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報告》網友討論-5


發信人: DreamsImage@kkcity.com.tw ((♂)健康寶寶ing),        看板: movie
標  題: 未來寵物好可愛─關鍵報告
發信站: KKCITY (Tue Oct  8 17:51:52 2002)

  其實那個八腳怪,不,是機器蜘蛛實在是很可愛,打擊犯罪的利器?我倒覺得拿來當成愛寶那樣的機器寵物的話一定會大賣特賣,門縫鑽不進去,還會掀蓋子走下水道(?),出來還會先偷偷探頭看一下,超cute。

  言歸正傳,因為毒癮患者的孩子意外的有了預見謀殺的預知能力,未來的政府特地成立謀殺犯罪防治小組,利用這些所謂的預知先知來偵測犯罪,然後在殺人事件發生以前將犯人搶先逮捕,締造了沒有殺人事件的未來。其實很多部份的邏輯都不是那麼的嚴謹,不過不要想太多,當成娛樂片的話倒還不錯。至少那也是一個想像中的未來,如果犯罪能夠被預知被防治的話,是否就能天下太平?

  當然以電影裡面的發展來說,答案是否定的。雖然許多的殺人事件被事先防止了,但是那是犧牲三個預知先知的人權所換來的,為了大眾的安全,犧牲少數人是否應該?電影的中後段不斷的強調,即使預知到自己會殺人,但是兇手其實仍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讓自己變成兇手,或者不是兇手。其實這邊已經有點矛盾,預知的未來無法改變,才能證明預知的可信度,犯罪防治才成立,但是防治小組搶先抓到兇手,謀殺的未來也就跟著消失了,那預知先知看到的究竟是什麼?

  預謀殺人被逮捕還有理,臨時起意的殺人事件還未發生就逮捕豈不成為羅織入罪?就像約翰被預知的殺人事件一樣,連對方是誰都還搞不清楚就被判定為殺人兇手,結果為了釐清真相約翰開始逃亡並找到了克羅,整個事件成了倒因為果,沒有預知殺人事件,就不會有約翰的逃亡,也就不會有後來殺人的真實發生。編劇或許只是為了製造戲劇效果所以做出這樣的設定,不過沒有犯罪現實就先定罪,在現行的法理上是不對的。

  所以說,當成娛樂片來看,不要對劇中的邏輯想太多比較好。

  劇中那種個人化行銷方式應該是行銷理想化的極致吧,掃描眼球辨識身份後,連廣告都會親切的問候你,推薦你量身訂作的產品,簡直是太理想了,從此擺脫垃圾廣告郵件、推銷的煩惱。但是相對的個人的隱私權也受到極大的挑戰,嗯,反正電影本來就是天馬行空,看看就好。

  有了那個可愛的小蜘蛛,誰還會去在乎劇情的大環境合不合理呢?你說對吧。

> -------------------------------------------------------------------------- <

發信人: haruhiko.bbs@bbs.cs.nccu.edu.tw (平頭膚黑陽光%),      看板: movie
標  題: 如果波普看了《關鍵報告》(上)
發信站: 政大資科貓空行館 (Mon Jul 15 19:33:54 2002)

  《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2) 是今年暑假檔電影的第一波強片之一,甫推出即在各種言論發表場域上,成為影評人與網友們討論與注目的焦點。而之所以成為焦點,不外乎是因為本片大名鼎鼎的製作與演藝人員:

首先,本片乃是由拍攝《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等名作之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所改編原著小說而搬上大銀幕的;其次,本片男主角亦由帥氣男星阿湯哥(Tom Cruise)所擔綱演出。然而,本片不光是星光熠熠而已。全片從頭到尾所洋溢出來的人權關懷與真理推敲,無疑才是本片在眾多類似議題與性質的科幻片之中,能脫穎而出而被注目鑽研之最大原因。

  的確,本片的關懷重點就在人權與真理。作者首先藉由將未來世界描繪為人間煉獄(犯罪率高升、人走在街上隨時都有可能慘遭射殺),而替防罪中心找到了存在的正當理由。詳言之,在人民與人民的親友都可能隨時死於被殺害的危急情況下,如果有一個機構能夠預示發生於未來之殺人事件,甚至於趕在殺人事件發生之前逕行逮捕(尚未殺人的)殺人犯,那麼人民為求自保,就可能藉由公投或公職人員常態選舉,投票贊成設置此類機構。

而一旦民意贊成、預示系統的真理性也能有所保證,在主權在民的民主國家之中,防罪中心就能取得存在與運作的正當性。本片所描繪的防罪中心,就是因為預言未來的真理性以及人民支持的正當性,而能合法地逮捕、監禁尚未犯罪,但即將於未來犯罪的殺人犯。

然而問題是:預示系統真的能準確地預言未來嗎?未來是否是注定的、一成不變的?如果預示系統不能準確預言未來,如果未來不是注定而一成不變的(如果殺人犯未必一定會殺人,如果殺人犯還有選擇的空間),那麼防罪中心的逮捕、監禁(尚未殺人的)殺人犯的行為,豈不是嚴重侵害了人權?

  這樣一部充滿哲思的電影,優點在於:讓觀眾在滿足於聲光效果之時,也同時能對一些政治問題有所思考。而在此,我不禁要把科學哲學與政治哲學大師卡爾.波普(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請出來,看看對科學方法與開放社會有所執著的他,如果觀賞了這部電影,究竟會作何感想。

當然,波普已經逝世了,所以他就不可能觀賞這部電影,也更不可能因為觀賞了這部電影,而提出他自己的意見。所以,本篇文章與其說是波普對本片的看法,倒不如說是:我在我對波普粗淺鄙陋的了解基礎上,依照波普的關心焦點,所模擬作出的波普(可能的)對本片的觀察與意見。

◎預示未來:真理?真科學?

  在我看來,如果波普看了《關鍵報告》,首先他會質疑防罪中心所預示的未來的真理性。對波普而言,人終究是容易犯錯的動物,不過「我們能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在其著作《猜測與反駁》 (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1963)中,他發展出一種知識論與知識成長論,認為我們之所以能在科學知識上進?,是因為嘗試性地解決問題的猜測,而這猜測也同時受到批判(嘗試性的反駁)的控制。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今天遇到一個問題,我們必然是猜測性地、偶然地提出一個解決方法。然而,波普認為:在形成解決之道的假設之後,我們不但不該尋求證據以証成之,反而要不斷找尋其弱點、缺失以反駁之。波普認為:如果在歷經眾多批判之猜測能經得起考驗,才能成為(暫時性的)理論;

不過重點是:我們永遠不可能肯定地證明它是真理,畢竟它仍有可能被駁倒。雖然波普如此強調人的犯錯性,但波普並不至於落入對世上一切事物均不信任的懷疑論中,理由正是前面所述的:「我們能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而由於人是這樣一種可由錯誤中學習的動物,於是我們便能不斷地向真理接近。

  就《關鍵報告》而言,片中的未來美國人面對直線上升的犯罪率,所遇到的問題便是:如何防止殺人事件。而解決方法──預示系統,就是一位女科學家在研究吸毒者下一代的夢魘時,所偶然得到的。她由發現吸毒者下一代有夢魘習慣,進而發現他們所作的殺人事件惡夢都在不久之後實現了,所以猜測性地研發出一套預示系統以預示未來殺人事件,以趕在未來殺人事件發生之前,逮捕殺人犯、阻止不幸事件發生。

然而有意思的是:研發的女科學家本身,也承認預示系統有其缺失:三位預示先知的能力參差不齊,所預示的畫面有所不同;而預示畫面重複出現之回音效果,更是系統之一大敗筆。

  除了女科學家自己承認的缺點之外,作為觀眾也都能感受到的缺點,還有如下數端:畫面跳動不清晰、畫面視角單一(三位先知就只能有三個視角)。換句話說,預示系統所能給予的未來資訊不夠充分,即使所預言的未來是真實的,也給辦案人員或有心人士留下了龐大的詮釋空間或利用漏洞。而一旦真理被附加了詮釋,或者真理被玩弄,真理就不成其為真理了。

舉例而言,防罪中心的創辦人拉瑪,為了避免預示先知阿嘉莎被其母領回而使預示系統無法運作,便利用預示系統本身之漏洞──回音效果──,而設計一樁騙局而殺害其母。此外,預示系統本身亦有其邏輯矛盾存在:預示系統的目的在於預示未來而扭轉未來,這就意謂著:未來是可變動而非單一的;

如此一來,依照預示的未來(未來的其中一種)而逮捕、監禁犯人,豈不就有可能造成冤獄?本片片尾,當阿湯哥說出名台詞「你還是有選擇的」、拉瑪作出了不同於系統預示內容的自殺選擇的時候,未來的可變性、多樣性就彰顯出來了;本片片尾指出了人能作自己而非按表操課的主體能動性,更一箭封喉地拆穿預示系統的真理性。

  總上所述,其實這套預示系統的缺失重重。然而防罪中心、系統研發者不但不放棄之,反而還忽略缺失、掩飾缺失。如此做法,使得預示系統除了無法成為波普所承認的真科學(對於自己所提出的理論,謙卑、誠實地極力尋求其缺失而証錯),還反倒成為波普所批判的假科學(對於自己所提出的理論,狂妄地努力尋求證據以証成之),成為侵害人權的公權力怪獸。

片尾,阿湯哥在親身體驗到預示系統之不可信與人的可選擇性之後,也才開始推動廢止防罪中心,不再自命先知∕上帝底下的神職人員,不再依照先知之神諭天啟來執法與逮捕監禁人民。如此一來,許多市民也才終能免於被假真理、假神諭冤枉的牢獄之災。(未完待續)

政小四 91/7/15〈如果波普看了《關鍵報告》(上)〉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news.asp?n=538891&p=haruhiko

> -------------------------------------------------------------------------- <

發信人: wacow.bbs@bbs.pu.edu.tw (哈哈!南朝鮮輸了),         看板: movie
標  題: 關鍵報告個人觀感
發信站: 靜宜計中BBS站 (Tue Jul  2 19:16:52 2002)

好萊塢最近猛拍續集、漫畫英雄電影,似乎透露著這群不凡的編劇們,遇到變不出新把戲的瓶頸,於是整個暑假檔就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續集電影及漫畫人物,而透過腦力激盪出的新電影,又無法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以史蒂芬史匹柏的「關鍵報告」來說,整個橋段的編排,都讓人有著似曾相識的感覺,先是針對未來事件去追查發生原因這件事來說,活脫脫就是布魯斯威利「未來總動員」的翻版,布魯斯威利夢境中一再出現金髮男女,和湯姆克魯斯在影片中看到的狂笑的老嫗、戴著太陽眼鏡的男模特兒,都會讓人有一開始摸不清頭緒,但最後又會讓人有「喔!原來如此」的熟悉感。

不過劇情還沒就此結束,正如梅爾吉勃遜在「綁票追緝令」中,找到他小孩後,兇手另有其人一樣,而這個兇手還與主角有著密切的關係;而最後揭發這個兇手的場景,又讓人彷彿回到了哈里遜福特的「絕命追殺令」的現場,一樣的表揚大會,一樣的當眾出糗;整部電影就在一切都很熟悉情況下,再加上史蒂芬史匹柏及湯姆克魯斯的號召,巧妙包裝成一部暑期大片。

撇開上述狀況不談,電影裡其實還存在著史蒂芬史匹柏貫有的人文思考,正如「全民公敵」探討針孔的無孔不入,「關鍵報告」更是對政府為掌握人民行縱,而採用的各式辨識系統提出強烈質疑,尤其為追殺湯姆克魯斯,蜘蛛追蹤器強勢進入人民住宅進行虹模辨識的場景,實為主政者應當思慮隱私權在今日民主國家界限為何,尤其前一陣子吵得揚揚沸沸的指紋辨系統,「關鍵報告」正提供了一個你我值得思考的空間。

> -------------------------------------------------------------------------- <

發信人: franceworm@kkcity.com.tw (平淡生活的幸福),      看板: movie
標  題: 關鍵報告的感想..
發信站: KKCITY (Tue Jul  2 20:30:16 2002)

這是我在其他站po的..貼來這邊  
看完了關鍵報告..覺得蠻值得一看的囉!!尤其情節的緊湊度跟特效都做的不錯...
不過..看完感觸最深的..還是裡面的一些"有深度"的對話..
(不是那句"為什麼2054年還沒發現感冒的特效藥??")
下面算是看完的一些感想吧..

那三個可以預知未來的"人"(還是神?能夠預知未來的不就是神嗎?)..
只因為"基因的缺失+科學上的失誤"讓他們的超能力成為預防犯罪的有力工具..
(人可以被作為工具嗎?被作為工具的人還能稱做是人嗎??)

預知的的謀殺案被制止了.   那預知的內容與事實就成了矛盾..  既然有人能預知
犯罪..就能反向利用人性的心理誘導人犯罪.  (阿湯哥就是這麼被陷害的....><...)
為什麼先知們只能看見部分的未來??因為在最關鍵的那一剎那..
決定權還在自己手上..  "You can choice"
每一個決定都可以改變未來..所以要謹慎現在做的每一個決定..
(存在主義好像就是這麼說的)

所以.未來是駐定的嗎??..真的有人能預知未來嗎??  我還是相信渾沌理論..
這種測不準.非線性..靠機率..也許才是上帝的力量..
重要的是..每一個決定都很重要!!..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有什麼樣的未來??
就..好好決定吧..^^

先知活在未來..悲傷的人活在過去..未來還是"未"來..過去終究"過"去.
我們活在現在..認清現在的每一件事..為未來做萬全的準備..
人因為有"未來的概念"..所以為人.. 但是得知未來的每一件事..那生命就
不值得延續..生活就沒有意義!! (好像變成教科書一樣在說教了..><..)

呼..我這一生到底做了多少XX的決定??..造就了今天的我呢??
"XX"應該不能說是錯誤了..因為已經成為事實了..
成為必然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嗎???

> -------------------------------------------------------------------------- <

發信人: kevinjl.bbs@ptt.csie.ntu.edu.tw (凱文。JL),        看板: movie
標  題: 關鍵報告-預知犯罪系統的運作原理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 (Fri Jul  5 16:19:46 2002)

   在電影中,並沒有詳細說明此套系統運作方式但是從影片對此系統的敘述,加上對電腦的認知可以慢慢了解此系統的運作方式,也可以明白在電腦中感到疑或的部分。

   此系統比較現代化的東西,其實只有腦中影像具體化
   能夠把腦中想像的影像,直接轉化成影片檔。這是劃時代的發明
   也說明該時代是自己編撰電影的時代。

   有了將腦中影像紀錄下來的設備,另一個關鍵就是能夠預知
   未來的人。從女預知者能夠預知下雨,預知追捕警察的動作
   都顯示女預知者的預知能力,不僅限於謀殺事件。
   人只會對自己在乎的事情感興趣,預知能力似乎也是如此運作的
   他並無法預知樂透彩,但是他能夠預知自己的追捕過程中會遇到什麼事件
   並利用該事件。

   有了腦中影像或設備及預知者,如何組合成謀殺案犯罪預知系統?
   其關鍵在於篩選資訊。而如何篩選影像,靠的是操作人員與電腦的篩選,
   預知者泡在科學家認為最適合預知的水池中,不斷的製造影像
   有時是他自己的童年回憶,有時是一個人的面孔,亂七八糟的環境景物
   人工無法處理這些資訊,只好依賴電腦來篩選,於是電腦便把有血腥
   的畫面篩選出來,在經過操作員的認定之後,產生木球。
   所以木球的產生是經過操作員篩選認定是謀殺案件,所以一但操作員
   認定影像是同一事件,就只會出現一個木球。

    茫茫的資訊中,預知者要循什麼脈落,來預知案件,在於人的殺機
  引起預知者根據這個殺機去預知未來的影像。也就是說預知者先感應殺機
  然後循著此殺機去預知其會發生的影像。

  此時預知者已經感應到此殺機者的影像,但是電腦在篩選影像時並無法判斷
,這個影像是路人,或是預謀殺人者或預謀被殺者,因此在調腦篩選中這個影
  像是不被理會的。預知者,循著此殺機,不斷預知畫面,有整個謀略的過程
  但是電腦無法判斷這個過程是什麼意思,因為預知者僅能看與聽,這個人正
  進行的事情,而預知者的腦中影像,是不斷的有其他影像干擾,整個謀殺的
  過程影像是跳躍式的,就好像把1000部電影中每一格畫面,打亂重新貼成一
  卷影片,我們無法看到任何有意義的劇情一樣。
    是電腦把有死人血腥謀殺的畫面篩選出來,再篩選有相關的景物。
  提供給男主角判讀找出謀殺案點,加以阻止。

    了解此運作方式,就可以很清楚的解釋,為什麼 拉瑪可以設計約翰了。
 拉瑪知道他動了殺機之後,預知者就會產生預知的紀錄,但是這些資訊是會被
 電腦過濾掉了,只要沒有殺人的動作,就不會被電腦判斷為謀殺事件。
 拉瑪雇用一個人在飯店等,也進入預知者的影像中,但是同樣電腦不會
 篩選出來,然後就是拉瑪充分的利用預知者的盲點去完成他的謀殺案件了。
 預知者預見到拉瑪雇用一個人在飯店等,再來預知者腦中出現約翰殺人
 是預知者的推論,或是預知者的預知能力???

 因為這個推論,才能使整件事連串起來
 如果純粹預知,那個人只會不斷的在飯店等下去,但是預知者用到了推論  
 預知者推論如果約翰看到他會殺了他,然後影像被電腦篩選,
於是約翰得知訊息所以使拉瑪的陰謀能夠啟動。

> -------------------------------------------------------------------------- <

發信人: uly.bbs@bbs.cis92.net.remove.me (尤利),         看板: movie
標  題: 關於關鍵報告 (劇情洩漏)
發信站: Catpit_BBS (Sat Aug  3 06:02:54 2002)

好不容易在下檔前抽出空去看了
回來除了在滿心激動的情況下看了幾乎七百篇關於其的文章
並對其做些整理與感想     首先對許多人提出的bug 我的看法

一、他是一部戲劇,這是不可否認的,一堆BUG的討論,我覺得很多只要以
    "戲劇"為前提,那些真實性都是為了戲劇性而犧牲,根本不需這麼care
    我個人唯一覺得不可諒解的只有那個被通緝,甚至被關的john的眼球可以
    aceess 許多地方,這應該是最不合理的。其他如為何lama要第二次親手
    殺,而不找另一個殺手,很明顯,為了讓他在記者會上大家赤裸裸的看著
    他殺人(很明顯的戲劇效果,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大快人心的感覺),為何要用
    木球,echo的殺人手法,眼睛蒙繃帶那段,許許多多的地方如果這麼care
    真實性的話,那部要拍電影了,拍紀錄片好了,其整個氣氛與張力、節奏感
    都會相當的差,戲劇往往重視的當時觀眾的衝擊與接受度,
    以這點我覺得本片相當的成功。

二、此作為科幻小說改編,要看小說與電影,第一你要相信其假設,否則
    根本不用看了。其假設很明顯,"先知能夠看到殺人現場的影像"。注意
    只有片段的影像,所以只有現場情況,一切動機預謀與其他糾葛完全不知
    ,且此影像"並非未來",此點最重要!且也是本片主要討論之一的目的。
    john與lama的兩個案子就是最明顯要告訴觀眾"先知說的未來不是絕對,
    you still can choose!!"(連先知也一直這麼說)光這一點,就是否定
    整個pre crime系統的最關鍵的地方。

    所以時光謬論:
    我預先知道A發生,在A時間點到時成功阻止其發生,A實際無發生,
    那為何我預知A?

在這裡是不存在的,因為你預先知道的A根本就不是"真的未來",只是這麼
多種的 B,C,D,E.....等等可能性事象的其中之一(但其為殺人故被先知所預測)

與其爭議這麼多的小地方,不如從整部戲最關鍵的地方去著手,是的,也就是
"關鍵報告"到底是什麼,我覺得這個譯名真的很好,以原文來看的話 "Mironity"
只的是"少數、少數群",當觀眾看到發明該系統的博士時,很容易的想像為
"關鍵報告為當三者起衝突,多數決時,被忽略掉的部分" (博士透露衝突性時
也就是片中第一次的透露"先知所言並非未來唯一性"),而john也是如此的認為
他賭定自己不會犯案,所以相信有另一份 "Mironity report" 被忽略,而那是可以
證明自己清白的證據,而當時還是很相信系統,畢竟是自己六年的辛苦結晶!

他相信有另一份"不一樣的" "可以證明他無罪的報告" 在那位女先知的身體裡!
而後來一切證明他的確有殺該人的動機,所以他自嘲自諷可笑地說:
「根本沒有Mironity Report!!」

但後來劇情急轉直下!!六年來自己不斷實行的pre crime 系統被他自己推翻了!!
他自己克制住了自己在系統預測所看到的影像,未來是可以改變!且接下來的
一些劇情(FBI agent 那個scene與gnow和johen的對話),相信峰迴路轉的嚇到
了不少觀眾。

So  到底什麼是 "Mirority Report",這時前因後果都串起來了,一個主要的Key
就是那個溺水的file,其後面被lama以echo方式技術性的刪除,但一直被存在
女先知的體內。另一個主因當然是希望她媽媽的冤案能洗刷,所以整個系的
主軸就是那位女先知透露john該file->引出lama對john的殺機->其後一連串事件。
這個可以揭穿lama惡行,並毀掉整個precrime 系統的極密裏 file,
就是整部戲在追尋的「關鍵報告」。

    總評,看完本片第一個感覺就是,很久沒看過如此優質的電影,兼具娛樂性
    戲劇性、而成功的用許多伏筆刻畫其劇情性。整部片很長,真的很長,但沒
    有一塊多餘的贅肉,兩個小時左右的片幾乎沒有冷場,不會讓人覺得無聊,
    實在是讓人忍不住拉著周遭的朋友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