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鷹計劃》網友討論-4


作者: throwtrash.bbs@bbs.pu.edu.tw (生命之水),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靜宜計中BBS站 (Sun Feb 24 01:19:13 2002)

劇情提示: 本片是根據真實的戰爭改編而成的,還原1993年索馬利亞戰事,此事是柯林頓在美國總統任期外交史上最挫敗的一次,是繼越戰之後最慘重的火拼。

1993年,一組受過專業訓練近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在非洲執行一項人道救援任務時,因誤判情報,兩架黑鷹直昇機被敵軍擊落迫降至索馬利亞,秘密任務衍生成戰爭事件。

數量不到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必須對抗5,000名以上索馬利亞暴民的猛烈攻擊,在雙方人數和火力相差50倍的緊張情勢下,兩方展開一場無可避免的戰役。雙方激戰十五小時,堆積如山的彈殼灑落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的戰場上,當時戰況相當慘烈。

美軍增員前往救援,並堅持「無論生死,所有弟兄都要回來,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同袍」。

b.關於劇情的省思:

自從去年九一一事件之後,美國總統小布希就展開一連串的反恐怖戰事。開始派兵至中東地區,對策劃九一一事件之恐怖組織展開報復。

美國大兵在異境打戰,其實每天都有很多類似黑鷹計劃中的情節上演。美國士兵擁有高科技武器可以對抗敵人,反過來當他們不幸被敵人擊落時呢?這真的是值得我們省思的問題吧!

c.關於配樂:

黑鷹計劃的配樂,市面上似乎還沒有見到(不知道買的到嗎?),配樂者是漢斯季默(HANS ZIMMER)。這張配樂的前半段採用了中東民俗風味的異國曲調,中間有幾首配樂中以電子節奏比較強烈的曲風,再滲了直升機的螺旋聲!

漢斯季默還採用了人聲輕輕吟唱出,士兵想活下去的那種內心吶憾,曲風一點也不激烈,反而有些平靜!在第十二首曲子,Tribal War是描寫戰事所以才稍稍有點加入了強烈的節奏。

簡單的說起來,黑鷹計劃中最重要的除了電子戰、士兵掉在異境的肉搏戰和內心求生存的三方面戰爭,讓這部電影配樂有著最重要的三大原素:異境的民俗音樂、描繪人心的小提琴及電子戰的電子音樂!

d.結論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這部電影要2月22日才會上映,想要聽音樂的朋友可以在相關連結中,去SONY的網站,有提供試聽!

> -------------------------------------------------------------------------- <

作者: ryanhsieh.bbs@bbs.cs.nthu.edu.tw (19"螢幕真他媽讚啊),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Sun Feb 24 02:03:42 2002)

  我今天去看了  其實我認為....這部片是以史實取向的....跟搶救雷恩大兵一定不一樣....  喜歡軍事的人很值得去看....這個故事我很久以前看軍事雜誌就知道了  所以我更想去看電影體驗一下事件始末

  之前我只知道這事件美國陣亡了19名特戰部隊成員    是有史以來美國特戰部隊最大挫敗....事後遺留戰場士兵屍體還被脫光衣服遊街  兩名三角洲狙擊手追贈了越戰後首次的象徵最高榮譽的國會榮譽勳章  其中一位父親在頒獎時拒絕跟柯林頓總統握手以示抗議  事件參與的隊員半數都獲頒十字勳章或銀星勳章

  另外因為本片拍片獲得了國防部大力支援....可以看到從未在電影出現過的 MH-60L跟 MH-6特種作戰直昇機  劇中演員還特別到美國突擊兵跟三角洲部隊訓練營接受短期訓練實際體驗  不過純粹想看娛樂性電影的人看這部片一定很失望吧

  我倒是覺得它很像大成本紀錄片而不像一般電影  這片在美國會賣座應該跟911事件有很大關係吧....  而且這在93年時在美國就是很大新聞了...美國民眾應該都會想看

> -------------------------------------------------------------------------- <

作者: ulics.bbs@bbs.cis.nctu.edu.tw (白痴),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交大資科_BBS (Tue Feb 26 03:24:38 2002)

> General Garrison是Delta的指揮官和行動指揮官
> 對他來說 指揮DElta就是給予最大協助然後放手不管
> 但ranger不能這樣指揮 造成一些問題
> 而且也沒在行動前確認delta 還是ranger的頭是地面指揮官
> 基本上Garrison給命令的時機都算正確

        檢討movie中指揮的問題:
        1.基本上這個行動困難度很高,
理由一、白天進入敵軍陣營中,綁走對方的高官。這樣子會引起敵方的總攻擊。
二、行動的地點,不是平原開曠區,有太多,建築物可以提供敵方躲藏。
三、己方沒有絕對的武力可以壓制對方,或是當戰場不利的時候,
可以提共一個有效的掩護、或可以快速撤退的武器,ok!我當然指的是
足夠的裝甲車、坦克車。
所以一開始他們在作戰會報就提出重點,無裝甲車的支援。

        2.所以要達成Garrison所希望的全面性的勝利,quick in and quick out!
所需要的條件:奇襲加上計算時間。也就是要像搶匪搶銀行一樣,
突然進去然後限時3分鐘,3分鐘後就算搶不到也必須撤退。

奇襲方面的失去當然就是周邊小孩子,拿行動電話,將情報反應給索國民兵,
所以如果要成功的話,周圍的索國人民不能再予以信任,必須將他清光予以
疏散。再來就是時間,時間最重要的話,在於20min中內,必須撤退,
如果在15min時無法達成,也必須集中人員,快速撤退,如果有人死亡的話,
20分鐘無法運走的話,就予以拋棄。其實主要就是讓對方無法反應,
而避免被圍困,而造成更大傷亡。

        3.所以感覺上如果要以行動準則來說,Garrison的錯誤的話!是有點難!
我只能說,這個計畫一開始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錯誤,而他是指揮官,他同意
這個計畫,卻無法control這個戰爭。所以戰爭會演變成無法收拾:

1.美軍參謀的問題。
2.指揮官,明明知道缺乏裝甲車,有可能造成問題,當然他的高層拒絕提供裝
甲車,也是問題,但是他應該堅持無裝甲車就應該放棄這項行動。他沒有堅持。

3.他在行動之前未能與巴國第十山地師,協調而希望他們能夠提供必要的支援。
所以一開始巴國第十山地師拒絕突然援助,後來強力要求下才予以出動,但是
不能怪巴國,因為妳一開始就自作主張,而出事情卻要我們cover,感覺上有功
你要搶,出事情就脫我們下水,希望我們幫你們擦屁股,這樣子誰爽?
我想以後 Garrison和聯合國部隊開會的時候,Garrison最好不要說話,
一說話人家不爽會兔妳。

 4.戰術上的錯誤:

1. 他不應該坐要在辦公室指揮,當敵方燒輪胎的時候,他如果親臨戰場的話就
應該下令予以retreat,因為已經失去奇襲,而這項任務要成功的條件,是
奇襲。

2.過於婦人之仁,不放棄每個隊員,哈哈!好笑得原則!為了一個快死的人,
自己死了更多人,對方也死了更更多人,看了這movie妳還不瞭解,戰爭是
人最愚蠢的行為之一嗎?所以原則就是快速結束這場戰爭,妳過去是要綁人,
不是要殺人。

3.胡亂指揮,當第一架black hawk down的時候,他應該就知道對方採取的戰術,
是圍點,而那一點就是飛機出事那一點,他們擁有空中,人群移動的方向,
都很清楚,所以應該放棄那一點,採取撤退(但是這需要擔當,以後他可能
必須親自跟第一架black hawk那4人的親人,解釋放棄他們是為救更多的人),
但是他就是沒有擔當,硬生生命令自己的人員進入敵方的包圍圈。
如果是為了消滅敵方的話,還有一項做法,就是叫自己的部隊先退出包圍圈,
予以反包圍,包圍住叛軍,但是他們的任務不是這項,所以就只有快速撤退。

4.延續第三,結果他的指揮,到最後不倫不類。因為殺人消滅敵人不是他們的
任務,但是他們為救自己人,不得不被迫殺人,所以已經失去戰場的主動權,
也就是主宰戰場,也就是如果要殺人滅敵的話,就予以反包圍,如果要綁人的
話,快速撤退是必要條件。Garrison那時候太多原則,腦中不清晰,搞不清楚,
只有準則一票!

5.空中武力的使用不當,空中武力是他們的王牌,但是他暴露自己的王牌,
在對方可攻擊範圍圈內,並且未加以集中,所以空中武力應該予以只式一方面
離開對方 RPG可以攻擊的範圍,並且聽候指示必要時予以突擊對方。
而不是救援,救人前看看自己會不會死。

所以結論,他適合擔任軍團長,執行最高指揮所咐予的行動,但是如果要他
擔任獨當一面的指揮官的時候,他不太適合。缺乏擔當,自信,創意與堅持。

> -------------------------------------------------------------------------- <

作者: Richie.bbs@bbs.ee.nthu.edu.tw (末日隱者),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清華電機☆ (Tue Feb 26 05:56:41 2002)

>         3.所以感覺上如果要以行動準則來說,Garrison的錯誤的話!是有點難!
> 我只能說,這個計畫一開始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錯誤,而他是指揮官,

   可以這麼說    Garrison受到白宮的壓力 只好在情報不明下出手

> 提供裝甲車,也是問題,但是他應該堅持無裝甲車就應該放棄這項行動。

裝甲車的問題在所國的狹路上 會失去其優勢   Humvee則較小 幅和
quick in quick out的戰術想定  convoy迷路只怕不是能預料到的
書裡面就有提到巴基斯坦的坦克不願帶頭   要求要在救援車隊的中間
最後還是Humvee帶頭 不過行動有如龜爬   因為車隊太長
好在他們的對手只是武裝訓練遠遜的民兵

> 自己死了更多人,對方也死了更多人,看了這movie妳還不瞭解,戰爭是人最
> 愚蠢的行為之一嗎?所以原則就是快速結束這場戰爭,妳過去是要綁人,

其實他的救援並不能算錯 要知道直昇機掉落的地點   美軍一定比民兵快知道
而且主要任務已經達成   所以基本上是轉移據點 在直昇機周圍建立防線
只要彈藥補給不出錯 民兵很難攻破   再加上空中火力支援 算妥當
所以Chalk 2 Delta 主力 被拉過去 但Chalk 4   因一開始就降落錯地點 後又迷路
最後反而搭上convoy回基地   當時同時也拉Chalk 3 4往第一crash site
但第二架又下來 在南邊 臨時改命其向第二crash site移動   但由于路障 情報不明
事實上只差一道路障就能在第二 crash site建立據點 加上ranger士氣低落
只好據守   最後變成一個長L的防線 互相也不明友軍位置   就被定住

後來雖想放棄第二crash site  但地面指揮權未定Captain Steele要Delta 下來他那
Captain Miller希望 Raner上來他那兒後雖Miller願意南拉他的delta
Steele又覺得好像都是delta在替ranger揹黑鍋
不要他們南下 最後只有他那邊的delta和部份ranger北拉
但剩下的ranger沒有人願過對街去建立據點 結果不成

> 是圍點,而那一點就是飛機出事那一點,他們擁有空中,人群移動的方向,
> 都很清楚,所以應該放棄那一點,採取撤退(但是這需要擔當,以後他必須
> 親自跟第一架black hawk那4人的親人,解釋放棄他們是為救更多的人),

六人 而且五人未死 要直接放棄有點說不過
西邊3個block就是Chalk 2 加上delta, Chalk 4跟空援
按理說他們會先到 民兵基本屬于不同團體 稱不上什麼
整合的圍點打援戰術  事實上2nd site的pilot還曾易手 被另一派民兵搶去

> 5.空中武力使用不當,空武是他們的王牌,但是他暴露自己的王牌,在對方
> 可攻擊範圍內,並且未加以集中,所以空中武力應該予以一方面離開對方

身為pilot看到弟兄在下面拼 自己都會主動想支援   電影有一段處理有點亂
一一架小直昇機 後面只剩一個delta槍手還在  2nd site用一支M16往來空援
空中行動的協調官   叫他別在搞這種bullshit立刻拉出 還得再三申令
他才拉出 第二架下去的也是主動請援的

> -------------------------------------------------------------------------- <

作者: Richie.bbs@bbs.ee.nthu.edu.tw (末日隱者),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清華電機☆ (Thu Feb 28 01:52:12 2002)

> : 當時上車的人 看到敵人已經開火 就很怕中RPG
> : 一發正中 說不定一起拜拜 還好民兵的RPG
> 請問RPG的全名是什麼?

  Rocket Propeled Grenade

> -------------------------------------------------------------------------- <

作者: Eagler.bbs@bbs.cs.nthu.edu.tw (清華電台--梅竹夜話),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Thu Feb 28 02:53:40 2002)

因為一時興起和同學學去看的   因為聽大家兩極化的評語而專注去看
因為專注的看而陷入片中的情緒   所以 看完電影 一段時間依然震憾
基本上他是一部很棒的戰爭紀錄片    雖然有很多爭議   但電影呈現的戰爭鏡頭
都使我感到十分難過   我不喜歡戰爭到了極限   因為不管死的是美國人或
索馬利亞人  都是人   他們的生命是不應該如此輕易被殺害死去的
再加上電影特寫手法的渲染    更是發人深省    戰爭的可怕

我覺得電影片尾的對白說的好    沒有人想當英雄    只是時勢造英雄
這是一句非常無奈的話...  一切的一切都是時勢使然    我們不然改變什麼
但我們應該從其中獲得一些教訓    那才是這部電影有價值的地方

我對那些看不懂電影的人不以為然    就如片中的對白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還要去打仗     我沉默不語    因為他們永遠不會理解的.... "

> -------------------------------------------------------------------------- <

作者: Richie.bbs@bbs.ee.nthu.edu.tw (末日隱者),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清華電機☆ (Fri Mar  1 06:03:02 2002)

> > 如果你仔細想一下部隊移動就會覺得很亂
> >  因為Josh Hannet一個人演了三個不同Chalk士官幹的事
>     分段一下   因為 Josh Hannet 一個人 演了 三個 "不同 Chalk士官 幹的事"
>     請問"......"之處是什麼意思阿...看不太懂~~

  我看的時候因為有在記各人任務位置 看完就覺得怪怪的
   4
        2         crash


   3    1
摔 Blackburn 是Chalk 4 播一半人是送Blackburn到主建築
墜機點在東邊 不拉Chalk 2 反而拉Chalk 4(Josh)  有人這樣拉嗎

到直昇機者是 Chalk 2 不是Josh的Chalk 4
再來 那個流血致死的是Chalk 1 變成Josh的人 可是
Josh守地的直昇機不見了   簡單來說 那台直昇機是一會在這 一會又不見

> -------------------------------------------------------------------------- <

作者: Arbus.bbs@ptt.csie.ntu.edu.tw (千千尋神隱),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Thu Feb 28 16:21:20 2002)

  黑鷹計畫.....我覺得這是搬上大螢幕的CS
  戰爭片  通常都在反映戰爭的殘酷  這一點搶救雷恩大兵和黑鷹計畫都做到了
  但是雷恩大兵的戰爭好看多了,也有戰術的部屬和制高點狙擊手的攻防
  黑鷹計畫...從頭到尾都是火箭砲..Go Go Go  and  cover me
  戰爭的時空背景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    戰爭的目的卻不一樣

  我覺得影片中最棒的安排是兩位索馬利亞人說的話
  這是內戰,這是索馬利亞的事,這是戰爭
  只有這裡稍微點醒美國向來以世界警察自居,到處打別人仗的失敗
  所以,美國軍人只能說出他們打仗是為了榮譽,為了兄弟,為了所愛的人
  不惜犧牲生命  但是把自己和兄弟送到不相干的地方執行任務卻是自己的國家
  到最後還是要讓喬許哈耐特說一段粉飾太平的話,我覺得那裡是大敗筆

  19人比1000餘人    美軍殺了1000餘人,只為了一個綁架案
  他們總是這樣搞,所以才會搞出個911
  黑鷹計畫很有勇氣的點出了美國的愚蠢,我覺得這是不錯的地方

> -------------------------------------------------------------------------- <

作者: fightsoul@kkcity.com.tw (大黑天),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KKCITY (Sun Mar  3 11:25:20 2002)

> 民兵會知道美軍有行動根本就是另外一回事
> 當8架直昇機編隊從海岸線飛越時不是有個在對直昇機招手的小孩
> 他不是在放牛  而是手上拿著對講機的斥候
> 這種預警方式早在我國抗戰時期就已經被廣泛使用了
> 更何況  美軍也是有內線在提供情報
> 出問題的地方在於誤判民兵的火力以及沒有足夠的預備部隊支援

在我看來,最大錯務在於進行白天的特種作戰.雖然目前情報只掌握當時的開會
地點.  但不一定要在當時立即行動,不妨確實掌握艾迪得過夜處再行動.
此外當敵人以優勢兵力包圍時.應脫離特種作戰狀態,進入常態作戰態勢. 步兵
裝甲兵建立戰線並迫近.一方面使敵人分兵防禦,而非再派弱勢小股部隊進入.
一方面使用空中巡航壓制,不要讓孤拎拎的救援黑鷹去面對刺針.

> -------------------------------------------------------------------------- <

作者: fightsoul@kkcity.com.tw (大黑天),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KKCITY (Sun Mar  3 11:47:00 2002)

> 什麼是遊騎兵和三角洲部隊   有什麼不同嗎

三角洲是正規的以小隊為單位的特種單位,可執行除單純攻擊之外的複雜任務
如潛入刺殺,綁架,爆破,護送,指引與情報收集.其運用主要是戰略性的. 遊騎兵
往往是是以營級做戰術突擊,其運用主要是用直昇機潛入實施攻佔,或據點固守
三角洲比較講究隱匿性,而遊騎兵則依賴快速運動所得到的局部火力優勢.
三角洲的訓練成本較高,但任務難度也較高,失敗率頗高.

> -------------------------------------------------------------------------- <

作者: jimulder.bbs@ptt.csie.ntu.edu.tw (無  臉  男),        看板: movie
標題: Re: 黑鷹計畫
時間: 批踢踢實業坊 (Thu Mar  7 19:19:54 2002)

Black Hawk Down: White American Up
-–「黑鷹計畫」的符號分析
黃浩榮(傳播學生鬥陣成員/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研究生)

「誰控制過去,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 George Orwell (Nineteen Eighty-Four).

商業電影是社會優勢階級藉以傳佈主控意識形態,整編群眾並穩固既
有權力結構的文化手段,不論於全球或在地的視野脈絡下皆然。其特
徵在於透過高度娛樂的大眾文化形式來卸除群眾的政治敏感意識,淡
化階級之間的權力從屬及壓迫關係,吸引群眾大量消費之際,也誘使
他們接納並認同當權者所欲的意識形態,進一步鞏固、再製原有的文
化霸權與社會型態。

商業電影是鉅額資本與媒體技術的密集聚合產物。資本的流動,主導
著當前全球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秩序;媒體的運作,為群眾詮釋世界
,為社會銘刻文化內涵與價值認同。在西方,資本與媒體二者高度匯
流的結果,鍛鑄出獨步全球的影視工業,得以經由影像符號的武斷操
弄與拼貼,再現人類歷史的任何一段史事,掌握了書寫世界歷史的詮
釋權力 — 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西方電影工業,而以美國尤最。

當前台灣的賣座鉅片「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以下簡稱BHD
),即是一部典型的「歷史再書寫」影片,透過跨國資本與媒體技術
的結合,再次呈現一九九三年發生在索馬利亞的一段戰爭往事。整部
影片伊始,即以靜謐的文字陳述,來「說明」(其實已經是滲入特定
政治觀點的歷史再詮釋)美軍三角洲(the Delta)部隊何以來到索
馬利亞。我們不妨針對此事,比較一下來自美國官方網站、中文官方
網站(在台灣)、香港以及中國網站在影片簡介中的不同說法:

美國版:「美國於一九九三年派遣菁英部隊前往索馬利亞執行聯合國
的〝維安工作〞。他們的任務是逮捕當地首要軍閥M. F. Aidid的幾
位高階將領,以平定索國境內的內戰與飢荒。」(標記為作者所加)
(http://www.spe.sony.com/movies/blackhawkdown/)

台灣版:「1993年,一組受過專業訓練近百人的美軍突擊隊,在非洲
執行一項〝人道救援任務〞時,因誤判情報,兩架黑鷹直昇機被敵軍
擊落迫降至索馬利亞。」(http://www.bvi.com.tw/blackhawkdown/)

香港版:「1993年10月索馬利大飢荒,美國派出特種部隊〝逮捕索馬
利軍閥穆罕默德阿帝的爪牙及維持秩序〞。」
(http://hk.movies.yahoo.com/020116/32/e6om.html)

中國版:「 1993年10月3日,美國派遣人數約120人的特種部隊到索馬
利亞,以〝幫助當地政府清理當時混亂的社會秩序〞。上尉麥克‧斯
蒂爾帶領這些士兵乘坐8架黑鷹直升機來到了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沙。
〝他們俘虜了2名索馬利亞高級軍官,從而導致了一場持續時間很長的
火拼〞。」
(http://www.filmsea.com/show/oversea/200112280007.htm)

筆者無意於此進行歷史真實性的商榷(若依現象學觀點視之,也根本
無此必要)。重要的是,儘管這些對於BHD的文字敘述來自不同地區(
可惜沒有索馬利亞版),語意內容略有差異(特別是中國版),但基本
上這些文字敘事皆受制於原影片的內容敘事(當然,直接從美國官方網
站所譯出的文字更是如此),幾乎都呈現出相同的、有利於美國形象的
敘事主軸:「美國這次的軍事行動是人道的、正義的」,而非一種目的
性的軍事侵略或武力介入他國內政。即便向來反美的中國,試圖將影片
內容作不同詮釋,但也只限於表面的語意重現,而無法顛覆深植於影片
中的美國普世價值。

換言之,BHD如同其他好萊塢影片一樣,成功地將美國精神(自由、正
義、和平、人道等價值理念)鑲嵌於文化工業產品當中,向全球各地行
銷獲利,也成功地取得關於這次戰爭的歷史定義權。市場大眾消費影片
的同時,也再次消費了美國本位的主流普世價值,並接收了關於這段史
實的美式詮釋。

對立的符號結構

除了鉅觀的敘事內容,我們可以試著深入BHD中微觀的符號使用,來尋
繹其中所潛藏的二元對立邏輯、迷思以及意識形態。Levi-Strauss認為
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是人類用來感知世界的最基礎意識架
構,因為這種「非上即下」、「非左即右」、「非內即外」的二分結構
,最易於人類認知與選擇,也最易於用來設定群眾的自我認同。

而在BHD中,整部影片所呈現的二元對立符號及意義(外延義及隱含義)
,較顯而易見者包括了「美國:索馬利亞,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安定
:動亂,富裕:貧窮,先進:落後,白人:黑人,軍隊(訓練有素):
軍閥(目無法紀),正義:邪惡,人道:殘忍,我寡:敵眾,殺人有理
:殺人有罪,光明磊落:陰險狡猾,觀眾同情:觀眾厭惡」等等。無庸
置疑,這些具象的對立符號所組合的結果,建構出有利於美國/人的正
面國際形象及歷史地位,也同時賦予索馬利亞/人負面的形象與地位。
而觀眾在觀看影片的同時,也能一目了然地區辨出該次戰爭中,熟善熟
惡,建立起自己對這段史實的認知與觀點。

這種對於BHD的解讀策略(即S. Hall所謂的優勢解讀),在與美國友好
或長期受到美國文化殖民的地區(如台灣)確實容易形成主流氛圍,有
助於美國對世界歷史的書寫與控制,也同時維繫了美國霸權的存在與安
定;但對於反美國家(如索馬利亞),這條預設於電影中二元對立符號
的解讀途徑,無疑是種帝國主義式的屈辱與塗污。

此外,片中尚有一條看似隱藏但卻至為緊要的二元對立軸線 – 「死亡
」。據BHD片尾字幕所示,在該次戰役中,美軍共有19名人員陣亡,七
十多名受傷,而索馬利亞方面陣亡人數則逾千人。

然而在影片中,每名美軍的死亡皆被予以「人性化」處理(較貼近真實
戰爭中血淋淋的傷亡場面),甚至是「放大」描寫,譬如近距離的傷亡
狀況特寫、個人痛苦與情感的強調、延長個人入鏡時間、加入煽情音效
等等。但是,索馬利亞民兵的死亡,在處理方式上則宛若天壤之別,多
是典型「一聲槍響,一人倒下」的跑龍套作法。在全面長鏡頭的遠眺式
戰爭畫面處理之下,每名索軍的個人性被渺小化,甚至是「去個人化」
。一切走馬看花,沒有個人傷痛的特寫,也沒有煽情音效。索國人民在
影片中不被允許留有「個人」的存在,「個人」是美國人的專屬權利。

是故,在BHD的場景呈現中,常常可見孤立待援的美軍身陷困境,成群
的索國民兵以及手執石塊的索國民眾宛若飢餓的蝗蟲般蜂擁而至,美軍
在重圍中瘋狂掃射,一排排的索國人民接連倒下…最後,彈盡援絕的美
軍壯烈犧牲。在如此顯著的符號差異待遇之下,令人不禁懷疑,美軍射
擊的對象是否為某種不知名的邪惡地底生物,又美國人向來引以為傲的
「人權」大纛,於焉何在?

要言之,這是媒體「阿富汗主義」(Afghanistanism)的另類表徵,每
位美軍均被視為「獨特的個人」(distinctive individuals)來個別
對待,而所有索馬利亞的民兵及人民,則被概化為一群高同質性的「受
忽視的大眾」(ignored mass),甚至被矮化為有如獸群(herd)般的
次級地位。這種賦予交戰雙方不同比例的死亡描寫,展現出另一層次上
的二元對立「人:非人」,劃分出截然二分的疆界,不僅賦予雙方彼此
迥異的角色光譜 – 美軍是人,索軍是獸,兩軍交戰的情境,恰如片中
美軍乘坐直昇機在草原上獵殺獅子的景象 – 也更易於引使觀眾選擇走
進「認同美軍、同情美軍」的行列。

族群差異的影像表述與種族意識形態

在BHD中,種族對立(主要是黑人-白人對立)的衝突因子深埋在交錯複
雜的敘事內容與符號結構當中,也明顯構築出另一層的二元對立架構。

首先,在影片中雙方人口的種族組成上,索國民兵及人民全數為黑人所
扮演,而近百名的美軍精銳部隊當中,只有一名黑人,其餘皆為白人所
飾。這或許與「戰爭發生在非洲」的實際地域性有所關聯,從而形成壁
壘分明的黑白對立結構。因此,或許人口組成比例上的差異,在此未必
能真正有所象徵,讓我們進一步檢視不同種族在影片中的形象再現。

其一、戰爭的過程中,美軍(白人)人數雖遠遜於索國民兵(黑人),
但卻是一批訓練有素、配備精良、紀律清明、嚴守人道立場的優秀菁英
;反觀索國民兵則被刻畫為一群素質低劣的散兵遊勇、手無長物的激進
暴民,作戰漫無章法,手段殘酷,漠視人權。

其二、影片內容雖然勾勒出索國人民(不只是民兵)對於美軍的仇恨行
為(如群眾拿著石頭、棍棒痛毆美軍),但卻未曾有解釋該仇恨源由的
隻字片語出現。造成去脈絡化的「真實片刻」(reality of moment)
,於是畫面只見「索國人民圍毆美軍」、「黑人攻擊白人」的片段情景
,無從得知仇恨背後的歷史肇因,極易讓人對於黑人與非洲國家產生負
面的意義及形象構連。而去脈絡化的、片斷的真實再現,實乃任何時代
的權力主控者據以書寫/重書寫歷史,將自身抽離舊有的、不利的歷史
條件,並煽動大眾排外情緒的重要宣傳策略。也正是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在其名著《一九八四》中所重申的:「誰控制過去
,誰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誰就控制過去。」

其三、在影片中,美軍一再地約束部隊隊員開火的適當性,不可任意殺
害無辜(特別是婦女和小孩);但是索國人民在影片中的呈現,卻是不
分男女老幼,皆出現持槍與美軍作戰的畫面。一方面,在去脈絡化的片
斷影像再現之下,我們幾乎無從得知為何索國人民對於美軍有如此血海
深仇,以致所有人民皆奮起抵抗(依索國的立場);另方面,在影片的
符號組合理,觀眾所直接目擊的是「索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對美國人
開槍射擊」。這樣的再現方式,形構了「美軍是人道的」、「索軍是殘
忍不仁的」的迷思。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一幕索國婦女拿起槍械將要對美軍開槍時,卻被美
軍射殺的景象,開槍射殺這名索國婦女(黑人)的,正是美軍當中唯一
的一名黑人成員。換言之,「婦女持槍掃射」、「男性槍殺女性」這些
有違主流人道價值的行為,完全交由黑人角色承擔,而白人美軍則巧妙
地避開這些有損自身形象的舉措,維護了美國人/白人在媒體中所一貫
保有的「文明、現代、善良、有禮、理性」等形象。

除上述之外,影片中對於索國人民(黑人)的形象再現,仍然不脫「原
始、不文明、貪婪、邪惡、不理性、愚蠢、野蠻」等美國媒體對於黑人
族群不利的傳統刻板形象。BHD對於黑人/白人、美國人/索馬利亞人
的差異形象建構,不僅又組成另一層次的二元對立,也框限了全球大眾
對於黑人(特別是非洲國家的黑人)的認知角度,擴深其他種族與黑人
之間的意識形態對立,更使得弔詭的族群優越/自卑感、主/從關係愈
發根深蒂固,並維繫現有主控階級(美國白人)的正當性及權威性。

結語

電影是一國得以宣揚本國文化、推播理念價值、進入歷史論述空間中取
得自我詮釋權的文化產業。透過各國電影工業的全球行銷,我們得以透
過各國產製的電影文本來認識各國獨具的文化內涵、社會價值與生活空
間。因此,理想的電影烏托邦理應是全球各國均有能力自製在地的電影
文本,推向國際舞台上百家其鳴,共同激盪創造兼容並蓄的全球性文化。

但是在既有之不平衡的政治經濟秩序中,這個烏托邦無法也無從存在。
當代的政治經濟強勢國家,憑恃其高度發達的影視工業,往往成為全球
秩序的締造者、各國歷史的代言者以及世界歷史的記錄者。透過影視產
品的全球傾銷,傳遞所欲的意識形態,構連普世性的共識(consensus)
與通識(common sense),形塑出有利於統治霸權延續的優勢氛圍。

當代的西方資本國家即為顯例,而BHD正是負載上述使命的影視產品典型
– 不論這種使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或許這樣的說法略顯泛政治化
,但筆者並非以政治目的論的視角來評析BHD,而是企圖透過文本中影像
符號的組合以及敘事邏輯的分析,來論證BHD中所隱含的優勢價值與迷思。

黑鷹直昇機雖然墜落了(Black Hawk down),但美國白人卻經由影片的
宣傳與建構,維持高階的世界地位(white America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