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角落》網友討論-2


作者: indigo.bbs@formosa.dorm8.NCTU.edu.tw (最近很低調…),  看板: movie
標題: 『心靈角落』
時間: 交大瘋狂世界 (Thu Oct 12 18:36:07 2000)

   『心靈角落Magnolia』        1999年
    導演/編劇:Paul Thomas Anderson
    演員:Tom Cruise, William H. Macy, Julianne Moore,
       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so on.
       (族繁不及備載,而且我想全寫出來了也沒啥用處)

  『心靈角落』得到上一屆的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劇本以及最佳電影主題曲),但最後還是與小金人擦肩而過,只有Tom Cruise在之前的金球獎得了個最佳男配角,或許也可以一吐製作班底的怨氣了。(在本片上映之前看過某影評人半開玩笑地說,好歹人家也是個帥哥,幹啥要接演這種痞子癟三等不入流的角色?答案在這裡,因為會得獎。)

  上個週末終於一償宿願看完了這部片子,在驚嘆、感慨以及不可避免的觀後大暴走之餘,我稍稍可以理解,一樣是講現代美國人的生活,也許在世紀末的現在對於未來有點不知何去何從,為什麼『美國心˙玫瑰情』得到比『心靈角落』多了更多的關注。『美國心˙玫瑰情』由英籍製作班底主導,下手認真,好歹是有那麼一點點寫實主義文學氣息的。

    而『心靈角落』呢?導演連劇本也一手抓,個人風格強烈(通常奧斯卡的評審們會特別忽略這種性格的片子?)是不用說了,幾個鏡頭的轉折連接都嗅得出他那促狹的、藏不住的不容妥協的死性子,等看到結尾的片段,我想那群評審一定很難忍得住不站到桌上大罵:"I want it out!! OUT!!" 真是,太愛開玩笑了。

  但是,『心靈角落』並不是齣搞笑或喜劇片,相反的,它很嚴肅。講的是一個社區裡的幾個有點相干又並不很相干的人物,在一天一夜當中發生的所有事。

    有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大富豪,在彌留之際心心念念著要見他早年拋棄的兒子;大富豪的續絃妻(Julianne Moore)原本為了龐大的遺產嫁給他,卻在老人病危之後才發現她對他的感情已經太深,買了大量的毒品想要自殺隨了他去;老人身邊有個盡心負責的男看護(Philip Seymour Hoffman,『天才雷普利』),為了老人一句不知真實性到底有多少的囈語,耗費了一晚上的精力卯起來幫忙找老人的兒子;

    老人的兒子  (Tom Cruise)其實也算是個當地名流了,他專門教導男人如何重振雄風,開講座、賣錄影帶、有諮詢熱線…但是卻為了生父當年拋棄他們母子而對生父含恨在心,總是對外宣稱父親早已過世,他和母親相依為命至今;

   有小時太過了了(參加過益智節目打遍天下無敵手)於是大了非常不佳的賣場業務員(William H. Macy,『春風化雨1996』、『法網邊緣』),因為被解僱而深夜潛入賣場欲進行報復;益智節目多年來的老牌主持人一樣也得了絕症不久人世,他的獨生女兒因為無法擺脫童年被父親性騷擾的陰影而獨身賃屋居住,並且染有嚴重的毒癮…

  看吧,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聽過這部電影,但是除了親身看過的人之外,從來沒有人知道這部片到底都在幹啥的緣故,根本無從找到所謂的本事來看嘛~而且,上面這些還不是全部…(原諒我吧,我已經打到手軟了)

  編導集於一人之手的好處之一是,即使是在這樣龐大繁瑣的多角架構之下,故事一樣可以說的很清楚,每個角色只要輪番出現不到兩遍,我們就可以清楚地摸出串聯起這些人物的條條線索來。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片長有限,故事又多,然而導演卻可以藉著每個角色配給到的不多的對白,精準地點出他們各自的矛盾與不安定,又不讓觀眾覺得太過一廂情願。

    不論是頂著過去榮耀的光環,還是正過著光鮮亮麗的生活的當口,在各自平靜無波的生活表相下,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不堪回首的一段心酸的秘密。尤其是當片子進行到三分之二,夜幕低垂,上半夜前的一切衝突掙扎都告一個段落,所有的角色都陷入最糾結最痛苦的低迴之時,Aimee Mann  的歌聲響起(Wise Up),每個人都不約而同跟著歌詞翕動著嘴巴…(真是華麗的一段音樂錄影帶啊~)

    這時我才明白,原來每個人,即使平凡一如你我,心裡都有著不能言喻的強烈傷痛,無法平息、無法靠著他人的安慰得到治療,只能在獨處時藉著歌聲稍作抒發,歌曲完結了之後,痛苦仍然存在,所謂的救贖-不論是撥亂反正、勇敢面對以往逃避的一切,或是一死求得解脫-還是要靠著自己去尋求出路的。

  Tom Cruise在本片裡的表現可圈可點,聚光燈下一呼百應的「性愛教主」,與病危父親床前在理智與感情兩端掙扎的兒子這兩場戲,看得出他是全力以赴,得到金球獎最佳男配角是沒話說;Julianne Moore算是個戲精了,一頭微亂的長髮襯著飽含淚光而發亮的雙眼,她全身上下都散發著不能及早回報病危丈夫感情的悔恨,以及堅決一同赴死的決心,只是好好的一張貴婦臉,扣除了滿嘴髒字之外實在很難找得出幾句像樣的話,這讓我有點小小的反感;

    Philip Seymour Hoffman佔便宜在長得白白嫩嫩,雖然之前大多演出令人又愛又恨的小奸小惡反派角色,這回看他演這等乖巧體貼的看護,倒也不覺得不適應,尤其他醇厚的嗓音配上完美的咬字,再加上出現幾回因為吃驚而下巴鬆掉的表情,看起來其實挺賞心悅目;

    William H. Macy的輪廓很娃娃臉,但或許是因為臉上線條多了些,之前要不是演官僚就是專接些道貌岸然的角色,這次他演出少年得志,及長卻完全失意到了谷底的倒楣業務員,觀眾一面會覺得他實在是值得同情,但看著他又一面會忍不住想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總而言之,我喜歡這部電影。不過等到大家都唱完了歌,開始要為自己摸索出路時,老天爺為了幫助他們解套而下的那場末日青蛙雨…(我完全沒有影射任何一位作家的意思!!)這就是我之前講的,所謂的「觀後大暴走」的起因。導演是果然沒辦法靜下來三分鐘還是怎樣?開這種玩笑…

  只是有幾個問題。導演在開頭與結尾都用了同樣一段影片,三樁因為「巧合」而發生的死亡事件,我左思右想得不出個完整的解釋,這三樁巧合殺人事件與這些個角色之間發生的故事,有哪一點在相關了。還是,僅僅只是因為「巧合」是把這些人串聯起來的唯一因素,這樣粗淺的理由?

        還有,記得本片甫上檔之時,口譯名家王麗莎女士在報上的專欄提到片商在為外國電影取中文片名的問題,她質疑著,為什麼"Magnolia"要取成『心靈角落』?這等譯法國人怎麼知道"magnolia"對美國人的意義到底在哪呢?王女士問得有點霸氣逼人,遺憾的是,她只提出問題,並沒有馬上提供解答,結果事情隔了這麼久,我還是一樣不明白到底「木蘭花」和這部有關巧合、傷痛、荒謬、現代美國人生活縮影的片子有什麼關係。

  真是的,不明白~~~

> -------------------------------------------------------------------------- <

作者: JessieHC.bbs@bbs.et.ntust.edu.tw (let it be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心靈角落
時間: 台灣科大電子BBS (Sat Dec 30 21:47:50 2000)

  「原來我一直不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我一點也不了解自己」、「人生的意義究竟在何處?」..。由內心深處的吶喊,表現出了現今人類迷網、困措的一面。記得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以自身的溫飽為主要任務,今天是為了明天而活,豐衣足食己矣。

但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追求不再只是外在的物質享受,而是精神層面的歸屬。眼看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心靈叢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籠,它們就像地圖,帶領我們找尋人生的方向與真理,那是否意味著這個高樓大廈現代化的都市,簡直是一座迷宮,誰也走不出去呢?也正因為如此現象頻頻上演,電影中的題材自也然少不了。

  故事一開始以有人跳樓等一切來說明「巧合」一事。這段序幕是我最喜歡的,在還未進入故事情節裡,心中己有一種莫名的震憾了。因為所有看起來似乎不可能的事,卻巧合的發生了,反映至人生來說,我們的生活不也是如此,巧合的他鄉遇故知,巧合的錯過了身邊的某個人,也正巧合的一步步邁向人生的每個未知數。

應該說人生沒有絕對的事,而且令人難以置信或事先沒想到的事頻頻上演,就像誰也沒想到故事裡那位欲開槍的母親,居然因槍走火,誤射想跳樓輕生的兒子,而成了殺人犯呢?這也突然讓我想到最近社會新聞中,一位老齡的父親,奮鬥一生,把億萬的家產分給兒子們,但得到的卻是兒子媳婦的百般叼難與冷默的對待,視為糞土地丟來丟去,最後這位父親終於按捺不住,請挖土機把已過繼兒子的房子給拆了,誰知道兒子一告到法院,這位想不開的父親,恐怕無法善終了。

這個血淋淋的例子,居然發生在你我的身邊。令人錯愕的,不正是它的始料未及,也就是巧合嗎?

  這部片的多線發展是很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在人際關係與情感處理上,描寫的很細膩、生動,又逼真,似乎這些人正在我們人生舞台上與我們共同演出的班底,為何會有如此的感覺呢?就拿天才小唐尼-史丹利來說,父親把他的機智拿來當賺錢工具,不在乎他心中的感受,最後在「尿褲子」事件中,終於引發了,是毀去了天才的名號,辜負了父親的期望,卻也解開一道心中被束縛的枷鎖,連長期不被了解的悲哀也娓娓道出。

諷刺的是那位過氣天才,也就是第一屆的電視天才兒童的角色的淋漓盡致,形成強烈的對比。不過幸運的是,史丹利努力掙開了被父親當成賺錢的「工具」的鎖,一切似乎撥雲見日,雖然結尾並沒有道出史丹利的未來,但我們至少可以明瞭,他決不會步入過氣天才後塵,這不也是值得慶幸的。

    再來就是由湯姆克魯斯所演的法蘭克一角,老實說,我很欣賞這個角色的安排,因為它是一個個內心掙扎、迷網、矛盾、不願面對事實的吶喊,以情色來麻木自己,不願意面對自己,一聽自己心底深處的聲音,用憤世嫉俗的眼光來觀看這個世界,以為藉由此,就可忘記曾經背叛母親的父親,但人往往是盲目的,有些事以為閉上眼、摀住耳,不去看、不去聽,就可以遺忘,但誰又知道,愈想忘的東西,愈是積在心底深層,不易被搬動,只是逼自己不去想,卻並非真正遺忘掉。

就如記者訪問湯姆克魯斯的過去時,他沉默不語,由臉上的表情就可明白,他試圖想擺脫的記憶,卻有如溶化的塑膠緊緊的黏在身上,甩也甩不開。最後他接到由臥病在床父親的男看護(菲爾)的電話,知道父親想見他一面,「去」與「不去」的內心掙扎,實為人所動。

    而那位翹家與家人決裂的女兒,以嗑藥、吸毒來麻醉自己,誰會知道她居會和警察共譜戀曲,一個似天與地的配對,不也是讓人始料未及,就如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警察與罪犯之愛。而她與患絕症的父親,最後能盡釋前嫌,彼此接納,是讓我感動地,其中的心路歷程,也未必是我們這些觀看者所能真正體會的,但引設出來的那份與親人血濃於水的愛,卻是感同身受。最後談談茉莉安摩兒吧!印象最深的是她對藥局藥劑師的那一番指責的話,可字字直入人心坎裡,那樣的犀利與真切。

  其實寫完我對以上角色的看法,我想表達的是他們在彼此的角色中學到了什麼呢?小天才唐尼也許他並不知道曾有個人小的時候也和他一樣如今卻落魄、消沉、不得志,但他卻能在將走上這條路步入同樣後塵之前,擺脫了這個枷鎖適時回頭。

以我們當今社會來說,被冠上「天才兒童」真得是幸運的嗎?不錯,有著比一般人聰明的大腦,實為人所羡,然而物極必反,天才難享有平凡的好處,也容易加諸更多期望在身上,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久而久之,天才,失去了當正常人的權力,就像過氣的天才一角,不被人了解、接納,然而誰又知道這位曾為天才的悲哀呢?

  而史丹利在最後原諒了父親,我想他學到的,是真正的面對自己,以前他從不肯傾聽自己心底最深處的聲音,不敢正視自己,只是不要去接受母親被父親拋棄事實,由父親身上所帶給他的「恨」,讓他活在不見天日的生活裡,如象牙塔般,困住自己,卻還以為自己正擁抱著天空。想想我們不也常如此,一件不願面對的事,活生生呈現在眼前,以為轉身回頭或閉眼而過就可擺脫,但它卻如影子般緊跟著我們。

我們以為消失了,其實只是你不願看,否則它仍是存在的。所以,唯有用釋放的心去接受,才是最好的方式,正如法蘭克的逃避,只是逃避自己,而非心上的痛呀!而那位男看護,我想他學到最多的大概就是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他們的故事對於他,不也如這部電影對於我們嗎!

而叛逆的女兒與警察的戀曲發展,我們也無需揣測,因為曾經叛逆,如今回頭是岸的女兒,她都能夠作到了這點,那麼我們又何必去追究謦察是否會在乎她是過去,至少,女兒始終能回到癌症末期的父親身邊,不也是另一個讓人鼓舞的安排。而茉莉安摩兒曾因愧疚而輕生,但現在卻如新生般的活出自己,難道這一切的一切,只因為...蛙雨..還是巧合..呢?

  最後我想,該把蛙雨和巧合畫上等號,這場蛙雨的震憾力,可是不同凡響,即使百般的不能想像聖經上怎會有如此記載,但它帶來的結果卻是好的,讓小天才蛻去了天才的壓力,乘著平凡翅膀,飛向自己的人生,讓史丹利這個不願面對自己、積極想擺脫人與人包袱的想法,用包容、寬恕取代了,讓女孩在迷失自己方向的日子裡,能全身而退,展新另一片天空,讓茉莉安摩兒重新找回自己生命的真諦,勇敢的面對自己。

人生百態,沒有誰能真正看透,人活下去,也正因為有著像這個故事一樣讓人有著想空間,是好?是壞?誰也不知;誰也不能明瞭,就如那把失而復得的槍,不過確定的是-人生得意、失意之中,還有...巧合..。一部好的電影,並非只是讓人融入情節,引發共鳴,更重要的是,讓人在觀後對影片喻意的省思吧!

> -------------------------------------------------------------------------- <

作者: namo.bbs@bbs.csie.nctu.edu.tw (我希望…),        看板: movie
標題: Re: 昨晚HBO播的"心靈角落"不錯看..
時間: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Sun Feb 24 23:07:11 2002)

看不懂電影要傳達的意涵    有可能是觀眾的水準不夠
但也可能是導演表達能力不足或者刻意故弄玄虛所致

(轉載)
作者: hmnc (熊熊) 看板: Movie
標題: 「心靈角落」—我們能原諒什麼?
時間: Sat Nov  3 17:54:22 2001

「心靈角落」—我們能原諒什麼?        熊熊

    你曾經仔細省察自己的內心嗎?你害怕迷失自己,或者擔心自己是個無法去愛的人嗎?試著了解內心的感受,你會發現心靈的角落裡,隱藏著不願意面對的過去。它影響著我們的習性、價值觀以及面對事情的態度,產生種種負面的個性及習慣。除非你願意真誠地面對過去,否則將一直被過去所困擾,使得內在心靈和外在世界產生分裂,沈淪在痛苦的輪迴中無法自拔。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過去,能這樣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人際關係甚至是愛情?影響最深的就是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以及我們與父母的互動方式。「心靈角落」這部電影,就呈現出三種不同典型的家庭關係,如何影響孩子對「愛」的認知與了解,以及他們對愛情的態度。

    法蘭克‧麥奇是某著名成長團體的主持人,出版了一本名為《勾引與玩弄》的書,自命為「玩女人專家」,也就是所謂的「花花公子」。他認為「性」是一種武器,男人可以透過外貌、技巧的勾引與玩弄,使女人成為性奴隸。因著對「性」的滿足與驕傲,可以建立男人自身的尊嚴,從而找到自信、力量以邁向成功。

他的外表充滿自信、企圖心與侵略性,對女人來說的確是充滿著吸引力,但背地裡卻是試圖逃避過去的經歷,並且竄改背景來掩飾過去。至於人際關係對他而言,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目的與需要的手段;他在演講當中提到說,女性朋友不是不需要的,可以利用她們來製造「嫉妒」的陷阱。在風光的外表,看似璀璨亮麗的未來之下,隱藏的卻是過去痛苦的經歷,無法與他人靠近的恐懼—這就是他的矛盾與衝突。

    回頭看看法蘭克的父親,成功的電視節目製作人,利用金錢、權勢在外風流成性、不斷地亂搞。在家裡,自己想當一位男子漢,卻不願意讓太太當個女人,不讓她獨立、自主,不讓她快樂。當法蘭克十四歲時,母親患了癌症,父親卻沒有留在家照顧她,迫使他必須獨力照顧母親,在恐懼、驚嚇與憤怒中面對母親的死亡。

承襲了父母對應的模式,使得他認為當男人征服女人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女人被征服之後,則顯得軟弱、無助與一廂情願。對於父親,他感受到對父親的恨意,厭惡父親對家庭所做的一切,事實上,他厭惡的是自己的無能,厭惡他無力挽救瀕臨死亡的母親。對於母親,他感受到對母親的愛,他可憐、同情並照顧母親,另一方面,則是厭惡母親的無能、軟弱,並且把對母親的厭惡感,投射到其他女性身上。

    若是父母喜愛面子,為了滿足自我的虛榮與慾望,喜歡拿小孩子來比較,強制規定小孩子的發展方向,對小孩子的影響也經常是負面的—電影中的史丹利和「小天才」唐尼就是典型例子。史丹利飾演的是幼時對父親唯命是從的孩子,父親除了把他當作炫耀的工具之外,更是虎視眈眈地等著他賺錢,卻極少表露關懷、體貼的心情。

當他的表現不好,父親便投以憤怒的眼神和深切的失望感,但為了冀求他的表現,卻能立刻改以柔軟的口吻說:「如果你贏得比賽,我就什麼都聽你的。」至於唐尼則是史丹利成年後的影射:刻意表現出一副酷樣,時常不經意地「提醒」別人過去的風光,只是為了突出自己以吸引別人的關注;想盡辦法模仿酒保布萊來討好他,在超出能力範圍的情況下,執意要戴上一副不需要的牙套,甚至鋌而走險偷竊公司的財物。

    史丹利從父親體認到的就是:如果我的表現好,那麼我將會是可愛的,反之,我將成為被拋棄的孩子。他並且將這樣的關係模式,投射到與他人的關係之中:在同齡的小孩之中,優異的表現與凡事代勞,是獲得認可的方式;對年長者而言,聽話、乖巧與不反抗則是被喜愛的不二法門。

這樣的關係模式如何展現在愛情上,我們可以從唐尼身上發現:為了取得心儀對象的注視,缺乏自信的他刻意去模仿對方,或是企圖用金錢滿足對方;為了擺脫兒時夢魘,努力使自己成為強勢的,但刻意營造出來的優越感,卻使他不經意地鄙視對方,誤把操控掌握對方當作是愛的表現。

這類家庭中,父母的管教看起來或許是出於「好意」,即使確實如此,甚至受控制者亦對此深信不疑,但子女仍然是受害者。因為他們服從的結果,雖然會得到某些利益,例如優異成績、升遷順利等等,卻未必是其真正的需要,相對地,失去了自由和自主力,反而傷害了他們的心靈。

    電影中的另一位主角克洛蒂‧威爾森,父親吉米‧蓋茲是三十年老牌歷史的益智節目主持人,和法蘭克的父親一樣,也是在外面搞外遇。不一樣的是,她感受到母親妥協與偽裝的態度:明明知道先生在外面有了外遇,卻隱忍著脾氣、憤怒不說;即使知道先生性騷擾過女兒,依然一樣地不吭一聲;表面上對先生說著:「你是我最愛的人!」私底下卻是痛苦不堪,藉著酗酒來麻醉自己。

克洛蒂的父親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她,才剛說不責怪她的叛逆,希望她回家就好,轉過身來卻對她母親說盡她的不是。另一方面,對父親的性騷擾耿耿於懷,更使她內心充斥由此帶來的恐懼和憤怒。父母互相不愛卻又壓抑著衝突,表面上相安無事,甚至是甜甜蜜蜜,但衝突就像隨時爆發的火山一樣難以預料—這就是克洛蒂的家庭經驗。

    夫妻間的隔閡意謂缺乏尊重與溝通的能力,彼此不能坦然面對,跟孩子的關係亦無法自然。克洛蒂處在這樣的家庭中,表面上看見的是「正常」的關係,但由於小孩子敏銳的感受力,必然也察覺到父母間的不信任與敵意。這使她產生了困惑,不知道什麼才是父母真實的一面,也不曉得該用怎樣的方式與父母溝通,才選擇用冷漠或幻想來面對生活。同時,父親對她的傷害更是難以彌補,迫使她用恨意掩飾內心的自責、自卑、無助與恐懼。

對小孩子來說,父母是維繫生命的關鍵,其角色便象徵著權威,任何事情都是不容質疑的,尤其是對父親的角色而言。年幼時的克洛蒂會想說:「每個父親都愛自己的小孩,那為何單單是自己受到這樣的對待?父親不可能會是錯的,這一定是父親對我的懲罰!」她深深自責,若不是自己做錯了,怎麼會受到這樣的懲罰;她感到自卑,承受了父親的傷害,使她不再單純地看待自己;她自覺渺小無助,因為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是成年之後,不能被疼愛依舊是難以忘卻的夢魘。

    當克洛蒂長大之後,旁人眼裡的她過著極盡放縱的生活,吸毒、酗酒和性生活糜爛;她極盡所能地放縱生活,其實只為了證明一件事情—證明她不值得被愛,否則又該如何解釋父母對她所做的一切。當她在酒吧裡遇見一個只想上床的男人,她答應他的邀請,但遇見心儀的對象時,即便他答應了她的提議,願意彼此坦然無欺,她卻反而退縮了。因為她無法相信,她憑什麼值得被愛,如果她值得被一個陌生人所愛,那麼她為什麼不被親生的父母所愛—這是不可能的。

同樣的事情不斷地發生,孩子無法感受到父母的愛,便極力「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當機會來臨時,卻成為緊張的、懷疑的—他們無法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相反地,則像克洛蒂一樣,放縱自己去承受不值得被愛這件事。不論方式為何,當你試圖去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一個被需要的人,那是因為你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是一個不被需要的人,所以你才會需要證明。但是它永遠無法被證明,因此,了解你為何需要證明自己值得被愛,會比去證明它來得更加重要。

「即使拋開過去,過去仍纏著你!」                                —小天才唐尼

    我們都會承襲到父母的習性、價值觀、經驗法則,或是把同父母相處的經驗,投射到與他人的互動關係,若是沒有仔細察覺,實在是難以發現影響有多大。除了電影描述的例子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影響:家庭中充斥衝突、暴力,子女容易缺乏安全感、情緒不穩定,經常感受到外界的敵意;父母的管教過於權威,子女常是缺乏自信、自我管理能力,容易迷信權威或崇拜偶像;父母疏於照顧,甚至是離異或早亡,子女易陷入不確定感,或是對生命感到悲觀、無意義等等。

家庭經歷造就了我們大部份的個性,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常常會為了捍衛它而奮不顧身,卻不知道這當中有多少是透過合理化的解釋,為了保護自己所設下的障礙。它雖然保護著我們的尊嚴與自信,但也阻隔了同外界的交流,使我們不自覺封閉在「自我」的牢籠裡。

    許多人在家庭中常是不快樂、壓抑、空虛、焦慮,或者自覺內疚、渺小、自責,這些都是多年累積的恐懼所致。但在現代社會中,不論是學校教育或是社會經驗,卻極少提供我們真實面對自己的訓練。小孩子承受著家庭背景的影響,必須等到成長之後,慢慢地脫離家庭的限制和束縛,才開始解脫並找尋真實的自己。

可惜的是,當他跨出自由的第一步時,不是帶著「個性」在愛情中受挫,就是被迫急忙踏入社會的大染缸—他無法喘息,內心的恐懼亦無法停止。使自己經常感受到與他人的隔閡,和內心莫名的失落感,即便外表維持著善良、力爭上游的形象,暗地裡卻是貧乏、無聊、空虛,甚至是滿懷焦慮與憤憤不平。

「妳想得到愛,故事有了起頭,妳得到想要的卻無法承受,如今發覺痛苦無法停止—痛苦不會停止,除非妳覺悟了。你以為有解藥,終於找到了寄託;你以為一杯酒,能減輕內心痛苦,但痛苦無法停止,除非妳覺悟了。償還感情債,死時了無憾,因為痛苦無法停止。除非面對它,痛苦不會停止;除非妳覺悟,痛苦不會消失,所以,不要再掙扎!」 —電影主題曲

    「 So , just give up!」—這是主題曲歌詞中的最後一句;「放棄(give up )」,顯得非常突兀的一種態度,我們不是應該要努力來改變,為什麼要放棄呢?聽起來像是不合理的,但它卻是必要的過程—放棄。如果你的努力來自恐懼,花費多大的力氣都是徒勞無功,因為恐懼存在於內在,不管努力地逃開到多遠,它都會跟隨你。仔細看看你的周遭,有多少人極力於自我表現,只為得到他人肯定以擺脫內心恐懼的陰影;有多少人埋怨、不滿於他們的父母,他們說:「我以後一定不會像父母一樣!」—但是他們都失敗了。

    或許妳的母親在家中是弱勢的、是無奈的,妳同情、可憐她,也努力在感情上不重蹈覆轍;當自己的故事有了開始,自以為費盡心思經營感情,事實上卻是委曲求全,只因為妳害怕「重蹈覆轍」。或許你的父母熱衷金錢權勢,造成家中氣氛冷淡或是對你疏於照顧,然後你努力跟他們不一樣,你告訴自己說:「我不愛錢,『不過』,我將來一定要很有出息,這樣我才會有安全感!」

或許你的父母經常暴力相向,然後你說:「我恨暴力!」但你的「恨」同樣是暴力,甚至你用暴力壓抑自己,壓抑情緒使自己永遠不生氣。所有的努力都注定要失敗,你以為痛苦決定於外在事物,但它卻是由「心」創造出來的,除非你願意去面對內心的感受,否則痛苦永遠也不會消失。別想躲在愛情的背後,躲在功成名就的事業之下,躲在想像構築出來的世界—你在那裡迷失自己,就得從那裡找回自己。

「有一些離奇巧合,有一些因果報應,誰知是因果還是巧合?我們會說電影情節不是真的,我朋友的朋友曾經……好巧。我個人認為,怪事年年有,怪事一件件發生,過去不會隨著歲月銷聲匿跡。」  —電影旁白

    我們該如何面對過去,找回迷失的自己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幾件想提出來分享的事情是:首先,在自然的法則裡面,每件事情都跟隨著因果循環,生命裡面並沒有巧合的存在。電影一開場就強調了這點,三個被吊死的劫匪、一個潛水夫、一個自殺者,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是的,每一個來到你身邊的人,每一件發生在你周遭的事情,不是因著巧合而來,更不會是機率的問題—當你成為自己的主人,你就會知道這件情。你的父母、朋友,愛你或是傷害你的人,你認識或是陌生的人,都是接受你的邀請而來,若不是這樣,他們絕無法走進你的生命。這不是宿命論者的語調,更不是要告訴你該學會認命,是要提醒說你是你生命的主人,發生在你周遭的每件事情,是由你自己決定它們對你的意義。

生命本身是一場饗宴,走進你生命的每個人,他們都為你提供了機會,這些機會只為了使你了解你是誰。如果你是痛苦的,你是自覺受傷的,並不是誰、誰、誰對你做了些什麼,那是因為你認識的自己是個痛苦的、會受傷的人,他們只是提供機會讓你了解而已。

    其次要分享的是,我們的心靈具有創造能力,同樣的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眼中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象。如同莎士比亞所說:「事情本無好壞之分,是思想創造了好壞之分。」電影裡也道出了這件事,我指的就是「蛙災」的那一段。

在《聖經》「出埃及記」裡指出,「蛙災」是耶和華為了懲戒法老才對埃及所行的詛咒,導演卻在電影裡呈現出這詛咒的另一面。因著這件事情,克洛蒂發洩出內心的恐懼和無助,母親亦想起需要她的女兒,使得兩人重新擁抱依靠;史丹利鼓起勇氣跟父親說:「你要多愛我一點!」雖然我很難解釋是什麼原因使他鼓起勇氣的;原本要舉槍自盡的吉米,被從天而降的青蛙打中所以失敗;警察吉姆和唐尼,本來應該是警察抓小偷的劇情,卻變成警察救了小偷,原諒他並幫他把錢放了回去;本來一味責怪父親的法蘭克,突然冷靜了下來,還到醫院探望後母。

每件事情都有它一千零一種意義,對你而言是好或壞,是詛咒或是祝福,卻是由你自己來定義。所以,不要總是根據過往的經驗來批判事情,學習從全面的角度來觀察,完整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的限制。

    還有一點就是,心靈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存在,你可以從小孩子身上看見這件事。小孩子不像大人一樣,需要透過言語來掩藏修飾自己,或是藉由言語去了解別人。他的感受是敏銳的,可以輕易地察覺到你的善意或敵意;他的世界是合一的,你的心情在他面前無法隱藏,即便他並不了解原因—你無法欺騙他,他總是能知道你。

但小孩子的心靈同時也是柔弱的,他無法了解哪些感受是屬於自己,哪些又被外在環境所決定。慢慢地,心靈逐漸被所接受的觀念、知識所佔據,使得他無法同自己的心靈連結;他不再是一個小孩,亦不再認為自己同一切事物是合一的。

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必須獲得父母與社會的認同,他開始改變自己本來的樣子,很多事情必須被改變、制約;小孩子必須去調整,對於那些無法被父母和社會所接受的,他必須嚴厲拒絕這些部分,甚至讓自己不去覺知到它。這種壓抑會反轉成為內心的恐懼,除非你能真誠地去面對它,否則它就會像是影子一般地跟隨,影響你的思考模式及行為。

「微妙的角色,困難的抉擇!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而原諒別人是最難的,你能原諒什麼呢?這是警察的迷思,也是人類的迷思!」  —警察 吉姆

    當「蛙災」停了之後,一切恢復平靜,電影裡面出現這句話:「然後呢?」—然後吉姆提到了關於「原諒」這件事。當吉姆看見唐尼試圖爬回公司時,他其實是已經悔過的人了,才想要把偷來的錢還回去。然後,血流滿面的唐尼痛苦地說:「我知道我作了蠢事,真愚蠢,為了牙套。我以為我戴了牙套,他會愛我。為什麼?我不需要!我不會處理事情,我有很多愛,不知該給誰。」

的確,為了討好別人而偷錢是件愚蠢的事,但如果你能了解這個人,了解他之所以是他的原因,你需要原諒他什麼呢?你會看見的不只是一個犯錯的人,也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原諒自己的行為,甚至幫他了解自己這樣做的原因,才能從經驗中得到寶貴教訓。

    法律的刑責不單是為了懲罰,更重要的是在於幫助犯錯的人反省,希望他能夠改過自新、重新找回自己。更何況,真正嚴厲的懲罰不是坐牢,是人內在的良心譴責,至於最堅固的牢籠也不是監獄,是人心的無知與不自由。真的沒有人願意去傷害別人,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傷害發生呢?是因為人性的自私嗎?不是!

一切只是由於人們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不了解自己所做的是為什麼;許多犯下滔天大罪的死刑犯,不是不知道做的事情是錯的,但不自知自己早已放棄求生意念,才希望藉著所犯的罪行來求死;自私的人也是一樣,不了解自己是如何成為一個自私的人,更不知道自己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試著設身處地為他人設想,去了解為什麼那些犯錯的人會是如此,而不是用批評、責怪的方式,也許你會懂得感謝自己的際遇,並且心生同情、忍讓和慈悲。

    同樣地,當你無法從父母或愛人身上,體會到被愛的感受,與其埋怨、感嘆自己的際遇,倒不如換個角度來想想。置身於親情或愛情中,關懷、照顧、尊重、體貼等等,應該是極其自然的流露,能夠這樣做的人,本身也會受到同樣的回應。至於那些無法如此對待子女或愛人的人,未必是不願意這樣做,而是他們沒有能力這樣做,因為他們的成長經驗並不是這樣的模式。

「天下父母心」—沒有作父母的會不愛自己的子女,更不會有人是不愛自己的,但願不願意是一回事,有沒有能力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重要的並不是意願的有無,更不是對象的差異,而是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愈是親密的人卻成為傷害你愈深的人,是因為你對他們抱持著更大的期待,傷害便由於期待落空所造成。

但既然是你在乎的人,若是無法從他們身上得到愛,那表示你應該先學習去愛他們,而不是把生命浪費於逃避、埋怨、感傷、不平不滿上,因為真正的愛,必須在付出的同時才能感受到。

    那麼,什麼是「微妙的角色」呢?試著去了解這一點:你對他人的感受,往往反映著對自己的感受;你無法接受他人的部份,也就是你無法接受自己的部份,尤其是在與父母的關係上。對任何人、任何事情的了解,不要停留在表面的認識,深入地去了解原因,對你會有莫大的幫助。不要拘泥在對與錯的態度上,你今天覺得是對的,可能會是你昨天認為是錯的事情,只因為你所站的角度、抱持的原則、習慣的態度不同而已。

不要讓你的觀點、原則、態度,阻止自己更深入去了解自己,去面對內心無法接受的部份。當你試圖完全、深入地了解周遭的人,你從他人身上了解愈多,對自己的了解也就愈多,尤其是你所拒絕、否定、逃避的部份,更是要超越「自我」的限制去了解。

    尼采曾說過:「『我為了自己而感到難受!』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不能再相信你了。」原諒他人也是一樣的,當你無法原諒你的父母、你的愛人,需要被你原諒的其實是自己;在內心裡面,你不能原諒的是你自己,不能原諒自己無法去愛他們,同時也無法愛自己的這件事情。父母傷害你、愛人離開你,令你生氣的原因,並不是他們不愛你,而是你無法用自己所願意的方式去愛他們;使你難過的理由,也不會是他們的心離開你,而是你的心離開了自己。

看看電影最後的法蘭克,當他最後得以正視父親,一陣狂亂咒罵的發洩之後,卻找回自身被隱藏的本性,也就是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愛。如果你受到傷害,是你傷害你自己的,但別急著責怪你自己;在愛裡面,原諒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了解—透過了解,便能發現問題真正的癥結,找到解決的方法,使得愛再度成為流動、顯現的!

    電影結束前,吉姆跟克洛蒂說道:「我只想跟妳說幾句話,幾句很重要的話。妳說我們要坦白,不說謊、不隱瞞,別墜入謊言的陷阱。我聽妳的建議,我不能放棄、不能讓妳走。聽我說,妳是個好女孩,正直而善良,我不讓妳走。我不要聽妳說,妳多愚笨之類的話,我不能忍受。想跟我在一起,就跟我在一起,明白嗎?」克洛蒂感受到被了解、尊重與接受,流下了感動欣喜的眼淚,如果她能從父母得到同樣的對待,就不需要逃到黑暗的角落,逃到用「個性」構築的堡壘裡面。

    愛從來不會被恨所取代,人性裡的美與善亦無法被泯滅,只是會變得難以發現。正因為克洛蒂的正直、善良,才使得她躲避在叛逆乖戾的面具下,以逃避過去深切的痛苦。在我看來,吉姆的這段話,也是來自人類心靈最深邃的呼喚—聆聽你內在的聲音,仔細探尋你美好本性及自我價值;真誠坦白地面對內在的事實,不要掉入「個性」這謊言的陷阱;即使在遭遇生命中最艱難的挑戰、最深切的痛苦時,也不要放棄貶抑你與他人的價值。

因此,試著這樣去做:把每個人都當作你生命不可分開的部份,用新的眼光去發現每個人、發現你自己,然後更開放、自由、喜悅地分享你自己!

熊之森林  90.2.14