少),而是盧貝松不同於好萊塢
(如果你認為盧貝松已經是半個好萊塢人的話)拍歷史人物的作法。

他很寫實的將貞德可能的面貌呈獻給觀眾(至少是他心中的貞德),
而沒有添油加醋的歌頌讚美,沒有像其他電影一般的總是過於浪漫化。
史料的記載是死的,如何解讀卻是很個人的事,同樣一句貞德所講過的話,
可以有千百種情境、語氣、心情的表示方法,盧貝松拍他自己的貞德,
在忠於史料、個人詮釋與電影藝術三者之間如何謀求著力點而不致失衡?
考驗著盧貝松。有觀眾不認同是必然的事。

我們在觀看此片時,感受不到貞德神聖的光芒,而這點在以往貞德片中,
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盧貝松之前,從來沒有一片將貞德與神聖(Holy)
去掉等號的,那既然去掉了神格化的部分,貞德又如何登上聖人之列呢?
盧貝松說沒有人有權利以上帝的名義殺人,但她對上帝的愛是她封聖的理由。

而我注意到,片中貞德自始至終都保有很強的自我意識(consciousness),
每次有重大事變或困惑時,她的意識總會浮現(片中不斷穿插如夢似幻的
影像)。我覺得她值得受人敬佩的一點(不知導演是怎樣想,我是這樣以為)
就是她不斷努力保持意識與良知(conscience)的聖潔,背離上帝是她最不願意
做的是,所以最後當她發現她的罪時(仇恨、驕傲、自大、固執...,
還記得片尾曲"My Heart Calling"吧?原來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貞德的影子!)

她極度不安,渴望救贖,她說:『It's not my body I want to save , it's my soul!』
有多少人能反覆檢視自我?她看到了自己的善與惡,並不斷使自己朝向善的
一方,我以為這便是她封聖的理由之一,一個需要極大勇氣的自省能力。
當她對自己的良知(that shadowman)告解完後,心靈終於重返平靜,
結束一直以來的自我質疑。

我記得有一部電影叫『Stigmata』,其中有一句對白大意是:
人與上帝可以做最直接的溝通,無須靠石磚砌成的教堂。
其實不論教會(或世人)如何看待(審判)貞德,都不過是世俗的事,
在貞德心中,她直接與上帝對話,得到上帝的原諒並重回祂的懷抱,
你們認為我是精神病患、異教徒、瘋子、女巫、烈女、村姑、英雄
抑或是負罪的凡人(挑起殺戮...嗯...盧貝松很反戰哩),都無所謂,
我對國家忠貞對信仰虔誠對自己忠實,我精神上的純美聖潔,無以過之,
你們(世人)永遠也無法瞭解,這帶著一絲傲氣的堅持,竟讓我想到盧貝松
在面對影評乃至觀眾對此片的口誅筆伐時,所可能會表現的態度,
都是一樣被誤解,一樣無意辯駁。
The Messenger,記得嗎?是這部電影的片名,但是你有收到這訊息嗎?

請接part 2

> -------------------------------------------------------------------------- <

作者: Reno.bbs@bbs.mgt.ncu.edu.tw (player),      看板: movie
標題: 為什麼我喜歡『盧貝松之聖女貞德』 Part 2
時間: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Thu Apr  6 00:13:48 2000)

一開頭,神父問小貞德為什麼常上教堂,
小貞德猶豫了一下,回答:『Because I feel safe here』
這帶有濃厚伏筆性質的一句話,讓我一開場就感到不安,
彷彿已窺見貞德的命運(雖然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曉得結局),
典型的悲劇人物。

盧貝松捏造了一段故事,英軍姦殺凱薩琳並以此來作為貞德日後作為的
原始動機,這點引來很大的非議,歷史學家不買帳,許多觀眾更不能接受,
在傳統的貞德片中,貞德的救國行為一向被視為神聖的(divine)、
無庸置疑的,神諭與國家民族才是貞德的動力來源,沒有其它。
如果貞德是一個人(當然),難道她毫無私慾嗎?
我想這是盧貝松想打破的迷思,沒有人天生就是聖人,人不可能完美。

電影是藝術,電影工作者也是藝術家,盧貝松以藝術創作者的身份創造一部
電影(或者說一個理念)讓觀眾觀賞,分享他的想法,這是藝術家存在的
可貴價值,圖書館資料比比皆是,人們可以自行去尋找,誰願意坐在戲院
兩個多小時只為了上一堂歷史課?盧貝松如果只是重拍舊版電影,將史料
逐一呈現,順便讚揚歌頌一番,拍類似挑起觀眾慷慨激昂情緒的電影是很
容易的,但是盧貝松無意於此,他另闢蹊徑,要讓觀眾體驗不同層次的內涵。

『I want to be with you, NOW!』盧貝松對貞德個性的塑造,
給了她很固執的性格及精神上對宗教的依賴,依照盧貝松的想法,
貞德『最想見的男人是神父,最想去的地方是教堂』
貞德活在她自己的世界裡,她有自己的一套解釋方法。

這是一部步調很快的電影,導演並不想花時間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假設大家都已經知道貞德的故事內容),所以,下一幕就直接跳到
長大後的貞德與查爾斯的會面,在此帶出不少人物,
我個人覺得有一幕很"驚心動魄":

貞德忽爾往前抱住查爾斯,臉上帶有狂喜的暈眩,對他耳語:
『My gentle Dauphin, I bring you good news.It is a message from the King of
  Heaven. For you -- and you only.』實在太喜歡這一幕了!她的肢體語言
很有說服力,總覺得之後並無法再超越這一幕的演出。

有人問我,為什麼貞德這麼『情緒化』?我知道他們覺得貞德『歇斯底里』
我總是說,不要把貞德當作是計出萬全、通曉軍事的領隊,
或者當作傳統四平八穩式的英雄,盧貝松的她,是一名宗教狂熱份子,
多數時間只憑直覺做事,要帶領士兵衝鋒陷陣,
未受過教育的她要有狂放的姿態。

我記得還有人說演貞德的那位演員太「醜」了,左看右看都像個男生,怎麼
不找漂亮一點的來演?天啊!聽到這種抱怨,我這口氣真不知道該不該嘆?
盧貝松就是要她看起來像個男的!而且最好不要有一絲sexual attraction,
我個人覺得Milla做到盧貝松的要求,犧牲也很大
(如果換人演,各位覺得誰來演比較好勒?我覺得Milla已經很不錯啦!
頭髮剪那麼短還能那麼耀眼,這種人不多喔...:p)。

更常聽到的是:她這樣種種..種種....怎麼像聖女?唉呀呀......大家忘了
最重要的一點:「五百年前的那位貞德根本不會想到有一天她會被封為
聖人」。這樣解釋夠清楚了吧?

不要以我們自己的期望去要求她,因為觀眾太容易在心裡去神格化
一部電影中的主角(這正是盧貝松意圖要告訴觀眾的),
我這樣覺得,是因為我以為以這個角度欣賞,是最能接近劇中主人翁的
捷徑,而這個主人翁,是盧貝松心裡的那個貞德。

密室的會談,盧貝松安插了好幾段"神蹟"的畫面,誰見過神蹟?
盧貝松自己沒有,所以他創造了他想像中的神蹟,(我知道這些場景
也成了盧貝松被攻擊的原因之一,我只想說,讓藝術歸藝術吧!)
anyway,皇太子被說服了,這下子貞德要什麼有什麼了。
盧貝松此刻帶出貞德另一個個性:impatient。

翻開史料,貞德曾經說上帝給她的時間大約是1~2年,
盧貝松對這一點似乎大有興趣,所以貞德是躁進的,大家都感受的到。
貞德不太在乎別人的想法,可從『Do you think I could have some water?』中
瞭解她很專注在執行她的任務,其餘的對她而言都只在浪費時間,
貞德很少與人互動,多數時間她都是在與自己對話,(對我來說這真的是很
新鮮的一次觀影感受,因為我很少看到這種對人物的表現手法),
這裡再次證明了盧貝松的意思,他拍的是「貞德」這一個人,
而不是一段歷史的冒險故事or傳奇。

奧爾良之役佔了這部電影很大的篇幅,也是最具娛樂效果的部分吧?!
如果影片前後段都睡著了的觀眾,中間這段應該是清醒的吧?
其間穿插了不少輕鬆幽默場面,的確讓人覺得怪異,
不難想到盧貝松又成了眾矢之的,嚴肅的歷史片哪有這等橋段?
至於我,到很容易接受,反正這『湊熱鬧』的部分具一點娛樂效果也不錯阿!
否則讓觀眾從頭睡到尾可不妙。

從奧爾良戰勝、法王加冕到巴黎一役,一氣呵成,雖簡略卻也讓觀眾瞭解
大概的始末,貞德的煩惱來了,巴黎失利後就聽不見神的聲音
(史料中確實有記載這段,直到被俘前神的聲音才再次出現),入獄後
『良知』不斷與她對話,有的朋友認為他是撒旦,專扯貞德後腿,還騙她
簽下悔過書; 有人認為他是上帝,因為他最後聆聽貞德的告解,並赦免她。

我傾向於盧貝松以為的『良知』(conscience),他的面貌隨貞德改變而改變,
從小時候純真的小女孩(美麗的小男孩)、長大後領法軍復國的貞德
(旁觀者姿態的男人)到落入英軍手中的貞德(裁判者姿態的老人),
貞德面對的不再只有想將她定罪的教會,還有咄咄逼人的良知不斷挑戰她的
信仰.........,這時觀眾看到貞德退縮了、憤怒了、恐懼了.......
這裡她不過是個嚇壞了的女孩子,在她裡頭有個充滿衝突與不滿的靈魂,
她不是聖人,她就像你我。

我們多數人都只相信自己經驗過的東西,貞德聽到神的話語,旁人的解讀
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經驗到了,她也堅信那是上天傳來的訊息,
但萬一這經驗被挑戰,你會放棄嗎?良知在貞德因害怕而簽下悔過書之後
現身,指責她的不是,有人可能以為他在戲弄可憐的貞德,我以為他是給
貞德一次機會,讓她認清自己,如果妳不能堅持妳的信念,
教世人如何相信妳?妳如何肩負上帝給妳的使命?
一個上帝使者(God's messenger)的形象?

貞德被眼前的火柱嚇到了,但隨即恍然大悟:對自己忠實才是最安心的道路。
片中許多劇情場面,只是在推動貞德的內心世界,
所以,戰爭不是重點、宮廷權謀鬥爭也不是重點.......
我看到的是貞德如何從她最初充滿直線式理想的熱情,
轉而對自己信念質疑的掙扎,及最後面對真實的自己,
堅持自以為善的並承認所為之惡,相信自己的信仰
(我想不是狹義的宗教信仰,算是一種理念理想啦),坦然接受死亡。

請接part3

> -------------------------------------------------------------------------- <

作者: Reno.bbs@bbs.mgt.ncu.edu.tw (player),         看板: movie
標題: 為什麼我喜歡『盧貝松之聖女貞德』 Part 3
時間: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Thu Apr  6 00:14:41 2000)

這是一部很『內省』的電影、很謙卑的電影,它毫不煽情。
(喔...戰勝到加冕那一段,配樂很glory啦!是有點煽情...不過很好聽)
拍過貞德的片子何其多,我欣賞盧貝松的想法,
喜歡盧貝松所描繪下的貞德這個角色,更貼近生活的「真實英雄」,
她躁進、衝動、狂熱,些時不顧自身安危的種種舉動....

你或許覺得她只不過是精神病患一名,但我眼中,她有著比一般人更堅強
的勇氣,以及百分百對自己忠實的態度。這容易嗎?不!這很難!!
片尾,心情很沈重,不論是片中的貞德或是500年前的貞德,
想想看,畢竟都還只是未滿20歲的孩子。
尤其是片中的貞德,一個充滿了痛苦的靈魂........

飾演這位中古世紀末傳奇人物的Milla Jovovich,在劇中陽剛中性、雌雄莫辨,
是聖潔使者與負罪凡人的綜合體,很符合盧貝松想像中的貞德,有別於
英格利褒曼詮釋下脆弱纖細的天使形象(最近CBS版由Leelee主演,
也是很像童話中的公主),她的欣喜、自信、畏懼、痛苦,
那種遊走在崩潰邊緣挑戰觀眾極限的表現,令人耳目一新。

這位演員資歷很淺我知道,她所能做的相信她已盡她所能了,
就像她飾演的角色一樣,都是未經教育(琢磨?)的農村女(演員?),
不論是戰場上催促士兵急躁的貞德,還是被捕後沈默了的貞德,在盧貝松
務求『真實化』下,閉起眼睛,彷彿就要相信500年前貞德的模樣就在眼前。
要演其它影片中的貞德容易,要演盧貝松的貞德,我覺得不簡單。
至於配樂當然還是盧貝松的老搭檔Eric Serra,很棒哩!越聽越有感覺!

對於這段歷史,我下了一點功夫讀了不少資料,也看過幾篇盧貝松及演員的
幕後訪談,自問能比較瞭解導演所想要傳遞的messeage,多看幾次,
發現將『盧貝松之聖女貞德』與其它影片比較,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簡直越看越喜歡。

如果我說盧貝松拍電影反映了他對人生的感覺,不知道會不會太一廂情願?
延續了幾部片的主題:
『終極追殺令』(Leon) :  希望 (Hope)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愛 (Love)
『聖女貞德』(The Messenger):信念(Faith)  有人覺得是 寬恕 (Forgiveness)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部爛片,我也不反對,畢竟,有人喜歡就一定有人不喜歡。
結束了嗎?當然不!要吵的還很多。盧的功過以後再下定論吧!
你的看法不一樣?沒關係,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盧貝松!

補充:來點輕鬆的吧!選擇題:
為什麼貞德的髮色從一開始的耀眼金髮一路轉成片尾時的黑褐色呢?
答案:
(1) 因為拍到最後預算超支,沒有辦法再提供金髮染料啦!
(2) 故意的ㄇㄟ,是一種象徵啊!代表貞德良知的轉變,純真是金色,
     誤入歧途後就變黑了。
(3) 一年不是有四季嗎?春夏秋冬....髮色當然也有季節的啦!

(4) 身兼模特兒的蜜拉喬娃維琪在接完L'oreal的通告後,
     忘了將頭髮染回金色,只好將錯就錯....
(5) 還是金色的啊!只是待在戰場太久,沒時間洗頭髮!太髒囉!
(6) 你確定你有戴眼鏡?
(7) 其他

很好,終於能有一次完整地將它寫完(不禁佩服起自己..嘻嘻),
我知道有人要說我瘋了,我也有心理準備被罵了,來吧.....
本想放在網頁上就好,不過我的烘焙雞冬眠中....這.....
any commend? e-amil me at : Besson@pchome.com.tw
Reno ~  a defender of Luc Besson

> -------------------------------------------------------------------------- <

作者: DukeHades.bbs@tiger.hfu.edu.tw (鹿鼎公爵),     看板: movie
標題: Re: 星期六axn的聖女貞德
時間: 華梵大學‧阿育王 (Tue Apr 25 21:22:48 2000)

在奧爾良之役,戰前貞德應隊長的建議向軍隊作的那場演講其實可以算是本片的敗筆,尤其在看過Mel Gibson的「Breaveheart」裏William Wallace向蘇格蘭民兵及菘藍武士(Woad Raiders)們譂述「Freedom」的簡短演講後,那種簡潔扼要、鏗鏘有力的立論和抑揚頓挫分明的蘇格蘭腔調,與本片貞德那場除了強調「君權神授、因為順應天意而必定能打勝仗」以外,其餘幾段話幾乎都不知所云的說詞兩相比較下,貞德在演說節束時高喊「For God...and France!」後引發的群眾歡呼,說實在的,顯得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講句老實話,要把一場即席演講的戲拍好,原本就不是件易事,況且貞德當時也只是個目不識丁、年僅十七歲的農家少女,除了宗教的熱忱所帶給她的風采和群眾魅力外,原本就很難期望她能講得出什麼發人深省的哲言,所以,也別對編劇和貞德太過苛求了啦~

還有啊,當貞德一個小女子由城門外對著正要殺害隊長的威廉爵士叫道:「威廉,出來!我送你下地獄!」時所展現的勇氣,以及白目的威廉提著劍要出來砍她的時候,她及時命令弓劍手給威廉來個「萬劍穿心」時的那股迫力和機智,也令人肅然起敬。又令我想起「Breaveheart」裏面William Wallace的爸爸對他說過的話「It is our wits that make us man!(機智,才是英雄本色!)」

Neil Patrick Harris所飾演的Charles王子(後來變成King Charles)真的蠻「厚黑」的,不過這也是他後來能成功的原因,七年內就和勃艮地人聯手把英國佬給趕回海峽對岸去了。

> -------------------------------------------------------------------------- <

作者: Reno.bbs@bbs.mgt.ncu.edu.tw (player),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覺得聖女貞德
時間: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Mon May  1 22:15:17 2000)

: 看完了聖女貞德,,有一種感覺正義被磨滅的感受耶...真是難受//..你們覺得呢??
: 為什麼她明明是為了人民好,卻又不能受肯定,最後竟然被逼死,真是搞不懂啊...
: 上帝到底 要傳達什麼給我們呢?你們覺得如何啊...是不是有這種感覺啊........
:
說到這部電影,又讓我手癢了...:P
正義,何謂正義?我們以為的正義嗎?那別人的正義又如何?
打勝仗即可稱為英雄,貞德救國,是英雄不容懷疑。但是要成為聖人,
她是不是要接受更嚴苛的標準?達司汀霍夫曼的角色,就是在洗滌貞德的
心靈,讓她重歸於零。(無關歷史,只是針對電影而言)

很「尖銳」的一部電影,盧貝松不過是放了許多對立的元素在一起,
將觀眾帶離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影角度,觀眾立即覺得不安......
盧貝松,you rocks !!!!

處女/戰士
溫和/憤怒
水/火
英國/法國
男人/女人
忠誠/背叛
殘忍/樂趣
上帝/良知
信仰/現實
虛偽/真實
勇氣/懦弱

> -------------------------------------------------------------------------- <

作者: BlueNebulae.bbs@fpg.m4.ntu.edu.tw (幻想悠夢),         看板: movie
標題: 處女貞德
時間: 小魚的紫色花園 (Mon May 15 20:14:47 2000)

盧貝松(Luc Besson)是不是瘋了?為什麼他要拍《聖女貞德》?這是他的
第八部片子,前面七部證明了他是個操縱視覺的好手,使電影進入了十分
驚人的「勇敢新世界」,但貞德,貞德是屬靈的,光看來酷酷的還不夠。
盧貝松究竟打什麼算盤?

然而回頭想想,雖則盧貝松是在希臘和南斯拉夫長大的,據說小時住在船
上,曾連續五年沒穿鞋云云,但他畢竟是個法國人。現代法國的大小城市
中,街道和廣場以及多數教堂裡,到處立著了貞德的石像或銅像,法國人
心目中的貞德,和拿破崙同樣的崇高偉大,尚且更傳奇。所以,以影像詮
釋貞德,對任何的法國導演來說,都是個極大的誘惑。

歷史上的貞德,與法蘭西民族有不可分的關係,若沒有她登高一呼,率領
法軍解救奧爾良城,英軍的盛燄勢必逐步襲捲法蘭西國的傳統領地,那麼
,目前我們看到的法國,恐怕就是英國了。而什麼使一個十七、八歲的「
諾林處女」,極普通的鄉村少女,甚至不識字,竟然說服了王宮的滿朝文
武大臣及教會,任命她為兵馬大元帥,並且鼓舞了民心士氣,屢屢嘗試驅
逐英軍……。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奧秘。

貞德聽到天上來的「聲音」,聲音加強了她的信仰,信仰教她走上不歸路
。盧貝松說:「我很好奇,她是個真人,如何在十五世紀的時代氛圍下,
遵從她聽到的聲音。信仰的力量,是大的。世界並不完美,假使人投入宗
教可以改善自己的處境,當然很好。可是我越鑽研貞德的一生,越感到宗
教會害人;虔信是好的,虔信到可以為之殺人,就是壞的。」所以,《聖
女貞德》在他的大筆如椽之下,成了個充滿人文主義色彩的電影。

研究聖女貞德的美國專家麥克斯威爾(Ronald  Maxwell)最近寫了篇很長
的評論,把盧貝松的電影講得一文不值
(http://www.ronmaxwell.com/messenger.html/)
,他說,這電影對貞德的成長背景不夠忠實,譬如,沒有提起她的父母是
虔信的教徒,令她感動的三位聖者的聲音,盧貝松也祇強調聖米勒迦這位
男天使,對聖凱塞琳(才貌雙全的埃及公主)及聖瑪格麗特(敘利亞的牧
羊女)卻隻字未提,而且還捏造了一個英軍殺死並強姦了她姊姊的事件,
作為貞德反英的「仇恨動機」等等,簡直是把貞德傳奇最重要的因素「信
仰」,給完全移除了。

確實,假使移除掉信仰的奧秘,貞德也祇是個有幻聽症狀的精神分裂病患
罷了,那麼,我們如何解釋那些服從她領導,跟著她征戰沙場的軍兵和民
眾?難道這是種集體性的譫妄?從這個問題點,我們正好看出盧貝松《聖
女貞德》的存在價值。至今貞德被搬上銀幕起碼五次,前面的四次並未試
圖釐清這個問題,而盧貝松透過種種後設的戲劇安排,類比出貞德為何會
形成她的世界觀,譬如說,她意圖戰勝英軍,究竟是出於民族主義的意識
型態,或是出於上帝的呼召?

仔細一點的觀眾,或許還看出盧貝松的暗示,他的聖女貞德是個血肉之軀
,是處女,依照中世紀的宗教神秘主義,是最適合給上帝當新娘的。《聖
女貞德》中,貞德童年時渴慕得救那一幕,在教堂中狂飲葡萄酒(基督教
聖餐中象徵耶穌的血),她所受的宗教薰陶確實告訴她,人與神雖不能「
同一」,卻可以「合一」,就像一首有名的詩中說:「上帝是我們的父親
,但也是我們的母親,而且他還是我們真正的配偶,我們的靈魂即是他所
愛的妻子。」這種神秘主義式的結合,差不多唯有性愛足以比擬。

貞德被英軍囚禁後,盧貝松有一場戲,是讓一名官員諷刺貞德,自稱他「
不信有天堂,亦不信有地獄,因此很少失望!」。另幾場戲,貞德在與自
己的意識(達斯汀霍夫曼客串了這個也能譯成為「良心」的角色)對話,
譬如達斯汀霍夫曼問她:「當你在戰場上吶喊衝啊、殺啊的時候,你是說
跟我來?或是說跟著上帝來?」貞德聽後不禁黯然。

按照盧貝松的看法,信仰根本不是一種奧秘,人是自己的上帝,亦是自己
的魔鬼。提拔貞德並因她的戰功登上王位的的查理七世,最後對貞德受審
及焚刑無動於衷,他服從自己的上帝於前,服從自己的魔鬼於後。至於身
為上帝代表人的主教團,屈服於親英的政治力量,審判貞德是異端,則徹
頭徹尾是魔鬼的發言人了。

二十世紀末的《聖女貞德》電影版本,基本上是人對神的再思考,扮演貞
德的Milla Jovovich,氣質逼人,她對自己身為上帝的信差,時而確信、時
而恍惚,所有奮起的另一面是不斷的失神。但是當她周圍之人寧與魔鬼親
近時,她實在無處可去,祇能一而再地,希冀聽見上帝的聲音。貞德這來
自諾林的處女,死時僅僅十九歲。

盧貝松真正想說的是:人間的宗教中,都隱藏著反信仰的種籽。貞德,其
實是無辜的。

> -------------------------------------------------------------------------- <

作者: Jeanne.bbs@bbs.mc.ntu.edu.tw (SAASD),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聖女貞德..
時間: 台大醫學院◎楓城杏話◎ (Fri Jun  2 14:06:57 2000)

: 兩位在說貞德是爛女人嗎﹖﹗不然很開始審判時貞德的堅定到
: 後來妥協地在自白書上簽名(歷史)﹐到底她的內心是如何轉變的﹖
: 上星期在BBC的一個節目"自傳"--貞德  中看到說後來在監牢被主
: 教們發現她衣杉不整﹐滿臉淚痕對他們說"要不是你們食言答應我
: 把我帶去教堂監牢﹐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當我聽到主持人說她
: 指的可能是她被強姦時﹐我就心中不能自己。節目前面有說到貞德
: 有個特點﹕她沒有月經﹐至少到死前﹐這可以理解﹐因為她腦子裡
: 只有上帝和法國﹔因為她打戰時都和將士排排睡﹐據她的男隨從說﹐
: 他曾看到她的胸部﹐但他卻沒有肉欲的感覺﹐OK﹐這也難怪。貞德
: 可憐的地方是她當時被英軍蹂躪到什麼地步﹐以致她會簽下名﹖之
: 前她替法國收復Reims後明明已可以退出﹐而且她也說"我只剩下最
: 多一年而己"﹐為何她要令自己身陷死境﹖為什麼她明知法王已慢
: 慢不理她﹐英軍那樣恨她﹐還要繼續下去﹖

如果能對貞德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後再觀看這部電影,或者表達心中想法,
應該是比較好的。根據我看的書,上面是這樣說的:科雄主教答應貞德只要她
認罪簽下悔過書,就將她改判無期徒刑並移至教會的監獄,且由女人看管。
結果那個主教在貞德簽名後對獄卒說:
「Take her to where you found her ; wherefore she was taken back
to the castle whence she had set out.」

主教食言,貞德仍舊要被關在英軍的牢裡。接下來的這三天,也就是貞德在世
的最後三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致貞德改穿男裝,並「毀約」,
有很多疑點,盧貝松沒有多做解釋,不過史書記載,貞德男裝是被迫換上的,
她到底有沒有遭到強暴,許多史學家相信沒有,貞德最後自己也說:
「Alas! Am I to be so horribly and cruelly treated? Alas! That my body,
clean and whole, which has never been corrupted, should this day be burned
to ashes!」
其實這都不重要了,只是多了許多感慨....

對於「毀約」一事,貞德承認之前所簽下的,是因為自己懼怕火刑,
她也不知道她所簽下的文件內容是什麼:
「I did not mean to do and say so. I did not say or mean to revoke my
 apparitions.And all I have done I did for fear of the fire and I
revoke nothing but it(the revocation)was againt the truth. I would
rather make my penitence once and for all, that is to say die, than to
suffer any longer the pain of being in prison. I have never done anything
against God and against the faith, whatever I may have been made to revoke;
 and for what  was contained in the cedule of abjuration,
I did not understand it. I did not mean to  revoke anything
unless provided it pleased God.If the judges wish it I will resume woman's
clothes; for the rest, I will do nothing about it.」
每每讀到這兒,就不能自己,她的一言一行、對信仰的堅貞,
真的是令人感動至極!查理母后說得好:我對這女孩的景仰無人能及。

> -------------------------------------------------------------------------- <

作者: PANZER.bbs@ptt.csie.ntu.edu.tw (裝甲小弟),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聖女貞德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Sat Jun 24 15:06:33 2000)

:  的確是滿突兀的"把貞德看作一個盲目宗教偏執狂 及好戰份子"
:  實際上就如同片中法王所說: 外交手段要比戰爭來得安全且便宜得多了
:  這句話是沒錯的 是很現代的一種看法
:  整部片其實說出了長久已來對於"聖女"貞德 神格化 的疑問
:  為什麼要對一個好戰狂封為"聖女"呢?

   貞德受封為聖女是在西元1920年代左右的事,是由梵締崗教庭所封的.

   法王查理七世確實是認為解救奧爾良之圍後應該就要用外交的方式和英國解決領土問題,不過,由貞德所帶動的民族主義風潮可由不得一位君主說停就停,況且查理七世本身就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基本上他相當的膽小怕事,而且他也不過想利用貞德的號召力登上法國國王的寶座,

等到他真的當上了國王,他當然會用他認為最不費力也最安全的方法求得和平;也就是和英國談判.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主戰的貞德自然成為他的阻礙,兩人的想法也就漸行漸遠,最後查理七世乾脆出賣貞德給英國人.而英國人也就以女巫的罪名燒死了貞德.

   不過,,查理七世仍然設法為貞德平反,證明她並不是女巫,並且對她的行為做出讚揚,怎麼會這樣呢?因為,就在貞德死後,法國國內打起了內戰,法王查理七世的王太子與原先和貞德出生入死的貴族聯合公然和查理七世對抗, 後來王太子雖然投降國王,查理七世為了安撫國內同情貞德的貴族和民眾,不得不有為貞德平反的舉動,

這當中也有一個重要的政治消毒動作--如果貞德真是女巫,那麼受貞德支持登上王位的查理七世豈不是失去了政權的正當性.所以法國重開宗教法庭並傳喚多位證人(包括貞德的母親)證明貞德的清白,並表揚她的愛國行為.也就在貞德死數十年.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的概念開始進入人類的思想中,貞德為法國抵禦外侮的形像慢慢被神化.也因為如此,在強大的政治運作下,死後的貞德成了抵禦外侮的象徵.這也就使得教廷日後冊封其為聖女作為一種號召.

> -------------------------------------------------------------------------- <

作者: UR.bbs@Chilian.twbbs.org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聖女貞德.....本年度最佳影片
時間: 情話軍艦岩 (Sun Jan  2 16:57:47 2000)

> :    劇情的前半段(法軍背判她前)    讓我覺得她像是個瘋子
> :    帶著一堆人和她一起去發瘋    但她的確是虔誠 善良的女孩
> :    否則不會在一場勝戰後大為悲愴   並在下一場對峙時讓英軍和平退軍
> :   我不太了解的是 最後出現的怪老頭   究竟是誰?
> :   是上帝 ?   是撒旦?   亦或是她心中的最終懺悔之聲?
> : 我傾向第三個答案

我覺得他還是上帝吧!我覺得盧貝松把上帝的形象塑造的蠻好的
因為每個人心目中上帝的樣子都是不同的    像貞德小時候時她看到的上帝
樣子也是小孩子的模樣   她年輕的時候上帝也跟著長大成人
她最後得到流血勝利之時上帝也跟著頭破血流了    自此之後再也沒感覺到了
直到她又自省之時    她心目中的上帝以一類似撒旦的外表出現
本來我也以為達斯汀霍夫曼又是飾演如此角色    可是看到最後貞德告解的時候
他以"聖父 聖靈 聖子"之名寬恕了她
    ~~~~~~~~~~~~~~~~
(這邊我不記得了,如有謬誤,敬請指正。請恕我為非教徒之無心之過..^^;)

總之我覺得他把每個人一般心目中上帝的形象表達地淋漓盡致
所見即所是,但通常是自己內心中的反照。

> -------------------------------------------------------------------------- <

作者: Seeker.bbs@FreeBSD.cv.NCTU.edu.tw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聖女貞德.....本年度最佳影片
時間: 交大土木BBS (Sun Jan  2 22:29:55 2000)

:   盧貝松應該是想顛覆一般人認為"貞德是聖女"的概念吧...
:   或許上帝真的對她顯現了許多啟示,然而她只看見她想看的,未能深究
:   思考其中的意義所在.根源於童年時期對英軍仇恨的心理,因此藉上帝
:   使者之名,遂行"殺光所有英國人"的報復心理.法皇登基後神喻停止了
:   ,但她仍高喊上帝使者之名前進...
:   我想貞德在這片中,只是一個陷入復仇迷思的可憐女人吧~~

     當一個篤信上帝的小女孩,每天過著信仰而快樂的日子
     突然間,要接受自己最愛的姐姐在她面前...............我想如果沒有堅定的
     信仰一定會對自己對世界甚至對上帝產生懷疑而過著一般的日子
     可是她忍者自己內心的怒火,化為對上帝的信任,直到她開始行動之後
     雖然復仇是殘暴又現實的,可是對一個小女孩那是為一解放自己的方法
     直到最後,有人幫助她了解自己不肯面對的那一面
     而她自己明白也承認自己心中的怒火,  那時候--死亡似乎是為一的路....

> -------------------------------------------------------------------------- <

作者: Intruder.bbs@bbs.cs.nthu.edu.tw (失落的入侵者),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聖女貞德.....本年度最佳影片
時間: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ue Jan  4 01:10:19 2000)

> :   我想貞德在這片中,只是一個陷入復仇迷思的可憐女人吧~~
>     我也是覺得她主要的目的是報復...

報國仇家恨啊!
這部片好看是好看,但是他沒完全照史實拍,感覺有點失望。

比方說:貞德除了一下子認出法蘭克王儲這件神奇事,還有一件,就是他以自己的直覺,找出埋在地下多年的查理曼大帝之劍。後來用劍上的鳶尾花標誌,做為她的軍旗(而不是電影中的十字)。還有,貞德不是一直不停的打仗,她有為期五個月的"蟄伏"期,沒在打仗。

> -------------------------------------------------------------------------- <

作者: showin.bbs@will.m1.ntu.edu.tw (小瑩),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聖女貞德.....本年度最佳影片
時間: willbbs (Wed Jan  5 23:17:25 2000)

: >   聖女貞德..  請問該歸類到啥類型的片呢..
: >   說他文藝..他又帶有動作..  說是宗教..他又不渲染神跡..
: >   我覺得他帶有太多太多的東西..  是世紀初第一部最好的片..

: 我完全同意! 儘管這是部反應極分歧的電影,
: 不同的人,從此片得到不同的感受,
: 但仍建議沒看過的可以去看看, 或許你會有難得的感受...

   我也同意,最近很少看到這麼有深度的電影
   這一部片子看完後讓我很感動,走回家時還兀自沉思許久
   它跟一般的歷史影片(如伊莉莎白或莎士比亞等)不同的地方是
   它不只是單純地重新刻劃與詮釋這件歷史事件,
   它不是只是單純的史詩電影,單純地歌頌或...
   它讓我感動與沉思的是---我看到一個靈魂痛苦的掙扎過程
   最後她是怎麼地面對自己?接受並承認自己的錯誤,拯救自己的靈魂
   當然其中有許多可以探討--關於上帝,關於宗教,關於教會,關於戰爭
   關於男人女人,關於愚昧,關於權力...

   不過,對我而言,它的震撼力在於---貞德與自己良知的對話過程
   是一段很有內涵與精緻的對話,不同於一般電影的粗糙與簡單
   因為人哪裡是那麼容易能看到,面對甚至承認自己的錯誤?
   一般電影把它演得太容易了...

   甚至於我會把良知(那個黑衣人)問貞德的這些話都拿來反問自己,
   接著就會發現,看電影不只是在看戲,而是我們看到了自己
   我覺得它是一部刻劃人性,刻劃人心,刻劃人的良知的好電影
   不會太沉重... 真心推薦給大家(我想再去細細地體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