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聲細語 The Horse Whisperer


作者: Iris (開始飛翔)        看板: movies
標題: 輕聲細語(The Horse Whisperer)
時間: Wed Sep 30 16:46:46 1998

        28號看了電影,戲院很差
        但近三小時的時間裡,仍深深沈醉於電影所營造出的特殊氣氛中。

        Whisperer, Tom Booker
        像一個傳奇,卻又如此樸素        我不禁羨慕起他的那份篤定
        對家庭  對生活        對於馬  對於愛
        Annine 和 Tom 的慢舞中        激情與渴望不住地流動著
        用如此內斂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情感        卻可以那麼明顯而滿溢

        這是一部很美的電影   Montana 的山巒、草原、天際,都壯闊地令人屏息
        但我更為它的節奏著迷   想起觀看大河戀(A River Run Through It)時的感覺
        淡淡的哀傷隨著節奏流瀉     不曾強烈到令我落淚
        但有股微微的酸在心頭一直留了下來.......

        電影和小說對於結局有完全不同的詮釋        我都很喜歡
        “死“或許誠如 Robert所言        是一種太過容易的方式
        他用了一種更貼近現實的方法說完這個故事

> -------------------------------------------------------------------------- <

發信人: Isis Lin ,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請問輕聲細語...評價如何?
發信站: Isis (Sun Oct  4 07:08:59 1998)

>     是拍的很美... 但是主題不明顯... 不知道是要偏重小女孩的部分...
>     還是要突顯外遇... 結果... 覺得... 浪費近三小時...   很沉悶...

這個網友講到重點了.輕聲細語的攝影很棒,入圍奧斯卡攝影獎大概沒問題.,但是劇情也不夠緊湊沒有重心!!!!!除了過於耽溺景色的補捉之外,勞勃瑞福他花太多鏡頭和時間再強調美化他自己的角色,可是這樣他反而成了劇中最沒有說服力的角色.

"folks--endless minutes of screen time devoted to this silent,
  essentially motionless sequence? You get the feeling that
  someone is indulging himself and that his name isn't Pilgrim. "
(http://cgi.pathfinder.com/time/magazine/1998/dom/980518/the_arts.cinema.aint_wha32.html)

Pilgrim是那匹"尤物"馬的名字,它的美麗讓我驚豔不已,震憾力不下於第一次在"天使之約"
中看到絕色美女艾曼紐琵雅. 勞勃瑞福迷請不要罵我, 我真的覺得片中那匹馬的演技比他要出色.....理由只有一個......那匹馬有喜怒哀樂,而勞伯瑞福卻顯得不痛不癢的. 還有克莉絲丁史考特湯瑪斯的演技沒有得到全部的發揮,讓我非常的失望. 有外國影評拿這部和麥迪森之橋相較,我是電影外行,請有興趣的朋友發言.

> -------------------------------------------------------------------------- <

發信人: playtide.bbs@bach.mc.ntu.edu.tw (弄潮女),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有關 "輕聲細語"
發信站: 台大醫學院◎楓城杏話◎ (Mon Oct  5 10:03:10 1998)

女主角的女兒騎馬出車禍,   她女兒斷了一條腿,馬有嚴重的肢體和心理的創傷,
獸醫建議給馬兒安樂死,  女主角堅持要救馬,  就帶著女兒和馬兒大老遠跑去
蒙大拿找"低語者"治療,   "輕聲細語"指的是在馬兒的耳邊低語.  後來馬治好了,
女主角卻產生一段婚外情,  女主角的老公滿偉大的,尊重她的選擇,
最後..女主角還是帶著馬回到自己的家.
很不錯看喔,而且片子不短,將近三個小時.

> -------------------------------------------------------------------------- <

發信人: anthonioo.bbs@bbs.ym.edu.tw (幸福的可能),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輕聲細語.....覺得不好
發信站: 陽明大學神農坡資訊站 (Tue Oct  6 08:29:34 1998)

  同樣是講母女的關係  在真愛告白中就表現的很不好
  在輕聲細語中用一種不是很濃烈的守法傳達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我覺得這實在太棒了  女主角雖然沒有大哭痛哭  但是在彈指之間
  所帶給我們的情緒 我覺得這絕對比他在英倫情人中的表現還好
  Grace的表現更是讓人讚賞  我覺得演員的表現很不錯
  Robert Redford也有說道 這是一部講馬和女孩的電影
  重心應該放在那上頭  而不要把重心丟在愛情上面
  當初不是也有人嫌麥迪遜之橋的一見鍾情讓人不能苟同
  不知道啦  反正我覺得這是一部粉棒的電影  沒去看的趕快去看喔

  電影中的音樂真的不錯  不過我覺得有些時候都被背景蓋掉了
  但是當在草原上加上那動人的音樂  真是太完美了
  我最喜歡的一段音樂就是在Annie的先生走後他一個人在 Creek House
  那段音樂是吉他緩緩彈奏著主旋律  沒有太多的弦樂
  讓我們跟著女主角的思緒  緩緩在屋中瀰漫  粉好聽喔
  總之相信這是明年奧斯卡的大片   個人認為比搶救雷恩大兵好看

> -------------------------------------------------------------------------- <

發信人: alanissw.bbs@tiger.hfu.edu.tw (請支持ZAX),       看板: movie
標  題: 輕聲細語The Man Whisperer
發信站: 華梵大學‧阿育王 (Wed Aug 28 21:40:02 2002)

昨天又在電視上看了一遍勞勃瑞福執導的"輕聲細語",
我已經看過兩遍了,這次是第三遍,但還是沒看完全部,
每次都是偶然在電影台上轉到,斷斷續續看了前中後各段.
以前網路上有人說勞勃瑞福導的這部片流於濫情,
我試圖用同樣的角度觀看,但依舊被片中的衝擊所蟄伏.
好久沒有上電影與文學課了,不然挺想在課堂上建議播放這部片子.

這部以馬為背景,Anne(Thomas Scott主演)婚外情為主的電影,  美的地方就在
馬特寫與人臉的蒙太奇.  這些畫面不僅呈現文藝片的內斂與慢速;
更是整部片所強調的重心,而且看愈久愈覺得那種美是種毀滅美.

但是若僅從Anne與Tom Booker(勞勃瑞福飾)發展的戀情去觀賞全片,
恐怕會睡死或覺得鐵達尼.其實故事的要角應該是四個人, 當然就是
Anne,Anne丈夫,Grace(Anne女兒),還有Tom.  職業與住所均位於首級都會
紐約市的Anne, 是個不折不扣的執拗女強人,與丈夫善體人意的個性形成
強烈對比;   女配角Grace也是傳承母親的骨子,更加頑強固執.
而住在鄉間田野的馴馬師Tom,
其與世無爭的人格則化解母女一貫拔箭張駑,命令式口吻的強態.

整部片最耀眼的象徵即非馬莫屬.
表面上看來是Tom在馴服馬,其實Anne也是被馴服的一員.
她萬事做主,發號施令的稜角性格如同極力抗命的馬一樣難以制服,
卻透過馴馬師Tom柔情如細語的眼神調教,跟著馬漸漸地溫婉融化下來.
當Thomas Scott的戲劇靈魂-雙眼,跟朝聖著(那匹瘋馬)的雙眼交會時,
彷彿她自己與馬有著相同的際遇與感覺.   她與馬產生了共鳴.

所以看到Tom使出渾身解數訓練朝聖者,  朝聖者發出痛苦的嘶嚎,韁繩也愈來
愈緊,  馬的本能性掙扎,如同Anne內心的嘶吼.  當朝聖者不再嘶嚎時,Anne
的心也平靜下來. 一陣狂亂的暴風雨吹奏過後,留下的是洗刷的清新與單純.

Anne的情感此時也跟著釋放開來了.
Tom不僅是Horse Whisperer,也是Man Whisperer.

馬的規範是脖子上的勒韁繩;人的規範是肩上要扛的責任.
馬極力抗拒脖上的細繩束縛;人亦意圖抵抗重重的社會責任.
經過了掙扎,拉扯,抗拒過後,之前的都拋諸腦後,只有當前才是最重要的.

Anne猶豫多時,在該與不該之間, 從和Tom的微妙關係裡,找尋到生命
與愛的活力. 丈夫雖性情溫和待人和善,但丈夫依舊是紙張上的合約.
Tom毫無羈絆的性格與綠野色彩,代表著解放與追求.
Anne愛Tom,毫無疑問地.  但真能毫無疑問地去愛嗎?

張曼娟在一則短篇小說裡提到:
灰姑娘總要留下一只璀璨的玻璃鞋,這樣才能讓結局永遠璀璨瑰麗.
Anne寧可在終末了也要放下美麗的帷幕,讓Tom與她擁有這恆久的一刻.
Anne在馬廄留下Tom備妥的馬,象徵灰姑娘在梯間擱置的玻璃鞋.
Tom拉馬馳騁在原野目送Anne的迷你休旅車,象徵灰姑娘乘著南瓜車離去.

社會規範不僅是一種依循,更是一種責任.  紙張的婚約不是一切;還有家庭,
職業,以及使命. 再澎湃的情緒;再大的原野,也抵不過一手創建的社會小天地.
至於Grace,習慣性用相反的意見與行為去對抗他人, 所以母親愈堅持帶她去
拜會Tom Booker,她愈不要去; 而當Tom愈不願幫忙馴服朝聖著;她愈要幫忙.

其實Grace也被自己的不妥協性格所苦, 她知道她其實不想這樣,但不得不這樣.
母親的過度強勢讓她喘不過氣,而且變得欲求高漲. 愛耍性子耍脾氣,事實上是
想尋求長輩的愛憐與疼惜, 這也是為什麼Grace與她父親關係比較和緩的原因.
另外,在她年幼的心智裡除了一貫的驕縱與對權勢的不滿外,
小小的內心卻隱藏著朋友摔馬致死的痛苦內疚感.
在Tom告訴她朝聖者為了救她而變成如今的面目後,
她內藏的激動與壓抑也跟著傾洩出來,嚐到珍惜與寬恕的滋味.

朝聖者讓她寬恕自己面對朋友死亡的罪惡; 也讓她發現犧牲與生命的可貴.
馬兒雖厭煩騎士的韁繩,卻曉得護衛韁繩上的騎士.
就這樣, Grace青少年的叛逆性格開始逐漸轉換;
開始換上許久不敢穿的洋裝; 開始與母親用心相處.

唯一我不懂的是,為什麼這個Grace在戲裡像個陰柔的小男生? 散亂的金褐長髮
像極了Hanson裡頭的老么Zac..:P 完全不像是以前在Inspected G.裡那個坐在
跑車內, 嘴巴哼唱Cha Ba Wa Ba的可愛小女生.. 我不懂勞勃瑞福為什麼要這樣
安排她的角色形象?  還是片子最前面我沒看到而忽略了?
對,我還是沒有看過輕聲細語最開頭與最前面的部分...

總之,寫了這麼多, 也算是給自己看這部片這麼多次而有一個交代.
也許在下次看到這部片時,又有不一樣的詮釋..

> -------------------------------------------------------------------------- <

 作者  anthonioo.bbs@bbs.ym.edu.tw (簡單生活),     看板  movies
 標題  看場電影輕鬆一下吧!  輕聲細語的介紹
 時間  陽明大學神農坡資訊站 (Tue Oct 13 08:38:39 1998)

《輕聲細語》超越情感的心靈契合

《輕聲細語》的故事發生在南蒙大拿州的一個家族農場上,事情始於一場可怕的意外,這個悲劇使一個小女孩和她叫做「朝聖者」的馬兒受到了嚴重的身心創傷。十四歲的Grace Macleam,不僅失去了她的一條腿,也失去了她最好的朋友,而「朝聖者」也因受到嚴重的傷害,以至於牠在治癒後卻變得桀驁不馴。

Grace的父母都忙碌不,雖然生活無虞,卻也因此相當冷漠。場意外使得所有問題浮出檯面,整個家庭瀕臨分崩離析的邊綠,Grace的母親Annie,一個掌有大權的紐約雜詩編輯,決定不計任何代價救回她的女兒及「朝聖者」。

Annie為了重建信任與和諧,必須尋求一個能看穿馬心思的人,她找到了Tom Booker,一場為了孩子、為馬、為她自己尋求慰藉、治療與愛的遙遠旅程於焉展開.............

為了要與馬兒心靈相契合,Tom Booker必須去發掘自己的內心;也許Tom Booker能洞悉馬的能力是因為他自己也曾迷失過,面臨不確定感而得了心病。正因如此,他也才知道如何將馬兒與人們從莫名的無底洞中救起。

Tom曾經娶過一個在芝加哥的大提琴手,但他發現雙方都無法讓步,一個無法放棄農場風光,一個無法忘情演奏生涯,「我想她可以來鄉下教教孩子。」他天真地這樣說,但農場絕對不可能成為她的家,而芝加哥對他來說也不是,距離逐漸分化了愛情。

他還是搬回了牧場,一個Booker家族在此傳了兩代紮根成長的地方。Tom與已婚弟弟住在一起,像個多餘的人,而他與前妻住的小屋更是寂寞地空了出來,直到Annie與Grace的造訪,事情開始有了變化。

Tom告訴Grace:「事情的發生有時是毫無道理的。」他說這種話的原因是要使自己心情平靜,但是沒有用,他只是在情感上與女人隔絕.............。

深夜獨自一人在書房時,我們看到了Tom Booker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戴著眼鏡沉思著,看來很有書卷氣,當他放唱片聆聽時,令我們驚訝的是那音樂竟是貝多芬的大提琴協奏曲,由此可知他心中的傷癖仍未癒合,他失去他的所愛而世界完全走調,他表面上像是度過了,但不可言喻的痛苦仍隱含在他憂鬱的眼神中無磨滅。

當Tom帶著Annie坐在馬背上出遊時,傷痕再度被硬生生地撕裂,Annie的出現使往日情懷再度浮現,但他發覺自己好像比較不痛苦了,原因很簡單,他又陷入情網之中,當他試著去放鬆Annie,使她能更愜意地面對她的人生時,Tom事實上也在為自己從情鎖上鬆綁,他們彼此都有個心照不宣的願望:「他們需要彼此」,但他們並不確定,因為有太多的遲疑、有太多的危機;Tom從情感的休眠狀態醒了過來,而Annie的精神武裝也全面瓦解。

「在揣摩這個角色時,我最感興趣的是這個活得如此樸素、典雅而永遠知足他所擁有的一切的一個人,如何去接受所有接踵而至的情感創傷,甚至到後來,他不再去愛自己。」勞勃瑞福說,Tom是個摩登新英雄,他總是如此謙卑、不出風頭,將自我毀滅轉化昇華成一種寬容,藉著救一匹馬,也救了自己及其他人,雖然他總說:「我是為了馬而來。」,但我們隨即了解到,馬匹其實代表一切萬物。

當Kristin Scott Thomas決定接下Annie這個角色後,她著實為了這個角色在劇中經歷劇烈的性格轉變的這個事實而興奮不已,Annie和Tom壓根就是天差地遠、不同性格的人,身為一個紐約雜誌的編輯,Annie有著典型紐約客奇差無比的耐性,雖然與她的律師丈夫有一間鄉村小屋,但她絕少到那兒;Kristin Scott Thomas如此描述她的角色:「Annie永遠掌握一切的大小狀況,總有一股力量驅使她到達登峰極,並保持在那兒。」

身為一個英國外交官的女兒,Annie從未有過一個真正的家,她似乎無法了解「家」的真正意義;她以保持忙碌的工作來武裝自己、麻痺自己,因為深入的感情首複雜關係對她心理來說都太危險了,於是情感裂痕逐漸擴張,隔離了丈夫,也分隔了女兒。

Sott Thomas又說:「我認為Annie一直不肯接受Grace發生意外的事實,最後使整個事情有轉機的,則是Annie與生俱來的智慧及決心,她了解到Grace和馬兒Pilgrim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她找到了Tom,一切因此改變,治療不外是包紮、縫合,然後把糟糕的傷口醫好,在Double Divide牧場上,Annie才了解到治療有時也要將原有的慣性解體。」

蒙大拿州的初春來臨,天氣是善變的,積雪漸融、綠草初現,Annie 的婚姻也慢慢淡薄,她甚至無法說服自己去邀請丈夫來農場,因為她愛上了Tom Booker,而她所展現的卻只有不耐煩:「究竟這一切還要持續多久,Booker先生?」「那要視馬兒的狀況而定。」Tom如此回答;由於過久的假期,Annie終究還是失去了那份令人欽羨的工作,雖感到一絲絲的解脫,她還是不解地看待這一切,「遲來的震驚」大概可以用來解釋她失去工作後的整個心態。

時間繼續往前推移,Pilgrim的病情有顯著的進展,Annie內心深處也逐漸鬆綁,一天她與Tom一起騎馬出遊,首度享受坐在馬背上的單純快樂,沉浸在複雜的真愛魅力中。不過愛情的領域是危險的,Tom的嫂嫂Diame警告Annie:「無論妳要找什麼,不要在這裡找,不要讓他再承受一次己走過的痛苦,因為他已撥雲見日,找回了方向。」正當Annie得到一些進展,她也失去了一些其他東西,但這就是做真正的自已最貼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