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ORIG: Darlian.bbs@will.m1.ntu.edu.tw

我列出一些我較受感觸的句子:

1.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於自己才能体會

2.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從沒看過女人的脆弱,知道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他能從地獄救出你

3. 你知道有多少人,願意不計一切代價來換取你所擁有的

4.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之處,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完美的結合

5. 生命中有兩件事是確定的,---一是別只會打高空,二是你花一萬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塊五,就能在圖書館得到

在這些句子中,第五句深深的抽動了我的心,就如句子所說,你所學得的或許根本不用到大學來學習,來大學的目的就如是為了那張寫了像「文憑的紙」,好像沒有了那張出生證明,你就那而都不能去了,不能證明你有多利害似的,這樣的話,那你乾脆買本書、借本書,把書中的一切都背下來,也就夠了,壓根而,也不需到大學來讀書,我並不是否認它存在的意義,但是來大學的目的並非如此而已。

我要說的是---學習的目的,應該為一種充實,一種研究,更是一種學習的求知態度,如何的思考問題,了解問題的所在,能利用知識,卻又不會被知識所拌。我們可以把句子再改一下,「除了學校與圖書館所能得到的教育外,我們要如何去獲得其他的知識呢?」與其你不斷的學習充實,不如先去學習那做學問做人的 -------態度。或許有一天書再也不是書了,而你再也不是你了。

> -------------------------------------------------------------------------- <

發信人: HMNC.bbs@bbs.nhctc.edu.tw (熊熊), 看板: ladytalk
標  題: 「心靈捕手」—愛是兩個準備好要在一起的人深深地溝通
發信站: 新竹師院風之坊 (Wed Aug  1 21:04:40 2001)

    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傑洛‧藍勃,在系上公佈欄寫下十分困難的傅立葉方程式,希望他那些傑出的學生能解開答案,無人能解的難題卻被年輕清潔工威爾‧杭特輕易解開。年輕人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打架滋事,被少年法庭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最後經傑洛保釋才免受牢獄之災。

傑洛希望威爾能重拾自己的人生目標,用盡方法幫助他打開心結,但請來為威爾做輔導的心理專家,都被這個毛頭小伙子洞悉心理反被羞辱,紛紛宣告威爾已「無藥可救」。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傑洛只好求助大學同窗好友尚恩‧麥奎爾,希望他能開導這個前途汲汲可危的年輕人。

    另外,威爾認識就讀於哈佛的女孩史凱蘭,並被她脫俗出眾、大方自然的氣質所吸引;史凱蘭則發現威爾在叛逆不羈的外表下,內在其實是謙遜而不自滿其聰明才智的鄰家男孩,彼此欣賞的他們很快地成為男女朋友。就在史凱蘭準備遠赴加州念醫學院時,她開口邀請威爾同行卻被拒絕,並且在溝通過程中起了強烈爭執,彼此相愛的兩人於是分道揚鑣。

藉由這部電影,希望探討的是在人際關係裡,乃至於在兩性關係中,我們在溝通過程裡應注意哪些要點。我想,溝通在任何關係中皆具有難以言喻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這樣說,學習如何溝通也就是學習如何去愛—如何能愛得深且值得被信任。必須再三強調的則是,「溝通」一詞在這裡的意義,不可混同於某種政治「協商」或商業「談判」,我們希望談論的是兩個人、兩顆心之間要如何來展開真誠的對話。

「信任,在感情上和臨床上都很重要,為何『信任』對於突破心防是最重要的關鍵?」—尚恩‧麥奎爾

    人們內心最私己的經驗裡,都有那麼一部份是掙扎著想成為自己,卻又對成為自己感到恐懼;換句話說,我們努力想探觸內心真實的感受,渴望向他人展現真實的自我,卻不自覺地害怕這樣的期待。丹麥哲學家梭倫‧齊克果以其敏銳的觀察指出:「人類最普遍的絕望乃是陷入這樣的困境—無法選擇並喪失成為自己的意願,至於最深切的絕望就是選擇『作不是自己的人』。」

我們可以說,決意「成為真實的自己」這種抉擇,乃是每個人不可避免的終極責任,但麻煩的是,追索者本身通常無法發覺他們所要除掉的假面為何會是假面。所以,溝通可以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透過溝通來分享彼此內在真實的感受,不單是為了能知道對方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清楚自己的感受為何,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在溝通的過程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信任」,為什麼呢?因為對方可能會在我心中,看出一些連自己也不曉得的東西,那也許會是恐怖又惡劣的東西;如果將自己的陰暗面都顯露出來,對方也許會瞧不起我;或許我平時是很堅強的、肯定的,在自我發覺的過程中若變得鬆垮、軟弱,又怎麼曉得對方會否趁機傷害或操控我。

另一方面,當我發覺自身的缺乏、軟弱是自己所無法獨立面對的,要是能面對的話也就不會將之隱藏起來,這時對方會怎麼辦呢?如果他對我有所期待,期待落空的他又會怎麼做呢?他會轉身離去棄我於不顧,讓我獨自面對內心的驚恐、不安與無助,還是願意無條件的關懷支持我,幫助我面對痛苦甚至解決困難呢?

    在人的意識範疇裡,我們每日所思所想的一切,像是浮現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樣,潛藏在海面以下的意識對我們的影響要大得多且深。我們對隱藏在內心的事實是難以預測的,對於溝通的對象會產生的反應也是未知的,使我們無法向他人坦承裸露自己的內在,除非能感受到對方無條件的愛與關懷,不然誰也不會願意這樣做的。

你怎麼能想像如電影裡面的心理分析師、催眠師,第一次見面就要人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接著像醫生拿手術刀一樣地說:「來吧!讓我來解剖你的心理!」然後你就會像病人一樣乖乖就範,也難怪威爾會對他們產生抗拒的反應。這就是當傑洛向麥奎爾求助時,導演為什麼藉由麥奎爾在課堂上點出「信任」在溝通中的重要性,以及說明之前幾位心理專家溝通失敗的原因。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甚於自己才能體會,我懷疑你敢那愛人。」 —尚恩‧麥奎爾

    尚恩初次遇見威爾時,威爾因著一幅畫便認定自己了解他,甚至把他的人生撕裂了,但為什麼他還願意跟威爾繼續見面呢?他認為威爾不客氣地羞辱自己和亡妻之間的關係,才狠狠地掐住威爾的脖子後,甚至連傑洛都說不願意繼續是能體諒的,他卻決定要繼續這個面談,這決定跟前面幾位專家截然不同。

這一幕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為何他會想再面對初次見面便百般刁難的年輕人,還徹夜難眠地思考他們之間的關係,也許是因為他體認到自己的憤怒並非全由威爾的話所引起,而是在自己內心裡有著需要面對的部份,才希望透過和威爾之間的互動來發掘這部份。

    我們試圖和他人溝通時常會碰到類似的情況,被激怒、感覺被羞辱、不被尊重、不被重視等等,當然,這也許是因為對方的言語行為所引起,但如果你不是一個會生氣、否定自我的人,不管對方的態度如何你都應該能冷靜鎮定地面對。在溝通過程裡,若是你想跟他人能順利地溝通,必須得要有某種準備功夫,不然一個易於情緒失控、缺乏自省態度的人很難體會聆聽的藝術。

想想看,清澈平靜的湖面若泛起陣陣漣漪,你怎麼能夠看清楚湖底下的景色呢?進一步來看,人類的心理運作有種稱為「合理化」的模式,意思就是說我們不願意對自己坦白,也不願意告訴別人我們做某件事、說某些話的真正動機,因為這個動機是讓人無法接受的,尤其是讓自己無法接受的。

我們認為說出這些動機會使自己在關係裡處於弱勢,喪失主動跟控制的力量,或是因為不願意面對內心的自己,便用合理化的原因來隱瞞及曲解最初的動機。

    舉例來說:父母在教訓、責罵甚至體罰小孩時,都會告誡小孩說:「今天因為你是我的小孩,我愛你,所以我才會這樣對你,不然你要是別人的小孩,我才不願意多管閒事。」從小孩的角度來看,老實說,我們都當過別人的小孩,當你還是小孩時,聽到這些話時都寧願自己真的是別人的小孩,這也是常使用暴力、過度權威的父母易和小孩關係疏遠的原因。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常是因為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小孩的看法,害怕別人施予批評或指正,這會使他們覺得別人是在影射自己不會管教小孩,腦子裡會覺得面子掛不住,但骨子裡其實是因為深切的自卑感所造成。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父母在管教小孩時,可以發洩內心想望控制他人的慾望,當小孩子對父母的「建議」或「意見」不表贊同時,父母心裡會暗示說這是小孩子要脫離控制的前兆,轉而以更強烈的態度來壓制,或是用某種「放棄」的口吻來避免承認自己的懦弱。

簡單地說,當小孩做了以父母的觀點來看是錯的事,父母就懲罰他,深處的原因是他沒有服從,並不是他做錯事,是因為父母的自我覺得受傷。但是合理化的解釋是不同的:父母會說那是因為小孩做錯事所以必須被導正,他必須被約束去做正確的行為。

    我們常以愛或關心這類「正當」的理由來表達對他人的在乎,在溝通過程裡,也就因為這「在乎」擾亂自己的情緒,心浮氣躁反倒使關係每下愈況。雖然你的在乎表現得很徹底,但如果你真的在乎對方,有時你得超越自己的情緒才行,不然又如何滿足對方真正的需要。「愛別人甚於自己」的意思就是,當你愛一個人,你思量的是對方的需要為何,而不是藉由愛、關心等等理由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溝通也是一樣,先釐清你溝通的目標是什麼,再想想負面的情緒能否使你達成目標,如果經驗告訴你,負面的情緒只會使彼此的關係惡化,對溝通談不上有任何幫助,就應該深入地思考負面的情緒從何而來,也許會發現自己到底害怕失去些什麼。

我們必須甘冒著失去自己的危險,承認個人內在存有相互衝突的部份,面對處理其衝突的潛在原因;不斷地由「我『以為』我了解自己」提昇到「我『真的』了解自己」,從而探觸到更深層的自我,取得個人內外思行的深度溝通—唯有達致內心的平和,才可能與別人真誠對話。由此看來,溝通最關鍵的條件是對彼此的信任,至於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先和自己溝通,使自己的情感、觀念和精神狀態各個層面趨於和諧。

「你想我會知道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以及你是誰,是因為我看過《孤雛淚》嗎?我不能藉由任何書籍認識你,除非你想談自己、談你是誰,那我就著迷了,我願意加入。」—尚恩‧麥奎爾

    不曉得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當你試圖要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便求助於星座、命理、占卜等,或者會看一些心理分析、戀愛秘笈的書,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人畢竟不是某樣「東西」,我們無法透過任何規則化的模式來了解一個人。除非一個人願意對你打開心門,否則你永遠也無法完整地了解他,說真的,你不能透過任何書籍、方便途徑來了解一個人。

換個角度來看,你也無法從自己經驗的累積,從你自己的角度來了解別人,人類本身的心理運作摻雜著許多變數,家庭背景、社會文化、自我解釋、他人的涉入、戀愛經驗、求學及工作過程,交錯編織造就出複雜微妙的心理狀態,即使是差不多成長過程的兩個人,也會因為一些細小的差異而有完全兩樣的個性。況且生命永遠處在不斷改變的過程,今天也許你以為認識了一個人,很可能明天又看見他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抱持著你過去對於「人」的認知,或者是你之前對某個人的印象,往往阻礙你深入了解正在眼前的這個人,試圖要讓你了解的是怎樣的心情—缺乏愛心的人無法了解一個人的真貌,因為唯有愛能驅使人不斷地超越舊有的觀感與視角。

    在溝通的過程裡,站在主動者的立場來看,能跳脫自我限制去了解、體驗別人的想法,那會使每個人獲益良多,但我們對許多「陳述」的第一個反應常常是估量或評斷,而不是去了解或體驗。每當有人表達感受、態度或是信念,人們通常的立即反應是贊成或反對,毫不考慮地脫口說出:「這是對的」、「這好蠢」、「這是不正常的」、「那毫無道理」、「這個不好」,深怕不表示些什麼意見好像就會被人忽略一樣。

我們很少給彼此多一點時間,讓陳述者完整表達他的想法,也讓自己去了解他話裡的真正意涵。在溝通時過分注意某件事、某些話對自身的意義為何,卻忘記去了解同樣的事、同樣的話對別人又有怎樣的意義,無法了解眼前的這個人試圖要讓你知道的是什麼。

    再從被動者的角度來想想,根據所有的證據指出,我們都害怕受人指責而冀望被人肯定,也就是因為這樣,當你面對一個總是對你有所評斷,不論這評斷是好是壞,都會使人不自覺地想要展現個人所認定是好的、受人欣賞的一面,隱藏被認為是不好的、醜惡的、軟弱的一面。

人總是想展現出使他人更想靠近自己的一面,在暗地裡譴責排擠不被接受的另一面,接著,誘使他人對自己產生無關己身的好看法,隨後便暗中相信他人的這種看法,使人不願意完全接納自己真實的本貌,也喪失許多從內在成長蛻變的契機。無論如何,在內心塑造出喜好與厭惡對立的衝突,只會使得你同自己、同他人的關係漸行漸遠,不管在表面看來又是如何親近。

    雖說我們都喜歡受人稱讚,渴望被他人肯定且具有重要性,不過讚揚有時會比責備有更多強加於人的成份,適時適切的讚美可以拉近你同他人的距離,更為根本的卻是,你要讓眼前的這個人知道,你試圖了解接受的是完整的他,並有充分準備要接受他可能會揭露的任何真相。一位古希臘作家說過:「人愛自己的城邦,不是因為它偉大,而是因為它是自己的。」

真正愛父母的孩子,不會因為孩子不成材而收回愛;真正愛太太的丈夫,不會因為太太年華不再而收回愛;真正愛丈夫的太太,也不會因為丈夫窮困潦倒而收回愛。我在前文提到學習如何溝通也就是學習如何去愛,真正的愛是將對象視為自己生命裡無法替換的部份,因之願意無條件接受對象的一切而愛他,對於自身難以接受的部份,不是因為這些部份會使自己受到傷害,而是考量到這會否使愛的對象本身受到傷害。

溝通也是一樣,你願意誠摯接納溝通的對象成為生命的部份,用學習的態度了解、包容、接受對方所表達的一切,不論對象所揭露的事實為何,只要他願意談他自己、談他是誰,你便為此深深著迷—當然,這包容、接受並不表示「擁有」與「被擁有」的關係,而是心情之間的一種敞開性交融。

「你感覺孤單嗎?你有心靈伴侶嗎?我講的是能和你匹配、觸動你心靈的人。如果你不踏出第一步,你絕不會有那種關係,因為你只看到負面的事。」—尚恩‧麥奎爾

    順道一提的是,我想聊聊自己對「隱私」一詞的看法,我同大多數人一樣堅決捍衛人皆應保有其關於隱私的權利,除非一個人願意說出關於自己的任何事情,否則不應該有另外一個人,基於任何藉口試圖強迫他,即使是以「愛」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

換個方向來看,一個不尊重他人隱私的人,當他越是迫切地用盡方法試圖知道他人想法時,越是無法得知其內心真實的想法,因為他迫切希望知道以及得到的只是那些關於他想要的想法。我們不需花太多時間談論尊重他人隱私的重要性,其重要性在是無庸置疑的,倒是應該花些時間來談談對於個人而言,保留「隱私」是否該具有選擇性?這「選擇性」應包括兩個部份:「對象」的選擇與「事實」的選擇。

    我們可以先看看電影裡面的威爾,他小時候曾待過幾個寄養家庭,受到許多不同程度的虐待,簡單地說,他被應該愛他的人遺棄,這些過去在他長大之後仍深深影響著他的日常行為。他總是防衛他人的態度,使他不斷地在別人離開前先趕走人;他不願意向他人坦誠自己的童年經驗、家庭背景,即使是和他已有親密關係的史凱蘭也是一樣;

他不是不知道過往的經驗使自己產生「依附情結」,甚至於無法向他人坦誠自己的心情,無法自由地去愛任何人,但知道是一回事,願意找尋途徑認真面對又是另外一回事—刻意隱瞞過往經驗的態度,使他和他人之間永遠有著無法跨越的鴻溝。當然,影響一個人對事情衡量判斷的標準,除了童年經驗和家庭背景之外,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經驗,甚至是由旁人耳濡目染聽聞而來的見識,也會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

我們在吸收這種種經歷、見聞之後,會重組整理成為自身的概念、想法、態度,並使用它們來做為與他人交流應對的依據,卻往往不會告訴他人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反應,事實上,有時候連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反應從何而來。這種只說得出自己「要」什麼、「想」什麼,卻又說不出、不清楚或刻意隱藏「為什麼」的習慣,會對溝通造成非常大的困難。

    溝通和愛從來就不是兩件不相關的事,去愛,本來就是一件得冒風險的事,愛任何事物都難保不會有心碎的可能,至於溝通,讓他人了解你亦總是有被傷害的可能。避免心碎、受傷的唯一辦法,就是別把心交給任何人,你可以小心翼翼地用些「個性」、「怪僻」來包裹你的心、掩藏你的過去,避免它和任何事物發生牽扯,並把它深鎖在以「自我保護」為名打造的保險箱內。

只不過,你的心在那個黑漆漆且密不透風的保險箱放久之後,就會發生質變,變得麻木甚至剛硬如鐵,至於那些使你擔驚受怕的經歷,則會不斷侵擾困惑你的方向。想要能更靠近生命,方法不是迴避「坦誠」所可能加諸的危險與挑戰,而是甘之如飴地去領受它們,並視此為對自我生命的負責。

    對於個人隱私的選擇性,我個人的建議是,首先該分別的是「對象」的選擇:我們用不著隨時攤開個人的隱私,不然隱私也就不該被稱為隱私了,但是有些真正關心我們的人,那些我們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用心以及包容態度的人,或者該說是那些我們企圖對方能接納、關愛自己的人,也許我們該考慮的就不是「該不該說」而是「該如何說」。

因為人們之所以如此企求愛與被愛,其中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在愛的關係裡能成為被了解的人,乃至於擁有敞開、自由的心情;反過來說,盼望別人愛你卻不願意被了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不能深入地了解又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呢?

    其次要談到的是「事實」的選擇,即使是再親密的關係也未必需要坦承所有的事情,這是我們該有的基本認知,尤其是那些不該亦不會影響到彼此關係的事情,不過若是涉及到的心中的恐懼,或許嘗試著說出來會是較妥當的作法。

就拿威爾的例子來看,他對史凱蘭的恐懼來自兩個部分:擔心對方知道自己的身世背景後會轉身離去,還有就是因為這身世背景對人產生的不信任態度,當然也包括對史凱蘭的不信任。從電影情節裡,不難看到威爾對史凱蘭的『用心』,但他終究是無法對她『放心』,無法放心地跟她在一起,也就不斷地欺瞞她關於自己的事實。

    聖經上說:「真理必使人得以自由!」真理是什麼呢?真理不外乎就是「事實」,事實總是友善的,它會幫你留下那些真正愛你的人,所謂真正愛你的人也就是愛上的是真實的你。真愛具有足夠的力量去愛別人,在了解一個人可能的瑕疵、限制和脆弱之後,仍然有足夠的力量去愛。

人性的愛是一種偉大的相遇,唯有這種愛能促使蛻變成長的發生,這才叫做愛,否則它算是那一種愛。讓一個不愛你的人離開算不上痛苦,頂多只能說會有暫時的失落而已,執著要讓他留下來才是痛苦折磨的開始,最可惜的是,當一個真正愛你的人在身邊,卻不願意給他機會來了解你、關懷你、愛你。

坦然承認並釋放內心諸種感受才能使心得以自由,也唯有這樣的自由才能讓愛開花,因此,卸去身上一切防衛性的甲冑,如果心碎是人生無可迴避的事情,就去領受我們的心碎吧!

「方向是一回事,操縱是另一回事;你要讓他自己發掘,也許他不想照你的想法去做,人生不只是一個他媽的獎章。我們談的是這孩子,為何不給他時間想清楚要什麼!」—尚恩‧麥奎爾

    到這裡,也許我們應該再談談溝通的「目的」會是什麼?我們常會直覺地認為溝通的目的是為了達成共識,然後知道某些事情該如何繼續進行,但共識應該是在溝通之前達成的,我指的是溝通必須先有信任的基礎,輔以尊重他人的原則、用心聆聽的態度以及真誠、接納、包容等涵養,有了這些才會有真正的溝通,甭說這些也都是真正的愛必須具備的條件。

至於溝通的目的並不在於達成任何結論,也不在該用誰的想法來決定事情,或是如何斟酌彼此想法誰對誰錯、誰好誰壞;所謂「溝通」並不是指一種同化作用,由一方擴張而將另一方吸收到「自我」之內的手段,它的目的可以用「分享」一詞大略概括。

    在電影裡面,傑洛對待威爾的態度便凸顯出本身在溝通方面、在愛的能力方面的缺乏,在自身的成長經驗裡,害怕失敗的他為了追求功成名就,不斷地努力在數學方面鑽研。當他遇見年輕的數學天才威爾時,他只希望能發揮威爾的天賦而不在乎他的想法,如果不是威爾遇見了尚恩,最後他可能還是會將威爾送回少年感化院。

說起來,他在乎的只是威爾的天賦英才,對於威爾這個人並不關心,當威爾拒絕他介紹的工作時,反倒是希望威爾至少能對他抱著感激之情,甚至還反諷如果不是遇見他,威爾只會花更多時間在買醉上面。這一切直到和好友尚恩的幾次衝突後,才驚覺經常以事業成就來炫耀的自己,不知不覺中忽略生命裡很多真正重要的東西,使他無法同他人建立真實深厚的關係。

簡單地說,傑洛之所以試圖操控掌握威爾的想法與方向,乃是因為他早已迷失了自己,才希望藉由他人的認同或遵從來肯定個人的價值。

    傑洛與尚恩對待威爾的方式形成強烈的對比,傑洛以自身的成就感到驕傲,便一廂情願地認為別人也應該遵循這模式,像威爾這樣的天才更不該被糟蹋,還認為尚恩因埋怨他的成功才想使威爾放棄;尚恩則認為威爾的人生不該由別人決定,需要給他時間來發掘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他得先能面對孩提經驗造成的陰影。

這中間最大的差別就是「信任」,不過我指的不是他們對威爾的信任,而是指他們對生命、對自己的信任。傑洛認定人生的價值在於特定的事業成就,這成就為他與他人塑造出一種距離,使他總以為自己能站在高處俯視人群,無法體認不同階級的人皆具備其天賦的美好價值,換句話說,他信任的是「成就」而不是「生命」本身,成就越高的人越能隨興過他人不能過的生活,但若是將成就與他的生命抽離開來,便會使他對自己的信任產生強烈質疑。

尚恩卻恰恰從另外一個方向走來,真實歷經幼時貧苦及家庭暴力的他,願意為罹患癌症的妻子放棄輔導後備軍人的工作,日以繼夜守候在醫院病榻旁兩個月,這彰顯他對生命價值的重視;由艱苦困難環境中成長的他,相信人可以憑藉其意志及真實面對自我的態度克服任何挫折與挑戰,從中體驗並肯定人類心靈的力量,同時認為這力量不僅僅存在於自身,也存在於任何人的內心。

    或許有人會問,任憑威爾來決定他自己的方向,我們怎麼能保證他會成為哪種人呢?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曾指出:「人人都具有一個基本上是積極的方向。」又說道:「我很能看出:『人在重重防衛以及潛隱的恐懼之下,會表現而且已經表現過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殘暴、恐怖的破壞、不成熟、退化、反社會、傷害等。

不過,在他們之中的一些最深的層次裡,卻也都潛伏著極具積極的方向。』」我們可以相信,每個人在他自身之內都有一種即便不明顯也隱藏在那兒的能力或傾向,也就是對應於愛的能力與渴望,當它在合宜的心理氣氛中就得以解放轉為實體,進而催化人走向成熟、智慧的階段。

但這傾向常會被堅殼厚甲的心理防衛作用層層掩蓋,或者深藏在精心構築的建築正面之後,因而被否認其存在的地位與價值,不過它依舊存在於每個人之中,並等待著適當條件被釋放出來。

    不管怎樣,什麼是傷害、該往何處去、哪部份的問題最重要、哪些經驗是被深深掩埋住的等等,真正曉得這些的是經驗者本身,除非你想要展現自己的聰明或學養,否則信任他人讓他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這樣的模式會使溝通的過程和進行方式變得更好些。

壓抑住自己之為一個人的特質,否認內心最屬乎個人的美好價值,同樣普遍存在於其他人之中,而把他人視為某特定物體來對待,這樣做要想對人有益的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想要和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得先和自己建立起更好的互動關係才行,這關係包括:學習接納他人向自己呈現的每一面向,以及對自己的任何感覺或評價;

用心觀照自己,我們通常會發現,個人之所以不能接受他人的某些部份,正是因為那些部份的感覺令自己害怕或感到威脅,想要對自己、對他人更為有益,必須得先接納、轉化這些令人感到害怕的部份;學習使自己具備足夠的敏感度,使個人的行為舉止不至於令他人感到威脅或難受,這樣才能使他人開始去體驗、處理那些在他自身內,影響、威脅著他的種種感覺與衝突。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體認自己與他人皆處在一個正在「形成」的過程,不讓個人被束縛於他的過去或我的過去,才能盡己所能地確認或實現彼此的潛能;換個方式來看,我們若能創造一種關係,用以促進他人成長或是自由地展現他自己,其程度正可以用來衡量自我成長的成果。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  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威爾的好友  查克

    在電影裡面,當威爾的好友查克對威爾娓娓道出這段話時,相信這段場景會令許多人深深感動,我們就藉著查克和威爾的關係來談談溝通的方式會是如何。你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當朋友和你在一起的時候,他是真的和你在一起,他會直直地看進你眼裡、聆聽你講話,彷彿全世界只剩下你們倆人。

我相信人要全神投注於當下,這就是說,你應該和你眼前的人同在;如果我現在和你講話,我會試著全心放在我們之間的溝通上—我現在跟你講話,想的也就只有你。許多人生活上的問題其實小得多,但人們常不自覺地太過自我,如果你跟他們講話超過半分鐘,他們的眼神就會顯得飄忽,腦子裡開始想著別的事情,非得等到你講完話才會心不在焉地回到這一刻。

問題就在於大家的生活總是急急忙忙,人們都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義,無法體會生命的意義不在未來如何,而在於能否完全地體驗當下所要向你展現的意義與內涵。結果是人們到處奔忙,忙著找尋,然後發現找到的東西盡是虛空,等到再也無力尋找時,猛然回首才驚覺生命已然虛度。

    其次,相信有很多人會認為溝通必然意謂著坐下來好好談,既然是要「談」那就一定是要「說」些什麼,如果你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那對於查克說的:「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可能會令你覺得難以理解。他竟然會希望威爾用「不告而別」的方式來離開,仔細想一想,這或許表示他信任他們之間深厚的友誼,致使他們對很多事情都能心領神會,不需要每件事情都透過語言、文字來傳達。

看看周遭的人們,許多人都很會閒話家常:「家住那裡啊?」、「在哪高就啊?」、「最近在忙些什麼啊?」,他們說話只是基於一種習慣、一種禮貌,只是深怕不說些什麼會得罪別人;他們思慮著要說些什麼、忌諱著什麼不該說,然而心裡想的永遠是要向對方推銷的東西,或是要滿足自己的哪些目的—就這樣,言語反倒成為一道厚重的牆,把自己同他人阻隔起來。

我們談的溝通是兩顆心之間的對話,在對話裡面,兩個人都深深地跟對方有著相同的情感,情感的交流未必需要過多的言語。有時候,兩個人靜靜地坐在一起,什麼事都不必做也什麼話都不用說,但心情這東西卻很奇妙,在這寧靜的氣氛中它就被對方接收了,那麼這種溝通就是一種深層的溝通—它是心對心的溝通。

    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們都認為避免衝突是溝通必備的條件之一,不過事實未必就是如此。當威爾向查克發完一陣牢騷之後,查克說道:「你是我的死黨,所以別誤會……」,他並沒有繼續說出威爾想聽的、愛聽的,相反地,他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即便這些話可能會導致威爾的不滿,甚至會影響倆人之間的友誼。

我想要說的是,讓你跟他人的關係成為一種自發性的現象,儘可能地說出你想要說的話,試著不要將一些客套帶進來,否則一個公式化的關係根本就不是一個關係,會使你喪失更深入彼此關係的機會。就算有時候你會覺得生氣,然後你就不說話,那也很美,你說:「我不要說了,因為你根本不在意我要跟你說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很美的做法,至少它是真實的,而且不是刻板的、死的做法-要記住,壓抑個人的情感對任何關係而言都是有害無益的。

    當你願意在任何情況下,表達此時此刻你真實的想法,才能自由完全地成為你自己,你同他人的關係也就成為深深涉入的關係;有時候你覺得很好、很感謝、很感動,有時候你會覺得被摒棄在外,那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得承認自己的感受,並想法子將它具體呈現出來,讓你同自己、同他人的關係成為一個活的關係,那麼這個關係就是真實的、是好的。

在電影裡,史凱蘭其實老早就發現威爾對她有所隱瞞,為了不破壞彼此的關係而隱忍不說,不說倒是無所謂,但你得處理好自己的心情,不要等到爭執時才把別人的痛處指出來,不然只會使別人感到憤慨並且更堅定他們的態度與觀點。

    我們會認為愛就是要避免任何衝突,也認為溝通必須要避免爭執,是因為環顧周圍的紛爭似乎都帶來毀壞性的結果,但之所以如此是由於絕大多數的「衝突」並不是真正的衝突,反倒是為了避免真正的衝突所做多餘的動作。

如果兩個人之間的衝突不是為了遮掩內心的情感,或是卸除問題的責任,而是釋放自身真實的感受、體驗問題深刻的內在真相,這絕對不會是毀壞性的。這種衝突會澄清彼此心中的疑惑,淨化內心的情感,在這個淨化之中浮現出內在真實的關係,從而使彼此關係得到更多的認識與力量。

    當然,任何人都必須為自己做的事、說的話負責,你得了解自己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並且仔細考慮你要用何種方式來表達你的感受。失於表達內心的真相很難是得當的,然而大家卻時時都在這樣做,他們是如此懼怕彼此可能的不愉快,害怕使自己立足於可能的軟弱與無助,以致想盡辦法掩藏種種負面的感覺與想法。

這樣做並不能使它們走開,反倒會將它們留在裡面,使心靈背負重擔喘不過氣來。若是能深刻地體驗生命,你會瞭解負面的感受從來就不是最終的真相,即使在當刻它似乎像是你的真相之際,這乃是為什麼必須把它釋放出去。只有讓它們出去—置於你的面前—你才能清楚的看清它們,知道你是否真的相信它們,透過接受、面對以及放下的過程,創造出轉化這些負面感受的契機。

    若是願意以愛的心情來表示關於個人的感受,很少會有負面的結果發生,除非有人選擇用負面的方式去經驗它。重要的是你如何送出感覺的訊息,而非別人要如何接受它,你無法負責、決定別人如何接受你的真相,你只能保證它在送出去的時候好不好;好不好,指的還不只是清不清楚—指的是它出於愛或是恐懼、它對生命的態度是悲憫或譴責、它對心情的感受是明敏或漠視、它對自身的錯誤是勇敢承認或怯弱逃避,以及它是否顧及牽涉其中的人如同對待自己一般。

千萬要注意的是,感覺是靈魂傳遞訊息的語言,但它可以是很弔詭的,確定你所傾聽的是真正的感覺,而不是由心智所塑造出來的假象。

「威爾,我知道的不多,但你看到這個沒?這些事,不是你的錯!看著我,孩子,不是你的錯!」—尚恩‧麥奎爾

    最後,我們應該有的一個體認就是:溝通並非是件容易的事,就像愛永遠不可能一蹴可及,即使深刻了解並靈活運用之前談到的內容,仍無法保證你與他人的溝通就能順利進行。我們可以說,溝通如同是一門藝術,必須經歷不斷琢磨才能有所精進,更何況,你用來同某人溝通的方式,未必就適合你和另一個人的關係。

因此,試圖同任何人溝通時,必須擁有的首要條件就是「耐心」,獲得他人對你的信任需要耐心、聆聽體會他人想法需要耐心、遭遇挫折時尋求轉圜需要耐心、詳細清楚表達個人想法需要耐心—沒有耐心便無法成就任何事,缺乏毅力你那裡也到不了。

    電影接近結尾時,尚恩終於進入威爾的內心世界,使威爾願意打開心房向他傾吐小時候受盡虐待,他也透露出自己的父親曾用同樣的方式對他。然後尚恩試圖讓威爾知道這不是他的錯,沒有一件事情是因為他的錯而發生的,這是威爾一生中首次感到有人了解他心中的罪惡感,並試著移去他背負的重擔。

「這不是你的錯!」—這句話尚恩整整講了十次,威爾的態度從一開始的訝異轉化成激動、反抗,直到尚恩的堅持軟化了他的心情,倒在尚恩的手臂中泣不成聲,並對之前造成尚恩的傷害感到深深抱歉,他哭泣著說出:「我的天,真對不起!」他們倆人相擁而泣,彼此的關係從全然陌生到建立起如父子般深刻親密的情感。

    當尚恩告訴威爾十遍一切都不是他的錯時,語氣及聲調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說尚恩盡量不使自己的情緒涉入其中,他必須預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否則容易使雙方的溝通流於意氣之爭。這當中透露出兩項重要的訊息:首先就是「耐心」,電影裡尚恩和威爾雖然只有數次的面談,但在現實生活裡,溝通需要的極可能不只是你得重複十次表達相同想法,你需要的可能十天、十個禮拜、十個月甚至是十年的時間,才能讓對方確認並接受你希望表達的心情。

其次就是,你必須有「不放棄的決心」,即使對方很狠的把你推開,你若是體認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是對方的需要時,仍然得堅持住最初的心情,不能在這個時候丟出一句:「喂!我是想要幫你的耶,你幹嘛這樣對我啊?!」這時候,你在乎的是對方自身種種反應對他的影響,例如說對方排斥你的涉入是使他自己處於孤立的角落,你要是真的關心他就會堅持下去,而不是要求對方必須體認你的心情;如果對方的態度稍有拒斥反抗,便自覺不受重視而使情緒涉入其中,反倒模糊了你當初進入這關係時的目的。

    電影最後,尚恩跟威爾說道:「跟著你的心去走就沒事了!」說來簡單的一句話,做起來可一點也不簡單,要能跟著心去走,也得先找到「心」才行。聖經上說:「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因為二人勞碌同得美好的果效。若是跌倒,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沒有別人扶起他來,這人就有禍了。」

人都是生而不完美的,一個人的時候你或許可以泰然自處,但要找到願意跟你在一起的人可就不容易了。和諧有益的人際關係並不容易,美滿的親密關係似乎更是難求,雖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過只是「有心」並不足以克服種種困難。

找到另一個有心人,願意與你彼此學習、相互扶持,包容接納彼此的不完美,分享、分擔生活裡酸甜苦辣的滋味,尋求對周遭事物更深更廣的認知,這真是難求的福份。這樣看來,不完美其實是件好事,它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在釀造完美合適互動關係的過程裡不斷親近,親密關係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不敢說溝通就能解決關係裡的一切問題,因為就連溝通的態度與方式都是需要學習的,但溝通不良絕對會是關係失敗的最大致因。唯有兩人從生命中心相互溝通,也就是從各自的生命中心體驗展現他自己,這樣愛才可能產生,因為人性裡的真性情皆存在於這個「中心體驗」內。

愛能夠以任何型式來表現,關於內「心」真實的感「受」則是一切愛的本源,不管你擁有如何深厚的愛意,沒有溝通就無法傳達你的心情。當兩個人真正相愛,他們會互相幫助對方成長,互相洞察對方,真實地反映對方,成為對方的一面鏡子,透過溝通使內心真實的感受得以自由流露,關係也就能不斷地深入,直到兩顆心相互溶入、融合成為一顆心—也只有此「心」方是愛的基礎。

    要用這種方式實踐愛,必須體認愛乃是一項不斷的挑戰,有時你得獨自堅持走下去,因為愛是「邀請」而不是「要求」別人接受你,強迫得來的關係不真實亦無法長久;

愛也不單是生命的安息之所,而是誠心相伴一同成長,不論和諧、衝突、喜樂或哀傷都是次要的,不論是在美好的時光或是黯淡的日子,愛的基本事實乃是彼此提攜從生存的本質去體驗生命—兩個人各自是他們自己,又以此為基礎透過溝通使二人合為一人,而不是兩個人各自從他們自己逃開。

愛的存在唯有一個證據:即當事者各自活活潑潑展現其生命與力量,以及他們之間深沈的關係,這才是愛的果實,愛情亦由此果實得以被識別出來—愛是兩個準備好在一起的人深深地溝通。

熊之森林   90.8.1

> -------------------------------------------------------------------------- <

發信人: Faye.bbs@bbs.mgt.ncu.edu.tw (最愛是"菲"),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有沒有人知道心靈捕手的資料
發信站: 中大資管龍貓資訊天地 (Wed Oct 28 02:23:11 1998)

  心靈捕手
http://us.imdb.com/Title?Good+Will+Hunting+(1997)
http://www.filmscouts.com/matinee/goo-wil/

> -------------------------------------------------------------------------- <

發信人: purplewater.bbs@server.ide.ncku.edu.tw (馬人的右手),     看板: movies
標  題: 曾經的心靈捕手
發信站: 設計實驗 (Thu Nov 12 00:38:33 1998)

    因前幾天又看了一次,所以發表一些個人心得啦!^_^

    此劇挑了美國學術的第一首府:「哈佛大學」,代表的是一種知識上的反諷。透過威爾這化外之人,將「花一萬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塊五就能在圖書館得到」的諷刺意涵達到最高。之後,又透過數個專家學者來輔導威爾,讓他這不同意學術領域的人嘲笑大家愛戴高帽子的心態。當威爾接受數學教授安排的工作時,卻道出了「人最後都得面對現實社會,並不接受他給予的一切規範與標準」。

劇終之時,令人宛爾一笑與羨慕,個人的自由與意志戰勝了一切的遊戲規則,威爾瀟灑的放棄了大好未來,追尋了事實上不可能有的夢想:選擇愛情,丟棄麵包,人能活得更好。

  社會是互動性的,在環環相扣之下,社會制定了遊戲規則,不合乎規則體制或是失敗者即被踢出。「心靈捕手」之所以能憾動人心,是它道出了一個體制外的人憾動了最高學府,將尼采宣稱"要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做了一個延伸功能。威爾是社會中頭疼的人物,但他也是人潛意識中想成為的人。

一般人在社會及教育的複製之下都產生了「假我」,一個如易卜生劇本中的娜拉般的傀儡娃娃(A Doll's House),能說出書本中的理論觀點,但不能思考話中之意,認為捧著理論就能存活的人。再看看那些所謂的學者專家,真的是以心理輔導為其天職嗎?執照不能保證人的品格,也不能保證一個人用心服務的程度,只代表了一隻專業有素的狗,只不過這隻狗能辨別什麼是「寶路」,什麼是「剩菜剩飯」罷了。

價值的評判標準在那兒?在這以金錢、名利為首的社會,要當一個真正的心靈導師,似乎成了天方夜譚。

  知識的追求,是否是唯一的人生目標,是依人的喜好與資質差異而不同。有人一生如浮世德一般,對知識的永遠不滿足,也對擁有天資卻不運用的人感到惋惜。如數學教授、威爾的哥兒們都不斷強調要珍惜本身的天賦,不要糟蹋它。常聽人說,他們最感謝的人往往是那位啟迪他們的人,讓他們發現了自己的長處,表現自己,活出了自己。人生中最大悲哀莫過於不知自己得優點而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的人。

老一輩的人常說,現在的孩子不知惜福,給了他們的求學環境卻不知用功,就像給了鑰匙卻不知去開知識與未來的大門,這樣能讓人不心急嗎?但有時人也忘了,別人是別人,我是我,就像莊子看魚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追尋目標,再多的經驗也是別人的,唯有自己流下汗水收獲的果實才是甜美與值得珍惜的。因此,羅賓威廉斯的角色在自我追尋與人生導引的兩個角色中成了過渡之人,教了威爾釣魚的方法,而不是丟幾尾又大又鮮的魚給他嚐嚐。

  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是因他了解自己所求為何,所以不同於只要求溫飽的動物。心靈的空虛,能以知識、愛情、友情來滋潤填補它,讓人活出自我的風采;相對的,金錢能讓人擁有外在形式的東西,但卻讓人迷失了自我,看不到人生存的本質。所以,誰是心靈捕手?不是心理輔導員,不是書本上的金科玉律,看清自己的心,引導便在裡頭。

> -------------------------------------------------------------------------- <

From: superba.bbs@bbs.cs.nccu.edu.tw (Concentration 20)         98-08-22
提要: 租心靈捕手來看

: : 是Ben Affleck對麥特戴蒙說的那一段話
: : "我每一天最快樂的時光 就是我開車去你家接你
: :  從我的車走到你家門口叫你的時候  我都會希望你會突然消失不見
: :  沒有再見 沒有道別..." 我想 一生有一個這樣的朋友也就夠了吧
: : 在最後Ben Affleck真的叫不出麥特戴蒙的時候
: : 他微笑了 因為他知道他最好的朋友 終於能夠好好地善用老天賦予他的gift
: : 即使他們不再一起打混 一起泡馬子  但在彼此的心中永遠都有對方的位置
: : a friend to your soul...多麼難尋...
:  他朋友那一番話 真的讓我有一種很嚮往有這種朋友的感覺

我把Ben Affleck對Matt Damon說的那兩段話原文post出來與各位網友分享:

    Look,you're my best friend,so don't take this the wrong way,but in twenty
years,if you're still living here,coming over my house to watch the fucking
Patriot's games and still working construction,I'll fucking kill you.Listen,
you've got something that none of us have.

    Fuck you,you don't owe it to yourself.You owe it to me.'Cause tomorrow
I'm gonna wake up and I'll be fifty and I'll still be doing this.And that's
all right,that's fine.But you,you're sitting on a winning lottery ticket and
you're too much of a pussy to cash it in.And that's bullshit 'cause I'd do
anything to have what you got!And so would any of these guys.It'd be an insult
to us if you're still here in twenty years.Hanging around here is a fucking
waste of your time.Every day I come by your house and I pick you up,and we go
out,we have a few drinks and a few laughs and it's great.You know what the best
part of my day is?It's for about ten seconds,from when I pull up to the curb
to when I get to your door.'Cause I think maybe I'll get up there,and I'll
knock on the door and you wouldn't be there.No "Goodbye,"no "See you later,"no
nothing.You just left.I don't know much but I know that.

> -------------------------------------------------------------------------- <

發信人: fatso.bbs@fpg.m4.ntu.edu.tw (大頭(菲迷一族)),        看板: movies
標  題: Re: 找尋電影中感人的對話...
發信站: 小魚的紫色花園 (Fri Dec 25 03:20:15 1998)

本段採原文:
from the movie of the "Good Will Hunting"

Will talk to Chuckie:

what do I want a way outta here for??
I want to live here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Be neighbors.Have little kids.
Talk them to Little league together up Foley Field.

Chuckie:

Look,you're my best friend,so don't take
this the wrong way,but in twenty years,
if you're still living here,coming over my house
to watch the fucking Patriots' games and still working
construction,I'll fucking kill you.
Listen,you've got something that none of us have.

Will:

Why is it always this??
I owe it to myself??
What if I don't want to??

Chuckie:

Fuck you,you don't owe it to yourself.You owe it to me.
'Cause tomorrow I'm gonna wake up and I'll be fifty and I'll
still be doing this.And that's all right,that's fine.But you,
you're sitting on a winning lottery ticket and you're too much
of a pussy to cash it in.And that's bullshit 'cause L'd do
anything to have what you got!!And so world any of these
guys.It'd be an insult to us if you're still here in twenty years.
Hanging around here is a fucking waste of your time.Every
day I come by your house and I pick you up,and we go out,
we have a few drinks and a few laughs and it's great.You
know what the best part of my day is?It's for about ten
seconda,from when I pull up to the curb to when I get to your
door.'Cause I think manybe' I'llget up there,andI'll knock on
the the door and you wount be there.No "Goodbye,"no"See
you late,"no nothing.You just left.Idon'd know much but I know that.

> -------------------------------------------------------------------------- <

tsung928@ms18.hinet.net         98-09-25
提要: Re: 心靈捕手好看嗎?

       Good Will Hunting

    故事本身非常簡單,它的震撼力原於編劇方式,若將此故事平舖直述則將沒有什麼衝擊性也不會感動人。但電影的拍攝及刻意編排,使一個簡單故事變成感人、有意義、具震撼力、同時發人深省。相信這是本電影獲得青睞的原因。更說明了電影可以用影像的安排達到如此細膩且具震撼力的地步,而不是依靠台詞的堆砌。

    如果我們嘗試用文字來表達,將可能死板到這種地步:描述一位有心裡陰影的天才少年與俱有相同兒時遭遇的心理學教師相互扶持成長的過程。

    電影則是一開始就用影像構成無數的謎:不知主角的全名僅知叫Will;為何他的朋友每天去敲門叫他,為他留好的位子,同時帶早餐?為何Will有如此強烈的暴力傾向及敵意?包括肢體衝突、用知識及智力去強姦他人的意志、及用眼神來鄙視對方;而這位仁兄竟然可以解開數學中的難題,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只是一位觀護中的工友,做的是基本的校園清潔。

為何一位極為自負的大教授要去找一位僅能在社區大學就教的心理學老師來作為Will的心理輔導老師?為何Will在女朋友以分手要脅下尚不願提及自己的家人,而選擇分手?

    這些謎到電影結束前二十分鐘巧妙的被解開,他的全名是 Will Hunting、受虐兒,幼時常用言語激怒父親,使其家人免遭無理的毒打,當然所有的一切由他的肉體與心靈來承擔。他的心理輔導老師也有相類似的兒時經歷;當然此背景是他被找來作為Will Hunting的心理輔導老師的原因,也希望借此來突破Will Hunting的心防。

相反的是他認為當一個人尚未準備改變之前,任何形式的催促都只是暴力;他採用的方式是等待。等待兩者之間建立起相互的信認及願意傾聽對方的訴說之後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但這改變須建立於各人的自主性,非強迫性的價值移轉。

    本片的主軸之一為〝什麼對你而言是有價值的〞或者說〝個人所持的價值觀為何〞。片中所呈現者為二元化且極端的:社會一般性的制約與個人主觀式的判準。一個屌個二五八萬的得獎數學教授,酷斃了;他沈醉於社會一般性的制約。持續為社會提供一個可茲崇拜的對象。相同的他也為他認同的事物盡其所能的複製及推廣。

那位衣著樸實的心理學老師卻喜歡一位很會放屁,臭到可以叫醒自己的女人;願意為她放棄世紀最偉大的一場棒球賽,願意為她在醫院守候終年(他放棄的是事業) ---- 個人主觀式的判準。相對的當自己誠服的價值體係被詆毀時:得獎的大教授跪到地上;心理學老師一手掐住Will的脖子。片中當Will Hunting 須面對未來的時候,請問他的抉擇是持何種判準?到 C.A. 去找他的女人。(這對他而言是有價值的)。

    另一主軸是當你面對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或物時,你願意用什麼種方式或態度去面對?片中所呈現者極為感人,全部採用神律或宗教律而非商業性的交換律。得獎的著名大教授:以他的人格及專業向法官求情,讓Will免坐牢,為他安排心理輔導老師;一周一次的數學討論,介紹能發揮數學專長的工作。

Will的女朋友:什麼我都給,但愛情不能只建立在相互交換使用性器官上;請帶我去見你的家人!Will的朋友:留好的位子,帶早點,你想打誰我幫你去扁;所求的是當你想離開我們的時候請輕輕的走,不要說再見。Will 的心理輔導老師:為維護will的心靈完整性,不惜與老友反目相向。

    我將本片歸屬於超限制級,必須有條件式的觀看。最好是三五好友齊聚用錄影帶或LD來欣賞;如此才有機會重複觀看某些情節。當有疑問時也有討論對象。如本片中有二場在酒吧內混戰均採用極端的觀點。Will跟在校學生:一學期幾萬元的學費所學的東西,在圖書館裡只要花一點點的錢就可以學到。相對於我得到一張值月薪幾萬的文憑而你沒有。可清楚的發現這是為了爭風吃醋所採用的暴力說詞。

但現實生活中最好你我都清楚,高等教育的實存絕非由上述的酸葡萄、甜檸檬的說詞來決定。倆位曾是大學室友現為不同學術領域的教授,在酒吧內為Will的未來展開混戰:只要不打混有可能成為愛因斯坦 vs 強迫性的價值移轉成為炸彈客。接下去吵到辦公室,外加新仇舊恨一起來。(不要忘了他們倆為Will所做的均為免費,不過卻為他的問題花錢在酒吧吵架)

現實生活中有那些事物能讓你我如此堅持,這決不是鬥氣輸贏的問題?而是我們面對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或物時,願意用什麼種方式或態度去面對?----相信互相的討論及重複觀看有助於瞭解本片的原意及避免過於激情化的觀點。

    本片中的配樂、場景佈置、拍攝及運鏡等都有相對於劇本的深度,同時平實不花俏。如Will的心理輔導老師的辦公室開門面對的是轉折梯,每位劇中人都由此上樓離開。這樓梯的背後是一大片玻璃窗,可知該辦公室不在地下室,那麼為何如此安排?我不願在此多著墨,就將這些留給純粹鑽研電影表現法的人。因本片體裁及內容的特異性,並不適合其它商業性電影來相比較;它沒有得到最佳影片我也不會傷心,至少它不是那樣的雅俗共賞。

    【為何本片要架構在著名學府、得獎的大教授、資優天才上然道僅在強化戲劇性而無其它用意嗎?當我為此困惑之時,朋友告之:Matt Damon 是哈佛中途輟學生。頗耐人尋味。】

> -------------------------------------------------------------------------- <

Saying.bbs@bbs.cs.nthu.edu.tw        98-09-25
Subject: Re: 為什麼心靈捕手的男女主角

      我覺得女主角演的不錯,很自然,沒有一些華而不甚實的大戲的誇張
      尤其是她臨去加州前最後一次接到Will的電話
      從她說"I love you",到Will只說了聲保重就掛電話的短短數十秒
      那種壓抑與痛苦,不甘和不捨  都複雜地顯現在臉部肌肉的控制下
      仔細想想,我們可能也會在相似的時刻有相同的表情
      但是,要用"演技"去把它展現地自然那就很難了
      我到覺得她的長相和劇中角色設定的個性很搭調
     除了她看來稍微比男主角老了點之外,我是覺得不錯啦!

     班艾佛列克在最後去敲門而發現Will已經離去的那一幕
     臉上欣慰而放鬆的微笑,揉合了一份悵然的微微的苦笑  也是很精采

     Robin Williams每齣戲都能"變成"那個角色,
     而不會有"這是同一個人演的"之感,反而覺得這就是Jack,就是尚恩
     薑是老的辣,我反而偏好他演的非喜劇

> -------------------------------------------------------------------------- <

提要: 我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心靈捕手
From: doloop.bbs@education.ncu.edu.tw (只是靜靜地承受這一切)   98-08-09

這是我看完心靈捕手的感想,其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還是很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剛看完時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是個有趣的題材,只是髒話好多看了好難過,還有一些對話都不是很重要,有點浪費時間...後來,我每次一想到這部片,就越想越生氣,為什麼咧?

大家想想,那位主角不是因為小時候受到創傷而導致行為偏差性格封閉嗎?最後都要被關了的時候,恰好有一位教授發現了他的才能願意幫助他,然後折騰了一番才出現一位好偉大好可親的羅賓威廉斯,最後終於幫他解開了心結...哇!好感人!

可是咧,現在社會上有多少人像他一樣呢?我是指小時候有陰影的部份,很多吧!他們也成為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但是,有人願意做出那樣的付出,幫助他們嗎? 就因為是個數學天才,那位男主角獲得拯救,得到幫助,實在太不公平了吧!!

我覺得這位編劇實在很幼稚,以為人生就是如此,完全沒有考慮到其他的問題...好糟糕呀, 或許因為他奇蹟似的天才獲得了大家的認同,才有如此"感人"的效果...

我知道有很多朋友非常喜愛這部片子,其實它也有許多正面的價值,但是我也有些不同的看法,大家覺得如何呢?

> -------------------------------------------------------------------------- <

發信人: impreza.bbs@bbs.im.tku.edu.tw (妳說了就算),      看板: movies
標  題: [轉載] 心靈捕手精彩對話篇
發信站: TamKang University InterNetNews (Tue Apr 27 01:30:20 1999)

【 以下文字轉載自 impreza 的信箱 】
【 原文由 Kuan 所發表 】
我在想你批評我畫的事,失眠大半夜的思索後,突然我想到一件事,接著就沉沉入睡。你知道我當時想到什麼嗎?

不知道。

你只是個孩子,你根本不曉得你在說什麼。

謝謝!為什麼?

沒關係,因你沒離開過波士頓。

是沒有。

所以問你藝術,你可能會……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負,他和教皇…..性傾向,所有作品,對嗎?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你從沒站在那兒觀賞過天花板,我看過。如果我問關於女人的事,你八成會說出個人偏好的謬論,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說不出在女人身旁醒來,很幸福的滋味。

你是個很倔的孩子,問戰爭,你會說莎士比亞的話,“共赴戰場,親愛的朋友”,但你從沒接近過戰爭,從沒把好友的頭抱在膝蓋上,看著他吐出最後一口氣。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從沒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從地獄救出你,你不瞭解當她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經歷癌症,你無法體會在醫院睡兩個月,因為醫生一看你就知道,會客時間的規定對你無效。你不瞭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於自己才能體會。

我懷疑你敢那樣愛人。看著你,我沒看到聰明自信,我看到被嚇傻的狂妄孩子,但你是天才,沒人能否認,沒人能瞭解你的深度。但你看我的畫就認定了解我,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你是孤兒,對吧!你想我會知道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誰,是因為我看過孤雛淚嗎?

太簡化你了嗎?我不在乎,因為你知道嗎?我不能靠任何書籍認識你,除非你想談自己,談你是誰,那我就著迷了,我願意加入。但你不想那麼做,對嗎?你怕你會被說出來的話嚇到。輪到你說了,大哥。

> -------------------------------------------------------------------------- <

發信人: Darlian.bbs@will.m1.ntu.edu.tw (尋找生命中的女孩),      看板: movies
標  題: 我的心靈捕手觀後感受到)請大家也來談談
發信站: willbbs (Fri May 28 17:52:01 1999)

這幾天由於做報告的原故...看了"心靈補手"一片,..劇中有好多吸引我的一些文句, 在此我就把我的感想說說吧!..~~~~~~

     我想上天在其每個人的身上都賦予了不同的才能 , 有人終其一身平凡 , 也有人總是光彩耀人 , 兩者間的差別在於他是否能將自己的「潛能」轉化為光芒極盡發揮。但是或許就如「權利」與「義務」的兩者關係 , 上天給予我們「天賦」也給予我們「弱點」,就如加諸的一份責任 , 當你想要發揮個人的天賦時 , 你必須先要突破自己的盲點 , 才能發展自我的潛力。

     劇情中 , 說明一天才威爾 , 擁有高超的數學能力 , 即使是大學教授也比擬不上的才能 , 且另人稱羨不已 , 但是他自己卻無法敞開封閉、保護的心胸 , 衝破自己內心深處小時候受虐的陰影 , 藉由打架等暴力行為 , 而不斷的「武裝自己」。反過來說,我們也何嘗不是如此,對於自身的缺陷、不完美,總是去掩飾,總是不希望別人發覺,甚至也希望自己當做沒看見,其實發覺到自己的缺陷並不是如想像中的那可恥,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在缺陷的背後能有接受自己的雅量。認清自我,發揮自我。或許這是電影中所要說明的一點吧 !

     好了,讓我們跳脫劇情吧 ! 想想看,假設我們把「數學天才」這個名詞抽離,是否在這光環消失後,仍有像西恩的心理醫生或老師來引導他,走向自我定位的了解呢? 或許整部片的劇情將完全的改觀了,因為他只是一位近乎平庸且在受虐陰影下長大的孤兒院小孩,他是在黑暗中的一角,而非有「天才」的光環保護了。在回到現實中,假如他或她只在你的左右,我們是否也會付出如電影中的關懷呢?是否能給予他們依靠、給予他們安全感呢?……不得而知,想想看!

> -------------------------------------------------------------------------- <

發信人: denis.bbs@kulu.ee.nctu.edu.tw (中華~加油~),        看板: movie
標  題: 能一看再看的電影~1
發信站: 咕嚕咕嚕火鍋站 (Sun Nov 18 00:09:37 2001)

「心靈捕手」,講的是一個數學天才青年的故事。主角雖有過人的天資,人際關係卻很差。他對人缺乏信任、防衛心很強。他做事衝動魯莽,打架滋事是家常便飯。最可惜的是,他空有超凡的腦力與求知慾,所學得的知識卻因為自棄與自限的行為模式,沒有發揮,終究只能和幾個朋友打打零工混日子。

直到有一天,一位心理醫師開啟了他心靈的秘密,他是個「目睹兒童」,從小為了捍衛受到繼父責打的母親,常常故意激怒施暴者,以轉移他對母親的注意力。慘痛的童年經驗,讓他無法相信別人真的會接納他、愛護他,所以他學會封閉自我,以攻擊來自衛。

其中以Robin Williams羅賓威廉斯及Matt Damon麥迪文的互動最吸引人吧~
尤其是那句~it is not your fail~
另外~Matt Damon麥 迪 文和Minnie Driver 美妮哉花在分手的那一幕
也挺令人印象深刻的~
它真的是一部值得人一看再看的影片~而且每次的收獲都會不一樣唷~

以下是分手時的對白~
SKYLAR: Will? Are you awake?

Will:No

SKYLAR:Come with me to California.

Will:What?

SKYLAR:I want you to come with me to California.

Will:How do you know that?

SKYLAR:I know. I just do.

Will:Yeah, but how do you know?

SKYLAR:I don't know.  I just feel it.

Will:And you're sure about that?

SKYLAR: Yeah. I'm sure.

WILL:Cause that's a serious thing you're sayin'.  I mean, we might be in
     California next week and you could find out something about me that
     you don't like.
     And you might feel like,"Hey, this is a big mistake."
     But you can't take it back, 'cause you know it's real serious and
     you can't take something like that back.  Now I'm in California,
     'cause you asked me to come. But you don't really want me there.
     And I'm stuck in California with someone who doesn't really want me
     there and just wishes they had a take-back.

SKYLAR:"Take-back?" What is that? I don't want a take-back.
     I want you to come to California with me.

Will: I can't go out to Califoria.

SKYLAR: Why not?

Will: One, because I have a job here and two, because I live here

SKYLAR:Look, Will, if you're not in love with me, you can say that.

Will:I'm not saying I'm not in love with you

SKYLAR:Then what are you afraid of?

Will:What do you mean, what am I afraid of?

SKYLAR:Why won't you come with me? What are you so scared of?

Will:What am I so scared of?

SKYLAR:Well, what aren't you scared of? You live in your safe little world
     where nobody challenges you and you're scared shitless to do anything
     else.

Will:Don't tell me about my world.  You're the one that's afraid.  You just
     want to have your little fling with the guy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own and marry some pick from Standford that your parents will
     approve of.
     Then you'll sit with the rest of the upper-crust kids and talk about
     how you went slummin', too.

SKYLAR:I inherited that money when I was thirteen, when my father died.

Will:At leasy you have a mother.

SKYLAR:Fuck You! You think I want this? That money's a burden to me.
     Every day I wake up and I wish I could give that back. I'd give
     everything I have back to spend one more dy with my father.
     But that's life. And I deal with it. So don't put that shit on me
     while you're the one that's afraid.

Will:What the fuck am I afraid of?!

SKYLAR:You're afraid of me. You're afraid that I won't love you back. And
     guess what? I'm afraid too. But at least I am willing to give it a
     shot.  At least I'm honest with you.

Will:I'm not honest?

SKYLAR:What about your twelve brothers?

Will:Oh, is that what this is about? You want to hear that I don't really
     have any brothers.
     That I'm a fuckin' orphans? Is that what you want to hear?

SKYALR: Yes, Will. I didn't even know that.

Will:No, you don't want to hear that.

SKYLAR:Yes, I do, Will.

Will:You don't want to hear that I got cigarettes put into my mouth when
     I was a little kid.  That this isn't surgery-that the motherfucker
     stabbed me.

Will: you don't want to hear that. Don't tell me you want to hear that shit!!

SKYLAR: Yes, I do. I just want to help you

Will: Help? You think I need a "save me" sign on my back?
     You think I need those?

SKYLAR:No, I just want to be with you. I love you . I love you.

Will:Don't bullshit me! Don't you fuckin' BULL SHIT ME!

SKYLAR:You know what I want to hear? I want to hear that you don't love me.
     If you tell me that, then I'll leave you alone. I won't ask any
     question and I won't be in your life.

Will:I don't love you.

> -------------------------------------------------------------------------- <

作者: lockfree.bbs@bbs.cs.nccu.edu.tw (沒有主義),      看板: movie
標題: Re: 與精神疾病有關的電影
時間: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Thu Mar 14 11:01:11 2002)

高智商和心理有無問題八竿子搭不上邊   即便沒有到”精神”病變的狀態
但是他的確是有心理障礙    人際交往的退卻,對世界的憤怒,自我價值感的
低落(即便數學才華被教授發掘又怎樣,他覺得這些學院的人只是在利用
自己的才智,所以他仍然認為自己在這個世界毫無建樹)

所以片尾他接受了國防部的工作,這是想要一試長才的動機,
看看自己能做什麼,進而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對一個已然自我放棄的人而言
已經是了不起的一大步

他還遠赴加州尋找真愛,片中沒有男女主角相遇的happy ending
但是最後那一幕在大道上飛奔的車子,即可證明車裡的人已經
不怕人際關係裡的親密,他終於想要一段久遠的關係,至少他願意試試看

我們已經很習慣小時候有親人疼,同學愛
習慣到渾然無覺自己對感情需求的依賴有多深
故而長大後交了男女朋友,便能順應自己的需求,和人無障礙地交往
但是男主角卻不能”順應”自己的感情需求,孤兒的他,小時候想要
有一個溫暖的懷抱而不可求,長大後他對女主角無情的對待方式   便可理解了

如果您想研究精神病理方面的問題    這部片無法解答
但是如果是心理諮商方面的問題    這部不失為傑作
尤其麥特戴蒙和羅賓威廉斯那幾場對人生辯論的對手戲,精彩

> -------------------------------------------------------------------------- <

作者: plokm.bbs@bbs.pu.edu.tw (小名),      看板: movie
標題: <轉貼>「心靈捕手」的省思
時間: 靜宜計中BBS站 (Tue Apr  9 21:46:54 2002)

每個看過「心靈捕手」這部電影的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觀感,有的人欣賞的是心理學方面的探討、有的人認同的是它對於人生價值觀的辯證、有的人則趁機窺探了年輕人的迷惘與叛逆。

 然而,最為之動容的,反而是片中著墨不多的小部分友情。

   男主角最好的朋友知道他有異於常人的天賦和智商,卻整天跟他們一起喝酒鬼混、賣體力打零工,這位朋友不願見他埋沒了自己的天分,於是就對他說:

  「每天我開車去接你的時候,我都只高興十分鐘。其實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有一天我去找你時你已不在這裡,而是到另一個地方,去發揮你的才能、尋找你的夢。我當然希望我們能一直在一起,可是如果二十年後,你還是跟我們一樣只能待在這裡,那我也許會有些恨你!」

    電影的最後一幕,男主角果真不告而別,到大都市尋夢去了,他的朋友發現他離開時,那種摻雜詫異、高興、卻又難掩失落與惆悵的表情;他固然為自己的好友能勇敢追逐理想而感到欣喜,但內心卻未嘗沒有一絲眷戀與不捨,然而他依舊在心裡默默地為他祝福,開著車默默地離去
               
     有時候,在我們的生命裡,會面臨許多的轉折與低潮,如果沒有朋友在旁鼓勵、扶持,也許就掙脫不開、跨不過去。可是圍繞在身邊的人,又有多少是真正關心、了解你,真心無私地分擔你的榮耀與艱辛?你又能遇到幾個人值得你為他付出這樣的情誼?

    玩樂的朋友易尋,心靈相交的知己卻難覓;偏偏人又有一種很矛盾的性格,往往會不經意地傷害最關心自己的人,實在是我們慣於把這種難得來的緣分,看得太過等閒了!

    一生中若能尋到一、兩個真正的知己,恐怕就稱得上幸運了。

If You Love Something Very Very Much...
Let It Go Free!!!...
If It Doesn't Come Back...
It Means It Does Not Belong to You...
If It Does, Please Love It  Forever!.

           如果你很愛很愛某樣東西     就讓他自由吧!
           如果他不回來      那表示他並不屬於你...
           如果他回來了      要永遠愛他...
           跟著因緣走~最深的感受總在沉默無聲中自然流露~

> -------------------------------------------------------------------------- <

作者: roseatefairy.bbs@bbs.cc.scu.edu.tw (鬥志),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問:有關心靈捕手
時間: 東吳望星廣場 (Sun Apr 28 02:51:49 2002)

>   為什麼那心理學家羅賓威廉斯有一段會一直跟男主角說:
>   It's not your fault..  說實在的,我一直看不懂這一段的意義,
>   為何後來男主角會抱著羅賓威廉斯一直哭,好像找到瞭解他的人一樣!

我覺得是因為…他將「童年被受虐的記憶」跟「自卑及自責感」連結在一起,
覺得父親虐待他是因為自己不好。
我看到這一段時也眼淚汪汪…因為我體會那樣的感受,
我知道,世界上的某些人會將不良體驗的過錯歸因給自己。
(可能是人格特質的差異吧)
這句「It's not your fult...」是救贖,一個不會原諒自己的人,永遠不會幸福。

> -------------------------------------------------------------------------- <

作者: jennefer.bbs@ccbbs.tmtc.edu.tw (My Sassy Girl),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問:有關心靈捕手
時間: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Sun Apr 28 19:48:31 2002)

:   為何後來男主角會抱著羅賓威廉斯一直哭,好像找到瞭解他的人一樣!

    男主角從小被虐待的陰影,造成他封閉的個性    他狂傲的態度..
    只是他保護自己的方法    其實,他內心相當脆弱..相當害怕受傷害
    深怕被發現,他過去被虐的慘痛回憶

    羅賓威廉斯反覆說的那一句話"it's not your fault"
    只是要讓男主角了解:並不是因為他做錯任何事,所以他要遭受
    暴力的對待    羅賓威廉斯希望男主角釋懷,捨棄過去自責的陰霾..
    所以他以那句話一點一點的敲碎男主角的防線
    讓男主角面對他最不想面對的,內心最真實的不安與恐懼吧  

> -------------------------------------------------------------------------- <

發信人: kathleen.bbs@Kaohsiung.csie.nctu.edu.tw (放大假囉),      看板: movie
標  題: Re: 心靈捕手哪裡好看???
發信站: GICIE BBS (Fri Jan 24 22:52:00 2003)

: 在我看來就只是一位很聰明很聰明很聰明的人,但他心裡有個障礙
: 然後有位輔導員,花費很多功夫終於成功的開導他
: 就這樣    是我不夠專心看這一部"好片"嗎
: 麻煩告訴我該如何欣賞這一部"心靈捕手"

你該去用心體會一下    他是如何走出自己童年造成的陰影
他怎樣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    他克服心裡恐懼時遭遇了哪些困境
該體會一下    他就是因為走出自己內心的障礙後
才能讓自己因此發揮數學上的才能    呈現他個人最大的價值
那麼我們這些健康幸福愉快的人的自我價值又合在呢

你該去體會一下    他為何只能跟羅賓威廉斯作心裡諮詢
其他心理學家為何沒能耐他何    他們之間相處的藝術在哪裡
羅兵威廉斯到底對他有什麼意義    甚至是他也給羅賓威廉斯什麼成長

然後    用同理心去想想那些曾經遭受身體和心靈迫害的孩子
那種童年時受的傷害對他們而言是多大的打擊    他們可能因此對人生
完全失去希望 放棄自己    進而誤入歧途
如果真的有人可以也願意拉他一把    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最後    看看受虐兒   再想想身心安好的我們
既然我們比他們幸運多了    那我們該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